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树 凤尾竹》
作者:远 方
我见过红棉树
一棵棵
高大而坚固
我见过凤尾竹
一丛丛
像绿色的雾
树的伟岸
令我仰慕
竹的娇美
让我颤憟
因为她们都曾挺立在
那个热血浇灌的国度
那些年
我们一起紧随野战大军的脚步
气吞山河如虎
那些年
我们一起浴血奋战钢铁运输线
堪称功勋卓著
更有那些年
我们一起在崇山峻岭大会战
铁龙漫天飞舞
可是就在那时
曾与我们一起并肩战斗的数万大军
却消声灭迹,踪影全无
你们去了哪里
有人问, 无人作答
知情者欲说还罢,吞吞吐吐
后来人们才知道
你们奉命从筑路工地紧急撤离
开赴到睦南关外那片战火燃烧的热土
因为那时
一场竹签对炸弹的战争正紧
援越抗美是光荣的国际主义义务
因为那时
越南南北方的交通几乎中断
必须在“胡志明小道”外另辟通途
也因为那时
中国的出兵还不能对外公开
绿色军衣全换成了蓝色的平民装束
正因为那时
这一切都是高度的国家机密
你们从此才从人们的视野淡出
可是
昔日的战友想念你们
骨肉亲兄弟,情义同手足
可是
家中的亲人惦记你们
战地险不险,日子苦不苦
十年里
你们淌过多少汗、流了多少血
你们遇过多少险、修了多少路
这一切
直到今天都很少有人知道
你们就那样悄悄潜入和默默退出
即便是遗落在异国他乡的
那五百忠魂
也是在战争胜利四十二年后的今天
才名正言顺地
收进那本战友自费采编的
《铁道兵英烈名录》
这是怎样的忠贞
怎样的守护
这是怎样的胸襟
怎样的气度
这是怎样的情怀
怎样的觉悟
当国内的人们
在尽情地享受生活
你们却在战场上
舍生忘死、全力以赴
而且是那样地
无怨无悔、义无反顾
所以我能理解
为什么你们写的回忆文章
读起来都如此感人肺腑
所以我能理解
为什么对你们的访谈
听起来都那样如泣如诉
所以我能理解
那些泛黄的老照片
每个人都是凛然的风骨
所以我能理解
那个自建的铁兵援越抗美纪念馆
怎么会保存了那么多珍贵的文物
我仿佛看见
如雨的凝固汽油燃烧弹下
那炸弯的钢轨和烧焦的枕木
还有那向前艰难延伸的路基
那隐蔽的山谷
以及酷似男儿们身躯的红棉树
我仿佛看见
热带雨林毒蛇与蚊虫的啃噬下
那汗与血混在一起的溪流一股股
还有那阴湿闷热的山洞
那低矮的茅屋
以及宛若女兵们身影的凤尾竹
你们的青春
你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都献给了丛林中的那条路
你们的荣耀
你们生命里最耀眼的光芒
却长时间尘封在历史的档案库
为了心中的五个伟大
你们把自己视作
微不足道的一粒沙土
为了同志加兄弟的情谊
你们舍弃了自己
所能舍弃的全部
苍天有眼
当为你们张目
大地有知
当为你们倾诉
祖国和人民有爱
当为真正伟大的你们鼓与呼
半个世纪过去了
当年的那场战争也早已谢幕
你们身上的军装
穿了又脱,脱了又穿,几度沉浮
最终与这个兵种一起
消失在如烟的历史深处
当年英姿勃发的你们
经过岁月的冲刷和消磨
如今也大多英雄迟暮
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若不是又得以重新提起
其命运只能是被无奈地带进坟墓。
然而
历史不应留有空白
英雄的事迹更要大书特书
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
军人征战,血洒疆场
都为报效国家和民族
铁道兵的历史
光彩照人,英雄辈出
抗美援朝,援越抗美
都是史诗般壮丽的一幕
我们记得那漫山遍野的金达莱
也绝不忘曾经的红棉树和凤尾竹
啊,燃烧的红棉花
你是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
啊,摇曳的凤尾竹
你是永不停歇的战地歌舞
英雄的铁道兵战士啊
国人的心就是永葆你枝叶长青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