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难忘的铁军生涯征文】
重 逢
手机象往常一样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省外电话,我稍有犹豫,到底还是接了,手机里确意外传来非常耳熟但已经是三十多年未曾听到的口音,我不仅脱口而出:是渠教导员吗?
一九七六年,我应征入伍到部队,三个月新兵训练结束后,分到了89310部队二营部通信班。当时营教导员渠玉松,山东滕县人,1956年入伍。我成了渠教导员的直接部下,而且一在就四年,他是一位好首长,也是我人身经历磨练积累的最好的领导、长辈。
人民解放军真是大熔炉,四年时间,我随渠教导员先在陕西紫阳县一带的襄渝铁路,后部队调到陕西镇巴和原四川万源交界大巴山。一九七八年,部队奉调到山西娄烦县一带,不断的经历,在渠教导员的爱护、关心教育下,我在部队磨练成长,担任了通信班副班长。一九七九年一月,吕梁山白雪皑皑,天气寒冷,但军营火热,部队正准备过春节,当时南方中越边境形势紧张,我们远离在西北,也作些战备教育,感觉战事与我们并无直接任务。然而,我们谁也未曾料到,除夕,军命下达,部队即刻南下向广西战区结集,渠教导员对全营进行了参战动员,同时对通信班在远程兵力输送过程军列上通信保障提出了具体严格的要求,我们通信班有过从陕西到山西奉调时的通信保障积累,此时已得心应手,不过我们没有丝毫放松,做到紧张有序,当时我们国家整个通信手段还处在模拟通信阶段,不过部队的通信装备仍是一流的,在军列上(军列代号:085711),我们开设好电话站,确保部队在整个输送过程中指挥的通信畅通,凡军列进停靠站,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全班战士顾不及其他的,按照预先的分工,跑步检查敷设在军列的野战被复线,特别是两节车皮之间的固定,时间短,必须迅速准确完成,若干昼夜间,还是挺辛苦的。今天,每当我回忆起这些远程兵力输送过程中的通信保障经历,常常梦中浮想,当时要是有移动通信就好多了,但时空不可今非改变。
到达广西战区后,按照营首长的命令,通信班迅速完成了对上、对下属连队的通信沟通,进入战区通信保障任务。战区通信有别于日常通信,主要在于:一是敌情存在,危险不知在何时何处发生,通信兵必须在执行任务途中保持高度防范;二是破坏性通信中断频繁,必须即刻抢通;三是部队宿营地不断转移,拿现在的话讲,部队在移动,但没有移动通信,这可苦了通信兵。有一日,我正要外出执行任务,炊事班长跑过来递给我一个鸡蛋罐头,说渠教导员吩咐了,通信班外出执行任务,一律加发罐头。有一段时间,我们营分成了两部分,渠教导员抽调营部少部分人员,通信班也抽调了我和一战士,组成前进指挥所,指挥两个连队一起行动。有一天深夜,指挥所与对上通信中断,我立即带好装备,就要出发,渠教导员要我稍等片刻,他马上通知就近八连连长,派出两个单兵作战能力强的战士,随我一同出发。两个战士到营指挥所,渠教导员交代我们,通信抢通恢复后,不要原路返回,指定好返回方向,他会派人接应。随即我们三人保持好战斗距离,摸黑快速出发。很快,我们找到通信线路中断的位置,有很长一段野战被复线已严重破坏,被切割后不知去向,我找到两头断线,把所带被复线用完,但两头距离过大仍接不拢,时间在流失,部队首长在焦急等待,我们所处的位置一侧正好是铁路线,我急中生智,利用一线一地(铁道线)原理,迅速先将一根线接通,又将另一根线的两头分别沿地面缚设加适当伪装到铁路线,牢固地绑接在道钉下,果然,通信恢复了,当然地气音很大,但也是成功的应急抢通。我们在周围隐蔽滞留一阵时间,观察没有意外情况,就按照渠教导员的事前要求,迂回返回宿营地,终于,我们和接应人员对上口令,渠教导员派出了一个班接应,我们安全回到宿营地。事后,渠教导员把此次应急抢通形成事迹,报批上级,为我荣记三等功。整个参战过程,通信班在渠教导员及营首长指挥下,荣立集体三等功,两人个人三等功,其他同志均营嘉奖、支部嘉奖等,我们有报于国家。通信班全体人员是:班长石宗茂,贵州籍,一九七五年入伍,冲锋枪号0991;副班长杨佳林,云南籍,一九七六年入伍,冲锋枪号0902;战士林立喜,广东籍,一九七七年入伍,冲锋枪号9580;战士范增跃,河北籍,一九七七年入伍,冲锋枪号5294;战士卢金生,河北籍,一九七七年入伍,冲锋枪号3082;战士李光才,广西籍,一九七八年入伍,冲锋枪号8274;战士李正球,广西籍,一九七八年入伍,冲锋枪号6407;战士时建国,山东籍,一九七九年入伍,冲锋枪号7234;战士李自深,山东籍,一九七九年入伍,冲锋枪号4452。
一九七九年八月,部队奉调返回,当时的要求是告好别、行好军、见好面。我们告别阵亡将士,告别广西宁明峙浪公社,告别隘口、上石、夏石、馗塘,回到山西。
一九八零年,我退伍回家,渠教导员邀请营部退伍几个战士,一起就餐送别,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心里就想:这一别,云南和山东,今生今世再也不可能和渠教导员见面了,今生今世再也不可能和通信班战友见面了。
回到家乡,我一直从事通信工作。三十年间,社会在发展,改变的很多,通信也变了,模拟通信早已替代,开始了数字通信,从单一的固定电话,有了移动电话,数据通信,人们步入信息社会。
但我深刻铭记:铁道兵,中国铁道兵!从襄渝铁路到太岚铁路、又到南凭铁路赴国军命、再回到太岚铁路,我们曾经是其中一员,怀念三十多年前的战友、首长。便捷的移动通信,我和渠教导员三十年后重逢了,老首长年过古稀,但身体状况很好,我非常欣慰,人生能有朴素之精彩。晚霞余燃未尽之时,我将继续寻求更多的重逢。
2010年4月16日
作者原所属部队番号:铁道兵二师十团二营
现工作单位:中国移动集团云南有限公司丽江分公司 通讯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香格里大道南段139号
邮编:674100 联系手机:1390888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