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25年军旅生活,三年战场生死考验。
老兵,1938年出生,1954年参军,从军25年,上战场三年,戴过《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上等兵、中尉、红领章。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和铁路建设,汗洒祖国,东西、南北:从上海、福州到西安、成都;从广州、友谊关到满洲里、平型关。从国内到国外:援越抗美三年,流血流汗,四级战伤残,岀色的完成战场任命。在战场上,经兵团司令员命令,提前晋升为营职。一生无官、无钱。默默奉献青春、热血。夫妻分居18年。
一生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照片一,不穿军装的军人。
中国援越抗美后勤部队六支队。即: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三师、第十二师58团、工程兵314团、315团、高炮630团、十三、十四军高炮、昆明军区舟桥团、云南民工40大队、交通部公路勘测设计院、多省的歌舞团小分队等共同组成。共三万多指战员。从1965年11月~1968年9月,援越抗美三年,从越南西北黄連山、奠边府,到越南东北太原、同登。
1966年12月16日上午九时,抢建老街~巴丹10号公路,黄连山距平卢17KM地段,我营六连工地遭遇敌机轰炸。敌机F105四架,投下十几颗重型炸弹。炸中我营工地。
六連司号员,安徽藉战士许昌友,在敌机已临空投弹的生死时刻,紧跟連长张正明,沿着工地跑,吹响紧急防空号,指挥战士进入交通壕,最后进入交通壕,献出了年仅17岁的生命。連长及十多位战士负伤。我在工地做技术指导,就地隐蔽在岩壁下,左耳被震出血,四级伤残。
停留在工地的,昆明军区二十三分部汽车营車队,伤亡较大。据说:带队的营长被撤职了。照片1967年1月竣工后留影。照片二,援越抗美。六支队铁道兵第十三师,抡建完成8号、10号、12号公路。
1968年清明,铁道兵第十三师六十四团部份指战员,到奠边府烈士陵园。向1954年中国援越抗法,韦国清指挥的奠边府战役取得辉煌胜利,牺牲的中国军人无名烈士致礼。并承诺,今后有机会再赴越南,向烈士致礼。 47年后,2012年清明,我受支队领导、战友重托。与80多位战友、烈士亲属,组成扫墓团。沿着当年六支队抢建的10号、12号公路,赴越南奠边府。沿途向沙巴、封土、莱州、奠边府,四座中国援越抗美烈士公墓,200多位烈士扫墓、祭奠。年龄最大的是1933年岀生的女军医、四个孩子的母亲,汤芳琴,連长古全友。年龄最小的是1948年出生的谷树梅战士。
同时向中国援越抗法的无名烈士致礼。我们兑现了承诺。这是照片是1968年清明,向中国援越抗法,牺牲的中国军人无名烈士致礼后留影。
前排左起:汪世才,作训股长、陈宝兴,参谋、谷长发,团参谋长、余荣江,团总工程师、张正明,六连连长、李云强,二营主管工程师。中排左一:方光智,四营副营长。1967年5月1日,敌机轰炸12号公路孟门四营工地。投下十几颗重型炸弹:直径30多厘米,长80多厘米。一颗没有爆炸。副营长方光智,用扳手、钳子、螺丝刀把炸弹拆卸了。照片三 老兵,1962年在福建南平市结婚纪念照。这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军人结婚的“标准照”。
什么婚纱照。当年是受批判的“资产階级情调”。不会有人去照,也没有人敢去照。谁照了,也许很快就安排转业了。结婚:女朋友从黑龙江齐齐哈尔,坐几天硬座火车到福建南平。第二天到团政治处开证明。到市民政部门登记,领结婚证。结婚。
结婚的“婚宴”,是营部伙房,晚餐给加了几个菜。营部四十多位干部战士全体参加。管理员只要我缴,少尉正排级月薪72.60元的50%。那年代的军官结婚。没房、没車、没钱。没蜜月,没旅游。第二天照样上工地。妻子15天假期到了,自己又坐硬座火车回单位。结婚简单得,也许是现代年青人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