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铁道兵的战友情为何这么深
2014-10-24 17:37:55 浏览:32572次 【

前几天,我与几个战友在一起吃饭时,来自北京的战友谢立宏说:“我想出个题,考考大家,为什么我们铁道兵的战友情这么深?”谢立宏是我们这些战友中“官”最大的,他曾当过铁道兵第二政委旷伏兆的秘书,后来任总政秘书局局长,离休前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少将军衔。不愧是将军,说出的这句话还真是有水平,让我们都一时回答不出来,是呀,百万大裁军时,被撤销的兵种不止铁道兵,还有工程兵、装甲兵、基建工程兵等好几个兵种,为什么我们铁道兵的战友情会这样深?原因何在?我们无论在网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铁道兵的战友情,没有太多考虑,一直都在表达着这种战友情份,品尝着这种战友情份,觉得这种战友情谊是自然而然的事,从没有往深处去想,也没想到问一问自己和别人,铁道兵的战友情为什么会这样深,经谢立宏这么一提醒,我才发现这个问题还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连几天,我都在考虑这个问题:铁道兵的战友情为什么这么深?
我一连思考了几天,有时甚至夜不能寐,终于理出一点眉目,我们铁道兵的战友情之所以这么深,如果从历史的高度来审视,其实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就是因为我们铁道兵的文化具有独特性,正如我们古老的中华文化撑起的东方文明区别于世界各国的古老文明一样,正是这种独特的铁道兵文化赋予了我们无比深厚的情感,这也是其他任何一个军兵种都无法比拟的。不管是全国各地铁道兵家园自发性的联谊会、协会组织,还是很多省市战友发起的重走成昆线
、襄渝线等活动,寻找当年战斗的足迹,无不是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归属,如果仅仅用怀旧这个尺度去衡量,那是非常狭隘的,当年我们确实吃过很多苦,难道是希望再次去吃那些苦吗?肯定不是,是要记住那些人生的经历吗?也不完全是,在心里铭记就可以,为什么还要重返现场?说到底,大家都在用自己的生命珍惜那种氛围以及那种精神营养,而这种营养正是一种文化的食粮,是思想观念上的刻意追求,战友们去寻根访故,是一种精神寄托,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行为。
首先是铁道兵文化有其历史的独特性。铁道兵是
解放军中第一支工程部队,早在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铁道兵就在东北组建成立,最早叫铁路纵队,别的解放军都是拿枪打仗的,我们铁道兵是架桥修路的,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这支部队的出身就是硬邦邦响当当的,在后来的几十年铁路建设过程中,也是一直秉承着不怕苦不怕死的光荣传统,这样的魂魄铸就了这支部队的灿烂军队文化,也流淌在每一位铁道兵战士的血液中,尽管不在前线奋勇杀敌,但同样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默默奉献着。
其次是铁道兵的文化具有其地域的广阔性。这是铁道兵分布的区域所决定的,
铁道兵分散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正像《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这首歌里所唱的:离别了天山千里雪,又战那东海万顷浪,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那个江南稻花香。国家需要修筑铁路的地方,都有铁道兵战士的身影,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经历,其他部队都是多年驻守在一个地方,很少换防,这正是铁道兵引以为豪的地方,这样的地理跨度,其他军兵种无法比拟,而铁道兵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到过很多地方,也接受过很多少数民族的不同色彩的文化熏陶,这就比其他军兵种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会使铁道兵的文化具有别样的情调。
其三是铁道兵的文化有着广泛的分布。铁道兵人数多,最多时十五个师,还有一些独立团,从人数来说,要超过各大军区和海、空军,每年转业、复员的铁道兵全国到处都有,无论走到哪里,一说是铁道兵,大家都有亲切感,觉得是一家人,心贴得很紧,初次见面也不觉得陌生,大碗酒使劲喝,一醉方休,这无形中就把铁道兵的文化融注到全国各地,也把铁道兵的传统带到了天南海北,一声“老铁”就把距离统统忘掉了,这样的情感是不可复制的,也是终生难忘的。
其四是铁道兵的文化内涵极其厚重,充满正能
量。这里面不仅仅有苦乐观,手足情,生死场,与其他部队不同的,铁道兵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这就是铁路,自己修建的铁路永远留在大地上,任何时候一见到铁路,一见到火车,就会在铁道兵的情感里溅出火花,吃过的苦,流下的汗,都会在这一瞬间化作内心的自豪和荣誉,通过这个载体,每一个铁道兵都能找到曾经的岁月和当年的自己,这无形中使铁道兵文化的元素渗透进每个铁道兵的整个身躯和灵魂之中,成为一生的财富。贫困和富有,职位的高低,生命的长短,一切都无所谓,这种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永恒的。
其五是铁道兵的文化沿着文艺的脉络一直在延伸。不可否认,铁道兵自从组建之后,它的文艺传统是很成功的,而且具有独立性,从早年的文工队到后来的文工团,从早年的抗美援朝到后来的铁路建设,从早年的行军路上的鼓动到后来闻名全国的大路画展,不管是有意无意,这些文艺的作用不可低估,而反映铁道兵生活的文学作品和文艺节目都很多,这些作品在全军各部队的战斗生活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别样的特色,会让人耳目一新,比如每个铁道兵都会唱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还有很多叫响全国的歌曲或
舞蹈,都无形中为铁道兵的文化注入了活力,也成了铁道兵精神的一部分。这种文化的影响,不知不觉间也充实了铁道兵战士的精神世界,被他们所吸收,被他们所铭记,从而完成了自己精神高地的构筑,也完善了崇高人格的塑造。
其六是铁道兵的文化因为兵种的撤销而切断,不免使人产生深深的失落感和悲怆感。如果铁道兵至今也没被撤销,我们铁道兵的战友情也会有,但不会像现在这样强烈,这样迫切。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的牺牲太大,在祖国的和平建设时期,6000多名官兵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除了战争之外,
牺牲人数最多的一个兵种,相当于一个师的兵力,这么多的战友离开了我们,他们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倒在建设工地上,牺牲在战场上的军人死得轰轰烈烈,而我们铁道兵的牺牲往往不为人知,这怎能不让人扼腕长叹?怎能不让失去战友的老铁们泪水长流?一种文化的传承就像江河一样,一直在流动就很正常,一旦被切断,水就会越憋越多,就需要一个出口,喷涌的时候就更加强烈,而这个出口就是独特的铁道兵文化的沉积与宣泄,,这也是铁道兵的战友情之所以很深的一个原因。其他被撤销的兵种组建时间相对较短,人数也少,远不如铁道兵的气场大,也不如铁道兵的文化形成了完整的系统,这种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就是使铁道兵的战友情更加深厚。
时至今日,铁道兵被撤销已经三十多年了,铁道兵的战友情不仅没有淡化,反而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深厚,正是铁道兵文化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发挥着作用,尽管我们没有刻意去寻找它,去思考它,但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脑海里和行动中,是它,始终在把我们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它就像一面旗帜,时时刻刻在召唤着我们,在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回到那激情飞扬的青春岁月,点燃起我们的
生命之火,在时间的跑道上熊熊燃烧。

作者 刘金忠
铁道兵诗人,1970年1月入伍,在14师66团17连 先后任战士、文书、班长,后调到师部当警卫员,1971年初,调到铁道兵文工团,任通信员、文书、创作员,1977年调到9师任44团宣传股干事和师政治部文化科干事,1982年转业,在河南省焦作日报做编辑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诗集2部。

全部评论(0)
  • 赵富山我是一名老铁道兵,也是一位三代同堂的古稀老人。要说传家宝,我家没有金银珠宝、文博古玩。只有我当兵留下的一只军用水壶,让我始终珍爱有加。这么多年我几次搬家,那一只军壶,我都舍不得扔下,总是放在家中..

    浏览:30437次 评论:0
    2016-02-03 22:45
  • 甘做一颗政协的脚螺钉我早就想写一篇总结一年来政协委员的文章,总觉得这是我必须做的一件事。我与人民政协相识,是2015年我被政协老河口市第九届委员会增补委员开始的,从一个工商系统老文秘到到一名政协委员的转化..

    浏览:30126次 评论:0
    2015-12-26 11:22
  • 不曾相识却相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前些日子我去济宁市人民医院住院部里看望亲戚,没想到病房里偶然遇到了原铁道兵五师的百灵泉叔叔,一听说是五师的激动的我紧紧拉白叔叔的手,就像是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特别的高兴..

    浏览:31343次 评论:0
    2015-11-22 22:16
  • 八一建军节前夕,看到微信中的这篇文章,回忆、感慨、骄傲!谨以此文献给曾经的老铁战友,还有五湖四海那些曾经当过兵的人!纪念八一建军节,纪念我们的青春岁月!百万大裁军时,被撤销的兵种不止铁道兵,还有工程兵..

    浏览:31428次 评论:0
    2015-10-27 14:14
  • 前几天,我与几个战友在一起吃饭时,来自北京的战友谢立宏说:“我想出个题,考考大家,为什么我们铁道兵的战友情这么深?”谢立宏是我们这些战友中“官”最大的,他曾当过铁道兵第二政委旷伏兆的秘书,后来任总政..

    浏览:29861次 评论:0
    2015-10-24 15:23
  • 香港回收月饼盒的启示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此时不由想起去年的一篇报道:据《参考消息报》报道,香港每年大约有300万个铁质月饼盒被运往堆填区弃置,总重量达750吨,仅堆填费每年就要花掉60万港元。为此,去..

    浏览:30657次 评论:0
    2015-09-07 13:30
  • 永不磨灭的记忆沙明人的一生不管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谈淡,总有一段历史让你刻骨铭心,终身难忘,70年代参加襄渝铁路建设的岁月,是我永不磨灭的记忆。襄渝铁路起自襄阳,止于重庆,全长915.6公里。这条铁路横贯鄂..

    浏览:30550次 评论:0
    2015-09-05 11:36
  • 悼念于江田战友所想到的疾病小常识于江田战友虽然离去了,他的一生中充满着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真像他的战友所说他的一生是不幸、不屈、不凡的一生。我虽然未和他谋过面,但从他的生前视频及战友的报导中也..

    浏览:31668次 评论:0
    2015-06-15 15:51
  • 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情字.有亲情、爱情和友情.不能没有亲情,也不能没有爱情,更离不开友情.一个人没有友情,他就会感到很孤单、无聊和无助.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方面都离不开友情,工作中要有朋友帮助你,..

    浏览:30309次 评论:0
    2015-06-12 15:09
  • 电视《老农民》感动我家四代人新年伊始,家庭团聚,没想到,我们全家四代共同为电视剧《老农民》而感喟不已,大家纷纷拿《老农民》当镜子查找自己各方面的差距,明晰前行的方向。“这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事,劳苦的农..

    浏览:30908次 评论:0
    2015-02-02 12:51
  • 错位的敬佛心态 在咱们国家,人们出于各种目的而敬佛烧香。但仔细观察,我却发现,有些人拜佛的心态是错位的。古往今来,怀着种种梦想,进出寺庙的凡人难以计数,本来,作为中国最大的神—佛,真意在于通过感化,教..

    浏览:31756次 评论:0
    2015-01-20 22:07
  •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人人皆知的真理。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人不重视体育运动。有些人的一些慢性病就是由于缺乏运动造成的,诸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我根本不懂病理研究,说不出啥道道,只会用自己的亲身体..

    浏览:30443次 评论:0
    2014-12-30 10:08
  • 在经受带状疱疹折磨的这段日子里,错过了我们铁四师土城籍战友联谊会,庆祝参军五十周年的庆典活动,此乃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心中的愧疚难以言表。在两个月前,我们土城籍战友联谊会会长庄文官同志,找到我们几..

    浏览:30249次 评论:0
    2014-12-25 15:48
  • 这就是战友依 然近两年,与俺同期入伍的战友们已相继退休或退居二线了。俺与平时联系走动比较勤的几位战友也开始结伴出国旅游,有趣的是,尽管每次跟随不同的旅行社不同的游客,但总会引来人们好奇的目光和问出同样..

    浏览:31963次 评论:0
    2014-12-24 12:10
  • 引领社会文明的进步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表率;这是当今时代全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乃至基业长青的必然选择。事实表明:一个缺乏担当..

    浏览:32825次 评论:0
    2014-11-23 17:27
  • [铁道兵部队的初创]: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诞生于1946年的东北战场。当时,东北民主联军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为维护铁路交通秩序,保证铁路畅通无阻,集中各地的武装护路部队,并吸收地方铁路员工参加,建立了第..

    浏览:31904次 评论:0
    2014-11-21 16:31
  • 《曾经的铁道兵让我们学会了什么》曾经的铁道兵让我们学会了吃苦。到部队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吃苦,训练场上的摸 爬滚打,体能极限的挑战,让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累和苦。曾经的铁道兵让我们学会了服从。军队是有严格..

    浏览:33021次 评论:0
    2014-11-19 17:25
  • 二零一二年九月,我曾写过一篇《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大意是说我为了寻找战友,摸索着上网,在网上艰难爬行一年多,苦苦地寻找战友的有关信息,好不容易从铁道兵网上找到一个,按照留言上的工作单位,发去了一..

    浏览:32327次 评论:0
    2014-11-12 16:14
  • 日前,和同事们谈论有关如何做好工作的话题,一位同志说道:工作就是不停地解决问题,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心中和眼里如果没有问题,等于没有尽到责任,自然也就不可能取得成绩。我深以为是。历史发展的..

    浏览:30772次 评论:0
    2014-11-04 10:23
  • 前几天,我与几个战友在一起吃饭时,来自北京的战友谢立宏说:“我想出个题,考考大家,为什么我们铁道兵的战友情这么深?”谢立宏是我们这些战友中“官”最大的,他曾当过铁道兵第二政委旷伏兆的秘书,后来任总政秘..

    浏览:32573次 评论:0
    2014-10-24 17:37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