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与张春玉的短暂之交 一一悼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
2015-10-27 21:03:13 浏览:31717次 【

我与张春玉的短暂之交
一一悼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



最近我在铁道兵家园网看到硬骨头战士张春玉逝世的噩耗,顿感无比悲痛,他是我们铁道兵的英雄,他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激励和影响着几代人。我作为老铁人,三十年前有幸与硬骨头张春玉有过三天接触,他的言谈举止,他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给我力量,终身受益,至今难忘。
那是1972年冬,我作为十二师五十八团五连副指导员,奉命去黑龙江省呼玛县接新兵(《我在北京铁道兵的见闻轶事》中北纬50度接新兵已有叙述),我是新兵连指导员带领一个军医、一个排长、两个班长到祖国北部边陲,中苏交界的呼玛县执行(当时漠河县只是呼玛县的一个公社)接90名新兵的任务。到达后,武装部把我们安排在县中队住宿,中队领导又把我们安排与战士们一起睡在大火炕上,夜里炉火烧的旺,室内温度达30度,室外气温在零下40多度,夜里我出来方便,一热一冷相差70多度,第二我就感冒发烧咳嗽,随去的王医生给我点药吃,第二天还不见好转,因接兵任务重,该县首次接受省军区下达90名新兵的任务,县武装部领导感到压力大,担心完不成任务。我作为带队领导心里异常着急,坚持两天还不见退烧,并且还有严重趋势,王医生动员我去住院治疗,并找武装部政委要了北京吉普把我送到塔河铁道兵三师医院住院。
铁道兵三师医院所在地塔河地处北纬53度,当年是北纬50度以北最大的医院,这里的冬季平均气温在40度以下,最低的三九天气温低至零下50多度,当地人形容“吐口痰结成冰,掉到地上摔两半”,“吃水用麻袋,开门用脚踹,男人女人同穿戴,五六月份吃干菜”,这就是当地气候的真实写照。住院后经检查是急性肺炎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军医得知我是十二师的格外热情,及时给我打了吊瓶,我躺在病床上就想,铁三师不就是“硬骨头战士”张春玉所在的英雄部队吗?当天下午护士来给我挂水时,我问她:“你知道硬骨头战士张春玉吗?护士爽快回答说,“你问巧了,就在我们医院”。护士走后不一会,张春玉在女护士的指引下,拄着拐杖,左腿僵硬一瘸一拐地走进我的病床边,向我打招呼:“我是张春玉,你就是李传吉吗?”,我见英雄就在面前,顿时激动不已,正要起身坐起来时,被张春玉按下,叫我躺下,我哪能躺得下,依然坐起来,与张春玉互致问候,他说,你是兄弟部队的,很高兴在这里与你相遇,你先安心养病,有时间我们再聊。正当他要离开时,他妻子杨护士也进来了,并告诉值班护士好好照顾这位兄弟部队的同志,由于我挂水抽不开身,只能目送他夫妻俩走出病房。
当天晚上张春玉夫妻俩又来到我的病房,我说你是“硬骨头”,你的事迹我在援越抗美期间就学习了,你是铁道兵的英雄,是全军的榜样,张春玉摆摆手笑着说:“哪有什么英雄,那都是宣传的,我哪有那么高尚,在那种千钧一发之际,碰上谁都会一往直前救战友的”。我说你太谦虚了,这说明我们铁道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扎根人心,多年来你的英雄事迹,凡是新兵入伍都要开展学雷锋、学硬骨头战士张春玉活动,激励着可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啊!他说:“我当时是死是活一无所知,只知道醒来躺在医院里,我做了点该做的事,可是给组织给领导添了许多麻烦,不惜一切代价让我重新站起来,我都残废了,还留着不让我退伍,给我提了干,说着说着眼圈湿润了,指着身边的杨护士对我说:“这就是我的爱妻,我受伤住院期间,都是她形影不离的护理我,是组织牵线促成了我们的婚姻,我出生在石家庄农村的贫困家庭,兄弟姐妹多,人家是上海的,又是干部,况且我还是残疾人,是我拖累了她,她跟着我只有受罪没有幸福,……”,杨护士打断他的话说:“你看你,又来了,再说我就生气了”。“好、好、好,我不说了,也不知道是哪辈子你欠我的”。他夫妻俩一席话,眼前的英雄真是名不虚传!在她妻子杨风燕身上显露着英雄的影子,明知张春玉身负重伤,动过五次大手术,婚后要侍候他一辈子,却义无反顾地爱慕着并与其结婚,组成家庭,凭这也不是一的女人能做到的,真使我敬佩。这就是我住院当天和张春玉夫妻接触的话语。
第二天下午我的烧退了一些,但还有38度多,张春玉又来到病房与我聊天,他介绍三师修林嫩铁路的一些情况,这里条件差,不比北京的条件,但师医院比过去条件好多了。我对张春玉说,你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甚至生命献给了军队,献给了祖国的铁道事业,理应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政府理应把英雄养起来。他说“我虽然腿有残疾,但是我还有手,还能为人民服务,比起牺牲的战友,我人还在,这点伤算什么,照样能为党工作,比起组织对我的关心,给我那么多荣誉,反而觉得心里不安”。聊天中得知他早我一年当兵,比我大三岁,属小龙的,受伤前在13团16连。我说当年我们五十八团援越抗美期间,见到各大报刋都大版篇幅报道了你的事迹,还被国防部授予“铁道兵硬骨头战士”荣誉称号时,他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要提啦,并说你们参加援越抗美出国作战,更值得我学习,也是我们铁道兵的骄傲”。
入院的第三天下午张春玉夫妻又来到我的病房,询问病情,又了解接兵情况,并送给我一个墨镜,他说这里冬季白雪皑皑,在冰天雪地戴上墨镜能保护眼睛。经过三天的对症治疗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我的烧基本退了,我不能再住了,明天得出院了,不能耽误接兵的大事。楊护士叫来了医生,说出我明天要出院的要求,医生说如果夜里稳定了,就可以出院。第四天上午病好了,我找军生提出院,医生给我开了一个礼拜的药,张春玉、杨护士也来了,院领导派了救护车送我去呼玛。临行前杨风燕护士递给我一个纸条,说组织科有个老乡,家里亲戚的孩子在呼玛当知青,如果条件许可给予关照,我说“照办“,我一定把他带走。与他们握手告别后,救护车把我送到了呼玛,从此与张春玉再也没见过面。
经过近两个月的征兵宣传动员、调查模底、体检定兵等工作,园满完成了高寒地区接兵任务回到北京。对新兵教育的第一课是人民军队的光辉历史;第二课就是铁道兵的光荣历史与任务,重点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向硬骨头战士张春玉同志学习活动,教育中把我与张春玉暂短接触聊天,他那感人肺腑之言传递给大家,我虽然与硬骨头战士张春玉相识、接触只有短短三天,但他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就是我们铁道兵精神,要永远传承,发扬光大!新战士深受教育与鼓舞。
铁道兵这支特殊兵种虽然已成历史,但铁道兵精神永存!英雄虽然辞世,但硬骨头精神永存!
张春玉同志安息吧!你的硬骨头精神永远活在铁道兵人的心中!

( 原 铁道兵五十八团老兵李传吉)

2015年10月于江苏徐州

全部评论(0)
  • 忆当年曾经是一名优秀的铁道兵战士—程修德想当年: 身着戎装保国家,铁道兵: 劈山筑路在天涯;汗水淌:共铸钢铁大动脉,碧血流:汇入江河润华夏;成昆线:筑路英雄未歇馬,援襄渝:烈士忠骨葬秦巴;汗未干:中央..

    浏览:30456次 评论:0
    2016-10-31 16:07
  • 火红的青春、难忘的岁月 明天七月一日是建党九十五周年,也是我宣誓加入党组织三十八周年。值此喜庆时刻,我回想起那风华正茂的时期在铁道兵部队入党的经历。试着用拙笨的笔写出来以同战友们一起追忆那火红的青春岁..

    浏览:30231次 评论:0
    2016-06-30 21:19
  • 趣谈铁道兵老战友贺应明创造的高超纪录我们1962年重庆入伍的铁十师老战友,从1992年的参军30周年纪念聚会至今,大小聚会已经举行了多次。最初,战友们把纪念性的聚会定为3年一小聚、5年一大聚。实际上,人数较少、情..

    浏览:29479次 评论:0
    2016-05-23 10:47
  • 铁道兵基层部队篮球比赛 他的解说堪比当今的名嘴——记我的铁道兵老战友田维垣铁道兵基层部队有篮球比赛吗?那当然!铁道兵战士不只会修路、架桥、打隧道,打起仗来冒着轰炸抢修运输线。其实咱铁道兵无论文化、宣传..

    浏览:34693次 评论:0
    2016-03-12 23:30
  • 成昆线上的攀枝花-----那到处生长着攀枝花树的渡口市,是我四十多年前修筑成昆铁路时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当年年少不知苦和累,更不知忧和愁;“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安家。不受文化革命的干..

    浏览:30303次 评论:0
    2016-02-03 16:40
  • 安阳的初冬虽然也和其它北方城市一样,被浓浓的雾霾所笼罩,寒风沿着太行山的峡谷吹落下来,令我们这些从京城过来没来得及加上羽绒服的年长人有些寒意,但比起北京还是稍有些暖意。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请示、研究,..

    浏览:33084次 评论:0
    2015-11-13 10:41
  • 我与张春玉的短暂之交一一悼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 最近我在铁道兵家园网看到硬骨头战士张春玉逝世的噩耗,顿感无比悲痛,他是我们铁道兵的英雄,他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激励和影响着几代人。我作为老铁人..

    浏览:31718次 评论:0
    2015-10-27 21:03
  • 铁道兵时期的总部办公楼远景 2008年落成的中国铁建大厦刘建国 摄铁道兵时期总部大院一角铁道兵时期总部大院一角花园般的中国铁建大院刘建国 摄花园般的中国铁建大院刘建国 摄花园般的中国铁建大院刘建国 摄□ 陈远谋..

    浏览:43390次 评论:0
    2015-10-24 15:23
  • 从《襄渝记忆》看襄渝铁路郑建军在“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下,如火如荼的三线建设波及13个省。其中有这样一条铁路,被誉为代号2107的秘密工程,如果不建起来,毛泽东主席“睡不好觉”,并要把..

    浏览:32520次 评论:1
    2015-09-13 18:10
  • 天山祭坛(配乐诗朗诵)写在铁道兵五师23团战友奔走重建烈士陵园作者:铁道兵第五师医院 代丽华 这里应是有鲜花的地方, 这里应是有苍松翠柏的地方, 这里应是有雕塑般墓碑的地方, 可是没有。 只有被40年的风沙削..

    浏览:30457次 评论:0
    2015-09-04 20:05
  • 悲歌一曲思春玉赵友发最后一位著名的铁道兵英雄——“铁道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2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4岁。噩耗传至,晴天霹雳,战友春玉,一别辞尘;亲朋心碎,战友洒泪,泪哀英雄,呜咽忠魂;..

    浏览:30127次 评论:0
    2015-08-18 13:10
  • 2015年7月31日至8月6重返了曾经战斗过的大兴安岭嫩江至漠河铁路沿线,感慨万千:加格达奇是我四十几年来魂牵梦绕的地方。2015年建军节的前夕我终于回到了那片让我日思夜想的黑土地。一下火车加区战友热情真诚的欢迎仪..

    浏览:34480次 评论:0
    2015-08-16 10:23
  • 7.巴亭广场,越南的政治中心第二天,也就是4月31日清晨6点,我们就早早起床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天的游程较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好在交通管制之前进入市区中心,要不然就要等到9点以后才能进城了。这样,我们就有幸..

    浏览:31987次 评论:0
    2015-07-15 13:27
  • 6.河内,40年前就想去看一看的地方嘉林机场,是河内近郊的一个重要机场。那一天,我们的车第一次开过安员大桥,向着河内方向驶去。桥很长,也很宽,形式却和这条铁路线上的其它桥梁一样,当中是铁路,两边走汽车。桥..

    浏览:30189次 评论:0
    2015-07-13 19:48
  • 5. 下龙湾,难忘的老兵联谊会中午,在离北江不远处的一个路边餐馆吃罢中饭,我们的旅游大巴就离开了一号公路向东而去,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下龙湾。下龙湾位于广宁省下龙市附近,属于东京湾西北部海岸的部分海湾。..

    浏览:30757次 评论:0
    2015-07-09 13:46
  • 4. 白水大桥,是我们亲手将你建造站在陵园所在的山顶上,就远远可以看到一座大桥。它的桥墩高耸入云,桥梁延绵上千米,将两座遥遥相隔的山峰连接在一起。这就是当年由我们援建的白水大桥,是24公里改线铁路的一部分..

    浏览:30320次 评论:0
    2015-07-07 13:47
  • 3. 谅佳,烈士陵园祭忠魂汽车在公路边的一个小村口停了下来,下一项行程,就是到到谅佳烈士陵园祭奠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大家纷纷下车,带上从同登购买的花圈与香蜡,向村后的田间小路走去。先趟过一条小河,又走..

    浏览:30506次 评论:0
    2015-07-06 15:08
  • 2. 谅山,有两座大桥让我们惦记谅山,这个越南北方离我国最近的省份和城市,早已为差不多全体中国人所熟悉,当然也为我们这些当年在越南生活和战斗了多年的老兵们所熟悉。我作为一个汽车兵,在任务最繁忙的时期,一..

    浏览:30968次 评论:0
    2015-07-05 11:06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