分享
  • 收藏
  • 举报
    X
    致敬铁道兵!30万人用血肉之躯筑英雄铁路
    2886
    0

    一声令下,30万大军云集川滇,一条铁路,创造了20世纪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不畏艰难,勇敢的铁道兵把忠诚和豪迈镌刻在了祖国的崇山峻岭。敢于挑战,他们在被视为筑路禁区的地方,竖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之《难忘铁道兵——决战成昆线》为大家讲述了成昆铁路的决策内幕。


    伟大构想始于1952年


      修建成昆铁路的构想始于1952年。当时,根据中央政府建设西南铁路网的战略构想,西南铁路设计分局派出了一支小分队从宜宾出发,沿着金沙江而上,开始了选线踏勘成昆铁路的艰难征途。


    浩浩荡荡的筑路大军


    路线计划遭苏联专家针锋相对


      1953年3月,勘测人员很快提出了三条方案——东线方案是从内江站起,经自贡、宜宾、水富、盐津、彝良、昭通、威宁、宣威、曲靖到昆明,全长889公里;中线方案则是从内江站起,经宜宾、屏山、绥江、巧家、东川、嵩明到昆明,全长780公里;而西线方案是从成都起,经眉山、乐山、峨边、甘洛、喜德、西昌、德昌、会理、广通到昆明,全长1096公里。


    三线方案


      在这三条线路中,中国专家王昌邦等人认为,东线和中线的长度较短,地势相对平缓,地质构造也比较简单,而西线的自然条件极其复杂,但由于沿线70%都是少数民族地区,一旦修通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主张采用西线方案。然而,这个想法一提出,就立刻遭到苏联专家的反对。



    意外发现使这场争论画上句号


    1954年6月,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川滇交界处进行暑期找矿实习时探明:攀枝花附近地层内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煤炭资源以及钼、镍、铂等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周边地区还有几十亿吨的远景储量。在铁矿资源缺少、矿产质量普遍不高的中国,这一发现的震撼可想而知。



      周总理认为,苏联专家提出的中线规划所经过的地区辐射人口少,没有多少重要经济据点,且地下矿藏资源也不丰富。成昆铁路将来作为西南的交通大动脉,必须考虑它的综合效应。最终,中央政府采取了中国专家据理力争的西线方案。


    铁道兵开赴成昆铁路工地


      想知道英勇的人民铁道兵们,用怎样的代价把忠诚和豪迈镌刻在了祖国的崇山峻岭?在建设中又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详情请戳视频↓↓↓



    若视频播放不了,请点击查看视频


    来源: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

    编辑:蔡晶晶


    更多精彩内容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c3MTgwMA==&;mid=2651063451&idx=1&sn=e359910465d9904275c23825d2e8a98c&chksm=bd03c06c8a74497a9ef870c3a61665410e01903d89511dbb3dc36e0eb5e048cd3bf3f26674a8&scene=21#wechat_redirect"" style="display: inline;width: 100%;">

    2023年,这里将市市通高铁!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c3MTgwMA==&;mid=2651061514&idx=1&sn=b48bc60c282ad11742657b0107d33da5&chksm=bd0439fd8a73b0eb6af0744d04bbd56064becf65c2d65e5168b64c123f35e1a38568e0ba6a3f&scene=21#wechat_redirect"">

    粗心!爸爸将6岁儿子忘在高铁上


    2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