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的敬佛心态
在咱们国家,人们出于各种目的而敬佛烧香。但仔细观察,我却发现,有些人拜佛的心态是错位的。
古往今来,怀着种种梦想,进出寺庙的凡人难以计数,本来,作为中国最大的神—佛,真意在于通过感化,教人“觉悟”“智慧”和“博爱”,促人自我完善、改进不足、进而“修成正果”、“得道成仙”。但不知何时起,真正因为信心不足,灵魂不宁,或渴望通过求神拜佛参悟生死、完善自我而走进寺庙的不多了,人们去寺庙拜佛,渐渐变成为自己以及家人“办事”,把求佛当成自己实现梦想的最后机会。也许是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众多草根平民生存和生活中面对的难题日益增多且不断加大,而现实生活中往往通过正规的办事机构和自己的上司难以办到,又苦无它途,就想求佛试试,但佛不会事先有任何承诺,靠这个办法究竟能不能办成,谁心里也没底,以我的揣度,香客们采取的是“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反正求佛的成本就是一些香火钱而已,成与不成自己损失不大,再说,进寺庙烧香求佛不像进各级部门和求官办事那么费事费钱,这样还不会得罪神仙,这恐怕是近几年来寺庙香客蜂拥而至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我对烧香拜佛不以为然,去寺庙一般是看看风景而已,在我看来,求神不如求己,如果这座庙里住着一位“好神仙”,那么,只要我的行为符合道德和法律,与人为善,行的端立的正,即使不主动向神仙布施,他也会保护我;如果我做的不符合公义,做了许多坏事,即使向神仙布施再多,也不会起到作用。大概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冲击了寺庙圣地,原来的佛门净地经济的成分越来越多了,人们求神拜佛的心理也渐变了,记得有几次去寺庙拜佛,刚进景区,就被贩卖香火的围住了,她们不停地喊:“烧柱香吧,能保你升大官发大财!保你父母小孩平安!保你心想事成!┅┅”我说:“真的那么灵验吗?”她们笑而不予肯定。我知道,她们的祝福是真诚的,但真正目的是为了卖香赚钱,别说我对求佛将信将疑,估计这些常年在景区贩卖香火的人,也未必全都相信烧香能够为自己“排忧解难”实现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诸多梦想。
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了富裕的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相对的不均衡,以金钱多少论成败、论高低、论贵贱的价值观慢慢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扭曲了许多人的正常判断标准,社会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事件随着人们的怨恨心理被无端地方大了,因而“法力无边”的佛,就被草民给予了无限的期待,成为救苦救难的最后寄托。于是,人们纷纷走进寺庙,祈求“心想事成”。从这个角度看来,什么时候,社会真正充满了公平正义,人们的??渠道畅通,普通公民的权益得到最有效的保障,怨恨心理得到缓解,正常的事情靠正当的渠道和手续能够顺利地办成,人人机会均等,人人敬畏法律法规,都自觉遵纪守法,人们进寺庙的真正意图就会回归本意,佛家文化也会发扬光大,发挥其应该的作用。
(杨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