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难忘的铁军生涯征文】
惊心动魄的狂风与烈火
公元一九七九年四月十日。 新疆吐鲁番大河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这几天天气昏暗,而且一直在刮风。十日上午风势加大,到中午越来越大。吃过午饭后连队进入休息,下午由于风大连队除了岗哨也都没有到库区上班。下午三点左右光景,突然哨兵报告说五师仓库方向的上空冒着浓烟,隐约有红色的火苗在闪动。走出一看果然如此。糟糕!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我们的心头。 我们六师仓库是在大河沿镇的南面,紧挨着南疆铁路的起点站龙盘车站,五师仓库在大河沿的西面,在我们六师仓库的北面。大河沿一带的地势走向北高南低成斜坡状一直延伸到五十公里外的南面吐鲁番。简单形象地说我们是在吐鲁番盆地的盆沿上。 风力在逐步升级,我们在密切注视着北面的火情。不消多长时间,只见戈壁滩上有火球自北向南飞速滚动。强劲的西北风吹着火球顺着斜坡在无遮挡的戈壁滩上直向我六师仓库方向飞来,而且数量越来越多,个头越来越大。仔细一看,这些火球有草帘子,有油毛毡,有包装篓子和筐等。我们的心都紧缩起来,预感到一场特大的灾难就要临头。 我们六师仓库有近0.5平方公里面积,靠近铁路的最南面是各类仓库,有军需、大小五金、电器材料、汽车及机械配件等,其库房的屋顶全是芦苇的,极其容易点燃。依次往南紧挨着的是露天的木材区,有一万多立方的圆木和板材像山一样堆放在戈壁滩上。再下边往南就是油库区,两排大小不等的油罐半地下半地上放置在那里。再往南的两侧分别是仓库勤务连和加工连的驻地营房。勤务连的西侧是军械库和炸*库。仓库储存和保管着数千万元的物资材料和易燃易爆品,按现在的比价那就是价值数亿元。这些物质材料直接关系到全师的施工与生活和大河沿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稍有闪失和不测,都会给南疆铁路的施工建设和大河沿地区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这在当时来讲,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风越来越大,此时的风力有11级,上游的火球、火圈有如奔腾的野马铺天盖地直奔六师仓库而来,已经进入库区。六师仓库遭劫难已是不可避免! 火情就是军情!火光就是命令! 库部电话通知,命令我连立即组织人员赶赴库区救火。连长陈洪发是59年入伍的老同志,马上面临复员转业,但他没有多想,立即集合队伍提着水桶,扛着铁锨和锄头顶着近12级大风开向库区。队伍刚迈出营房就被迎面的狂风挡住不能前进,尽管躬着腰拄着铁锨和锄头仍然寸步难行,甚至连站立都有困难。连长见状只有招呼战士卧倒趴下匍匐前进,而且还要埋头。因为只要一抬头大风就吹得出不来气,眼睛也睁不开,沙粒打在脸上像鞭子抽一样痛。 就这样本来三五分钟的路程爬行了近二十分钟。就在这期间,上游的火球火团已在我们的库区点燃,而且火势迅速扩大蔓延。而我们此时正像蜗牛一样爬行在路上,心急如火到不了现场,只能望“火”兴叹。等我们到了库区后,堆在库房外边的物资已成一片火海,乌黑的浓烟卷着血盆大口的火舌熏烤得人们无法靠近救火,由于缺氧感到窒息喘不过气来,库房的灭火器根本起不到作用。最糟糕的是军需库,那里的被服、布匹等最容易燃烧,此时已经是烈火熊熊,尽管冒死抢救也是枉然。特别是猪肉罐头在烈火的燃烧和烘烤下,压力急剧升高,迅速膨胀,一个个罐头像礼炮弹一样此起彼伏腾空而起达数十米,在空中爆炸,“劈啪作响。燃烧的大火,呼啸的狂风,空中像“爆豆儿”一样的罐头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恐怖,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面对史无前例突如其来的大火,既感到惊慌,又感到责任的重大,我们六师仓库的全体指战员孤军奋战在狂风烈火中。向远在300多公里以外的库尔勒师部和后勤部报告情况,可通讯联络完全中断。没有办法,库领导只有派材料助理员王堤坐嘎斯车去50公里外的吐鲁番给上级发电报。去时顺风又下坡还顺利,返程迎着近十二级的狂风,缓慢的爬行,挡风玻璃全被戈壁石子打碎,司机和王堤完全暴露在狂风之中,到了深夜才回到营地,总算完成了任务保住了性命。据王堤讲,沿途上有多少车辆停在路上,有的车被风掀翻,有的挡风玻璃打碎,所有车辆大厢板的漆全被打掉呈锃亮雪白。更有甚者,停在那的司机都卧在车下面的轮胎后面,那状令人惨不忍睹。 时近傍晚,风势未减,库房的火势通过指战员的拼死战斗稍有收敛,军需库外面堆放的粉条和其他军需物品的火被我们扑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我们抢救库房正酣的时候,这边的余火顺风都刮到下面的木材区。顷刻间木材区也燃起了大火,又迅速组织部队撤向木材区。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十几米高,数十米长的木材区燃起大火,火苗窜向天空几十米高,人都难以靠近别说救火。合抱粗十几米长的圆木拉也拉不动,搬也搬不起,看着干着急。前来增援的消防车简直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再说消防车的扬程也达不到高度。水用完了,还要到十几公里外的铁泉去拉水,远水不解近渴。就这样一万多立方的木材燃烧了几个小时化为灰烬,只剩下空荡的戈壁。戈壁滩上的鹅卵石都被烧软烧化,冷却成坨,多么恐怖!指战员们含泪眼睁睁看着这么多木材被烧光:“真可惜啊!” 祸不单行,进入下半夜,正当木材熊熊燃烧的时候,它的余火又都顺风刮到下面的油库,这引起领导的高度警觉,十几个油罐出了事非同小可,因为在油库隔着勤务连的西边就是军械库和炸*库。如果油库出事就会威胁殃及军械炸*,这个连锁反应将使大河沿地区遭遇灭顶之灾。连里立刻让我(时任勤务连指导员)组织一个排撤向油库严防死守。先是组成人墙挡住上游飞滚下来的火球,接着就想出一个办法,从连里拿来十几条棉被用水浸湿罩住油罐的灌口,安排每个油罐两个战士用性命担保油罐的安全。新疆的四月初还是冷的,何况是狂风的夜间,战士们趴到罩在油罐口的湿棉被上,其情景可想而知。就这样一直坚持到火灭,终于保住了油库,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军械、炸*不可想象的大爆炸的悲剧发生。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天亮了,肆虐的狂风已成强弩之末无所作为了,如燎原的烈火也偃旗息鼓,只有一缕缕青烟在那苟延残喘,戈壁滩渐渐恢复往日的平静。突然天空出现“隆隆”的响声,原来是乌鲁木齐军区的直升机在视察灾情。经过十五六小时连续战斗的战士们各个灰头土脸、疲惫不堪,但他们都暗自庆幸仓库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特别是保住了油库,从而避免了军械和炸*的更大灾难。1979年4月14日的《新疆日报》的头版头条对这次全疆的抢险救灾进行了综合报道,其中对我们也予以了表扬和肯定。事后不久仓库召开总结表彰大会,时任六师师长张文举莅临大会。仓库主任戴宏友,管理员马世孝荣立二等功。我也荣立了三等功。 上述只是第三火场我们六师仓库情况,第一火场五师仓库其情景更为惨烈,还有第二火场五师汽车营二连。据《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志》记载,这场火灾损坏各种物资器材、机械设备和库房等损失折价达1970万元,其中五师损失1698万元,还牺牲两名战士。 这次大火据说《美国之音》当时做了及时报道,据美国的军事卫星侦察,在中国吐鲁番地区上空发现吐鲁番地区一片红,可见火灾规模之大,火势之烈。 事后才知道这次大火的始作俑者是乌鲁木齐铁路局南疆线临管段大河沿基地站铁路旁的3000吨芦苇起火使然。(全文完) 本文作者原部队:铁道兵第六师仓库 转业后工作单位:航天科工集团湖南航天医院(现已退休)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湖南航天医院 邮编:410205 联系电话:1378721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