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和电视连续剧《中国铁道兵》正在拍摄中,不由得勾起了我对当年的一段回忆:
1965年12月以后,铁七师陆续从贵昆铁路转赴成昆铁路施工。先在禄丰和一平浪,担负从空心山至蜜蜂箐地段的施工。其中有的桥隧地段和鉄一师相互交接。在这一段施工中,有的团已赶赴金沙江地段施工。其中三十二团就是先到金沙江地段,开挖莲地隧道的。1966年12月空心山至蜜蜂箐地段全部完成铺轨。铁七师各团营连在这期间,先后赶赴金沙江边,担负从新江车站至迤资隧道地段的施工。在这一段的隧道依次为:斯拉木、900多米长;鱼洞、2600多米长;莲地、4600多米长;伊巴里、900多米长;花棚子、400多米长;下格达、3800多米长;红光、3200多米长;拉鲊1号、拉鲊2号、拉鲊3号均为500多米长;浮标、4000多米长;迤资、4000多米长。隧道和隧道之间,多为桥梁相连。在莲地隧道和伊巴里隧道之间有一座1000多米长的大桥。
成昆铁路工程是项极为艰巨困难的工程,全线桥梁991座,隧道427座,桥梁、隧道总延长达433.7km,占线路长度的40%以上。在桥隧密集的一些地段,桥隧长度竟占线路长度的80%以上。平均每1.7公里有1座大桥或中桥,每2.5公里有1座隧道。沿线气候条件差别很大,有气温高达摄氏四五十度的“火沟”,有10级大风劲吹的峡谷,有常年积雪的雪山。沿线地质条件险恶,受历次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有500公里位于裂度为7度到9度的地震区,其中8度到9度的有200公里,沉积岩易破碎;有些地段含盐、含硝、含石膏等;有的山体岩石硬度在6至7级,属特坚石;地层中地下水发育充沛,有的断层裂隙水的流量每昼夜近2万吨。还有许多岸冲刷、山体错落、卵石堆积、溶洞、暗河、断层、流沙、瓦斯、岩爆,以及有害气体等。所有这些五花八门的地质现象,使其有"地质博物馆"之称,给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因难。
铁七师担负的新江车站至迤资隧道这一地段,桥隧长度占这一段线路总长的80﹪以上。三十二团担负施工的莲地隧道,上述地质情况几乎都能遇到,在成昆铁路中又属难中之难,是“地质博物馆”的核心部位。三十五团转到金沙江地段后,四营的十七连、十八连参加莲地隧道施工。他们同从一个侧洞进入莲地隧道,施工地段相邻,有时还相互交换。为了抢时间,争速度,让党中央放心,让毛主席睡好觉,铁七师在1967年那特殊的年代,仍然掀起了攻坚克难、创新记录、创世界记录的竞赛高潮。铁七师领导和三十二团的领导在看到三十二团在莲地隧道战胜50度以上的高温,一次2000多立方的大塌方和一昼夜排水9000多立方,又创造了平行导坑领先和六步开挖法的实际情况后,决定在莲地隧道施工中,一定要创造隧道开挖的世界记录。于是参加莲地隧道施工的全体指战员,投入到极为紧张的施工中。干部身先士卒,作为表率。由于我是十七连的,所以对十七连的情况最熟悉。十七连的连长杨秀元,关键时刻能用抬杠担起两筐石渣,重量近600斤;指导员饶振明在隧道里的时间比战士们长的多,因此腿脚常常出现浮肿。1967年3月,十七连一排秦排长,家遇特殊情况,师团领导批准他回家探亲。第二天就要回家探亲的他,心系莲地隧道。当晚他没按连里的安排休息,还是和战士一起进入隧道。在隧道里他检查战士们的施工情况,特别要求战士们在紧张关键的时刻,一定要保证安全。就在他照顾战友们安全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一块岩爆的石块,砸中了他的头部。他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倒在血泊中。战友们呼喊着,抢救着,他再也没有反应,一瞬间就牺牲在隧道里。干部的行动感染着战士,如同无声的命令,人人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奋战在隧道里。班排之间,掀起了竞赛的高潮。在竞赛高潮中,高涨的劲头,却遇到特坚石的挑战。钻头磨损快,炮洞难打。放炮了,炮洞残留深。工班的进度,班排的进度都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抢时间、争速度,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这关键的时刻,想出了许多好办法:磨钻头的跟班磨,每班多带钻头,及时更换;打炮眼要上下四周,成八字形,八八相对;放炮要让中间的先响,其他的依次响,打风枪要加大顶的力度。在打风枪中,大家真是拼命尽力。倪长贵、康子才带着班排的战士,如龙似虎,握钻如同钢钳牢,顶钻如同磐石坚。一段特坚石地段,在经过战友日夜汗水湿透衣衫,付出鲜血,小伤小痛仍在第一线的辛劳努力下,终于被征服了。
1967年4月,十八连转到十七连地段施工,四名1966年入伍的沈阳籍士兵,被岩爆砸压,留下四堆无形的血肉,年龄只有十七、八。血淋淋的现场,让战友们个个吃惊,悲痛。排长贾成忠呼唤着战友的名字,声嘶力竭。排副程仁谷、班长邓择友等及时安排,紧急处理。十七连的吴祥生、倪长贵、王宝琪等战友也及时赶来,帮助处理。那万分可怖的现场,却恐吓不住十七、八连的战友。十七连、十八连的战友,面对事故,个个心情沉重,悲痛万分。他们在处理完事故后,挥泪告别遇难的战友,奔赴各自所在的工段,挺起如钢似铁的肌体,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险危中抢时间、争速度,以坚不可摧的意志和毅力,继续紧张地施工。5月、6月,进度越来越快。7月,决心创造隧道月成洞的世界纪录的攻坚战开始了。三十二团的战友和十七连、十八连的战友,发扬连续作战,顽强拼搏,不怕疲劳,英勇无畏的精神,经过日日夜夜连续不停地奋战,终于在1967年7月,创造了单口月成洞571.2米、双口月成洞1003米的好成绩。在那个年月,在“7•20”事件前后,这样的成绩虽然没有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嘉奖,但战士们奉献了,无怨无悔。每每想起创造世界记录的那一段、那一刻,悲喜交融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