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之
展明,原名王恒业,男,汉族,山东荣成县人,中共党员,1978年5月至1983年,任铁道兵政治部主任。
展明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4年到荣成县大苏家村小学教书。抗日战争时期,受革命思想影响,立志报国。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在胶东三路游击队办事处做宣传工作。1938年2月,参加八路军,在山东省胶东地委秘书科任文书。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入山东省胶东军政干校接受训练,学习革命理论和游击战术。9月,任山东省胶东地委保卫队中队长。1939年2月,入山东分局干部分校学习党建理论。学习期间,恰逢日寇对鲁中进行第一次大“扫荡”。学员队在转移时与前面部队失去联系,他挺身而出,带领学员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此后,又奉命到地方做群众工作,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学习结束后,留校先后任学员四队、警卫连政治指导员。1940年春,任山东沂蒙支队二团一营二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著名的孙祖大战,率连坚守九子峰,受到表扬。7月,任山东纵队一支队二团一营政治教导员。1941年6月,任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大崮独立团国文教员。8月至翌年2月,先后任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一团三营、十一团三营政治教导员。1943年3月,到鲁中军区整风训练队学习。整风学习结束后继续任原职。是年秋,日伪军一万余人对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八路军鲁中军区主力部队已转移到外线作战,他率十一团三营留在内线。当时该营没有营长,他指挥所属八连93名干部战士,抗击日军三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空军中队和伪军一个团,面对二千多敌人在飞机、大炮支援下的连续进攻,坚守蒙阴以北的南北岱崮达15天之久,凭险抗击敌军,掩护群众转移,以伤7人、亡2人的代价取得毙伤日伪军300多人的光辉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外线部队作战。该连获山东军区嘉奖和“岱崮连”荣誉称号。参加第二次讨吴(化文)战役后,领导部队开展爱兵、练兵运动。1944年,参加第三次讨吴(化文)战役和沂水战役。1945年春夏,参加蒙阴战役和讨历(文礼)战役。9月,任鲁中军区警二旅六团政治处副主任,临沂战役中参加临沂城攻坚战,攻克该城,歼敌2000多人。11月,任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冬进军东北,训练部队。1946年3月,任东北三纵队九旅二十七团副政治委员。参加三保本溪、四保临江战役。三保本溪时,代理团长指挥作战。一次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后被敌人包围,情况危急,他果断地与通信员架起一挺机枪猛烈射击,把敌人压了下去,掩护部队撤退。1947年3月任团长,8月改任团政治委员。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中,指挥第二十七团参加义县、锦州攻坚战。东北解放后,率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所部进驻京郊并参加入城仪式。1949年,率部南下作战,参加浏(阳)东和衡(阳)宝(庆)等战役战斗,之后进军两广。在广西战役中,指挥所属团连续快速勇猛追歼敌人,生俘敌一二五军军长陈开荣,创造了快速追击聚歼敌人的范例。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率部快速出击歼敌,直捣“天涯海角”。
抗美援朝战争中,1950年10月,率部入朝参加第一次战役云山战斗。11月,参加第二次战役球场战斗。1951年3月,指挥部队参加第四次战役原北战斗。同年6月任四十军一二○师参谋长,8月任四十军一一八师副师长。指挥部队作战时遭敌机轰炸三处负伤。1952年6月,指挥部队参加马良山、大德山防御战,顽强抗击敌人多次疯狂进攻,圆满完成作战任务。1953年2月,任四十军一一八师副政治委员,11月任政治委员。第五次战役后,对机关进行整顿,提高了思想业务水平;阵地防御中,提出了小部队活动的战术思想;部队回国后进行整训,又提出政治工作的重点与方向,对部队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54年9月,入南京军事学院(政治系第二期)学习,1957年7月毕业,取得大专学历。之后回部队任原职。在任一一八师政治委员期间,主持师的全面工作,在部队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1964年2月,任五十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66年2月,任四十军副政治委员。1969年8月,任四十军政治委员。1970年7月,任昆明军区政治部主任。1975年9月,任旅大警备区第一副司令员。
1978年5月,任铁道兵政治部主任。6月中旬,在铁道兵召开的政治工作会议上作了工作报告,提出了学习贯彻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草案)和政治工作条例(草案)的要求和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他坚决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和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79年1月,铁道兵第一、第二师部分部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部队参战期间,展明率工作组前往检查工作并进行慰问。在1980年5月召开的铁道兵政治工作会议上,他根据铁道兵的性质与任务,明确提出了铁道兵的政治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为施工生产服务的思想。初冬时节,率工作组到担负青藏铁路哈(尔盖)格(尔木)段修建任务的铁道兵第十师四十九团部队检查指导工作。12月,他主持召开铁道兵团以上纪委书记座谈会,结合铁道兵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1981年3月,他在铁道兵召开的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机关部队坚决贯彻中央工作会议和全军政工会议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部队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1982年12月,出席铁道兵在河北迁西举行的表彰大会并讲话,表彰铁道兵第八师四十团在引滦入津工程中做出的突出成绩。该团荣立集体二等功。在铁道兵工作期间,参与领导部队修建青藏、南疆、通霍、兖石等铁路和引滦入津等工程,为军队建设和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83年12月,离职休养。
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9年5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