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战友
四十五、六年前的一天中午,我正在材料仓库的锯木车间洗衣服。一个上衣,肩、胸全是血的人直冲着我叫喊:“氧气!快!氧气!”我第一反应是,白虎山隧道出事了!我对他说:“你在库房门口等我!”我立马去叫人来抬氧气。不到两分钟库房门开了,来人右手握住气瓶口,一躬腰60多公斤一瓶的氧气,扛起就往外跑。这瞬间我看清了他,二营六连的罗班长。我紧跟在后面,看看是否能换他扛一肩。顺问他,罗班长:“你这一身的鲜血,谁负伤了?”“胥树林的脑壳被砸开花啦!”。他的这句话把我的脚都吓软了,差点吓趴在地下。双脚像灌了铅,连半步都迈不开了、、、、、、
天呐!怎么会是老胥。前两天晚上,我和他的广元老乡宋明富去找他玩。我们一伙人中还有他的另一位老乡吉庆华。我的老乡周汝贤、字国祥、周炳轩在马路边吹牛,摆龙门阵。直到晚点名时才分手的。今天怎么老胥就出大事故了!待我恍过神来看见罗班长扛着氧气进了营部卫生所。(卫生所在白虎山进口左侧一百米处与二营六连仅一墙之隔,我们后勤材料仓库与六连中间横隔着一条不足十米宽的公路。)
后来,听说胥树林是吉人天相,有惊无险!仅与死神擦肩而过,逢凶化吉了!手术中取出了一块破碎的额骨,蒙上了一层不锈钢金属。手术后留下一道缝合疤痕。数月后落了个尊称外号“不锈钢脑壳”。
胥老兄小有才气,能编会写,能说会唱。还有吉庆华和我老乡周汝贤都是六连文艺宣传组的。他们的快板书、数来宝每场演出都获得官兵们的掌声与再次叫场。
铁道兵是古今中外唯一的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军队。在为民族光复振兴和祖国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铁道兵天山东海,塞外江南,劈高山填大海,为中华锦绣山河铺架铁路网的奋战中。数百万铁道兵、三万学兵(未成年的女孩男娃)数十万的青壮年男女民工。用青春和热血,历尽千辛万苦,那怕是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万里铁路线上,留下了数百座铁路建设者的烈士陵园,还有数万名活着的残废军人。
为国为民,铁道兵,功不可没!铁道兵英烈与天地共存!铁道兵精神与山河同在!铁道兵情谊与日月同辉!、、、、、、 铁道兵的战友情谊是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尤显弥足珍贵!有如李永华战友在《刻骨铭心的缅怀与追寻之旅》一文中末句写的“从军修路终不悔,全国铁军一家亲”。
真是天地悠悠,岁月匆匆,数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年五月二十九日,我们昆明铁一团张延龙、李善源、陈松山、李彩、杨家寿、龙宝生、孙正东等二十余位战友。铁三团的陆振荣、朱家仁、凌远来、后老兵、后营等十余位战友共四十余人,二度重返禄丰一平浪铁道兵烈士陵园,缅怀,吊唁寄托哀思。这是因为二零零八年,清明扫墓时,我们看到陵园荒芜,坟茔破败,令人心寒。觉得当地政府不尽责,不尽人意,重伤了老兵们的感情。当时在场的还有专程从四川特意赶来的战友张光明、李永华、廖承、李海禄、彭元金战友。一群老兵直白了一平浪镇长。要他尽快地汇报禄丰县民政局和政府有关部门。抓紧时间修葺陵园和烈士坟茔。我们还要再来祭奠和扫墓的,只要我们活着绝不会舍下他们的、、、、、、
五月二十九日下午,在几位禄丰战友的陪同下,我们再度来到一平浪烈士陵园。几十米的陡坡上,修筑了上百磴的砖混水泥阶梯。修建十几米高的烈士纪念塔。墓道和坟茔也重新修缮过。并在每块墓碑旁栽种了柏树。在哀乐声中我们举行了肃穆的悼念仪式。三鞠躬后,在烈士墓碑前 供奉上香烛、水酒、、、、、、
离开烈士陵园返回途中,我们去看了那条该诅咒的造孽的山箐沟。是它爆发泥石流,吞噬了我们铁三团四十七名战友的年青生命!来到白虎山进口,眼望着隧道我心跳加快,思绪起伏,数十年往事涌上心头。眼前浮现了胥树林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魂一幕!恍如隔世!
民间有句谚语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胥树林战友人品不错,睿智而慷慨,幽默且诙谐。我深信他现今应是儿孙绕膝,衣食无忧。在亲人的陪伴下安享晚年、、、、、、
恳请张光明总会长,王成书广元会长代为转达我们一帮昆明战友对他的思念与祝福!顺便查询一下,一团材料仓库的宋明富、王子友、刘振国、蒋平凡、黎永贵、杨智华、唐贵生。请他们尽快与我联系。我期盼着离别数十年后的再次重逢!无论在成都、广元还是昆明!
顺祝老战友们:生活惬意!福寿安康!
杨福德
联系电话:087816990123
2010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