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河内,40年前就想去看一看的地方
嘉林机场,是河内近郊的一个重要机场。那一天,我们的车第一次开过安员大桥,向着河内方向驶去。桥很长,也很宽,形式却和这条铁路线上的其它桥梁一样,当中是铁路,两边走汽车。桥上被敌机轰炸的痕迹尤在,路况很差,我们在桥上慢慢开,差不多花了二十分钟才到达对岸。过桥不远再拐个弯,有一个很大的用围墙围着的空旷地带,里面就是嘉林机场。如果顺着一号公路一直向南走,据说再有九公里就可以到河内市区了。
我当时多么希望能去河内看一看啊。
……
但是河内是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我们作为外国部队,不经允许是不能随随便便进入的。
摘自《友谊关外的难忘岁月》第31章——河内上空的灯火
时间延续了40年后,这个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4月30日下午,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从5号公路到达河内。
按照导游的说法,每天河内时间早晨8点到10点,下午5点到9点是对外地车辆进行交通管制的时间,我们的大巴不能通行,因此车只能开到市区的一个地方游览一下,然后吃饭,并且要在市区等待到晚上9点后,才能到位置偏远一些的西湖对岸的宾馆入住。导游先领着我们到一个广场参观了一座铜像,告诉我们这就是他们国家的最早皇帝黎太祖。然后我们自由活动,到附近的一个风景优美的湖边游览。后来查地图发现,这里就是河内有名的风景点还剑湖。湖边确实很漂亮,四岸绿树环绕,一座红色的木桥点缀其间,加上快要落下的夕阳,犹如到了一个神话的世界。
与导游在黎太祖塑像前合影
残阳夕照下的还剑湖
但是,就在在湖边,在一条与湖水紧紧相挨的马路上,却被汽车和摩托车塞满了,每当红灯转为绿灯时,它们发出噪耳的马达声,像飞一样的从身边呼啸而过,行人半天也难得过马路。这情景又使人回到了现代化的现实社会里。相比起汽车来,从路上飞驰而过的主要是摩托车,用“过江之鲫”来形容它们,一点也不为过。人人都不由得感叹道,河内真是摩托车的世界啊!
路上,导游就告诉过我们,虽然有人完全买得起汽车,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摩托,尽管摩托也不便宜,有的价格在8000美金左右。这是因为在河内找一个停车位很困难,有人开车进城,要把车停在10多公里的地方,原本方便的事,反而更麻烦了。
大街上的摩托如过江之鲫
在越南所见到的汽车,基本上都是日本和韩国进口的,如丰田、本田、现代、大宇比比皆是,连出租车也是铃木。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就是现代。偶尔见到一辆起亚,再仔细看看也是韩国原装,根本没有中国的产品。原来中国的汽车都是中国人自己在享用,完全没有进入外国市场,即便是这个完全不生产汽车的近邻也没有打进去。
再有一件奇怪的事,在河内根本没有看到公共汽车,当然更不用奢谈什么轨道交通了。不过我们始终有旅游大巴伺候,因而也不清楚大多数人以什么交通工具在市内代步。
河内的建筑主要还是旧房子,两层楼或三层楼的小楼,西洋加东南亚风味,外墙大多刷成黄色。在这些旧房子之间,也夹杂着一些现代化的楼房,但是也不高,4到5层足以。说它现代化,主要是指它的外形和建筑风格有些类似于国内近年来建造的写字楼。在我们前往位于西湖旁的宾馆途中,一路还可以看到各种商店、餐馆、卡拉OK之类的门面,西方化的特色已经很明显。
纵观河内,作为一国之首都,实在不如我国的省级城市,如南宁、武汉。但是据说越南为了保护古都的风貌,禁止在市内建高层建筑,只将周边作为新城的开发区。也许这种做法倒是值得我们学习。
西湖边的民居
我们在西湖边下榻的宾馆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