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谅山,有两座大桥让我们惦记
谅山,这个越南北方离我国最近的省份和城市,早已为差不多全体中国人所熟悉,当然也为我们这些当年在越南生活和战斗了多年的老兵们所熟悉。我作为一个汽车兵,在任务最繁忙的时期,一周要从谅山来回经过三次,但从来没有进入过这个城市的中心。实际上,原先的谅山本来就是个小城市,加上美国飞机的野蛮轰炸,城区早就是一片荒芜,只剩下公路、铁路与桥梁在中越两国军民的努力下还顽强地存在着。后来发生的1979年那场战争,使这个多难的城市基本上成了废墟。
由于城市的变化,加上这次走的又是新一号高等级公路,我们从谅山边擦身而过也没有认识出来。只是导游告诉我们,车身右边远远的那一大片建筑物就是谅山时,我们才惊奇地发现:啊,谅山居然这么大!
车在公路边停下来了,前面不远处就是大家所战斗过的梅花大桥。
作者在梅花大桥前留影
谅山有两座与我们中国军人血肉相连的老桥梁,一座是梅花大桥,一座是圻罗大桥。1967年8月13日,美国出动了数百架飞机袭击谅山市,这两座大桥同时被炸断。当时圻罗大桥的一个桥墩被炸塌,架在上面的两孔钢梁从倒塌的桥墩上落下来,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大大的“V”字。当天夜晚,四大队,也就是铁道兵二师九团的指战员立即投入了抢修这两座桥的战斗,通宵达旦。没有想到的是,14日凌晨,又是一群美机在晨雾的掩护下,偷偷向着工地袭来,部队没有做好防空准备,一下子牺牲了数十位战士……这次访越的43位老兵,有一大半都是来自九团。因此,他们的第一个愿望就是要到这两座大桥上去走访。
现在我们所到的梅花大桥,虽然只是一座小型铁路桥,但是直到现在,它仍然承担着河内到友谊关铁路的联系作用。见到这个久违的战场,老兵们十分激动,他们回忆着,探讨着,甚至争吵着,共同寻找当时在这座桥上曾经发生过的令人难忘的事件。
老兵们重返梅花大桥
圻罗大桥由于不在新公路上,去时没有看到。回程时我们住宿谅山,大家凭着记忆,在市中心找到了这座桥。桥已经很老了,它的钢梁及桥面上的钢板都已经锈迹斑斑,有的地方甚至已经锈穿,它以前的重要功能也已经被新桥所代替,现在桥面上只通行摩托车和行人。因此,当我们纷纷拿出照相机、DV来拍摄时,附近的老百姓都以好奇的眼光看着我们,不明白我们何以会对这样一座破烂不堪的老桥梁有如此的兴趣。可惜语言不通,否则我们一定会向他们讲讲40年前那说不完的故事。虽然我没有参加过对这座大桥的抢修,但是我开着车从这座大桥上经过过数百次,那时的情景依然在我的眼前,就像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一样。
下面是我在《友谊关外的难忘岁月》一文中的回忆:
汽车爬上一个不大的山坡,再拐过一个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城市,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谅山省的省会谅山市。也许我们只是从城市的边缘擦过,从高处远远看过去,并不觉得这个城市有多大。印象较深的是市区树木很多,也很高大,在绿树从中,露出一些西洋风味的屋顶。这些房子大多只有一两层高,黄墙红瓦,在绿树的映衬下很漂亮。最高的建筑物是一所教堂,高高的尖塔非常突出。只是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估计也是美国飞机轰炸留下的罪证。而这个城市离我国边境才26公里,炸弹丢到这儿,等于美国人已经把战火烧到中国的大门口来了。我想,若是美国飞行员稍有偏差,不就把炸弹丢到中国境内去了吗。
从山上下来以后,一条清澈、湍急的大河一直与我们同行,但它始终没有进入谅山城区,而是紧贴着城市的边缘流过去了,因此我很遗憾没有能看看市中心的街道,也没有看到谅山人是什么样子。我们的车拐了一个弯,又通过了一座大桥,向着与市区相反的方向而去。现在我们经过的就是圻罗大桥,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公铁两用桥……
今日圻罗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