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维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政治委员,海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铁道兵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宋维栻将军,以他九十多岁的高龄,仍殷切地关注着我们所有的铁道兵家园。铁道兵网站从酝酿到诞生到成长都灌注着宋政委的关怀与期望。看着铁道兵网站的开通、运作,宋政委欣然命笔写下“情结铁道兵网,发展市场经济”的题词,令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宋政委以他这样的高龄,仍把握着时代的脉搏,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我们进军市场经济的新战场。我们千千万万的铁道兵家园“情结”一定能通过现代化的“网”联在一起“结”出丰硕成果。我们不会辜负老首长的期望,战友们携起手来,我们仍然是时代的“开路”先锋!
11月29日,分散在根据地坚持斗争的红军队伍,集中起来重建红二十五军,宋维栻在军部交通队任二排四班班长,次年5月,他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 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根据地的斗争极为艰苦,在反敌划区“清剿”斗争中,宋维栻参加了郭家河歼灭战斗、九龙岭战斗、潘家河战斗、七里坪战役、皖西北中心区保卫战、长岭岗大捷等大小几十次战斗。 他带领的四班是专门跟随军长、政委,担负保卫和战场传达战斗命令的重任。他机智勇敢,不畏艰险,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多次受到军首长的表扬。 1934年11月,程子华同志由中央苏区调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原军长徐海东特别指派宋维栻任程子华军长的特务员,跟随军首长开始艰苦的长征。 为打破敌人的围堵,红二十五军历经战斗数十次,为保卫首长安全,宋维栻不顾个人安危,多次用身体保护军首长。1935提9月15日,红二十五军粉碎数倍于已之敌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在陕北,宋维栻又先后参加了劳山、榆林桥、直罗镇等战役战斗。 苏北抗日寇豫皖歼伪顽 抗日战争爆发,宋维栻在红军大学毕业后,调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组织干事兼二队指导员、代理党总支书记,参加了平型关大战。 1938年8月,宋维栻调任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一营总支部书记,先后参加了午城、井沟战斗和汾离公路伏击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疯狂进犯。不久,六八五团改称为苏鲁豫支队,归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立即开赴华中敌后。 1939年初,苏鲁豫支队在江苏丰县崔庄发起了第一次战斗,歼灭伪军王献臣部四个团2000余人,打开了微山湖湖西地区丰县、沛县、肖县、砀山等县的抗战局面。 1939年1月,宋维栻任苏鲁豫支队一大队一营教导员,率部在江苏省瞧宁县魏洼歼灭日军90多人。1940年初,一大队参加了鲁南白彦战役,配合六八六团歼灭日伪800余人,缴枪350余支,为鲁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回师后,参加了解放睢宁、东沟、益林、盐城以及攻打曹甸等战役战斗。 1941年春,苏鲁豫支队改编为新四军三师第七旅,宋维栻任七旅二十团政治处主任。5月进入华中党校学习,经过一期的学习,他的军政素质得到很大提高。1942年,毕业后任二十团政委。 1943年2月,日伪军1万余人对苏北盐阜区进行大“扫荡”,宋维栻率二十团在外线涟水一带灵活机动,寻找歼敌,有力配合了盐阜区的内线反“扫荡”斗争。 国民党军韩德勤部背信弃义,于3月中旬侵占我淮北根据地中心区的山子头、界头集等地,二十团奉命挺进淮北,协同四师围歼山子头地区的顽军。全团将士日夜兼程,于18日中午到达指定地域。 在攻击小王庄、西盛圩战斗中,宋维栻指挥二十团勇猛出击,激战两个小时,全歼守敌。淮北中心区反击战的胜利,意味国民党军争夺苏北、驱赶新四军的企图彻底资产。 1943年9月16日,二十团参加了宿北战役,历时一周,收复沂河两侧的北马圩、王楼等八个据点,共歼敌360人,同时在陆渡口打退了日寇的多次反击。回师途中,在沭河北岸歼灭了沭阳的日伪军200余人。 1944年,三师在淮海区发动春季攻势,于4月中旬又发起高(沟)杨(口)战役。在高杨战役中,七旅二十团的任务是坚守吴二圩,阻击增援之敌。 5月3日,宋维栻和团长王东保周密部署,一改夜间攻击的惯例,在炮火的掩护下,指挥部队迅猛出击,越外壕,攻围墙,炸炮楼,于下午3时,一举攻克杨口,守敌1000多人全部缴械投降。 高杨战役共歼敌2500余人,使苏北的淮海、盐阜两区完全连成一片,与南面的一师和西面的四师所在地区也连成一片,进一步改善了苏北坑日斗争的局面。10月,二十团协同兄弟部队在保安山地区歼敌千余人。在近四个月的预期反顽作战中,二十团从苏北转战至豫皖边,战绩显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三师自8月至9月先后发起夺取淮阴、淮安两重镇的两淮战役。在攻打淮安城的战斗中,二十团担任主攻城东南的任务。 9月22日8时,总攻开始,宋维栻率二十团奋勇出击,爬云梯勇猛攻城,仅用20分钟即突破城墙,在击退敌人的数次反扑后,迅速向城内穿插,与兄弟部队配合,激战至10时,全歼守敌。两淮战役是三师在苏北进行的最大战役,共歼伪军1.3万人。 浴血北国征战南疆 两淮战役后,新四军三师遵照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和中央军委的部署,挥师北上,挺进东北。1946年2月14日,七旅奉命在东北法库以西的秀水河子抗击国民党十三军的进犯,宋维栻指挥全团将士,以拆与阵地共存亡的气概,英勇抗击,打退了敌人数十次疯狂进攻,保证了主力部队全歼敌军的胜利。 4月中旬,七旅又参加了著名的四平保卫战。二十团和兄弟部队一起,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英勇地抗击了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倍于已之敌的轮番进攻,虽伤亡很大,但始终坚守了阵地,直到主动转移。此役歼敌一万余人,有效地滞迟了敌人的北进计划。 1946年10月,七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六纵第十六师,二十团改编为四十七团,宋维栻任政委兼团长。12月,东北我军发起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宋维栻率四十七团冒着严寒,三次跨越冰封的松花江南下歼敌。我军由于装备和御寒条件差,很多指战员都严重冻伤,仍带守势。 1947年,根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东北我军转入攻势作战,自5月中旬起,相继发起由北向南的夏、秋、冬三次攻势。宋维栻指挥四十七团首先参加了吉林市以东的老爷岭战斗,全歼敌军一个团;继而又先后参加了公主屯围歼战和辽阳、鞍山、四平攻坚战。四十七团打得尤为勇猛,战绩优异,受到军部的表扬。 1948年,5月,宋维栻入东北野战军总部举办的上干大队学习,任第二队队长。9月上旬,上干队尚未结业,辽沈战役已经开始,宋维栻和全体学员迅即返回部队,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1949年3月,六纵十六师改编为四野四十三军一二七师,宋维栻升任一二七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为配合第二、三野战军渡江作战,四十三军从北平出发,向华中进军,于4月在湖北黄冈消灭了长江北岸守敌后,胜利打过长江。 5月,他调任一二八师政委,率部参加了鄂湘赣夏季攻势,继而向华南挺进。10月,在新中国成立的凯歌声中,他率一二八师不顾疲劳,兼程疾进,在相继攻占翁源、佛冈、花县后,于14日参加了解放广州的战斗。 为追歼逃敌,11月下旬,一二八师奉命挺进粤桂边,在信宜、茂名一线,歼灭南逃之敌,相继占领容县、北流,歼敌五十八军大部。30日又在兄弟部队配合下,一举攻占博白,歼敌第三兵团,活捉兵团司令张淦。 12月,宋维栻率一二八师从广西的十万大山挥师东进,沿途攻占数座县城。月底,在解放湛江后,宋维栻又调回一二七师任政委。 1949年12月,四野决定发起解放海南岛战役,并确定四十三军一二七师、一二八师为先头部队,强渡琼州海峡,先期登岛。琼州海峡宽40公里,敌军在海南岛部署了以薛兵为总司令的五个军10万人的兵力,并配属舰艇50余艘,飞机40多架,构成所谓的“陆海空立体防御”,企图凭险固守。 宋维栻和师长王东保受命后,即率一二七师日夜兼程,直至雷州半岛的海安至外罗埠一线展开,积极投入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 经过两个多月紧张的强化训练,1950年3月31日夜,宋维栻和师长王东保亲率一个加强团,从徐闻以东的博赊港起航,开始强渡,88只木船载着3751名勇士,分成三路向琼崖进发。 船队出海约半小时即与敌巡逻艇遭遇,护航船急起迎击,以猛烈的火力将其击退。这时,敌数艘兵舰一边开炮一边凶猛地向我船队直冲过来,我护航船迅速展开战斗队形,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奋勇迎击。 当距敌舰不足100米时,我战船上的火箭炮、六O炮、轻重机枪一起开火,海面上水柱冲天,弹如雨飞,一场木船对兵舰的恶战打得异常激烈。当占船挨近敌舰时,爆破筒、手榴弹又一齐飞向敌舰,打得敌人呼爹喊娘。 由于近战,敌舰炮火难以发挥作用,只好慌忙掉头退逃。夜间强渡,时间就是胜利,宋维栻命令护航船缠住敌舰,指挥中路主力,乘风疾进,直奔琼崖。 4月1日凌晨4时,登陆船队在预定地点靠岸,3000多名勇士猛虎般地向岸上扑去,一阵快冲猛打,连续攻下几十个敌人地堡,在岛上接应部队的配合下,很快占领滩头阵地并向纵深发展。 我军胜利登陆,敌人极为惊慌,急调两个多师的兵力围攻。宋维栻指挥加强团与琼崖纵队紧密配合,艰苦转战17个昼夜,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4月16日,我四十军、四十三军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飞渡海峡。宋维栻率加强团前往接应。18日,敌调集两个军另一个半师的兵力,妄图乘我主力立足未稳,在美亭地区迫我背水决战。 宋维栻率一二七师在风门岭一线阻击海口援敌,发扬有我无敌的精神,顽强阻击,誓死扼守,血战三天,先后打退敌人数十次冲锋,始终坚守阵地,保证了美亭决战的胜利。 22日,我主力部队展开反击,敌军全线崩溃。一二七师和兄弟部队一起,冒着酷暑,奋勇追歼逃敌,23日解放海口;5月1日,海南岛全部解放,宋维栻兼任海口警备区政委。 海南岛解放后,一二七师回师海北,在钦州一带担任剿匪和支援地方工作的任务。1951年8月,宋维栻升任四十三军副政委,次年5月进入中南军区高级干部班学习,并兼任高干班主任。 1954年宋维栻入南京军事学院深造。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他从这国事学院毕业后,出任广东省军区政委、广东省委常委。 当时广东沿海时常遭受国民党匪特的骚扰,尤其是1962年,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叫嚣反攻+陆,盲图卷士重来,先后派遣九股武装特务,或在沿海偷渡,或在山区空投。 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宋维栻每当接到敌情,总是昼夜坚守在岗位,指挥边防部队与民兵紧密配合,合力聚歼,从无一人漏网。 1963年,他调任海南军区政委、区党委第二书记。1965年调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1969年调任铁道兵政委。当时铁道兵所属部队大部分在参加成昆铁路南段施工,工程十分艰巨,宋维栻多次深入工地视察,现成解决问题,推动了工程进展。 1975年,他调任福州军区副政委,经常深入部队视察调研,为抓好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主持了军区历届师以上干部学习班,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作了不懈的努力。 1983年,宋维栻退居二线,改任福州军区顾问,但他仍时刻关心部队建设和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表现了一位共和国将军的崇高品质和胸怀。1988年,宋维栻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