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垂不朽的铁道兵精神
1984年1月1日,在中央军委的一声令下,17万铁道兵面对军旗庄严敬礼, 军旗徐徐降下,战士们摘下帽徽领章,脱下军装,含着眼泪向陪伴了无数个日夜 的军旗敬了最后一个礼,从此铁道兵集体改工并入铁道部。军队变成了企业、守 家卫国的战士变成了祖国的建设者,变化虽无以计数,但有一条,已经深入到了 铁道兵人的骨髓血液中无法改变,那就是铁道兵精神。
-题记
“背上那个行装,扛起了那个枪,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们,你要问 我们那里去,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铁道战士志在四方。”每当唱起《铁 道兵志在四方》,作为一名铁路学院学子,我都会被深深感染,我仿佛感受到了 火红年代那铁道战士们的豪情万丈以及励志顽强的气魄。忆往昔峥嵘岁月荣,叶 剑英元帅在为铁道兵题词时写到:“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 餐露宿,沐浴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真实再现了铁道兵战斗和生活历程,传 达了那刚强的铁道兵精神。铁道兵虽已远去,但是铁道兵精神却永垂不朽。
铁道兵诞生于战火纷飞的一九四八年,回顾这支英雄的部队走过的光辉历 程,我们感受到的是更多的震撼,从而由衷对这些战士们生出敬仰之情。当解放 战争的峭烟迅速蔓延全国,为加快战争的推进和保障前方部队的补给,成立的铁 道兵部队,提出“大军打到哪里,铁道修到哪里!”的铿锵誓言。他们挺进山海 关,抢修北宁线,为举世瞩目的平津战役铺平道路;继而修通津浦、平汉铁路, 为捣毁蒋家王朝的渡江战役赢得了时间;而后抢修粤汉等铁路,为全中国的解放 打下了基础。在抗美援朝中,铁道兵又建功沙场;在援越抗美时,铁道兵再次血 洒邻邦。开山筑路,铁道兵功勋卓著!填水架桥,铁道兵绩震云霄!
而后因国家建设需要,铁道兵改工进入铁道部。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铁道 兵精神。是当时时代的产物,同样地也是当代中国主题下的精神支柱,具有强烈 的时代价值和筒贵品位。
“艰苦奋斗、志在四方”这是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艰苦奋斗,不仅表现 铁道兵的工作艰辛,同时又再现了铁道兵的生活艰苦:正是叶剑英元帅描绘的那 样“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当年的铁道兵就是在如此险
恶的条件下,建设中国的铁路。志在四方,指的是铁道兵战士心中有一个美好崇 高伟大的愿景——“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要让“锦绣河山织上铁路网”。
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正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倶 进一脉相承。“艰苦奋斗、志在四方”为主题的铁道兵精神,是铁道兵战士用智 慧和汗水铸就的历史华章,包含了漫长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要传承和光大的 传统作风。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让铁道兵告别军旗仍然是一支劲旅,薪火传承, 军魂永铸。
看今朝风流人物多。从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城市地铁建成到第一条磁 悬浮铁路通车,从第一条高速公路修建到第一条高速铁路建成,从第一条高原铁 路通车到第一条海底隧道运行……当代中国铁建文化就传承了铁道兵的光荣传 统和优良作风而魅力四射,在当代经济建设中独领风骚。随着它在世界企业500 强排名中的不断向前攀升,它己成为国内著名、世界瞩目的建筑业领头大军,并 正逐步发展为国际化的大集团。所以,铁道兵精神作为一种概念,一种内涵,一 种财富,更成为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资源,她成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 人的力量源泉。
改革、创新、建设、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主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尤其是铁路学院的学子,我们更需要锻炼和培养我们百折不挠、坚軔不拔的意志, 锤炼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吃苦精神。凭靠这种精神,走向社会,走向企业,走 向“祖国需要的地方”,最终将铁道兵精神发扬广大。
继承和传扬铁道兵精神需要我们不怕困难、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在战火纷 飞的年代,铁道兵抢险攻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铁道兵凭借勇敢顽强、不怕 牺牲的战斗精神,创建了一条又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作为大 学生我们学习铁道兵精神,就是要艰苦奋斗。面对学习以及未来工作的困难,要 用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培养钢铁般的意志。
继承和传扬铁道兵精神需要我们敢于挑战、敢于拼搏、勇挑重担。铁道兵的 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哪里需要去哪里,敢挑重担,百折不挠。面对艰险工程他们 精心组织、科学施工;面对特殊工程他们不畏艰险、敢打硬仗。我们学习铁道兵 精神,就是要学习这种挑战的精神。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应当志在必得。
继承和传扬铁道兵精神需要我们大公无私、服务社会、贡献人类。铁道兵为 国为人民,无论是叱咤战场,还是集体转工,铁道兵都圆满完成历史使命,不讲
条件,不打折扣。我们学习铁道兵精神,就是要将奉献精神发扬光大。在生活中 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未来的工作中更要以大局为重。
铁道兵精神是战斗力,也是生产力。无论承担什么样的工程,铁道兵都能够 任劳任怨、勤奋工作;无论生活多么艰苦,铁道兵都能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我 们要全面提升个人素养,高举铁道兵精神的光辉旗帜,形成完善的行为准则、科 学的时代内涵和高尚的精神品格。
当耳边再次回响《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熟悉的旋律,我仿佛看到当年士兵 们抢险攻关的场面。从铁道兵的建立到今日几十年间,铁道兵的丰功伟绩让我敬 仰。当代大学生,正是雏鹰试翼、乳虎啸谷的年纪。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 写道“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少 年的我们更应当努力学习,将来运用现代化理论,科学技术将铁道兵精神发扬光 大。
是凤凰,就应翱翔于天际,是蚊龙,就应畅游于深海。铁建年轻的一代,在 和平的年代中,要继续为国家开疆扩土,添砖加瓦,用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为中国 铁路建设保驾护航,将党的政治理论知识作为指航明灯,描绘出铁路建设的旖旎 风光,让我们大学生用智慧诠释青年人的责任,召唤凝聚我们的力量,在中国梦 的带领下编制梦想,让铁道兵精神穿越历史恒久弥新,让我堂堂大中华繁荣昌盛、 万古无疆!
铁道兵志在四方,铁道兵精神定将永垂不朽,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