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战场回忆、记实。之五:军人无条件服从命令:二次推迟回国,继续参战
2016-07-24 17:07:01 浏览:29224次 【

六、战场三年,军人无条件服从命令:二次推迟回国,继续参战
  援越抗美,抢建10号公路。1967年2月,10号公路,我营己基本完成任务。按原出国前动员的,一年到一年半换防回国。可以离开生死战场回国了。但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不换防了。部队要继续抢建12号公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打起背包就出发。
  1967年2月11日,六十四团二营由营长赵瑞堂带领,营主管工程师李云强、技术员侯雪园、丁万惠、赵国平、五连连长杨魁海、六连连长张正明、七连连长方明东、八连连长侯国良,测量班班长孙文照、副班长谢树景及十几位战士。由黄连山10号公路K68,距平卢17KM施工地。乘车开赴奠边府。经巴丹,绕道6号公路,到巡教,再折返奠边府。
  巡教往东到河内,往西到奠边府,越南、老挝边界西庄,进入着名的胡志明小道。越南北方支援南方解放战争的人员、武器装备、物资等,就是经奠边府西庄,进入老挝胡志明小道。输送到越南南方的。
  敌机重点封锁、轰炸。公路上5米以上的涵洞、桥梁全被敌机炸毁。巡教附近一座约十米跨的小桥。敌机投下十几枚重型炸弹,山坡都被炸坍了。硬是把小桥炸毁了。汽车都是涉水过河溪。沿途炸弹坑累累。炸起的土石使公路更难行驶。战争期间,都是夜间行车。人员被颠簸得非常疲乏,昏昏欲睡。
  13日凌晨四时左右,到达巡教。巡教是三岔路口。敌机投下无数炸弹。弹坑密布。司机错开往河内方向七、八公里。发现后立即调转往奠边府方向。
  上午八时,在山上森林中就地休息。吃干粮,喝山水。倒地就睡。上午九时多,敌机多批多架,飞经上空。飞机巨大的轰鸣声,有时也把我们震醒。但我们在森林中,高枕无忧的睡到下午五时。经过兵站吃一歺热饭。二十二时到达奠边府。师、团先遣人员指挥我们向北开。汽车开到一条七、八十米的河岸。钢梁已被炸毁,钢梁一头落入河中。旱季河水不深,汽车涉水过河。离北岸只差几米了,汽车陷进河沙里。

  1469353310367370.jpg
  上图:这是奠边府向北的惟一钢梁桥。当年已被炸毁。汽车涉水过河。陷进河砂里。
  1967年2月14日凌晨五点半。才将汽车拉上北岸。

  14日凌晨五点半才将汽车拉上北岸。七点半开到班道店村。村中空无一人。二十多间高脚竹楼内空无一物。村民早已躲进大山森林中去了。我们进竹楼内休息。上午九点多钟。敌机一批批飞经上空、飞机巨大的轰鸣声有时也把人震醒。但实在太疲乏了,也无防空洞可躲,仍呼呼大睡。听天由命。
  15日上午七时,我们背上武器、背包、干粮和十天的粮食。由班道店村徒步行军。当天下午到达葛寨岭山顶。露宿在山上森林中。热带丛林的蛇、兽在周围窜来窜去,好像牠们发现了稀客似的。我们也不去赶牠们。
  16日下午五时走到了目的地,蒙奔村。村中也是空无一人,十几间高脚竹楼也是空无一物。我们临时住在村北头第一间竹楼。

  1469353331544703.jpg
  2012年赴越南向烈士扫墓。拍摄的现奠边府蒙奔乡牌

  1469353356388576.jpg
  上图:对面的山沟。就是六十四团二营当年的住地。森林茂密,雾蒙蒙。适合荫蔽。

  1469353379726944.jpg
  上图:12号公路。现蒙奔乡中的公里碑。南距奠边府21公里。

  1469353402269192.jpg
  上图:12号公路。现蒙奔乡中的公里碑。北距巴丹174公里。距孟坎,六十四团团部住地34公里。

  1967年2月17日,我们就开始投入抢建工程的准备工作。营长带领连长们选择防空蘟蔽的住地。我和技术员、测量班战士测量线路。为了防空,我们在竹楼外的森林、竹林,挖防空掩体。突然敌机俯冲扫射。敌机俯冲时发出的刺耳高尖怪声,使人惊呆。但听多了也就不会惊呆了。我大吼一声“卧倒”。敌机只扫射、没有投炸弹。若投炸弹,村中的竹楼会全部烧毁。我们也会有人员伤亡。住下仅两天,敌机就来袭击。估计是敌人得到了情报,村中已住有中国军队。
  第三天我们就转移到东侧一公里的山沟森林中去住了。在那里住到1968年8月。当时战场艰苦的生活环境、条件是:无墙茅草房,雾雨飘进房,蛇兽常窜房,竹笋长在房。日穿潮湿衣,夜盖潮霉被,四季脱水菜,皮肤脱层皮。天上有敌机,经常来袭击。地上毒蛇袭,咬上难救诒,山上蚂蟥欺,吸血流不止,钩断螺旋体,染上命归西。黑夜作白天,紧张抢施工。如此危险、艰苦、恶劣的战场环境。指战员们坚持1000多个日日夜夜。毫无怨言。大家一心就是坚决完成党和国家、毛主席交给的“支援同志加兄弟”、“支援世界革命”任务。
  在奠边府蒙奔村,抢建12号公路,经历400多个日日夜夜,战争生死,紧张施工。于1968年3月底完成任务。我们盼望该回国了。谁不想早日离开生死战场,回到平安的祖国。但等了一个多月,命令又下来了:还要继续援越抗美。我们打起背包又出发。
  1968年5月营长和我及六连二个排。由奠边府,经安沛、越池、太原、到同登外十几公里处,安排改建,同登至太原1号B公路改建工程。我带领技术人员勘测调查工程情况。当我们走到友谊关外400米,1号公路0公里两国分界碑时,看到友谊关城楼上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时,心情激动的流下了眼泪。祖国啊,您什么时侯召回您的儿女,回到您平安的怀抱呢?四个年头,三个春节都在战场上。谁不想回家过个团园年?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命令。无条件地服从命令。

  七、面对粉身碎骨的重型炸弹。副营长把它拆卸了。
  援越抗美,铁道兵第十三师六十四团四营,副营长方光智拆卸炸弹,毫无畏惧
  1967年5月1日,我和技术员丁万惠由奠边府蒙奔乡,徒步三十多公里,到团部孟坎开会。上午九时半走到布会赞山顶。敌机多架已临空,由南向北侦察。我们坐在山顶上休息、观看。十几分钟,敌机由北向南向孟门四营管区俯冲投弹轰炸。敌机投弹后飞越布会赞山。在我们休息上空很低掠过。可惜山上没有部署高射机枪连。
  中午十二时,我们走到了四营营部。看见伙房内堆放着几百斤鲜鱼。远离祖国几百里,交通困难,新鲜蔬菜都无法运来,全吃脱水干菜。那来鲜鱼?四营副营长方光智,安徽藉,(原二营五連連长)向我们讲述敌机轰炸的过程:"对靣河滩上有越南村民在劳动,有穿红衣服的,敌机大概误判为中国军队,轰炸。但炸弹多数落在河中,炸翻了许多大鱼。营部就捞了几百斤。連队也捞了不少。老美的飞行员"真做了点好亊",今天是五一节,绐我们送来了过节鲜鱼”。
  副营长方光智热情的留我们吃午饭。向我们讲述他拆卸炸弹的情况:“一颗没有爆炸的炸弹(直径二十多厘米、长八十多厘米),落在营部外100多米。老朱(营长朱连康)要用炸药引爆。我说我把它拆卸了。老朱怕我拆响了,骨头都找不齐。
  我保证没事。我用老虎钳、扳手、螺丝刀就把它拆卸了”。他把拆卸下来的炸弹引伩和另件向我们详细介绍。(引信还能爆炸)。他胆子真大,真是脸不改色、心不加速。原来他抗美援朝时就拆缷过定时炸弹。使人敬佩!掏空了炸药的炸弹弹壳,部队回国时也带回国了。作为报时钟敲打,很响亮。

全部评论(0)
  • 那一年的冬天,我兴奋地换上戎装。闷罐车日夜兼程地把我拉往远方,一个星期后下车,才知道我们到了祖国的最北疆,站在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皑皑白雪上,气温到了零下四十四度还在往下降。新兵连的训练让我第一次紧握真正..

    河边草浏览:177次 评论:0
    2022-07-25 07:41
  • 山西灵邱县的太白山有座云彩岭,山峰险峻,彩云缭绕,林深木秀,风景怡人,山川沟堑架起的铁路大桥,挺拔壮观,云彩岭山下就是我们铁道兵十四师68团3营开山打隧道的施工现场。云彩岭距离灵邱县城五公里,在县城的东..

    河边草浏览:29282次 评论:1
    2018-12-22 09:13
  • 四 施工开始了过了些日子,部队便停止整天学习,开始施工了。工地顿时翻腾起来,到处响着震耳欲聋的风枪凿击岩石的声音。年轻战士紧张地忙碌着,搬石头的,推车子的,你追我赶,好不热闹。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火..

    浏览:29258次 评论:0
    2016-07-25 11:32
  • 三 磨滩巡礼现在,我再回头叙述一下我们的住所。我们铁道兵是专门修建铁路的,是一支不停流动的部队。因此,不像别的部队那样有固定的营房。铁路修到那里,我们就把营房“扎”到那里。如果当地老百姓有合适的空房子..

    浏览:28871次 评论:0
    2016-07-25 11:30
  • 二 “世外桃源”的无奈我必须把当时的情况简单地交代一下。原来,我所在的部队多年来一直驻在遥远深邃的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在那广袤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修建铁路。一九六八年春天,这个部队才转移出来,四月份抵达重庆..

    浏览:28709次 评论:0
    2016-07-25 11:28
  • 一 风景秀丽的磨滩一 学生生涯的结束一九六七年夏天,我从一个学制为五年的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毕业后,立即按规定到铁道兵连队“当兵锻炼”。经半年多时间的“锻炼”后,有关部门便通知我到铁道兵工作。一九六八年五..

    浏览:29370次 评论:0
    2016-07-25 11:26
  • 无论历经风雨,还是阳光明媚,我们都难以忘怀那段激情燃烧而又刻骨铭心的艰苦岁月,那难忘的艰难岁月已经很久远了,可那份割舍不去的情结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在心里形成了强烈的欲望---我要去!我要去看看当..

    浏览:29731次 评论:0
    2016-07-25 10:56
  • 从军的苦、乐与奉献:四、过武夷山;五、选送上学。1955年春季。铁一师抢建黎湛铁路工程完成。部队立即转到福建南平市。抢建当时最紧急、最重要的鹰厦铁路。部队从江西上饶乘汽车,途经铅山、崇安(今武夷山市..

    浏览:29320次 评论:0
    2016-07-25 09:36
  • 从军的苦、乐与奉献:二、“三天好运” 三、擦枪走火。“三天好运”:1954年12月我从铁道兵第二师军士教导营。新兵训练结束。分配到铁一师施工技术处施工科。从广西玉林,到广西陸川一师驻地。参加修建黎湛铁..

    浏览:28818次 评论:0
    2016-07-25 09:32
  • 十一、援越抗美,无畏、无私奉献青春热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三师,1965年7月奉命援越抗美,与第十二师58团、工程兵314团、315团、昆明军区舟桥团、高炮630团、14军高..

    浏览:29094次 评论:0
    2016-07-25 04:38
  • 十、援越抗美,六支队630高炮团、61团、62团、师直高射机枪连,对空激烈生死作战630高炮团和61团、62团、师直高射机枪连。部署在奠边府往西庄方向十几公里右侧山上。1967年9月19日、1967年..

    浏览:31195次 评论:0
    2016-07-25 04:33
  • 九、援越抗美,中囯抢建十二条作战公路。质量优良。 中国援越抗美,抢建十二条公路。严把质量关。对越南人民负责。 六支队负责抢建8号、10号、12号三条公路 。总延长400多公里。历时三年二个月。 按中越双方签订的无..

    浏览:28339次 评论:0
    2016-07-24 09:28
  • 八、铁道兵第十三师,援越抗美战场的几件小亊、故亊几件小事,故事 1、两斤盐巴:1966年2月我营营部和五连住在10号公路,K13+000东侧半山腰的森林中。十几个越南中、老年人在我们住地附近,砍伐木材。我们让他们离开我们..

    浏览:32546次 评论:0
    2016-07-24 09:26
  • 七、援越抗美,热带丛林战场,恶劣的自然环境 越南热带丛林战场的恶劣自然环境。点滴: 1、“秘密”的“生物武器”: 据传:越南胡志明主席,向毛主席风趣的讲:“我们有两件“秘密生物武器”,山蚂蟥和马蜂对付侵越美军。只..

    浏览:28416次 评论:0
    2016-07-24 09:22
  • 六、战争生死,营高射机枪连,对空激烈作战 援越抗美,对空作战 1967年3月,六支队抢建完成10公路。部队没有按出国时动员,一年到一年半换防囬国。命令部队转到奠边府抢建12号公路。由于奠边府西庄是越南与老挝边界,进入..

    浏览:28479次 评论:0
    2016-07-24 09:18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