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铁道兵第十三师,援越抗美战场的几件小亊、故亊
几件小事,故事
1、两斤盐巴:1966年2月我营营部和五连住在10号公路,K13+000东侧半山腰的森林中。十几个越南中、老年人在我们住地附近,砍伐木材。我们让他们离开我们住地远一些去砍。以免影响部队隐蔽。按中越双方签订的无偿援助,修建12条公路协议。越方就地供应中方工程用木材。中方按价格付木材款。但越方无劳力釆伐,根本满足不了工程用木材。供应我方的少量木材都是硬杂木,红木、黄木等。只能做支撑木。大部份工程用木材,都是由国内运去云南松木。一天下午五时多,砍伐木材的越南村民仍有人在砍伐。我们过去看,只有一个中年男村民。他看见我们就停了下来,对我们讲:他老婆生孩子了,没有盐巴吃,向我们要一点。原来他是有意晚收工,引起我们注意他的。封土紧靠我国金平县,他讲的中国话我们仍能基本听懂。我叫战士去拿二包盐,二把面条,二只罐头送他。他高兴的合手致谢。战争期间,越南是非常缺盐的。这就是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艰苦生活。
2、一个老头,五个“娘”:1968年6月,铁道兵第十三师六十四团二营前站人员,营长赵瑞堂,工程师李云强,六連連长张正明及二个排转移到越南同登外十几公里,勘测调查改建1B公路。住在公路边一座小学的教室。公路边上有几栋平房。其中靠近教室的一座平房内,住着一个老头,五个“娘”:一个老大娘,四个年青姑娘。那老大娘,经常拖着那老大爷往公路上打。抓他的“命根”。痛得他嗷嗷叫。但他从不还手。四个年青姑娘,坐在屋里,不出来拉架,低着头也不看。原来那老大娘己经疯了。他的三个儿子上战场都战死了。最小儿子刚结婚,就参军了,一上战场又战死了。那四个年青姑娘,就是他们的儿媳妇---寡妇。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3、中国军队来了,我们的稻子也丰收了。
1967年3月我营己全部转到,奠边府蒙奔乡。开始抢建12号公路。1967年11月蒙奔往奠边府方向,一大片稻子两季都大丰收。村民对我们讲:你们中国军队来了,我们的稻子也丰收了。听了,好像是故意赞扬中国军队。但实际也确实是中国军队来了,给他们带来的“副产品”:当地村民不用农家肥料。村民没有厕所。方便时到竹林里挖个坑解决。战争时也没有化肥。稻子产量当然低。我们修路,要用片石、碎石。就从山沟里开釆。爆破岩石时用硝铵炸药。爆炸后就产生了一种化学成份的肥料,经稻田上游的水源,冲刷流进了水稻田里。稻子有了些肥料,自然就丰收了。
4、大饱一歺桔子。蒙奔乡一带盛产桔子。1967年秋的一天,村长带领十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挑着十几担桔子。到营里慰问。女孩子表演民间舞蹈,唱越南民歌。越南是亚热带,十五、六岁的女孩己是“双峰突起”的美丽女子,唱着优美、婉转的民歌。但我们也没有多看几眼,多听几曲。若谁多看几眼,就可能受“斗私批修”了。资产阶级思想。赫鲁哓夫在美国访问,答记者曾说:“我们苏联人,只看演员的脸,不看演员的屁股”。我们中国军人,连演员的脸也不敢多看呢!(现在的腐败贪官,也看演员的屁股了)。
我们一年多没有吃到新鲜水果了,大家一心只顾剥桔子吃。眼福空入目,口福见真实。有战士一下子就吃了三十多个。十几担桔子被消灭了一大半。
我们用茅台酒、南京板鸭、金华火腿、大重九香烟等招待。
团友谊股股长鲍炳安,安徽藉。回赠毛主席像章。他给村干部捌像章,很自然。但给十五、六岁“双峰突起”,穿着薄薄的衣服的女孩子捌像章,就不自然了,是“高难度动作”。绝不能有私心杂念,稍不慎“触电”就会挨开“斗私批修”会。
村干部讲:我们从未吃过这样好菜、喝过这样好的酒、抽过这样好的烟。
散席后,鲍股长一看,十几担桔子只剩下一小半了。他发火说:你们吃了那么多,我回团里怎么好交待?我说:你一开始讲,不是让大家放开肚子吃吗?吃多少,肚子说了算。大家都理解,笑了。
5、上了手术台,敌机临空?了。
1967年9月,援越抗美己一年十个月了。由于战场生活环境艰苦,工作紧张,夜间施工。原来在国内也是常年在野外工作。肠胃病较重。现在加重了。我只能吃馒头,喝米粥。一次胃痛。军医治了几天,看我坚持不住了。晚上送我到奠边府蒙奔乡布会赞山北坡的急救站治疗。当夜检查,判断可能是盲肠炎。建议我开刀切除盲肠。但夜间用马灯照明,手术不方便。要到天亮以后再动手术。天亮后,用塑料布围成的手术室巳消毒好了。九时左右,我上了手术台。敌机临空了,而且敌机的轰呜声很大。我想,开刀把我的肠子拉出来,若敌机轰炸,我捂着肠子跑进防空洞?军医也感到今天敌机活动有点异常,也怕开刀时出麻烦。我们商量,决定暂时不动手术了。住了几天,我又回营里坚持工作。后来盲肠炎再次发作,才做手术切除。
6、抱着石头过河
抱着石头过河。 1965年11月进入越南,由于战场的危险,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生活供应全吃脱水菜,夜间施工。体质下降,不少战士夜盲。我的体重由出国时的60多公斤,下降到约50公斤。1967年3月,我们到丁都,上布会赞山安排工程任务。要过丁都一条小河,河宽十几米,水深约1米,但水流较急。其他战友都过了河。惟我体重轻,一走到河中就浮起来,站不住,过不去。战士要背我过去。怎么好意思。我抱起一颗大河卵石,加重身体,稳步的走过了河。后来听到邓小平老人讲:“摸着石头过河”的名言时。我想起了我当年的实践,“抱着石头过河”。一字之差。小平老人是比喻。我是真过河
7、被敌机破坏的一顿中午美歺。
1967年2月16日我营由10号公路黄连山工地转移到12号公路蒙奔村。抢建丁都K151+000~葛寨岭163+000,长12公里公路。技术员侯雪园、丁万惠、赵国平、测量班和我全部投入紧张的测量工作。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根据敌机一般在中午十一时半~下午二时不会来的情况。带上靣粉和罐头中午就地煮靣圪塔,拔两根鲜竹笋加入,清香美味。三月初一天中午我们快煮好了靣圪塔。突然发现敌机由南向北侦察。我们柴火未灭,烟火在冒。我大喊把火灭了。但远水不觧近喝,离河边七、八十米。一位战士急中生智,顺手将快煮好的一锅靣圪塔倒扣在柴火上。火灭了、烟灭了、我们的美歺也灭了。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三个午歺不吃也划算。否则被敌发现了,俯冲扫射,后果难料。我们饿着肚子。下午继续完成测量任务
8、掉到锅里的肉也不吃。
1967年7月某日。六十四团二营六连驻地,蒙奔乡班岭村,西侧山沟,住房的背后是悬崖,高三十多米,一天中午,一头重40多斤的黄猄,大概是受到豹子的追杀,牠为了逃生,跳下悬崖,摔落在连队住房外,奄奄一息。连队指导员陈的奎,向营教导员江哲奇报告,教导员告诉:送给越南村民吧,是他们国家的动物。六连敲锣打鼓,抬着黄猄,岀山沟口班岭村,将黄猄交给村长。村民都感到奇事,高兴的喊着“龙基”、“龙基”(同志、同志)。这就是出国前动员的:爰护越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掉到锅里的肉也不吃。
9、误伤:奠边府是越南、老挝交界。上级通报:越老边境有国民党败退时的残部。有可能袭击我们。注意提高警惕,加强防备。
我们为了防空,都是夜间施工。一天凌晨二点,七连一位战士,有亊提前独自先囬连队。住在森林内,野生动物多。夜间视线差,看不清。凌晨哨兵也比较困。听到有动静,以为是国民党残部摸哨袭击,立即开枪。那位战士立即卧倒。待平静后,大声报出名字。一场虚惊!但哨兵的枪法真准,打中了那位战士。还好不是要害部位。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还没有遇到过被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