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情深
远处是长白山最高峰白头山
吕清瑞和我(钮鲁生)
思念清瑞
我思念战友吕清瑞可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从来不用想起,永远不会忘记”。
他家在河南巩县(今巩义市),我家在青岛。我们同在1963年入伍,一起来到长白山修森林铁路。
我一个城市兵,没干过活。而当铁道兵,不能干活就不是一个好兵。为了过好劳动关,我吃尽苦头。吕清瑞是我过劳动关的支柱和靠山。
抬碗口粗杠子的大土筐,我右肩膀压肿了就用左肩膀抬,双肩压肿了、压破了,就双手举着抬。吕清瑞和我一起抬,我在前,他在后,每次上肩前,他都把大筐一把拉到他的杠头前,让我只摊小小的份量。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年两年;一天也不是抬一筐两筐,而是从早干到晚。对吕清瑞的让杠头,我心里倍清,但我无力争,只有心存感激。
抡锤打钎,我抡8磅的锤,打到钎上时,没什么份量。他抡16磅的大锤,抡圆了,落锤时,还再加把劲,那叫个稳、准、狠,所以打眼放炮,都是我扶钎,他抡锤。
原始森林的树,都是一二十米高的光光的树干,搞小秋收时,我不会爬树,都是他爬到高高的树头上,踹核桃,摘松塔,我在下面捡胜利果实。
长白山蛇多,我怕蛇。遇到蛇,他穷追猛打。为了克服我的怕蛇心理,他让我摸打死的蛇,教我剥蛇皮、、、、、、
吕清瑞放羊娃出身,入伍前还当了3年工人,没上过学。我,中专毕业,不会干活,我们俩结成对子,“一帮一,一对红”。
我1965年8月离开连队,到师宣传科。当时四师(缺18团)在北京房山,修京原铁路。18团是1966年,建完四川江油的保密工厂后,归建回四师,到北京房山十渡参加京原铁路建设的。
吕清瑞1970年复员回巩义。我们开始还通了两年信,后来都搬来搬去,就失去了联系。
退休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念吕清瑞的情绪就越来越强烈。
照片是吕清瑞1970年退伍时,我们在北京的合影。站立者左是吕清瑞的爱人杨梅芬,右是我的对象(当年还没结婚)刘宝兰。
寻找清瑞
在职期间,我曾多次路过巩义,每次路过,都想下次路过时,想法在巩义停一下,但每次都身不由己。
退休后带了十多年外孙,现在外孙不需要我接送了,到了说走就走的时候了。
我曾想借助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寻找吕清瑞,但又一想我掌握的信息够多,不必劳驾电视台。加上互联网+,信息发达,查找个人不难。于是我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河南籍的战友,开始寻找吕清瑞。
个人信息是保密的。为让帮忙者确信我们是挚友,我除发给帮忙者吕清瑞的照片以及我与吕清瑞的合影外,还发给人家吕清瑞两口与其母亲的照片、以及吕清瑞儿子小时候光着屁股拍的照片。
感谢战友刘金忠,感谢巩义涉村镇派出所长张宗权,帮我找到了吕清瑞的地址,但没有联系电话和儿女的信息。我立即给吕清瑞写了封信寄去,但一个月了,杳无音信,而且信被退回。因为他们已搬到市里,没人知道他们住在哪里。
(被退回的信,上面的地址是邮局“查无此地址” 而划去的。)
于是我从头再来,终于获得了吕清瑞女儿的手机号。
我欣喜若狂,立即把电话打过去。终于在手机视频里见到了我的亲密战友吕清瑞。
准备去巩义
与吕清瑞联系上后,我就想立即去巩义,尽管已是冬季,尽管我老伴正感冒咳嗽。等了几天,老伴咳嗽老不好,我就决定自己去。后来老伴还是抱病跟我去了。
去巩义的准备工作是:
1、把1963、1964年我们在长白山时期的战友照片,把我1998你重返长白山写的文章和照片考入U盘;
2、把1965年我们在四川江油建一个与生产原子弹有关的保密工厂,2014我重返该地拍的照片考入U盘;
3、把去巩义要看的景点从网上下载打印出来。
我已得知吕清瑞两腿关节做过手术,左腿偏瘫,已坐轮椅。这次去,我要推着轮椅,带吕清瑞看一些景点,报答当兵时期他对我的关怀。
四、战友相会
吕清瑞1942年生,长我两岁。我乘K507,早晨7点前到。大冬天的,他又坐轮椅,我不让他去车站接我,但他和老伴杨梅芬硬是去车站接的我。
他儿子放下工作和老婆孩子,当天从郑州开车赶来,专门负责我在巩义活动的全部行程。
我和清瑞有说不完的长白山,说不完的江油厚坝,说不完的战友故事、、、、、、
吕清瑞虽然得过脑梗,但记忆力还行,看着照片,帮我回忆起我几十年来都想不起来的田厚培、王凤祥、贾少杰等战友的名字。
这是战友田厚培。
战友王凤祥。
战友靳承诰。
战友谢鲁伯。
战友贾少杰和王凤祥。
先说长白山,我给他看了1998年我去长白山的有关照片。
这是临江市鸭绿江大道。山下是临江市政府。
这是鸭绿江。背面是朝鲜。没有什么建筑。与我们繁华的临江形成鲜明的对照,反差太大。
这是坐落在临江林业局院内的陈云同志旧居。
由桦树森林铁路处张来胜副主任和中铁建13局宣传部两同志陪同,我们乘专派的轨道车,沿我们18团修建的森林铁路走了一趟。
左2是桦树森林铁路处张来胜副主任,两边是13局的同志。
我们18团4连开凿的龙岗大拉沟。铁路是米轨。
这是在龙岗大拉沟出口设的龙岗车站。鼎盛时期这里车水马龙,现在已是残垣断壁了。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
再说四川江油厚坝。我给他看了2014年我和老伴去江油厚坝的照片。
1965年,鉄18团曾在江油厚坝乡的深山沟里,修建一座当时要求终生保密的厂子(与原子弹有关)。到2014年,49年过去了,现在这里情况怎样?还保密吗?这年我和老伴出游四川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解开这埋藏在心里几十年的秘密。经了解得知,该厂叫六五四厂(我们65年4月进去开建),现已倒闭,但还有一个车间在生产。职工为安置不满,不断上访。
这是我们从河底背砂石上山建厂的蒲家沟河。我们曾在这条河里洗澡、捉鱼。当时进山没有路,我们是淌着这条河进去的。
以下是我们修建的过滤池。当时还有车间、厂房,不同车间厂房的工人佩戴不同的红、黄、蓝牌,不同车间的工人不能乱串。现在是一片废墟,野草丛生,连化粪池都不如。
这是当时盖的厂房,据说就这个车间还在搞粉碎,我们去时,还听到里面机器的轰鸣。
厂区成了牧牛场。我们在厂区开车转了一圈,没见放牛的。
五、游览巩义
我和清瑞在一起时,只知巩义(当时是巩县)是杜甫的故乡,那还是在中学学杜甫的诗时就知道了。现在去巩义,即去之,则玩之。于是我从网上查阅巩义可游览的景点,一看,除杜甫故居外,还有十几处好景点。我打印出这些景点有:康百万庄园、石窟寺、北宋皇陵、浮戏山雪花洞、杜甫故居、陵园、青龙山慈云寺、汉代冶铁遗址、宋陵采石场、巩义市博物馆等。
我从中选择了必去的景点是:杜甫故居、巩义市博物馆、北宋皇陵、康百万庄园。理由是,我喜欢杜甫胜过喜欢李白;巩义市博物馆?在我的知识范围内,不曾有一个县级市有博物馆的,所以一定要看看;北宋9个皇帝有7个葬在巩义,规模比明十三陵还大,要看看;康百万庄园是中国三大庄园之一,且规模大于四川刘文彩庄园、山东牟二黑庄园,也要看看。其他的景点有的是因为没怎么开发,如汉代冶铁遗址(尽管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搞专门研究的看不出什么。什么洞啊、寺啊的都在山上,要爬台阶,而我老伴腿不好,一个台阶都不肯爬,所以就免了。
我想,博物馆是在屋里,杜甫故里也在市里,这些地方我可以推着吕清瑞慢慢转。
吕清瑞的儿子吕志刚开车从郑州赶来后,情况变了。他对巩义了如指掌,连哪些地方有几个台阶都知道。他根据我的需求,根据他爸妈的实际情况,根据我的时间安排,根据路程的远近,规划了我的行程,而且全程开车陪同,包括导游、讲解。
这是我与吕清瑞的儿子吕志刚、女儿吕志霞在巩义博物馆前的合影。
这是我们在杜甫故里前的合影。
这是我与老伴在杜甫故里笔架山下的照片。
我与老伴游览石窟寺。石窟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人民大会堂有一幅仕女飞天的画,就取自石窟寺中的一处飞天的浮雕。
我们参观康百万庄园。康百万庄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点。
北宋皇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60平方公里,七帝八陵(包括赵匡胤之父)。另有皇后陵22座,皇室宗亲墓144座。
我们看的是永昭陵。
常香玉故居。唱词“家住邙山头”原来如此。
以下是吕清瑞儿子吕志刚开车拉着我们走巩义的旅游路,翻山越岭观光,过青龙山慈云寺,遥指、远眺中岳嵩山、浮戏山雪花洞等景观。
青龙山关楼前。
中岳寺前。
女儿吕志霞与儿子张峻豪在中岳寺院内。
在吕清瑞家里。女儿吕志霞一胞三胎。前排右一是吕志霞,三个孩子从右往左依次是大的张珂瑜,二的张珂萌,小的男孩张峻豪。这三个孩子前面还有一个女儿,因上学(寄宿)没能见到。
儿子吕志刚家在郑州,媳妇和孩子在郑州,这次没能见到。
后排左一是吕志霞的爱人张晓雨。
吕清瑞的儿女很孝顺,给他们在巩义市里买了房子。女儿不上班了,负责照顾父母和孩子。吕清瑞1990年病退,老两口退休金不高,但生活过的蛮好。为了满足吕清瑞“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的心愿,这些年,儿女开车,车上拉着两把轮椅,带他们游览了祖国许多地方,从北到南有:吉林(想进长白山没去成,只到了临江、通化、延吉)、辽宁、北京(在北京满马路想找到我)、河北、山西、山东(在山东日照、青岛、烟台也是想在马路上碰到我)、江苏、上海、浙江、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宁夏、、、、、、他们还计划着去内蒙、青海、新疆。
对这次相聚,吕清瑞说他有三点不满意:1、我和老伴没在他家住;2、我没让他在外面饭店请我吃顿饭;3、没能陪我到一些景点游玩。
我遗憾的只有一点:没能亲自推着轮椅带清瑞游览景点。
六、巩义印象
这次去巩义会见战友吕清瑞,意外的收获是对巩义有所了解。
巩义虽说只是个县级市,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气候适中,很有发展的资质和空间。但有些可惜了资源,错失了时间。
譬如,巩义是杜甫的出生地和埋葬地,杜甫是中国的诗圣,中外驰名。巩义在杜甫上做文章不够。我去过江油,江油是李白的故乡(有争议,一说在吉尔吉斯坦的碎叶),江油不管你有无争议,他们把李白的文章做足做够,李白故居那个大呀,还有李白广场、李白路、李白公园(很大很美)、李白纪念馆、李白楼、太白酒店、太白宾馆、太白酒、、、、、、以李白、太白为招牌的店铺和商品不计其数。江油的地理位置比巩义差远了,但那儿游人如织。杜甫故居连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没申请到。杜甫故里虽说也是个公园,但却和一个农贸大集挤在一起,看似杜甫离老百姓近了,但诗圣的高雅也被市场的嘈杂淹没了。
再譬如北宋皇陵。北宋9个皇帝,除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金兵掠走外,另外7个皇帝加上赵匡胤的父亲都葬在巩义,故称“七帝八陵”。加上皇后陵22座,皇室墓144座,名将勋臣墓8座,共182座,多大的规模!但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秦始皇陵,有明十三陵,有清东陵、清西陵,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什么宋陵就这么冷冷清清?
再说石窟寺,它和洛阳龙门石窟同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的浮雕还被选入人民大会堂。而洛阳龙门石窟游人摩肩接踵,巩义石窟寺咋就无人问津?
我最可惜的是《洛神赋》的诞生地巩义芝田。《洛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光宓妃与河伯、与后羿的神话传说就令人神往。再加上曹氏三父子与甄妃的恩恩怨怨,给人多少遐想?把芝田开发起来,会有多少文人骚客、青年男女蜂拥而至?据说,对《洛神赋》的诞生地有争议,但曹植明明写着,自己从京城(洛阳)出发去山东,路过了几个地方,太阳西下了,人马都累了,于是就停留在芝田,打盹中梦见洛神。你洛阳凭什么争《洛神赋》的诞生地是在洛阳呢?说什么文学创作不能都是真人真事,但文学创作也不全凭想象,连《西游记》、《聊斋志异》这些神鬼故事,也都有其真实背景的。人家曹植自己都说了,走了一天,路过好多地方,停在芝田,难得转了一天,又回到洛阳?巩义不据理力争,实在可惜。
吕清瑞儿子吕志刚告诉我,他最可惜的是,巩义没有把伏羲在河洛交汇处感悟乾坤阴阳,始创太极八卦,开发出来。太极在韩国、在日本是崇拜至极。我赞成他的意见。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河图洛书源远流长,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追源于此。黄河和洛河在巩义交汇,真是得天独厚。若把河洛交汇处开发出来,把伏羲雕塑高高的矗立起来,把几十幅河图洛书绘制出来,把河洛文化家喻户晓地宣传开来,那巩义的地位、巩义的名气、巩义的旅游将是一个什么样子!
可惜呀,可惜!在网上查阅巩义的景点,在巩义的旅游画册中,排第一位的、连篇累牍介绍的,竟是康百万庄园。康百万庄园被审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有它的道理。但我想,这个庄园,比起杜甫,比起宋陵,比起石窟寺,比起《洛神赋》,比起伏羲,比起河洛文化,他算个什么?
还有,汉代冶铁和制造铁器工场的遗址在巩义,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让冶炼专家和考古专家去敬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