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推介《铁道兵改工决策纪实》(4)
2017-11-26 13:46:35 浏览:30573次 【

推介《铁道兵改工决策纪实》(4)

2017-11-24 梅梓祥

“铁道兵改工决策纪实”系列今天发最后一篇。“兵改工”的话题,还将长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军委主席邓小平提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一言一纸”决策铁道兵撤编,更艰巨、细致的整编工作由铁道兵来完成。

铁道兵指挥部、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指示精神,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制定了五万多字的《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实施方案》。

这是一份经得起时间评判的重要历史文献。一是遵守军队的政策与纪律;二是对兵改工的队伍、全体指战员的发展负责;三是无愧于为铁道兵建设身经百战的离、退休干部。“实施方案”体现了铁道兵指挥部、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分工不分家、血脉总相连”的战斗情谊。

“实施方案”呈报“三总部”、铁道部审查,批复的程序,极其慎重而严肃。总参军务部副部长邢智勇到铁道兵指挥部传达三总部有关业务部门对“实施方案”(送审稿)的意见,提出了具体要求;总参军务部再度召集铁道兵指挥部、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铁道部,讨论总参代“国务院、中央军委”起草的对“实施方案”的批复文件。

“实施方案批复”这个重要文件的形成,也是一个争论与妥协,感情与原则不断碰撞出“火花”的阶段。吕连亭首长悉心整理会议记录,参照文件和个人笔记,字斟句酌,在《铁道兵改工决策纪实》一书中,“原生态”地再现了斯时斯景。

“兵改工”,不是简单几个字,不是非亲历者想象的那么容易,它实实在在是一项劳心劳力、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又与十几万人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大工程”。

 “实施方案”经过铁道兵指挥部、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铁道部、总参等讨论、审查;最后,超出一般人所想,中央军委召开常务会议,“讨论花费的时间比较长”,终于定稿,19831028日发出《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实施方案的批复》文件(国发[1983]168号)。铁道兵撤销建制,不折不扣遵循这份全面、系统、细致的历史文件。

军委秘书长杨尚昆


这里,摘录吕总书中记载的军委讨论、军委秘书长杨尚昆的讲话,“一滴水见太阳”体会树大根深的铁道兵的重量,以及铁道兵首长关心队伍建设及指战员的情怀。

在此,特别想说明,杨尚昆秘书长讲话的最后一条“建筑团移交给总后”。

在讨论军委会议精神与杨尚昆的讲话时,铁道兵指挥部指挥尚志功发言说:建筑团是个专业团,其主要任务是修建车站,特别是一些大的枢纽站,今后任务很重,不能交给总后。

当年的铁道兵建筑团,就是现在的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实力雄厚、名闻遐迩的核心成员企业——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兵指挥部指挥尚志功


以下系吕连亭同志《铁道兵改工决策纪实》一书摘编——


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实施方案的形成

(一)       研究起草实施方案。

铁道兵指挥部、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的第一事件,就是着手研究起草《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实施方案》。铁道兵指挥部与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都组织人员研究起草《实施方案》。指挥部起草小组由赵纯豪、党金玉、尹栋梁、夏树德、陈广裕同志组成。一九八三年五月十日,铁道兵指挥部和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实施方案提纲》。首先,由铁道兵指挥部和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的起草人员,汇报《实施方案提纲》的基本内容,然后展开了讨论。

(略)

(四)军委常务会议对实施方案的讨论意见。

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二日上午,三总部在三座门第十二会议室召开会议,传达军委常务会议讨论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实施方案的情况。会议由何副总长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总参谭旌櫵总长助理,军务部邢永宁部长,总政朱云谦副主任,总后胥光义副部长、宋副参谋长,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郭维城,铁道部副部长李森茂,铁道兵指挥部指挥尚志功。

会议首先由何副总长传达军委常务会议对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实施方案有关问题的讨论情况,之后,到会同志作了发言。

    何副总长说,十月二十一日军委召开常务会议,讨论了总参代国务院、中央军委起草的对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实施方案的批复。军委常委除杨得志同志外,其他同志都参加了会议。我和朱副主任、胥副部长、邢部长等列席了会议。这次讨论花费的时间比较长,我主要传达一下杨尚昆秘书长最后集中讲的六个问题:

    1、铁道兵指挥部及所属单位,从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起归铁道部建制领导。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单位,从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起,不再沿用原部队的番号、代号,但并入单位的印章可以沿用到一九八四年六月底,主要是为了办理部队调动及地方联系工作。时间问题不要再变了。

   2、嫩江基地生产的粮食和邯郸午汲钢厂的产品价拨数量问题,会议认为,铁道兵指挥部提的条件高了一些,如果条件太高,总后就不要了。你们再商量一下,条件不要提得太高。

    3、兴城164医院并入铁道部,不移交给军队了。我的意见164医院并入铁道部,烟台疗养院可移交给军队,这仅是我个人意见。这个问题,我在军委常委会上提了一下,没人表态。

    4、五个办事处仍按总参、总政一九八二年八月五日(82)参务字第53号批复,办事处分别改为干休所。这个问题军委常委们讲得比较肯定。干休所的主要任务是接收铁道兵的离休干部。为了工作需要,可以分点土地给办事处建房,需不需要由铁道部定。

、退休干部问题,按35号文件办。已经总政批准列入全军安置计划的退休干部,移交地方安置,在未移交前,暂由并入单位管理,地方什么时候通知进点,就什么时候走。(尚志功:移交地方之前的管理可以由并入单位负责,但手续应该由善后负责办理。这个问题请予明确。朱副主任、邢部长说:应该这样。)离退休干部的待遇仍按部队的规定办,但经费来源问题大,军费解决不了,是否由铁道部负责?

、建筑团移交给总后(军委常务会议决定)。

会议讨论纪要(略)

(五)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实施方案”的批复

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实施方案”批复,三总部、铁道兵、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铁道部又起草、印发一系列配套文件,保证了并入改编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

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实施方案

1983)指人字第347

 

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铁道部

遵照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和三总部《关于成立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间题》通知的精神,结合铁道乓并入改编后,仍要长期流动施工等实际情况,现将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并入工作原则

并入工作,要认真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和有关政策规定,保持并入单位的建制相对稳定和施工生产及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充分调动干部、战士、职工的积极因素,做到政治上不出问题,施工生产不受影响,财产不受损失,顺利完成并人改编工作。铁道兵并入铁道部,涉及到领导关系、组织体制、管理制度、供应渠道等方面的改革,情况复杂,任务艰巨,需在三总部、铁道部的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下,在有关军区和省、市、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入的单位,从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起归铁道部建制领导。兵改工和办理定点、落户等工作,力争一九八四年九月底完成,年底扫尾。在此之前,部队番号、代号和工作职权不变,通信保障、生活供应等,仍按现行渠道、规定办理。并入后,指挥部在铁道部直接领导下;继续负责并入单位的全面工作。

二、并入改编工作安排

(一)建制单位、人员移交

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建制单位有:铁直机关和直属队,十个师,舟桥团,建筑团,工程学院(不含军交系),科研所,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北办事处(东北、西北亦事处各含一个仓库),五个仓库,三所医院,两所疗养院,九个工厂等。同时并入的还有三个单位:为解决驻京机关、部队并入后的医疗问题,已经国家计委批准、铁道部和北京市同意复建的北京衙门口医院;一九七九年经军委枇准组建的西南办事处,后因有关工作由第一指挥部成都后方基地承办未开设,现该指挥部已撤销,根据工作需要,经善后工作领导小组和铁道部同意,利用基地部分房屋设一个办事处;因铁道兵学院移交军队,承德读书班已改干休所,为解决干部轮训问题,在大兴县科研所驻地设一所干校。

以上单位的人员,除按编制留善后工作机构、干体所和离退休、转业、复员、退伍的以外,其余全部并入铁道部。

移交军队的建制单位有;铁道兵学院,工程学院军交系,东北嫩江基地,兴隆、驿马岭仓库(含库存武器、弹药,不含库存工程装备、器材、物资),天津、兴隆、清徐、晋城工厂,邯郸午汲钢厂和二十八个干休所:北京金钩河、玉泉路、朝阳、大兴、良乡,辽宁沈阳、大连、辽阳、兴城,河北石家庄、高碑店、承德,山西太原,山东泰安、姻台,江苏镇江,上海,天津,安徽合肥,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咸阳,四川成都、乐山、达县,湖北武汉、襄樊,湖南长沙干休所等,所属人员原则上随单位移交。

东北嫩江基地生产的粮食,一九八三年由铁道兵指挥部分配,一九八四年起,由总后勤部每年按销售价格价拨给指挥部黄豆八百万斤、小麦二千万斤左右,以保证部队改工后生活不致急剧下降。邯郸午汲钢厂的产品,一九八四年起,每年价拨给指挥部生铁三万吨、焦炭一万吨和三分之一左右产量的钢材。

(二)财产移交

并入铁道部单位的武器、弹药、军械附属器材上交所在军区;文书、技术档案,按总部规定上交;其他装备、物资、器材、营具、资料等,除留善后工作机构的以外,其余随单位移交。

铁道兵现使用的营房、地产,除移交军队单位的外,其余随单位并入铁道部。铁道兵各单位现使用的军内外营房和土地,仍由并入改编单位使用;部队改编定点落户需要的现驻地,属于租用的土地可征购。铁直机关的房地产,由指挥部与善后工作领导小组协商划分使用。铁道兵各单位农场所使用的土地,随单位并入铁道部。

并入铁道部的单位,固定资金、流动资金、战备储备资金、国家基建结余资金随单位并入铁道部。移交军队的单位,固定资金、流动资金,按其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不含国家资金)的归属移交。属于应上交的各项收入,逐级清理上交指挥部,应交国家的收入,由指挥部负责上交。属于正常经费周转金,军人服务社借款,农副业生产借款,由指挥部及所属单位继续使用,其他单位占用的由指挥部收回。应收应付款,由铁道兵指挥部负责清理。所属单位的专用基金和历年结余经费等自有财力,全部随单位移交。铁道兵本级的专用基金、节余经费等自有财力,由指挥部和善后工作领导小组协商,分别掌管使用。

(三)并入单位的改编定点和机构等级

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后,铁道兵指挥部改编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十个师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一至二十工程局,团、营、连改编为工程处、段、队;工程学院改编为石家庄铁道学院;其余并入单位,均按部队现机构等级进行改编。《铁道兵》报改名《铁道工程报》继续出版发行。

并入改编单位的落户定点,根据部队现行任务和现有后方基地情况,结合国家今后铁路建设规划,合理部署。定点所缺土地由当地政府解决。各单位改编的建制名称、落户地点及劳动指标见附表。

并入改编单位所需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地方性文件,由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发给,在落户前仍按现行渠道发给。

三、并入工作的有关政策

(一)关于劳动指标和落户问题

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十七万劳动指标,国务院下达后,由指挥部具体分配,并可按定点落户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并人人员及其随迁家属,有关省、市、自治区应予在定点的城市落户,随带家属的人员允许随家属户口单独落户。有工作的随迁家属由当地政府接收安排。在工厂工作的现役军人,准予就地落户。

并入铁道部的干部、志愿兵,家属未随军而有工作的,参照国发[1975170号文件的规定,允许他们的家属调到干部、志愿兵所在地落户并安排工作。在各单位农场工作的人员,允许其家属迁到农场定点城镇落户。

鉴于铁道兵今年有部分干部离退休、正常转业和少量战士退伍,为保持施工生产能力,适应任务需要,并考虑到部队长期流动,家属子女待业较多,在并入铁道部时,允许在批准的十七万劳动指标内,安排一万五千个指标,解决符合招工条件的家属、子女就业。

铁道兵在全军院校学习的学员(含原铁道兵学院的学员,及其为教学服务的战士),预留劳动指标,毕业后由指挥部分配。因工作需要己留铁道兵善后工作的干部,要求到铁道部的,按现有名单预留劳动指标,待以后按并入原则转入铁道部统一分配。

(二)关于并入人员待遇问题

并入铁道部的干部,政治上保持现有待遇,师、团、营、连干部,分别按局、处、科、股干部待遇。指挥部领导干部,按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原待遇不变”的规定执行。

干部工资待遇,按国务院、中央军委[198235号文件关于“到铁道部工作的干部工资待遇不变”的规定执行。今后调整工资晋升级别时,在现有职务加级别工资额的基础上,按铁道部同类人员工资级差,增加工资。

志愿兵、义务兵工资待遇。根据国务院(67)国劳字第382号和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发[1972号、[198316号文件的规定,按军龄加参军前的工龄定级:八年以下的定二级工,满八年不满十五年的定三级工,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定四级工,满二十年以上的定五级工。定级后,执行新的工资标准。军队现行待遇(志愿兵的级别工资和义务乓的津贴加一类灶伙食费)高于定级后的工资标准的部分,予以保留。上述人员中,符合国务院国发[198365号文件规定调级范围的,并入后予以调级。

职工,仍执行本人原工资标准;在部队工作的,保留一类灶灶差每月六元三角,作为保留工资计算。

战士、职工保留的工资,以后随着本人工资级别晋升逐步冲销。在计算离、退休金时,包括保留工资。调动工作时,其保留工资继续保留。

考虑到并入铁道部的干部、志愿兵,今后仍要继续流动施工,家属难以团聚等特殊情况,按中央军委[197517号文件规定,发给安家、生活补助费,不发军队干部部分工资改革后增加的生活补助费。义务兵按中央军委[197311号、[197835号文件规定,发给退伍补助费。一九八二年底前在部队工作的职工,发给三个月本人工资的生活补助费。

现执行医疗包干制度的家属子女,并人改编后继续实行医疗包干。享受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82]政干字233号文件规定的政治和生活待遇的女同志,并入后原持遇不变。

并入人员的其它福利待遇,按铁道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关于干部转业问题

铁道兵列入全军一九八三年转业的干部未离队的和个别需要一九八四年安排转业的,由善后工作机构继续办理。

(四)关于干部、职工离休、退休问题

符合国务院、中央军委规定离休条件的干部由铁道兵自建干休所进行安置,由军从统一管理。批准在当地或易地安置的离休干部的家属子女,按规定需要随迁的,当地政府应准予落户,有工作的给予安排工作,待业的由当地政府统一安排就业。需跨区安置的离休干部,列入全军计划统一安排。修建干休所,除利用现有土地外,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划给。干休所的人员、装备按照编制配齐,在移交总部和军区之前,由铁道兵善后工作机构负责管理。

铁道兵符合退休条件的干部,按国务院、中央军委[198235号文件和三总部[1983]政联字号文件规定,纳入全军计划,安置退休。地方接收前,由所在军区供应,善后工作机构管理并办理移交地方安置手续。

职员、工人和志愿兵的离休、退休,按民政部、劳动人事部、三总部民[198239号及国务院、中央军委[198316号文件规定执行,由地方政府接收安

全部评论(0)
  •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张文友 穆凯桥责任编辑:姚远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诞生于解放战争的战略决胜阶段,是我军的一支工程技术兵种,肩负着修路、架桥、通信等工程保障任务。从1948年5月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

    河边草浏览:38770次 评论:0
    2018-09-15 13:39
  • 中铁1到25局实力排行!看看你的甲方是什么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25个工程局早已成长为建企里面实力强劲的企业。但是,所谓强中更有强中手,到底这25个工程局谁更胜一筹也是萦绕在大伙儿心头的一个疑问,今..

    河边草浏览:46659次 评论:0
    2018-07-07 11:56
  • 铁四师及所属团代号及驻地ﻩ(2012-02-09 10:34:40)

    浏览:38440次 评论:0
    2018-03-21 08:36
  • 1948年7月5日中央军委东北分会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解放军(后改称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亦称铁路修复工程局)。194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受..

    浏览:30269次 评论:0
    2018-03-14 19:33
  •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指青海省至西藏自治区的铁路,属于中国国家干线铁路之一。

    浏览:32634次 评论:0
    2018-02-22 22:02
  • 成昆铁路是西南地区乃至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北起四川省成都市,南至云南省昆明市,线路全长1096km。于1958年7月开工建设,1964年复工建设,1970年7月1日竣工通车,是国家I级单线电气化铁路。..

    浏览:32684次 评论:0
    2018-02-22 22:00
  • 鹰厦铁路,又称鹰厦线,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铁路干线。它北起江西省鹰潭市,南至福建省厦门市,全长694公里。

    浏览:34983次 评论:0
    2018-02-22 21:57
  •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是一支铁道工程技术部队。194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东北组建的一支武装护路队伍,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

    浏览:29500次 评论:0
    2018-02-12 12:49
  • 1975 年前铁道兵部队代号 铁道兵直属部队:第一通信信号工程营()第二通信信号工程营()第三通信信 号工程营()独立舟桥团(齐河,8783)独立汽车团(西安,8784)76 .....

    浏览:71373次 评论:0
    2017-12-20 14:30
  • 老报纸:铁道兵胸怀朝阳2017-12-07梅梓祥文革十年,党和国家、人民的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但于铁道兵来说,却是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之一。铁道兵参建的成昆、襄渝、嫩林铁路以及北京地铁等重大工程都..

    浏览:29784次 评论:0
    2017-12-10 13:28
  • 老报纸:战士韦彩猷2017-12-06梅梓祥韦彩猷同志是一位从战士成长起来的先进模范人物。不论是铁道兵时期,还是兵改工以后,他一直是部队、企业的典型、标兵。他多次立功、受奖,曾当选党的十大主席团成员。部队时期担..

    浏览:30494次 评论:0
    2017-12-07 21:41
  • 老报纸:工程师徐锦荣2017-12-05梅梓祥1973年12月8日,《光明日报》3版以三分之一多的版面,报道铁道兵工程师徐锦荣的先进事迹。《光明日报》是以宣传知识分子为主要内容的中央级报纸。长篇通讯宣传铁道兵的工程技术..

    浏览:29744次 评论:0
    2017-12-07 21:38
  • 铁道兵科技大会2017-11-28 梅梓祥中国铁建11月20日召开科技大会,我周六在潘家园旧书市场买到“铁道兵科技大会”资料,今天就写一篇“科技大会”。铁道兵是工程技术兵种,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其中以会..

    浏览:29847次 评论:0
    2017-11-29 22:21
  • 推介《铁道兵改工决策纪实》(5)2017-11-27 梅梓祥“铁道兵改工决策纪实”系列原本结束了,只以为留言依然不少——这也是我所做的“系列”中留言最多的一个专题。兵改工,触动了许多人的感情,每个人似..

    浏览:30441次 评论:0
    2017-11-29 22:18
  • 推介《铁道兵改工决策纪实》(4)2017-11-24 梅梓祥“铁道兵改工决策纪实”系列今天发最后一篇。“兵改工”的话题,还将长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军委主席邓小平提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一言一..

    浏览:30574次 评论:0
    2017-11-26 13:46
  • 推介《铁道兵改工决策纪实》(3)2017-11-23 梅梓祥中央的文件,我们听过、看过的很多,但对于铁道兵十几万指战员来说,没有1982年12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这份文..

    浏览:30645次 评论:0
    2017-11-24 12:54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