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好人好书之三:《寻觅人生鹏程路》
2018-02-09 13:28:23 浏览:29749次 【

好人好书之三:《寻觅人生鹏程路》

2018-02-07 梅梓祥

 写了两篇“好人”,刘秉顺待我好,待众生好。浏览量低。大家见到身边或社会上坏人坏事多,对书上写的好人好事漠然。其实,像刘副书记这样的好人,过去、现在、将来都存在,他们是季节中的春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正能量。

今天,说“好书”:《寻觅人生鹏程路》(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在旧书市场,有一种不起眼的书,即一些老干部写的“回忆录”,有的是自印的,有的是个人买书号,或是由不知名的出版社出版,但卖的价格都比较高。除印数少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内容真实。

这些老人,人生阅历丰富,见证时代变迁,七老八十,无所顾忌,心有所想,笔有所录,不受“意识形态”束缚,还原历史真相,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当代史料。



刘副书记的《寻觅人生鹏程路》,也是以个人经历为主的回忆录,包罗万象,既有国家记忆中的大事件,战争,文革,大饥荒,重要铁路修建,又有一生耳闻目睹的趣闻轶事,如彝族基层干部传达关于“林彪事件”的中央文件:林彪带一群(叶群)老婆摔死了。更难能可贵的是,刘副书记对经过的事,不是简单的记叙,而是有反思、有批判。

我节录了书中部分段落,不评点,相信能一新耳目,引起大家思考。

为了阅读方便,我加了小标题——




入党

由于我积极为党工作,又不断地发展救国会会员。有一次徐启明(化名李永安)告诉我,说我已具备了中共党员的条件,并宣布我为中共正式党员,无预备期。我听到他的宣布,立即说,我不当秘密的中共党员,要当就当拿枪的共产党员,和日本人明着干。他问我为什么?我说,秘密的共产党员只有你一个人知道(因为他是我的顶头上司,只准我和他联系),如果我在工作中牺牲了,没人知道我是谁,家中的父母和妻儿老小谁来管?假如我是公开的八路军,我带着枪和日本人面对面的打,死了以后,我就是烈士,父母和妻儿老小还有人管。所以,我不当秘密的共产党……



参军

1947年上半年,根据解放战争的需要,威海市委提出大参军的口号。要求区机关干部都必须带头参军,还要动员所有青年积极参军。区委书记刘毓祥、青年救国会的宫敏、区民政姜助理,我任区委宣传干事,我们除动员参军有贡献外,还带头参了军。我们被整编到威海警备独立团……就在这个时候,我所在的村中有十多个青年,在动员参军的时候,提出一个条件:刘秉林不参军,他们也不去参军。刘秉林是我的叔伯兄弟,我叔叔早年去世,留下一男一女,我婶子全靠我这个弟弟支撑门户,她担心儿子当兵打仗,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没有指望了。所以,她坚决不同意儿子当兵。村干部面对这个困难,建议叫我回本村动员我婶子,支持她儿子参军,这样全村的参军工作才能顺利完成,否则,村里的参军任务就完不成。于是,区委就派我回本村做我婶子的工作。我见到婶子,她知道这是村里专门叫我来做她工作的。所以,我也开门见山地对老人家说:眼下大敌当前,任何人都不能袖手旁观。她说,这道理对,但我只有这一个儿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靠谁去养老送终?我说,我母亲也只有我这一个儿子,我对我母亲说,你还有两个孙子。于是,我母亲同意我参军。婶子听完我的话后,也只好同意儿子参军。村中的十多个青年一看刘秉林同意参军了,也只好同意参军。但又提出个要求,必须在我所在的连里当兵才行。这时。我正好在一个连里任副指导员,经上级同意,本村的这十多个青年,大多是称兄道弟的关系,都集中在一个连里(不久,刘秉林在一场战役牺牲)……



文革

我从十师调到成都军区西昌军分区,任政治委员的时候,我对调动就有为难心理,主要原因是灾难性的文革造成的。干部和群众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苦楚。群众中流传着“写不完的检讨,排不完的队,流不完的眼泪,受不完的罪”,就是这场灾难的真实写照。

因为“文革”开始时,善良的人们都想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了半天,当时的党政军领导都成了“走资派”,群众也成了“保皇派”,“保皇派”就是“保守派”。

当时的“左派”也叫“造**派”,这是响当当的名字,军队也支持,中央也支持,“保皇派”则是因为站错了队,站到“保守派”一边了。这时“造**派”开始批斗“保守派”,只要不站到“造**派”这边来,就要受批判,写检讨。

以后,“保守派”被批判斗争瓦解了,成了“造**派”的一统下天。可是“造**派”里也互相斗争,不仅如此,还从“造**派”里分裂出最革命的“造**派”,于是又成了两派,又互相斗争起来了。今天你批判我,明天我批判你,以后从批判发展到用棍棒武斗,进而成了枪对枪的战争。步枪、冲锋枪、机枪,还有各种火炮、炸药都用于武斗。于是,刀光剑影、真枪实弹地打,今天你进攻我,明天我进攻你,都说自己是保卫毛主席路线,是正义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死伤了不少无辜群众,带来的悲剧是数不胜数的……



大饥荒

(甘肃山丹军马场举世闻名)“三年自然灾害”,马埸工人因饥饿而相继离去,驻地群众也因饥饿蚕食军马。因此,军马埸举步维艰。就在这时,我们奉命走进军马埸,担负起护埸养马的任务,主要是种青棵、燕麦、土豆和养军马。

当地群众因受共产风、浮夸风和瞎指挥以及公社化生产方式的影响,导致这些群众处在饥饿状态。他们结伙成群到军马場的饲料地里,强行收割庄稼,一边割青棵,一边用手搓出青棵粒就吃,吓不走也劝不走。

有一次,来了二三百人到军马埸抢土豆、收庄稼。当部队前去阻拦时,他们不但不离开,还质问部队,你们是人民解放军,不是要保护群众吗?我们都快饿死了,你们看着办吧!要不你们就打死我们吧,一下子死了,还好受一点……后来,军马场决定,由军马埸从饲料粮中解决一部分,又划出一部分土豆地和青稞地叫农民自己去收秋……

 


全部评论(0)
  • 铁道兵!一个响亮的名字,一支英雄的部队,一段光辉的历史。岁月流转,兵种消失,但那些血与泪、钢与火凝结的历史如史歌般长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长存于这天地之间!中国铁建人,..

    河边草浏览:31788次 评论:2
    2018-08-05 01:51
  • 导读这是一个关于中国铁道兵传奇历史的故事,之所以说传奇,是她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她总是伴随着中国大变革时期的关键事件,并经常以主角的身份演绎着惊天动地的故事。我们回望,会惊奇的发现,铁道兵用他们的双手构..

    河边草浏览:30849次 评论:0
    2018-08-05 01:50
  • 永远的铁道兵,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一项值得所有铁建人终身奋斗的崇高目标。来到单位的时间已不算短,对于第一代铁道兵的印象只停留于公司保留的宣传片上,只能通过仅存的影像作品来想象他们曾经艰..

    河边草浏览:29636次 评论:0
    2018-08-04 23:39
  • 我小时候爱看小人书,记得在一本画刊中曾看过一个叫《南瓜生蛋的秘密》的连环画。故事讲的是部队某连通讯员帮助炊事班长切南瓜,不料却从南瓜里滚出了一窝鸡蛋。南瓜生蛋,这是怎么一回事?经过通讯员一番深入细致的..

    河边草浏览:29991次 评论:0
    2018-07-18 08:45
  • “我的家乡就在成昆铁路旁的禄丰县黑井镇,从小就对这条险峻的铁路印象深刻。还在读高中时,我就接触过许多铁道兵,听到过他们的许多感人事迹。”刘祖武(云南日报总编辑)说,上世纪70年代他又亲自到成昆线工地采访..

    河边草浏览:29156次 评论:0
    2018-07-18 08:45
  • 修建广通至一平浪间的铁路时,一名炊事员往工地送饭菜,他经过一片树林时,一条毒蛇突然从树上窜下,在他的太阳穴上咬了一口。为了让战士们准时吃上饭,炊事员顾不上看伤口,仍挑着饭菜往工地赶,等战士们发现时,他..

    河边草浏览:29476次 评论:1
    2018-07-18 08:44
  • 梁忠孟(1926—1977) 山东省荣成市人。中央军委命名“雷锋式的好干部”。1947年7月参加人民军队,同年9月,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光荣入党。他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立下战功。1954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回国后,一心扑在..

    河边草浏览:29467次 评论:0
    2018-07-18 08:44
  • 某部一连连长向战士们讲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铁道部队创造“活动螺丝把”的故事,教育战士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争取更大胜利。

    河边草浏览:28932次 评论:0
    2018-07-18 08:43
  • 【铁兵历史】铁三师——因桥而生、伴桥而强、以桥为名2018-01-16 中铁建大桥局集团 铁道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序列中,铁三师始终与桥隧有着不解之缘。 几经蜕变,改称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成为..

    浏览:41548次 评论:0
    2018-04-04 13:29
  • 战友作品:我写《成昆铁路大会战》(洪承惠) ﻩ(2018-02-28 20:41:40)转载▼我的公众号有个栏目叫《战友作品》,选发的作品大多是战友推荐的,洪承惠老师的“我写《成昆铁路大会战》”是..

    浏览:33066次 评论:0
    2018-03-03 22:25
  • 铁道兵首长的“墨宝”2018-02-27 梅梓祥节日闲暇,翻阅《铁道兵》报合订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铁道兵举办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首长们都挥毫题词,以示庆祝,鼓舞士气,推动各项工作。今天,择其部分发..

    浏览:30033次 评论:0
    2018-02-28 19:34
  • 战友作品:我们的青葱岁月(李建丽)2018-02-12 梅梓祥 《我们的青葱岁月》是战友齐石推荐给我的,作者李建丽在不久前的一次铁道兵聚会时见过面。7000多字的长文,多高的水平才有浏览量?看看,删删。..

    浏览:31447次 评论:0
    2018-02-26 12:59
  • 好人好书之五:铁道兵机关“命悬一线”2018-02-09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一个单位,或是企业何尚不是如此!铁道兵35年征程万里,功勋卓著,1984年元月1日..

    浏览:31165次 评论:0
    2018-02-26 12:47
  • 好人好书之三:《清绿铁路建设回顾》2018-02-08梅梓祥《清绿铁路建设回顾》2002年发表在我编辑的报纸版面,后被编入《寻找人生鹏程路》一书。清绿铁路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铁路专用线。中国有四个卫星发射中心,其中..

    浏览:29985次 评论:0
    2018-02-09 13:30
  • 好人好书之三:《寻觅人生鹏程路》2018-02-07梅梓祥写了两篇“好人”,刘秉顺待我好,待众生好。浏览量低。大家见到身边或社会上坏人坏事多,对书上写的好人好事漠然。其实,像刘副书记这样的好人,过去、现在、将来..

    浏览:29750次 评论:0
    2018-02-09 13:28
  • “好人好书”之二:刘秉顺的丰富人生2018-02-06梅梓祥刘秉顺副书记写过清绿铁路,我搜集清绿铁路资料,看了《寻觅人生鹏程路》中的《清绿铁路建设回顾》一文,一并将这本书也看了。我认识刘副书记的时候,他已经是老..

    浏览:29741次 评论:0
    2018-02-09 13:26
  • “好人好书”之一:刘秉顺2018-02-05梅梓祥写铁道兵,铁道兵首长副职以上都会写一篇;兵改工以后的企业领导,视熟悉程度也想写。刘秉顺,我有过交往的一位铁道兵领导。他在2013年11月30日病故了。他生前曾担任过铁道..

    浏览:29602次 评论:0
    2018-02-09 13:25
  • 芳华 | “铁道兵”3个字,承载了一代人的血色青春2017-12-23复兴路40号工作室中国铁建绒花韩红-红电影《芳华》近期热映,讲述了上世纪70到80年代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故事,一群芳华青春的命运在时代变迁中充..

    浏览:29713次 评论:0
    2018-02-07 20:01
  • 推荐战友梁君、张天国作品2018-01-31梅梓祥我的公众号订户主要是三类:中国铁建员工,铁道兵战友,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和收藏界朋友。我很想在公众号推介中国铁建员工的作品,作为桥梁和纽带,架接铁道兵战友与中铁建..

    浏览:29733次 评论:0
    2018-02-01 22:24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