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父辈的卡车:铁道兵部队里的汽车兵
2016-08-25 13:32:33 浏览:35370次 【

我是一个卡车司机的儿子,我跟父亲一样爱车如命。

从1971年在白雪皑皑的大兴安岭腹地的铁道兵部队里第一次握上方向盘到今天,老爸开车已经整整四十五年了。这个年龄还在开卡车跑货运的人不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些年他开过的车有苏制嘎斯,解放CA10(雷峰叔叔的那一款),东风加长140(车厢5米,现在看起来不咋地,当时可是很时髦的),解放151(青岛分厂的,装大柴6110,不带增压,160马力),到现在的搭载B210-20动力的EQ1146V3-1203(我们一起去十堰提的,所以记的很清楚)--------都是卡车,只不过车越来越大。老爸说他开的以前叫大车,现在要算“小车”了,因为跟现在的牵引车比起来,单桥平板车实在是显得很单薄。

现在我们试图从一个普通司机的经历来探寻我国卡车发展的变迁。

解放CA10和年轻的汽车兵

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卡车没有太多的选择。除了以前遗留下来的“万国牌”和苏联援助的以外,都是解放CA10。这款车上了人民币一分的纸币,它对于当时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雷锋有个很经典的合影,就是擦拭他的爱车CA10。

在我父亲参军的七十年代,国产车还是只有CA10。变速箱没有同步器,而且挡位不是顺序下来的,需要准确掌握车速和发动机转速的对应关系,才能顺利切换挡位,减挡绝对要轰油。父亲是个细心的驾驶员,从新兵时实习期时就是这样。那时候路况差,颠簸多了后有些车的变速箱漏油,他就注意在过大的障碍的时候减缓车速并放空挡,这样就避免了路面传来的震动对变速箱的破坏。因此他的车变速箱一直没漏油。

当然他也难掩对好车的羡慕,当时东北林区有进口的风冷发动机卡车,他们都对它啧啧称赞。 

东风EQ140和改革开放

从部队复员后,父亲经历了两个工作,不过开的还是CA10,这车我坐过。到79年80年的时候,家乡开始有东风的EQ140了,父亲开的车经常被它超车,对于提速快载重量大的140很是向往。终于在1986年父亲开上了140,还是加长的。这款车陪伴我从童年到青年,从对卡车陌生和好奇到熟悉和热爱,跟卡车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从很小的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和他的车走过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在八十年代,解放经历了产品换代的阵痛,而东风140以优良的品质走俏中华大地。拿着钱都提不到车,到处都是140,短的长的,半挂的全挂的,带卧铺的带吊轮的。。。。。。父亲开的那台5米厢140在他的精心调教下也表现的很好:扛着十一二吨上高山下盆地,从没有出过大问题。

如果说CA10结束了没有国产车的历史,让中国人昂首挺胸站起来了的话,EQ140则伴随社会前进的步伐,让老百姓改革开放富了起来。

东风车有过辉煌,尽管也曾低迷过,但我对它还是有深厚的感情的。1991年的夏天(暑假),我永远记得这个日子。我跟老爸送货到百万东风车的故乡-------十堰。我们到了总装厂,看见崭新的东风卡车从生产线上驶下,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我们还看见了处于试制阶段的平头车EQ153。远远的看见一群意气风发的二汽人围着一辆153在那里讨论着什么,父亲对那车那人流露出由衷的钦佩。我当时就在心里暗下决心,要加入卡车行业为人民为老爸造出多快好省的卡车。

解放CA151和运输的变迁

九十年代,柴油车以其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渐渐的取代了汽油车。即便是装了汽油机的140,也纷纷找人换成柴油机。过收费站的时候,经常能收到“汽改柴”的广告传单。开始的时候,我们当地的东风车和楚风车有用朝柴6102,玉柴6105,湖动的等等,众多的柴油机产品中一个响亮的名字逐渐在司机们中间传开--------东风康明斯。那是省油和可靠的代名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后,大家都认东风康明斯,把153叫做康八,145叫做康六。东风康明斯伴随东风八平柴东风六平柴在全国各地跑开了。

但是这时的运输业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了,装康机的东风车不是一般的贵,父亲厂里不愿意在自营车上作太大的投资,就有了97年的解放CA151,这是青岛装的解放车。160马力大柴6110自然吸气。这是我开的第一台平头柴油车,解放车底盘扎实稳健,到最后父亲换车的时候已经四十万公里无大修。解放车价格亲民,配件也便宜,成为当时运输的主力军。

东风EQ1146V3和百花齐放

04年底,父亲单位改制,他到另外一个新工厂打工,开始老板想买便宜的楚风车。父亲一听急坏了,司机都想开好车,他赶紧招我回家。在我们父子两人的劝说下,老板同意我们到十堰提东风车。我们选的车是EQ1146V3-1203,属于老款“八平柴”的全新演绎。众所周知,04年下半年是卡车产销的旺季,因此当时价位坚挺,买的较贵。但这几年的使用情况表明这款车确实物有所值。

使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假如在用车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这已是需要更换新车的年限了。但是此车超载并不严重,至今只跑了不到三十万公里。关键是父亲保养得非常细心,因此到现在整车性能基本没有下降,各个零部件也没有出过大的故障。

总的说来,东风八平柴不是浪得虚名,从有钱难买到车的八十年代到各个厂家形形色色产品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它一路走来,历久弥坚,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我父亲一样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经过漫长的演化,这款车早已衍生出平板车、仓厢车、自卸车、牵引车等多种车型。作为一款很好的通用底盘,这款车被改装厂用来改装成油罐车、环卫车、混凝土泵车等,用于各种用途。近两年流行的“小三轴”系列,好多也是在这款车的平台上衍生而来的:加长轴距,加一对前桥和相应的转向机构就成了符合现在卡车多轴化特征的热销车型。

 现在的运输环境早就不是东风解放划江而治的年代了,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品牌各种车型应有尽有。

为什么喜爱卡车

现实生活中喜爱车的人真不少-------是个男人就喜欢车,不过大多数人喜欢的是轿车。说自己喜欢卡车,别人多半会觉得这人有问题:那么笨重又脏的东西,怎么谈得上喜欢?在我的眼中,车不是一个机器,它是有生命的,甚至可以看作我们家庭的一员,轿车多数是消费品,给人提供方便,而卡车是生产资料,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国外把卡车和客车叫做“商用车”。

司机作为一个社会低层的职业,多半没有什么社会关系,司机又是一个不需要多少文化的职业,只要有货源能吃苦就能干的下来。所以卡车司机的儿子十有八九还是以开车为生。当我可以坐在方向盘前踩得够脚下的三块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我开车了。平时我也很喜欢到汽修场看师傅们摆弄各种零部件。转眼,高考,填志愿,长期以来想搞汽车的愿望让我选择了省会的汽车工业大学。老爸说:你简直疯了,现在有的汽车厂都贷款几个亿发工资你还想去搞汽车?没办法,只好改志愿。最后我从非汽车专业学校毕业还是顽强的找到汽车厂工作那是后话了。在卡车厂工作几年后,无论如何能跟自己心爱的卡车一起工作,这就足够了。


全部评论(0)
  • 陕西省铁道兵组织成员各市县铁道兵战友联谊会,根据陕西铁道兵战友及陕西中铁单位的建议。以弘扬铁道兵精神,研究铁道兵历史文化。经陕西省铁道兵战友联谊会协调,成立陕西省铁道兵历史文化研究会。现将陕西省铁道兵..

    浏览:31209次 评论:0
    2018-02-09 13:19
  • 文化研究会在商南饭店举办新年座谈会,室内流光溢彩,雄壮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歌曲拉开了2018新春座谈会的序幕。商南县战友各个精神焕发,会长孙德朝致词,秘书长袁工讲话,陕西省铁道兵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

    浏览:29031次 评论:0
    2018-02-01 22:12
  • 铁二代心中的神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2017-12-04 山峡人铁二代聚会高歌<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我心中的神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文 / 刘林林 在我12、13岁时,我就听见一首歌在铁道兵五师官..

    浏览:33510次 评论:0
    2017-12-05 13:45
  • 那天是父亲78周岁生日,我买了回闽的车票,没能在他身边祝贺。途中拐了个弯,走上了鹰厦铁路。 鹰厦铁路起自江西省鹰潭,经江西省资溪,福建省光泽、邵武、顺昌、沙县、永安、漳平至厦门。1954年底,铁道兵五师(85..

    浏览:30198次 评论:0
    2017-11-24 12:00
  • 虽然“铁道兵”这个兵种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但是在部队历练了8年的老父亲恋恋不忘这段当兵的历史,总是希望能在网上找到曾经的战友,但是每次网上发帖都如石沉大海…… 我的父亲1964年入伍,他所在的部队在贵州..

    浏览:30333次 评论:1
    2017-11-22 12:58
  • “大三线建设”的开路者:我的铁兵父辈们 (太原刘林林)“大三线建设”的开路者:我的铁兵父辈们X贵昆铁路上可渡河特大桥 贵昆铁路篇:记忆是一首歌,记忆是一杯茶,……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大三线建设”这..

    浏览:33002次 评论:1
    2017-09-27 22:18
  • 00619部队铁兵子弟重走父辈路00619部队铁兵子弟重走父辈路X 00619部队铁兵子弟在四川都江堰紫坪铺白沙留影(前言:这是两年前的一个老故事,因为给一个微信公众号写这个故事,所以也费了些笔墨,既..

    浏览:33093次 评论:0
    2017-09-25 14:32
  • 安康日报刊发的紫阳人寻找46年前铁道兵救命人,后来在安徽六安找到。我想知道原5850卫生队的老师们现状是?附:本报安康讯(唐波记者吴琛)“我母亲的命是您救的,您就是我的亲人,今天我终于帮父母亲圆了心愿..

    浏览:28897次 评论:0
    2017-07-06 22:59
  • 每个人都有值得回忆的往事,那尘封的历史是一曲曲动人的的乐章,奏响着时代的最强音。共和国诞生,是我出生前震惊世界的大事:1949年10月1日,共和国在北京成立,天安门广场那震天动地的礼炮、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浏览:38778次 评论:0
    2015-09-20 10:15
  • 文/胡安鹏 随着岁月的更移,班长虽变换了职名,但我还是喜欢称呼他最初的职名:班长。 班长是山西人,入伍早我一年。因他块头大、肯吃苦,参军前在村里当过生产..

    浏览:32955次 评论:0
    2011-08-14 17:47
  • 我和父亲的老首长张锁龙爷爷9月7号下午游览常州红梅公园,我们是微信上的老朋友,经常交流摄影文艺,在微信得知我从南京到常州一日游后,家住在红梅公园附近的张爷爷让我下午在红梅公园里面等他,随后他坐车来我们..

    浏览:34533次 评论:0
    2016-09-09 15:55
  • 我是一个卡车司机的儿子,我跟父亲一样爱车如命。从1971年在白雪皑皑的大兴安岭腹地的铁道兵部队里第一次握上方向盘到今天,老爸开车已经整整四十五年了。这个年龄还在开卡车跑货运的人不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浏览:35371次 评论:0
    2016-08-25 13:32
  • 编者按:此文为王学俭长子根据史料整理而成,曾在《铁血网》军事论坛征文中获奖。开头语 我父亲王学俭今年87岁,身体康健,目前在北方的一个海滨城市离休颐养天年。当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任《人民铁军》副..

    浏览:34541次 评论:0
    2016-08-16 11:50
  • 深切怀念龙伯伯我有喜欢钓鱼的爱好,为此我与铁道兵原司令部参谋长龙桂林伯伯结下了垂钓——这一户外活动的不解之缘。 那是1982年到1986年期间的事了,在龙伯伯面前我只是一个原铁道兵九师的小兵,一个喜爱..

    浏览:35984次 评论:0
    2016-04-01 14:39
  • 纪念父亲黄振荣诞辰100周年发言稿各位领导、来宾、尊敬的农场老干部:大家好!今天,八五二农场举行黄振荣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暨《黄振荣传》一书授书仪式,我们黄振荣子女又回到了农场,还有如王德全、姜春华夫..

    浏览:40789次 评论:0
    2016-01-16 17:55
  • 永垂不朽的铁道兵精神1984年1月1日,在中央军委的一声令下,17万铁道兵面对军旗庄严敬礼, 军旗徐徐降下,战士们摘下帽徽领章,脱下军装,含着眼泪向陪伴了无数个日夜 的军旗敬了最后一个礼,从此铁道兵集体改工并入..

    浏览:41666次 评论:0
    2015-03-21 12:20
  • (中华铁道网通讯员孙臣领)夜幕渐渐拉开,华灯初上小城,丽江的夜生活次第进入喧嚣与浮躁,霓虹闪烁,歌厅疯狂。身后的玉龙雪山,在夜幕下挺立起巍峨雄姿。此时,我们中铁21局3公司丽香铁路项目部的几名老兵,正端..

    浏览:41164次 评论:0
    2014-12-28 17:16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