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征文】难忘的军旅生涯
2010-08-12 16:51:05 浏览:35191次 【

难忘的军旅生涯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江南稻花儿香。
同志们(哪)迈开大步朝前走啊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这首由黄荣森作词、郑志洁作曲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从我入伍之日起一直唱到退伍,唱足了四个春夏秋冬,唱足了1400多个日日夜夜。就连退伍之后的20多年,我依然深深地记得这首歌的歌词。我所以对这首歌情有独钟,是因为我觉得当铁道兵的选择没有错!是因为铁道兵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战胜一切困难!是因为铁道兵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进步!
1976年2月21日,正是我20周岁生日的那一天,我和我的新战友们一起,乘坐井岸至广州的客轮,告别了我的家乡,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途。次日早上,我平生第一次坐上京广线的专列向山西省太原市的方向奔驰。负责接兵的首长张国华告诉我,从北京通往太原的京原铁路就是我们铁道兵四师修筑的,其中横岭隧道全长就有3000多米,永定河桥全长800多米。未来几年,我们团还肩负着修建太古岚线隧道和架设汾河1号、汾河6号桥梁的重任。
从广州到太原,路上走走停停,足足走了四天四夜。但我睡得很少,心里老是琢磨这样一个问题:我到底能不能干得好,如果干不好,我以后回去怎样向父老乡亲交待?又怎样履行在送兵大会上代表新战友向父老乡亲许下的诺言?
2月25日下午,列车终于到达了太原市上兰村,这就是我们进行三个月新兵训练的地方。车门打开时, 但见满山遍野都是皑皑的白雪,高大的树木找不出一块绿叶,仿佛一夜之间,南方和北方就变成两个绝缘不同的世界。这里看不到青山绿水,听不到鸟语虫鸣,更找不到花的影子、春的气息。还好,这里的人气还比较旺,你看:上兰村的姑娘们头上系着鲜艳的红布,脖子上绕着各式的围巾,身上穿着像充了气一样鼓胀胀的花棉袄,一个个脸蛋就像一个个粉红色的大苹果,她们三个一群,五个一堆。有的刺绣着精美的鞋垫,有的手挎着别致的菜蓝,有的微笑着向来自祖国南方的兵哥哥们招手致意。虽然,这里没有战争年代那种“支前”的情景,却也充满着军民鱼水情的气氛。我悄悄地对战友说:“这个最漂亮的姑娘绣的鞋垫肯定是送给我的,你们谁也别争!”我这么一说,战友们都乐了。当兵人不敢奢望什么,但起码还有种精神寄托吧!
我们训练的地方就在上兰村的红光厂,这里靠近汾河边,每天都听到汾河的水哗啦啦的响。新兵连分班以后,我很快被山东籍的老班长赵其奎“相中”,经过评选,我当上了新兵一连第十班的副班长,任务是按照“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指示,每天带着战友们复习老班长教过的军事动作,搞好班里的内务,抓好班里的政治学习,学好军队的条令条例。 其实当兵最辛苦的是新兵训练。我们训练时正值寒风刺骨的初春,每天在这里摸爬滚打,大多数的战友都长了“箩卜仔”(北方人叫冻疮),这玩儿不仅长在脚趾上,就连耳朵、手背也不放过。我的手背就肿得个大馒头,耳朵也冻破流出黄水来了。
新兵连的生活是艰苦而有意义的,也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的。这个基础打得好,到连队也能干得好。6月初分到老连队的时候,天气热得很,为了考验新兵的意志和毅力,首长偏要带我们翻山越岭抄近路下连队。当时仅有50公斤体重的我,背着几十斤的行李和步枪,水壶里没有一滴水,又渴又累,累得头晕眼花,只好扶着一棵青松树暂时停留歇息。后来我拿出一支牙膏往嘴里挤,果然清凉提神,最终走完了20多里的山路来到连队。君别笑,虽然我没申请“专利’”,但是用牙膏解渴确实是我的一大“发明”。
最初,我被分配到八九三一七部队一营五连,这是专门为施工连队提供机械服务和后勤保障的连队。在这里,我当了几个月的防爆机车司机,开的是在轨道上运送石渣的那种不用方向盘的电瓶车,每天还要轮流挑着几十斤柴油上半山腰。 1977年年初我算是“转了一个运”,那天我刚下班回来,排长薛彬生就通知我:“小梁,把衣服洗干净,把行李收拾好,明天上午到团部政治处报到!”我一听说要调到团部,还没问清楚干什么工作就先向首长敬了一个军礼:“是!坚决执行命令!”。第二天,我被安排在政治处宣传股,与江苏的王开忠、浙江的程连户、应永强、山东的徐凤春一起组成八九三一七部队新闻报道组,经常下连队采访,组织官兵开座谈会,到施工现场体验生活,积极报道部队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被评为铁道兵报的优秀通讯员。
1979年,部队精简机构,师文工团、团报道组一律撤消,一营副教导员宋尚勤亲自把我带去二连,同时把二连的文书换了下来,由我去接任。老实说,这项工作虽然很适合我,但我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到部队当兵,谁不希望进步?但由于我入伍不到三年就调了三个工作单位,我的入党问题一直不好解决。当文书又很难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为了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每天一早就起床打扫军营大院的环境卫生,还把连队的洗手间清洗得一干二净,有的新兵见我做事这样卖力,悄悄地议论说,这个文书是不是脑瓜有问题?这样的事都是我们新兵干的,他抢着干是什么意思?我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心里暗暗骂道:你们这些“新兵蛋”,来连队不到几天就说三道四,不识好歹,你的脑瓜才有问题呢!他们怎么议论我可管不着,最后还是凭着我的表现入了党,还先后9次获得部队的嘉奖。
其实,说谁的脑瓜有问题都是开开玩笑而已,我觉得,我们铁道兵家园个个都是好样的,战友的深情厚谊是永恒的。我赞美英雄的铁道兵,是因为铁道兵的艰苦创业精神、团结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从大兴安岭到五指山下,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内蒙古草原到金沙江畔,从长城内外到天山南北,从高山深谷到戈壁沙漠,从渺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到空气稀薄的雪山高原。凡是在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环境艰苦的情况下修筑的铁路、隧道、桥梁,几乎都是我们铁道兵干的。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铁道兵的身影。长期以来,我们英雄的铁道兵战士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人民的利益,甘愿居山野、住帐篷、迎风沙、斗严寒、顶烈日,破万难,征服了无数的悬崖峭壁,闯过了无数的激流险滩,创造了无数的惊人业绩。在解放战争年代,我们铁道兵不畏困难,英勇奋战,“大军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铺平了道路,立下了战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铁道兵不怕牺牲,顽强战斗,在美帝国主义出动近6万架次飞机,投下19万多枚炸弹,严重破坏朝鲜铁路的情况下,冒着战火进行反轰炸抢修,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铁道兵乐于吃大苦、耐大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祖国修建了50多条铁路干线和支线,共计12300公里。我们英雄的铁道兵部队从1948年7月在战火中诞生,至1984年1月撤销并入铁道部,经历了35年的战斗历程。35年来,我们有多少战友战死在敌人的炮火下,有多少战友牺牲在塌方的山洞下!我虽然没有经历过炮火的洗礼,但我见证了和平年代铁道兵家园为国捐躯的一幕幕!每当我想起战友的尸体从山洞里抬出来的时候,每当想到部队的救护车呼啸而来的时候,我的心就在滴血,我的眼泪就禁不住夺眶而出!
亲爱的朋友请你想一想,当你携妻带儿兴高采烈地到祖国各地旅游观光的时候,当你坐上舒适的列车在祖国的铁道上奔驰的时候,当列车穿越深长的隧道跨过雄伟的大桥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我们的铁道兵战士为此流过了多少的血汗,作出了多大的牺牲,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铺满鲜花的大道正是我们的铁道兵家园披荆斩棘用汗水、用鲜血、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呀!那个时候,他们拿的是每个月只有6元钱的津贴费,他们享受的是每一天仅有7角8分钱的伙食费!他们没有考虑过索取,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他们讲的是实实在在的奉献!他们是共和国的忠诚卫士!他们是共和国最可爱的人!但是,牺牲了的战友再也看不到今天的繁荣,再也无法分享今天改革开放的成果了。战友呀战友,我们曾经在一起共苦,但我们不能在一起同甘,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来告慰你们,就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怀念战友》来寄托我对你们的思念吧:
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故乡,
当我离开它的时候,
好象那哈密瓜断了瓜秧……
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
琴师回来都它尔还会再响。
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
就象那雪崩飞滚万丈,
啊,亲爱的战友,
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和蔼的脸庞
啊,亲爱的战友
你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

作者系原铁道兵四师第十七团二连文书现工作单位:中共珠海市斗门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联系电话:0756—5523470 13825660176发稿:2010年8月12日

全部评论(0)
  • 《相聚中国节》各位首长、战友,铁道兵虽然离开军队序列,但35年修建的钢铁大动脉纵横华夏大地,铁道兵的功勋与精神被媒体和人民广为传颂。明年清明节,中央电视台《相聚中国节》将制作、播放一台缅怀亲人的节目,希..

    河边草浏览:30370次 评论:0
    2019-01-14 21:02
  • 我 是 一 名 铁 道 兵 (铁道兵70年祭)七十年满载岁月没有蹉跎 七十年历史长河浪花一朵我是一名铁道兵我骄傲我光荣军功章代表着老兵的身份我们永远是围绕军旗的星座 聚是一团火化作滿天星相聚时五湖四海分别后东西..

    305239464浏览:29583次 评论:0
    2018-11-13 20:44
  • 致一支队三大队援越抗美老战士的信原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三大队战友们:去年和今年3月,你们先后在江西李亮战友的带领下重返越南观光访问,一路之行肯定会有很多感慨,引起很多回忆。我应战友之托,正在编著一本访越..

    浏览:36729次 评论:0
    2016-05-11 11:11
  • 铁道兵文化现象有感 “铁道兵”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兵种已消失28年了,而铁道兵在全国人民心中,在我们这些曾当过铁道兵战士的心中,她军威犹在,军魂永存。 铁道兵从回民支队一路走来。她经受过抗..

    浏览:36667次 评论:0
    2012-08-13 15:50
  • 当铁道兵无悔我心飞翔当一名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报效祖国,是我小时候的美好追求与梦想。初中毕业后,我回乡务农不久就积极报名参军,但因为未达到征兵年龄而作罢。1970年冬季征兵,机会终于来了,风华正茂的..

    浏览:35365次 评论:0
    2011-03-19 10:27
  • 用鲜血写的请战书 庆祝成昆铁路通车40周年 献给为修建成昆铁路而壮烈牺牲的烈士们 献给修建成昆铁路还活着的战友们 云南省禄丰县一平浪的白虎山隧道,是成昆铁路云南段的硬骨头,拦路虎。 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多..

    浏览:33528次 评论:0
    2010-08-30 23:21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每当我读到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水调歌头》中的这几句时便想起在那军旅生涯的15年里,一次次与我的老母亲离别的情景。 记得第一次分别是在1968年3月7日。那一天,我穿上了..

    浏览:32430次 评论:0
    2010-08-24 20:57
  • 那年上山“打火” 我是1970年12月入伍到铁三师十三团锦州七里河新训。71年初锦州新兵训练结束,我们新兵团就直奔大兴安岭的老部队,我们团正在大兴安岭嶂古线施工。我在施工连队锻炼一个月后便被抽调团部报训队参加..

    浏览:32701次 评论:0
    2010-08-16 10:38
  • 难忘的军旅生涯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江南稻..

    浏览:35192次 评论:0
    2010-08-12 16:51
  • 遥 远 的 山 村 ——谨以此文悼念李放安战友 五月的一天下午,突然收到西安战友果玉峰发来的一条短信:“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李放安死啦!” “谁?李放安?”我问。 “咳!就是宣传队那个我们陕西剧团的啊!翻..

    浏览:32801次 评论:0
    2010-08-01 12:21
  • 维吾尔族小女孩,你现在在哪里? 屈指算来,这是一段已经封存了三十一年的新疆阿拉沟往事。 阿拉沟是新疆天山山脉北麓的一条小河,我们当年修建南疆铁路的铁道兵部队,就驻扎在阿拉沟沟口。 这事发生在1979年的隆冬..

    浏览:32249次 评论:0
    2010-07-31 14:19
  • 我曾喝下那碗垫底酒 记念成昆铁路通车40周年 一九七O年五月,成昆铁路即将全线通车,我奉命离开铁道兵第四十九团民工四连,奔赴襄渝(襄樊到重庆)铁路筹建工作上,在欢送我的聚会上,给养员从乐山市沙湾区买了一些..

    浏览:31907次 评论:0
    2010-06-12 14:01
  •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战友 四十五、六年前的一天中午,我正在材料仓库的锯木车间洗衣服。一个上衣,肩、胸全是血的人直冲着我叫喊:“氧气!快!氧气!”我第一反应是,白虎山隧道出事了!我对他说:“你在库房门口等我..

    浏览:31951次 评论:0
    2010-06-04 22:30
  • 缅怀战友 我的战友李有智牺牲至今已经39年了、、、、、、 云南铁道兵家园联谊会准备组织铁道兵追寻奉献青春之旅重走成昆襄渝铁路活动。 我在一次偶然的朋友聚会上听说,李有智的遗孀由富民款庄供销社调到昆明西部某..

    浏览:33014次 评论:0
    2010-05-10 23:14
  • 【我最难忘的铁军生涯征文】 难忘的“老头子” 他叫陈长美。 听名字像是个女的,年龄也不大,71年时只有37岁。只因长得黑,背有点驼,显得有些老气,脚上又有脚垫,走起路来踮脚,像个老头儿,所以时间长了,人们便..

    浏览:32318次 评论:0
    2010-04-24 16:06
  • 【我最难忘的铁军生涯征文】惊心动魄的狂风与烈火 公元一九七九年四月十日。 新疆吐鲁番大河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这几天天气昏暗,而且一直在刮风。十日上午风势加大,到中午越来越大。吃过午饭后连队..

    浏览:32354次 评论:0
    2010-04-21 15:22
  • 【我最难忘的铁军生涯征文】重 逢手机象往常一样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省外电话,我稍有犹豫,到底还是接了,手机里确意外传来非常耳熟但已经是三十多年未曾听到的口音,我不仅脱口而出:是渠教导员吗? 一..

    浏览:33713次 评论:0
    2010-04-17 00:52
  • 我最难忘的铁军生涯军旅岁月铁军情六十年代末,我的家乡承德进驻了很多部队,听说要从内蒙古的腹地修一条新的铁路,经过英雄懂存瑞牺牲的地方隆化,与承德至北京的铁路连接。承德及周边到处都是带“亥”字头的 军车..

    浏览:33946次 评论:0
    2010-03-14 17:08
  • “我最难忘的铁军生涯征文”难.忘.新.兵.连——谨以此文献给曾与我同餐共宿的新兵连战友们毛主席逝世的那年年初,我在县人武部换上簇新而又肥大的军装,带着乡中父老的殷切期望,走进了光荣而艰苦的铁道兵队伍。到如..

    浏览:33595次 评论:0
    2010-02-21 13:49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