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巴亭广场,越南的政治中心
第二天,也就是4月31日清晨6点,我们就早早起床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天的游程较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好在交通管制之前进入市区中心,要不然就要等到9点以后才能进城了。这样,我们就有幸在越南首都的中心广场——巴亭广场看到了一场庄严、肃穆的升国旗的仪式。
巴亭广场位于雄王路上,广场面积宽阔,可容数十万人集会,就犹如我国的天安门广场一样,越南国庆节及重大节日集会及阅兵式均在此举行。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巴亭广场上宣布云南民主共和国成立,1969年9月2日,胡志明逝世后也安葬在巴亭广场。巴亭广场是越南的政治中心,广场四周,有胡志明陵、主席府,越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和各国大使馆也多设在广场刚近。广场上铺有翠绿的草坪,由水泥、鹅卵石路面分割成79小块,以纪念胡志明走过的79年革命生涯。
当我们来到位于市中心的巴亭广场时,这里的升国旗仪式刚刚开始。一队身穿白色制服的仪仗队携带国旗来到广场正中,靠近胡志明陵的旗杆前。待护旗兵将国旗准备好后,广场上响起了雄壮的音乐(我猜测是越南国歌),在乐曲声中,国旗冉冉升到旗杆顶端。我也曾在北京天安门看过升国旗,我国的旗杆很长,时间也掌握得很准,总是在国歌结束之际,国旗准时到达旗杆顶端。但是他们的国歌很长,旗杆很短,因此旗帜已经升到顶了,国歌还在延续。不过,他们的升旗仪式并没有就此结束,在长长的乐曲声中,他们的仪仗队步伐整齐地围绕广场行进一周,在经过胡志明陵正门前时,还持抢行礼,正步前进。
巴亭广场的升旗仪式
仪仗队持抢正步通过胡志明陵正门
升旗仪式结束后,广场上的众多游客纷纷到胡志明陵前照相留念。正好有一队越南退伍老兵也在广场上合影留念,见到我们中国老兵,便融于一体,一起合影留念,成了当天巴亭广场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越南退伍老兵巴亭广场照相留念
中越老兵融合到了一起
9点钟以后,我们来到位于广场东南方向的使馆区,这里聚集着各个国家的大使馆。我们中国的大使馆坐落在一条东南-西北朝向,我说不出名字的一条斜斜的大街上,据说这是各国驻河内大使馆中最大的一个。与我们随行的一名广西老兵,不知道他以什么特有的影响力,让大使馆同意我们入馆参观。他经过电话联系后告诉我们:“大使回国了,副大使要接待陕西省委书记带领的代表团,武官也要接待一个外国代表团,因此只能由副武官前来接待我们了。”我开玩笑说:“我们并不介意武官接待我们时有外国代表团在场……”。他说:“想得美!”
尽管是由副武官前来接待我们,但能进入大使馆,我想这是已经是一般的旅游团所奢求的待遇了。当然,这也是我们当年在越南开车时最最向往的待遇:
有时,中国驻河内大使馆有任务需要我们的车去出勤,有运气者便能有幸进去一趟。当然,只有少数外观比较新的车才会有这种机会。高立新,也是我们一同参军的同学,他已经于不久前定车。他的“坐骑”是一台崭新的南京跃进,因而能有幸摊上给大使馆运送物质的机会,在河内市中心美美地逛了一圈。
……
不过能碰上这样好事的机会是极少的,就像今天中大奖一样。
摘自《友谊关外的难忘岁月》第31章——河内上空的灯火
上班的时间到了,使馆的大门准时打开,两位年轻的官员将我们接进大使馆的院子中,他们是副武官和一名助理。在位于越南境内的中国领土里,他们热情地迎接我们这些曾在越南战斗过的老兵,向我们介绍了大使馆的概况,并与我们一同合影,使我们有了回到了家的感觉。
大使馆内与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右3戴手表者为副武官)
在瞻仰胡志明仪容时,也受到了不一般的待遇。工作人员将我们43人从长长的等待队伍中分开来,在几名仪仗兵的带领下敬献了花圈,并单独列队进入陵寝。只不过在瞻仰前所有人的相机、DV都被暂存,不能照相。这张像是我们花钱请当地摄影师为我们照的。
援越老战士返越访问团在仪仗兵的带领下进入胡志明陵
参观胡志明仪容后,就是进入国家机关大院参观越南主席府和胡志明故居。这个院子就如同我国的中南海,现在仍然是国家机关办公地,参观的地方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里湖水清澈,树木繁茂,确实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最有特色的是胡志明生前住过的小木屋,矮矮的两层,楼下是他与国家领导人开会的地方,通过木楼梯上到二层,三间小小的房间分别是胡志明的卧室、办公室和餐厅。一位国家主席就孤身一人住在这样简陋的地方,直到去世,确实令人钦佩。
参观越南主席府
上千游览者参观胡志明生前住过的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