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王守信——我带队兵的日子
2011-02-16 20:20:04 浏览:31887次 【

(一)?
在5846部队,最先接触学兵的就是我了。

1970年7月,我和几个战友奉部队团党委之命,到咸阳去接收一批69级毕业生中的优秀学生,到部队接受教育,参加劳动锻炼,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
初来咸阳,我觉得任务十分艰巨。一是要挑选优秀学生,条件较高;二是害怕没人自愿报名,人选不够。但事情大出我意料之外。当在各学校传出要组建学兵连的消息后,还没等我们更深入地进行思想动员,就得到了老师、家长的大力支持,同学们的热烈响应。许多同学闻风而动,纷纷写了决心书,有的同学怕选不上,还写了血书,还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到我们住处,死缠活粘,一定要让我们把孩子带走,那情况十分感人。尽管我一再向他们说:到深山里修铁路条件艰苦,困难很大。但他们毫不退让,坚决要响应祖国号召,到襄渝建设工地去,为人民立新功。我的大伯,当时在咸阳市委任主要领导,也把我的堂弟王民送到我的跟前,让把他带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

很快,人员选出来了。选上的兴高采烈,没选上的还哭哭啼啼地找我们。就在我们出发的那天。咸阳五中有个叫杨兴瑞的女同学,本来是铁定要进一家大企业。她瞒着父母,在同学的掩护下,悄悄地爬上了男生的卡车,猫似的把自己藏起来,生怕被发现。最终,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当了一名光荣的学兵,而且在三线表现的相当出色。

(二)?
离开咸阳的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行程三百余里的行军。这可能是许多同学有生以来第一次徒步走这么长的山路。
起初,大家对艰苦还缺乏认识,再加上初次进山,对山水还感到十分新鲜,一边走一边唱,情绪非常高昂。一天过后就沉闷了,没有了歌声,甚至连笑脸也难以见到了。

山路弯弯,崎岖难行。且一面是陡壁,一面是悬崖,崖下就是旬河,非常危险。当时正值八月,天热异常,大家又都背着行李,不但汗水打湿了衣衫,而且连行李都湿了。这一刻,大家逐渐感到艰苦的滋味了。尽管在咸阳时,我已反复向大家讲了很多困难,但大家只是感性认识,这次算是有了亲身体会。别说是他们,就是我这个已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兵都觉得苦。我担心,可能有个别人要打退堂鼓。但我估计错了。尽管苦、累,但没有一个人提回去二字,一直都咬牙坚持着,承受着,没有人掉队,没有人叫苦,个个都是好样的。我挺高兴,也挺自豪,我选出来的不亏是优秀学生。从那时候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批有志向的年轻人。

(三)?
我们学兵二连建在汉江南岸山坡上,帐篷就是营房,往下就是滚滚汉江。
汉江水流湍急,人站在水里,如果双腿不使劲,就可能把人冲倒。我连下面的主航道上有一块沙滩,在枯水季节就会形成S形。水在这里更急。船行这里,稍不留心,不是搁浅,就是翻船。记得有一次,这里发生了翻船事故。没等我们下命令,同学们就像猛虎下山,从山上直冲下去,衣服都来不及脱就跳入水中,连许多水性不太好的学兵也跳下去,场面十分感人。很快,落水者被救上来了,船也被拖上来了。学兵们这种不为名利,舍己救人的精神得到团、营首长的表彰,我也从中受益匪浅。

(四)
我们生活艰苦,时常让大家饿肚子。想起来,让我到现在都感到难过。但当时就是那样的条件,就是那样的环境,有心改善却无力回天。我能尽量做到的就是在安全上下功夫,我要把这批亲自挑出来的姣姣者,一个不少的带回去。否则,我将无颜面对他们的父母。可以说,和学兵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我最耽心的就是安全。因为大家那时年龄尚小,上进心又强,干什么都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但也容易冲动,把安全不当回事。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一片洼地里施工,有两个同学在坑内负责放炮。结果,人还没见上来,炮就响了。我吓坏了,急忙从连部跑出来要去救人。这时满天石块飞落,就像天女散花一样。王民一看事情不好,冲上去死命把我拖到屋檐下。落石刚停,我就心急火燎地往坑内跑。心里直念叨,千万别出事,千万别出事。到坑边一看,坑一角被炸出一大块,墟土上还冒着烟。另一边,是两个高高的土堆。他们不会埋到土里吧?我这样想着,用手拼命扒土,还不停地喊叫着。这时,坑角的两个筐子下钻出来两个人。原来,他们刚点了两炮,就感到导火索留的太短,一看情况不对,剩下的炮来不及点了,人也跑不及了,就急中生智,机警地把筐子扣在头上,避免了一次伤亡事故。这件事对我教育极大,从此后,对安全问题我更上心了。

三年很快结束了,我和学兵们天各一方,不知不觉已过去30多年了。但大家那生龙活虎的身影却不断在眼前浮现。学兵们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毅力已牢牢地印在心里。我常常对我的家人、对我的同事们讲起学兵们的往事、学兵们的精神。尽管我是带学兵连的,可我是三线学兵精神的最早受益者。他们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将在共和国的史册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全部评论(0)
  • 三 线 诗 抄袁培力(5853 部队学生 2 连)我们的家,可好!1971 年秋末于安康石庙沟我们的家,可好!赛过花果山胜比蓬莱岛。石梯宽阔,阁楼重重。柿树把门,城垒坚牢。山上百草盛茂,山下的肥猪斗粗的腰,..

    河边草浏览:7445次 评论:0
    2020-08-28 12:26
  • 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举行开机仪式1月21日,嘉宾为纪录片《大三线》举行开机仪式。当日,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举行开机仪式。《大三线》是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负责摄制的十集..

    浏览:47506次 评论:0
    2015-01-22 11:37
  • 由吴南烈士原所在连队5851部队学生17连发起的《缅怀学兵英烈,弘扬三线精神》纪念活动,经组委会多月的精心准备,6月16日上午8时在西安乐游原(青龙寺)广场隆重举行启动仪式,300多名战友参加,为重返安康的战友们..

    浏览:47981次 评论:0
    2014-06-06 17:47
  •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浏览:45405次 评论:0
    2014-03-30 08:38
  • 前一时听说40年前参加过三线建设的人,现在可以享受国家政策给与的养老生活补助。我作为三线建设队伍中的一员,希望能早日享受到国家政策的惠顾。当年参加襄渝建设的同事,如今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回想起当年修铁路..

    浏览:35486次 评论:0
    2014-03-30 08:35
  • 一、九集纪实电视专题片《三线学兵连》1996 年5月,陕西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团省委联合举行五四纪念会,决定宣传三线学兵这一段罕为人知的历史,会后经过讨论,决定拍摄电视专题片《三线学兵连》。1997年12月拍..

    浏览:44529次 评论:0
    2011-08-10 08:07
  • 母亲,一个多么熟悉的称呼;母亲,一个让人永远不会忘记的称呼;母亲,一个让人提起就放不下的称呼;母亲,一个让人用毕生的努力也回报不完恩情的称呼;母亲,一个与我们血脉相连息息相关的称呼我的母亲今年已经85岁..

    浏览:33749次 评论:0
    2011-05-16 21:24
  • 安康回过几次,可谓知道路了。这种经验或许对大家可以借鉴,于是趁晚上无事敲它出来。我回安康头一站有到紫阳,有到旬阳,当然也有到安康。不找旅行社,一切靠自己,所花去川资都在300元以下。5年前,220元左右,这..

    浏览:35888次 评论:0
    2011-05-16 21:20
  • 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虎年就剩下最后一天了,我昨晚12点上床,凌晨两点多就醒来,在床上不停的翻腾,怎么也没法再次入睡,索性爬起床,登上网,写我的《新春祝福》。 我要祝福我们石油老前辈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浏览:32866次 评论:0
    2011-02-09 13:54
  • 铁道兵家园陕西分会慰问铁道兵和学兵战友 在兔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全国铁道兵家园陕西分会和陕西三线战友俱乐部今天慰问看望了5个战友,把三线战友的温暖带给了他们。 传递爱心是铁道兵家园陕西分会的宗旨,关..

    浏览:33588次 评论:0
    2011-02-07 15:22
  • 西安电台邀请三线学生 座谈广播小说《山魂》 前排左起:一凡(主持人)、刘什、林阿玉 后排左起:孙传尧、雷振琪、王红旗、冯健 8月27日,应西安人民广播电台综艺广播的邀请,三线学生王红旗、雷振琪、冯健、刘什..

    浏览:36390次 评论:0
    2010-08-30 18:50
  • 回憶丁平 當我得知有個三線學兵連的網站時,我幾乎每個星期都上來看看,但只是看,並沒有想寫什麽,清明節快到了,我突然想應該寫點什麽,以懷念姐姐,代表姐姐,因為她應該永遠和學兵們在壹起。 雖然我不是學兵,..

    浏览:34343次 评论:0
    2011-02-16 20:20
  • (一)? 在5846部队,最先接触学兵的就是我了。 1970年7月,我和几个战友奉部队团党委之命,到咸阳去接收一批69级毕业生中的优秀学生,到部队接受教育,参加劳动锻炼,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 初来咸阳,我觉得任务..

    浏览:31888次 评论:0
    2011-02-16 20:20
  • 自从我认识了你,我开始听说了三线; 自从我接受了你,我欣然接受了三线; 从此,生活的风风雨雨,岁月的蹉蹉跎跎, 三线故事伴着我们的柴米油盐、家常夜话。 儿子降临了,长大了,也同时听懂了, 记住了许许多多三..

    浏览:31023次 评论:0
    2011-02-16 20:19
  • [原创怀念紫阳:高滩寻梦 金秋时节,我携老伴来到高滩。从武汉到高滩行程近八百公里,一路上,我不时在问自己:这个贫困的巴山小镇,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这些老兵魂牵梦萦? 中午十一点十分列车稳..

    浏览:30796次 评论:0
    2011-02-16 20:18
  • 记廖叶沟隧道爆炸事故 四十年前,我们这群十六七岁的中学生,响应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伟大号召,为了与帝修反争时间参加了一场异常艰苦而又危险的襄渝铁路的建设。我们一群还是孩子的学生兵,在那特殊的年代,经..

    浏览:30406次 评论:0
    2011-02-16 20:17
  • 作者:陕西省安康铁路公安处 于飞龙 行走在襄渝铁路线上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在大山里的旅行.这里独特的风景和弯弯曲曲的铁路会把每个爱山爱水的人的心牵住,也会让爱山爱水的人沉醉在大山的怀抱里.我每天都行走和生..

    浏览:30566次 评论:0
    2011-02-16 20:16
  • 学兵赞歌[原创] 背上行装挎上包,队伍浩荡士气昂。 亦兵亦民亦学兵,当年我们年纪轻。 你问我们哪里去,祖国要我战襄渝。 泪别父母和恩师,尽显依依不舍情。 远离古都喧闹市,来到崇山峻岭间。 劈山打洞架虹桥,山..

    浏览:30170次 评论:0
    2011-02-16 20:15
  • 祖国为你们骄傲 人民为你们自豪 因为你们对祖国无限忠诚 为了祖国的安危 为了人们的幸福 为了主席的伟大战略 你们响应党的号召 向着环境艰苦的大山 向着危险重重的工作 襄渝铁路 前进、前进、前进 困难被战胜 险情..

    浏览:30806次 评论:0
    2011-02-16 20:15
  • 〓行军回忆诗〓徐 可 车队飞驶山连山,? 青山绿水映蓝天,? 夜宿镇安心潮涌,? 步行青铜初登山。?? 群山笑迎小青年,? 羊肠小路征途险,? 小将不畏挺身上,? 越是艰险越向前。?? 红心向党志更坚,? 主席教导记心..

    浏览:29632次 评论:0
    2011-02-16 20:14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