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之
肖春先,男,汉族,江西省雩都县人,中共党员,1969年8月至1982年11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顾问。
1930年9月参加本村苏维埃政府领导的农民协会,1931年5月加入少先队,1932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部特务班班长、红一军团第二师二十团十一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长征中多次参加突围和贵州土城战斗。到达陕北后,参加直罗镇、东征战役。在直罗镇战斗中,英勇作战,奋不顾身,抢救在前沿阵地指挥作战中因癫痫病突发的师长刘亚楼脱离险境,受到红二师嘉奖。1936年6月,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0月,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十一连连长,参加平型关战役,率连队冲锋陷阵,英勇围歼日本侵略军,战斗中右腿负伤。1937年任连党支部书记时,在陕西三元整军作战中,被八路军一一五师授予“模范支部”称号。1938年3月,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6月任抗大一分校区队长、中队长。1939年8月,任太行先遣独立六团三营营长,1940年2月,任独立六团副团长,率部深入敌后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在反顽与粉碎日本侵略军的“扫荡”中进行多次战斗。1940年2月,国民党顽固派朱怀冰第九十七军,进犯太行北部地区,掀起反共高潮,肖春先率部参加冀南反顽战斗,打退了顽军的进攻。同年3月,朱怀冰、石友三部由南而北,向太行、冀南进犯,企图割断八路军华北、华中的联系。八路军部队在平汉路东发起卫东战役,肖春先率独立六团参加战斗,此役共歼国民党顽军6000余人,打破了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此后,肖春先多次率部参加粉碎日本侵略军对根据地军民发起的“铁壁合围”等多次反“扫荡”战役战斗,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任吉林军区延边分区独立三支队支队长,率部参加了老黑山战斗。1946年4月,任吉林军区延边分区警卫团团长。1947年8月,任吉林军区吉南分区七十团团长,率部多次参加剿匪战斗。1948年3月,任吉林军区独立六团团长。同年9月,任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第二支队副支队长。在辽沈战役中,肖春先和支队其他领导率部沿吉(林)长(春)线向长春抢修,支援东北野战军围歼长春国民党守军。抢修的重点是修复被破坏的吉林松花江大桥。9月7日部队投入抢修,11月7日竣工通车,火车可由哈尔滨经吉林通达长春。11月初,辽沈战役胜利结束,第二支队又奉命抢修新立屯至高台山被破坏的线路、桥梁,11月28日修复通车,火车可由沈阳经新立屯、西阜新、义县直达锦州。
淮海、平津战役结束后,为支援野战军渡江作战,铁道纵队投入(天)津浦(口)铁路北段陈官屯至桑梓店间铁路抢修。肖春先率第二支队完成新义线的复旧任务后,于1949年2月投入抢修津浦线北段德州至桑梓店间路段,于3月22日修复通车。同年5月,第二支队又担负平汉铁路郾城至驻马店间路段的抢修任务。肖春先和支队其他领导深入抢修第一线组织指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使工程进展迅速,于8月1日平汉铁路南段全线通车。同年7月,第四野战军向湘赣、两广进军,第二支队于7月中旬渡过长江,抢修粤汉铁路,按预定计划提前8天开通武昌至株洲间的铁路交通,保证了野战军南下作战需要,肖春先受到第四野战军林罗首长通令嘉奖。11月上旬,第二支队又担负株洲到衡阳间洣河便桥、耒河便桥和衡阳至大堡间铁路的修复任务,12月28日,粤汉铁路提前3天全线通车,火车直达广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全国转入战后经济恢复时期,战时应急抢修的铁路,需进行永久性复旧。肖春先率第二支队投入全面的复旧工程,重点工程是耒河、蒲圻、汨罗江三座大桥永久性修复,1950年1月开工,3月底全部竣工。1950年8月,铁道兵团部队进行整编,第二支队编为铁道兵团第二师,肖春先任副师长,率部队担任湘桂铁路来宾至睦南关(友谊关)段续建工程,1951年2月23日,全线完工胜利通车。
1951年3月30日,第二师奉命执行抗美援朝任务,部队兼程北上到达安东,首先抢建安东鸭绿江铁路便桥。肖春先和师其他领导,认真组织部队于4月19日开工,昼夜轮流作业,克服每天两次涨潮和美军飞机的骚扰,历时19天建成通车,受到东北军区通令嘉奖。5月12日,率部从安东过江,进至新安州,接管京义线新安州至孟中里间和价川线全线铁路的保障任务,投入激烈的反轰炸抢修斗争。1951年8月,洪水期刚过,侵朝美军以大量航空兵对铁路干线及交通枢纽实施“绞杀战”,妄图切断我铁路运输,断我前线志愿军粮弹供应。此时第二师的铁路管区主要在三角地区的重点地段上,反轰炸抢修任务十分艰巨。路基及其两侧的弹坑坑连坑,坑套坑,车辆起复又被炸翻,致使铁路中断通车。肖春先被派到抢修现场坐阵指挥抢修,并与定州铁路分局共同组成指挥所。他指挥车辆救援队将倾覆的车辆起复运走,集中兵力加强被破坏的铁路修复。经过周密部署,在高炮部队及各方面配合下,官兵们忘我拼搏,被封锁中断46天的317公里地段于12月下旬修复通车。肖春先在《粉碎绞杀战》回忆录中深有感触地说:“这10个月的斗争中有137名同志为战胜美帝空中强盗,保卫钢铁运输线的畅通而英勇牺牲,数百名同志光荣负伤。为了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这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献身的英烈们,值得我们永远怀念!”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后,第二师在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中,担负四条铁路的74项工程,完成任务后,部队分别于1954年9月和1955年1月回国。
1954年7月,肖春先任铁道兵第二师师长,率部参加黎湛、鹰厦、包兰、湘黔等铁路的修建,都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分配的任务。1965年5月,铁道兵遵照总参谋部的命令,以第二师为主,组成援越抗美工程队第一支队(后改称中国后勤部队),执行援越抗美的铁道保障任务。为适应出国部队的作战指挥和涉外联系需要,铁道兵调配军政主官干部,以第二师师机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工程队第一支队工程指挥部(军级)。龙桂林任主任,郭延林任政治委员,师长肖春先任指挥部副主任。1965年6月23日,肖春先率第一支队首批部队从广西友谊关入越,全支队2万多官兵分三批于1965年11月30日入越完毕。第一支队主要担负河内以北的河内至友谊关、河内至老街、东英至太原铁路的抢修、改建及克夫至太原铁路的新建任务。1968年8月,肖春先任指挥部主任。从1965年7月至1968年3月,侵越美军飞机对第一支队管区铁路实施轰炸共967次,投弹量约3.4万吨。管区铁路遭空袭破坏1798处次,破坏铁路总延长180.6公里。肖春先和其他领导一起指挥部队顽强拼搏,随炸随修,保障了铁路运输的畅通,有力地支援了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1969年8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分管工程,在职期间,铁道兵部队主要担负三线铁路建设,经常率机关有关部门人员深入到成昆、襄渝、京原等铁路施工现场调查研究,指导施工,做了大量实际工作。1975年8月任铁道兵顾问,1982年11月离职休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9月1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