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孔祥文
岁末年初,铁道兵史料编审办公室主任樊鸿锡在看望原铁道兵老首长时,领了一项“特殊任务”:“去年年底,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播出后,铁道兵老首长们非常激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铁道兵,更好地传承铁道兵文化,这不,老首长们委托我给央视写一封信,希望更多频道重播这部纪录片……”
徐诚之主任(原铁道兵党委常委、政治部主任)在参加纪录片首映式前,就抱病多日,头天晚上家人不同意他去。后来,我做了半天工作,他终于答应出席了。回来后,他就住进医院,一直到现在。”说起这部纪录片,樊鸿锡至今仍唏嘘不已。
在去年底举行的首映式上,93岁高龄的徐诚之坚持站立起来,以军人的姿态发表致辞,360多个字的讲话被掌声打断6次。
随着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激情上映,一股“铁道兵热”席卷大江南北。该纪录片收视率最高为央视收视指标的120%。一支退出现役30年的部队凭借什么勾起了人们的集体回忆?
新华社原驻铁道兵记者、原铁道兵报社副社长陈远谋说:“作为铁道兵的传人,中国铁建继承了铁道兵的优良传统和作风。30年来,用‘翻天覆地’形容中国铁建的发展丝毫不为过,无论科技、人才、装备还是涉足领域等,这些都是我们这些老兵不敢想象的!”
近两年,中国铁建着力塑造和弘扬以“铁兵文化”为基因的“九种文化”,大力打造持续健康发展升级版,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