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96岁李尔重逝世 毛泽东曾赞“作家和才子”
2011-04-22 17:25:10 浏览:32572次 【

原中共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正省级)、老红军、离休干部李尔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2月26日6时38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6岁。

李尔重,1913年1月21日生于河北丰润。1929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薄一波等组织的唐山兵暴,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次受枪伤,三次入国民党监狱。解放后,历任武汉市委第二书记,湖北省委常委、中南局宣传部长,陕西省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河北省委书记兼省长,文革中受到冲击。

在记者眼里,李尔重是一位和睦博学的长者,乐观坚韧,纯真多情。那是2005年8月,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们的作家和才子的李尔重,将他那部皇皇500万言的《新战争与和平》手稿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被他的人生传奇深深吸引。

身埋半土追分秒 搜肠十年成大书

进入古稀之年后,李尔重回到他的第二故乡湖北,开始写作500万字的《新战争与和平》。他花了3年时间奔波于图书馆、档案馆、战争遗迹,即使出访日本,也不忘到东京图书馆查找当年的《朝日新闻》。

毕竟是垂暮之年,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李老平时很注重体育锻炼:游泳、打网球、爬山。65岁时爬华山,5个山峰全走到;70岁时登峨眉,两天半时间走了二百一十华里。李老的长子李为民对记者说。

为了不受打扰,李老在客厅贴出告示:余已年逾古稀,身埋半土,任重道远,秒争寸阴,犹恐心愿未了,抱恨归眠。来访晤谈,应在晚间,额外之求,恕不从命。从1983年到1993年,这张告示贴了整整10年。

李为民说,父亲革命一生,早淡看生死。他痛恨生病,因为生病了就不能工作。平时在家,即使插着氧气管,他也要读书、写文章。

  相濡以沫六十年 情满长路四万里

据省文联胡克庆先生介绍,1947年7月,李老与宋晓非结婚,60多年相濡以沫,互为拐杖。到晚年,宋老身体不好,住院近10年。李老每天都到医院探视,风雨无阻。其实他们见面话也不多,只是手握着手,静静地坐着。

该说的,想必早已说过了。李为民记得,1966年末,中南局的围墙上贴出父亲是叛徒、汉奸、特务的大字报,父亲预感到前路艰险,把一家人叫到一个小房子里,郑重地对母亲嘱咐:1,我一定会受审查,但坚决不自杀,自杀就什么也说不明白;2,我不是叛徒,你不知道,我自己知道;3,有党在,一定会给我做出正确的结论;4,也要准备万一,党也可能有万一之错,这个万一落到我头上,只能承受;5,今后我们将经历一段困难的日子,难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要做最苦难的准备。

两个月后,李尔重被逮捕,每天早中晚三场批斗。宋晓非也成了黑婆,带着最小的孩子接受批斗,三个大点的孩子则被下放到海南岛。李为民记得,父亲被抓的第二天,母亲头上就生出一绺白发。等到父母再见面,已是四年零三个月后。

记者曾专门驱车计算从宋老住院的中南医院到李老位于水果湖茶港的家,来回约5公里。十年下来,李老差不多走了4个万里长征。

  枪林铺通胜利路 弹雨锻就英雄魂

南征北战,穿枪林趟弹雨,应该有无数传奇故事,但李老却很少提及自己的英雄往事,也不同意写自传。作为李老的长子,李为民还是从父亲当年的战友、同事口中,得知父亲不少英雄事迹的。

如1947年铁道兵团成立,李尔重任宣传部长和党组成员。辽沈战役开始前,铁道兵团冒着国民党飞机的轰炸扫射,把四野主力部队、装备和补给物资运到锦州外围,为3天攻下锦州抢得先机;国民党军撤出唐山时,破坏了唐山通天津的铁路。李尔重带领铁道兵一个营到唐山,和工人们一道,24小时恢复铁路,为部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李老亲口给孩子们讲述的,却是自己两次走麦城的经历。1941年,父亲任冀南军区武装部长。一次,他带着区武工队破坏公路,返回时与埋伏的鬼子遭遇,民兵被打散,父亲小腿中弹,从交通壕跑进森林才脱险。

1943年,鬼子和伪军包围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机关。父亲指挥队伍突出重围,却不见正副司令员和参谋长,又带着警卫员返回,发现他们都牺牲了。再次突围时,警卫员也牺牲了,他的手也被打伤,只得躺在村边小河里佯装死去,幸好被老乡晚上营救,躲过一劫。这段历史,文革中成了李老的叛徒罪证,后来找到当年营救他的老乡,这才真相大白。

垦田种菜求俭约 位高权重不徇私

李老曾是中国书协湖北分会名誉主席。他告诉记者,写字于他有养命之功。当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给北大图书馆抄书,小楷,每千字两毛;给教授抄稿,小楷,每千字一毛。1933年,北京地下党组织遭严重破坏,李尔重凭着抄书积攒的钱和朋友馈赠,得以东渡日本求学。

一箪食,一碗羹,当思来之不易。对于父亲的艰苦朴素,李为民感触良深。父亲任武汉市委第二书记时,在屋边开垦一块地种菜,衣服、鞋子坏了也自己修补。1960年到广州工作,他也开垦一亩菜地种菜,还送给邻居吃。在孩子们的眼里,李老更像个农民。

李老对子女的教育也十分严格。李为民说,当年他从华中工学院毕业时想出国,请父亲给外交部的熟人打个招呼,被父亲一口回绝。

数十年担任高级领导职务,李老没给在农村的家添一砖一瓦;子女也都未得到特别关照,既没谋得官职,也未借权谋私发财。

李老先后给自己取过6个别名,其中一个叫荷戈老兵。内心深处,他把自己当成一个不释戈戟的老兵,奔突出跌宕的传奇。

责任编辑 金沙)

全部评论(0)
  • 军营往事(28)以身相试在网上看到消息,大型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近日在中央10套节目里播出,我每天晚上都要坚持去看。昨晚在播第二集,看到那些老铁道兵前辈们,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抢修铁路的场面,确实让人..

    浏览:44983次 评论:0
    2014-12-07 10:28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是的,以珠穆朗玛峰为代表的世界七大峰已悉数被人类踩入脚下。比七大峰更为高远险拔的无限苍穹——宇宙正处在不断被人类征服的探索之中。唯有人类难以超越,而且不断创造新的高度。铁道兵的辉煌就..

    浏览:49808次 评论:0
    2014-07-23 11:35
  • 采访人物五 蒋占鹏:铁五师真正的亮点在贵昆线蒋占鹏,男,1926年8月18日出生,河北顺平人。1973年任铁6师政委,离休时任6师政委(正师职)。要叫我说鉄5师最大的贡献和亮点是什么?就是贵昆铁路的梅花山隧道和天生桥..

    浏览:51331次 评论:0
    2014-07-21 09:54
  • 采访人物四 梁安学:铁道兵,那真叫一个苦啊梁安学,男,1935年9月出生,贵州赤水人,1951年6月参军入伍。原任铁五师副政委、十五局党委副书记。吃的苦:普遍得了夜盲症刚上朝鲜战场时,一人一天一碗高粱米,根本就..

    浏览:44874次 评论:0
    2014-07-20 08:57
  • 采访人物三张敬心:两次出国参战的经历让人难忘张敬心,男,1928年11月出生,河南濮阳人。历任铁道工程第6师司令部办公室秘书,离休时任6师政治部副主任(正团职)。第一次出国:抗美援朝我是1953年1月份入朝的。那时..

    浏览:40952次 评论:0
    2014-07-19 10:56
  • 采访人物之二李云贵:当了铁道兵就什么也不怕了 李云贵,男,1941年10月出生,安徽萧县人,1963年参军入伍。原任铁六师副参谋长、十五局纪委副书记。 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他还能怕什么!?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概括铁..

    浏览:36930次 评论:0
    2014-07-18 16:30
  •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会看到多远的未来。铁道兵的历史已成为过去,但不久远;不散的军魂依然飘香,注定会成为传奇。在春天的脚步声中,中国铁建与中央电视台倾情合作的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全面开..

    浏览:42908次 评论:0
    2014-07-18 16:02
  • 田世兴战友田世兴老战友,原籍山东省昌乐县,一九二九年七月生。1953年1月由青岛铁路分局批准抗美援朝;1954年4月回国留铁道兵六师后勤部;1962年3月铁道兵后勤部;1964年4月西南新建铁路工地指挥部后勤部;1968年5..

    浏览:48974次 评论:0
    2013-12-21 10:59
  • 最后一个军礼 今天在告别岳父mdash;一个铁道兵老战士的最后时刻,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方式能比军礼更能表达我对这位老军人的崇敬和不舍,因为我曾经是一名军人,我最了解作为前辈的老军人在临别时最不希望看到的..

    浏览:34277次 评论:0
    2011-06-15 13:28
  • 致 谢 信各位领导、老战友、老同事、亲朋好友:你们好!老伴姜培敏因病逝世,连日来大家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哀思和慰问,我及儿女和亲属们深受感动,特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常年对他工作的支持和关怀,感谢..

    浏览:32772次 评论:0
    2011-06-14 17:40
  • 姜培敏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铁道兵优秀指挥员,原铁道兵指挥部副指挥、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副指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调研员姜培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

    浏览:36780次 评论:0
    2011-06-14 17:38
  • 我尊敬的老军人踏歌而去 王峰 我的岳父姜培敏,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的老铁道兵,他担任过铁道兵第十师的师长、铁道兵指挥部副指挥,是我一直尊敬的一位老军人。2011年6月10日不幸与世长辞,14日上午8时,我们的家..

    浏览:33218次 评论:0
    2011-06-14 17:34
  • 何伟河南汝阳(今汝南)人。1934年毕业于华中大学。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部长,鄂豫皖区委组织部部长,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七师政治部主任,中共..

    浏览:33823次 评论:0
    2010-07-02 19:22
  • 宋维栻(1917—)安徽省金寨县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军部特务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

    浏览:35158次 评论:0
    2009-02-12 21:05
  • 刘贤权刘贤权,汉族,1914年12月生,江西吉安人。原名刘贤耀。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大专学历,少将军衔。1929年10月起任吉安县第七区江背村少先队队长。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浏览:34804次 评论:0
    2009-02-12 21:04
  • 旷伏兆旷伏兆(19141996 )江西省永新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本地工会,曾任乡工会委员,县模范团大队长。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战争时期,任红八军..

    浏览:32461次 评论:0
    2009-02-12 21:03
  • 张翼翔张翼翔,1913年5月生,湖南浏阳人。192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大专学历,中将军衔。1928年底任浏阳县三区秘密交通员、浏阳纵队队部交通员、..

    浏览:32205次 评论:0
    2009-02-12 21:02
  • 崔田民崔田民(19121991)陕西省绥德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八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战争时期,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保卫局局长、国民经济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第七十..

    浏览:32679次 评论:0
    2009-02-12 21:01
  • 刘金轩刘金轩(19081984)湖南省祁阳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三军团第一师三团任班长、排长、连长。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任师特务连连长,12月任红三军团特务团连长。1933年任第五师第十四团三营..

    浏览:31674次 评论:0
    2009-02-12 21:00
  • 李寿轩李寿轩(19061984)湖南省宝庆(今邵东)县人。一九二六年在国民革#军第八军当兵,参加了北伐战争。一九二八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五纵队十二大队中队长..

    浏览:32742次 评论:0
    2009-02-12 20:53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