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父亲曾是一名铁道兵
2017-11-22 12:58:29 浏览:30332次 【

       虽然“铁道兵”这个兵种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但是在部队历练了8年的老父亲恋恋不忘这段当兵的历史,总是希望能在网上找到曾经的战友,但是每次网上发帖都如石沉大海……  
  我的父亲1964年入伍,他所在的部队在贵州乌蒙山,由“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五师第十四团”改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五师第二十三团”。这里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底、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我父亲参加了贵昆铁路和成昆铁路的修建。当时的他只有20岁,贵昆铁路自贵州省贵阳至云南省昆明市是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三线建设就是将工业设备搬进内陆的大山深处,以保存自己的力量。一部气势恢宏的中国三大线史诗,一首气壮山河的钢铁交响曲,始于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缜密思维。  
  毛泽东对前去赴任西南三线建设副总指挥的彭德怀说:“铁路修不好,我睡不好觉,没有钱,把我的工资拿出来,没有路,骑毛驴去,没有铁轨,把沿海铁路拆下来,一定要把成昆铁路打通。”  
  贵昆铁路1958年8月开工,于1966年3月建成。全长639千米。该线蜿蜒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铁五师担负修建的宣威至威宁段137.4公里,1964年8月,为了加快西南地区战略后方的建设,中央决定成立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并建立工地指挥部对成昆、贵昆、川黔3条铁路干线建设实施统一领导。  
  我父亲参加了贵昆铁路梅花山隧道和蜈蚣岭隧道的修建,当时的环境恶劣、条件简陋地势复杂,最忙的时候12小时倒班,午饭一律送上工地吃。他们住的是干打垒墙壁油毡子、茅草房盖子的屋子,睡的是统铺、硬板床。用来打洞的工具是钢钎铁锤,后来才有风钻,隧道里面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排烟和散热,从洞口就一直安放排风机,洞打到那里就安到那里,隧洞里长年在40℃左右,很多人直接穿裤衩干活。修梅花山隧道的时候把阴河炸开了,几十名战士被冲跑了好几十米,情况非常危急,大家争分夺秒救人,总算有惊无险。有的地方要先打竖井然后在往两边凿洞,打眼放炮,困难重重……  
  尽管环境艰苦,但大伙士气高昂,大伙心里仿佛没有“报酬”这个字眼,他们的伙食标准每天6角钱一个人,每个月6块钱的津贴买牙膏牙刷,但是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能早一天抢通铁路,支援越南打退美国,多为国家做贡献,保卫我们自己的祖国,让我们的毛主席也能睡个安稳觉。思想就是这么简单。  
   1966年3月贵昆铁路修通了。父亲他们师又调到“渡口”(现在的“攀枝花”市)修成昆铁路,沿线地下水发达,有的断层隙水的涌水量每昼夜达2万吨。还有膨胀性的含盐、含石膏地层中的地下水,并具有高浓度的硫酸盐侵蚀性。沿线气候差异显著,变化多端。不同区段和同一段的不同高度;常常呈现令人惊异的各种气候。当地民谣中有“金沙江的太阳,泸沽湖的风,普雄下雨就过冬”和“山高一丈,大不一样”的说法,多变的气候和明显的日温差,使岩石剧烈风化,即使是坚硬的花岗岩,风化厚度也达10-30米。在此气候条件下,岩石在开挖暴露过程中就将迅速风化剥落,给工程的稳固造成巨大的隐患。险峻复杂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状况,产生了各种严重不良的地质现象。也许大自然仍嫌不够热闹,还把河岸冲刷、山体错落、岩溶、岩爆、有害气体等罗织在此,给设计和施工摆下了一个难以突破的“八卦阵”。  
   为了保证物资运输畅通,父亲他们的首要任务必须打通米易到渡口的公路。有的悬崖峭壁成90度,山脚是奔腾的金沙江和雅砻江,要在半山腰站住脚,只有在山头打好钢钎桩。战士在腰上牢牢的系根大麻绳,系好安全带,慢慢降到指定悬崖上,打眼、放炮,先在坚硬的半山腰炸出一块凹面,再慢慢打出一块平地,每个战士手上磨出血泡,死茧,英勇的铁道兵没有一个叫苦的。修成昆铁路我父亲参加了“手攀岩隧道、青龙山隧道、倮果隧道、湾滩隧道、朱家包包隧道”……的修建。父亲说打隧道危机四伏,修湾滩隧道的时候,“巩固”都打好了,应该很安全,几十号人在洞里干得热火朝天,还是他们细心的排长发现山上有泥土和细石往下滚,他感觉要塌方,于是口哨声四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指挥大家撤出了隧洞,人员刚撤出,山上的石头和泥土以排山倒海之势滚下来,顷刻之间淹没了隧洞,大家后背直冒冷气,差点到鬼门关报道,后来这个排长立了二等功。成昆铁路是壮烈的。每天都有险情发生,许多铁道兵指战员、和战士冒着危险,排除险情,不少人光荣负伤,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父亲说,修成昆铁路,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名战士牺牲。沿路每个团都为牺牲的烈士修建了一座陵园,父亲说他们修铁路看不到通火车就又要搬地方,我说爸爸你后悔当铁道兵吗?爸爸总是说比起牺牲的战友我做的这些事不算什么?不足挂齿,你们年轻人也不要老想到闹待遇,当年毛主席还把工资拿出来呢……  
   后来父亲当了文书,每天教战士们唱歌。写标语、办版报,宣传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激励战士们的斗志,隧洞修到那标语就写到那里,后来由于我父亲表现突出任命当上了排长,我父亲是一个闲不住的兵,干好份内的事情,就会立刻参加到打隧道的工作中去,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他们风餐露宿,摸爬滚打,逢山打洞,遇水架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美国人甚至说“中国人疯了”。但英勇的铁道兵硬是用血肉之躯在这里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1970年7月1日,令世人震惊的成昆铁路全线通车,铁路全长1134公里,共开凿隧道洞、明洞427个,架桥991座,平均每2.5公里有一个隧道,1.7公里有一座大中型桥梁。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铁道兵这支特殊的队伍却是“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铁路修到哪里,他们就奋战到哪里。但无论战斗在哪里,“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铁道兵精神一直影响着“老铁”们的思想和行为。  
   铁道兵的故事很多,每一个都是感人的故事,我骄傲我有个当铁道兵的父亲。我会继续发扬“老铁”精神。

全部评论(1)
  • 2019-01-19 19:57
    1 回复 删除
    我17年6月带我父亲去看了天生桥。我父亲是铁5师24团的。
  • 陕西省铁道兵组织成员各市县铁道兵战友联谊会,根据陕西铁道兵战友及陕西中铁单位的建议。以弘扬铁道兵精神,研究铁道兵历史文化。经陕西省铁道兵战友联谊会协调,成立陕西省铁道兵历史文化研究会。现将陕西省铁道兵..

    浏览:31209次 评论:0
    2018-02-09 13:19
  • 文化研究会在商南饭店举办新年座谈会,室内流光溢彩,雄壮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歌曲拉开了2018新春座谈会的序幕。商南县战友各个精神焕发,会长孙德朝致词,秘书长袁工讲话,陕西省铁道兵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

    浏览:29031次 评论:0
    2018-02-01 22:12
  • 铁二代心中的神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2017-12-04 山峡人铁二代聚会高歌<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我心中的神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文 / 刘林林 在我12、13岁时,我就听见一首歌在铁道兵五师官..

    浏览:33510次 评论:0
    2017-12-05 13:45
  • 那天是父亲78周岁生日,我买了回闽的车票,没能在他身边祝贺。途中拐了个弯,走上了鹰厦铁路。 鹰厦铁路起自江西省鹰潭,经江西省资溪,福建省光泽、邵武、顺昌、沙县、永安、漳平至厦门。1954年底,铁道兵五师(85..

    浏览:30198次 评论:0
    2017-11-24 12:00
  • 虽然“铁道兵”这个兵种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但是在部队历练了8年的老父亲恋恋不忘这段当兵的历史,总是希望能在网上找到曾经的战友,但是每次网上发帖都如石沉大海…… 我的父亲1964年入伍,他所在的部队在贵州..

    浏览:30333次 评论:1
    2017-11-22 12:58
  • “大三线建设”的开路者:我的铁兵父辈们 (太原刘林林)“大三线建设”的开路者:我的铁兵父辈们X贵昆铁路上可渡河特大桥 贵昆铁路篇:记忆是一首歌,记忆是一杯茶,……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大三线建设”这..

    浏览:33002次 评论:1
    2017-09-27 22:18
  • 00619部队铁兵子弟重走父辈路00619部队铁兵子弟重走父辈路X 00619部队铁兵子弟在四川都江堰紫坪铺白沙留影(前言:这是两年前的一个老故事,因为给一个微信公众号写这个故事,所以也费了些笔墨,既..

    浏览:33092次 评论:0
    2017-09-25 14:32
  • 安康日报刊发的紫阳人寻找46年前铁道兵救命人,后来在安徽六安找到。我想知道原5850卫生队的老师们现状是?附:本报安康讯(唐波记者吴琛)“我母亲的命是您救的,您就是我的亲人,今天我终于帮父母亲圆了心愿..

    浏览:28897次 评论:0
    2017-07-06 22:59
  • 每个人都有值得回忆的往事,那尘封的历史是一曲曲动人的的乐章,奏响着时代的最强音。共和国诞生,是我出生前震惊世界的大事:1949年10月1日,共和国在北京成立,天安门广场那震天动地的礼炮、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浏览:38777次 评论:0
    2015-09-20 10:15
  • 文/胡安鹏 随着岁月的更移,班长虽变换了职名,但我还是喜欢称呼他最初的职名:班长。 班长是山西人,入伍早我一年。因他块头大、肯吃苦,参军前在村里当过生产..

    浏览:32954次 评论:0
    2011-08-14 17:47
  • 我和父亲的老首长张锁龙爷爷9月7号下午游览常州红梅公园,我们是微信上的老朋友,经常交流摄影文艺,在微信得知我从南京到常州一日游后,家住在红梅公园附近的张爷爷让我下午在红梅公园里面等他,随后他坐车来我们..

    浏览:34533次 评论:0
    2016-09-09 15:55
  • 我是一个卡车司机的儿子,我跟父亲一样爱车如命。从1971年在白雪皑皑的大兴安岭腹地的铁道兵部队里第一次握上方向盘到今天,老爸开车已经整整四十五年了。这个年龄还在开卡车跑货运的人不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浏览:35370次 评论:0
    2016-08-25 13:32
  • 编者按:此文为王学俭长子根据史料整理而成,曾在《铁血网》军事论坛征文中获奖。开头语 我父亲王学俭今年87岁,身体康健,目前在北方的一个海滨城市离休颐养天年。当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任《人民铁军》副..

    浏览:34541次 评论:0
    2016-08-16 11:50
  • 深切怀念龙伯伯我有喜欢钓鱼的爱好,为此我与铁道兵原司令部参谋长龙桂林伯伯结下了垂钓——这一户外活动的不解之缘。 那是1982年到1986年期间的事了,在龙伯伯面前我只是一个原铁道兵九师的小兵,一个喜爱..

    浏览:35984次 评论:0
    2016-04-01 14:39
  • 纪念父亲黄振荣诞辰100周年发言稿各位领导、来宾、尊敬的农场老干部:大家好!今天,八五二农场举行黄振荣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暨《黄振荣传》一书授书仪式,我们黄振荣子女又回到了农场,还有如王德全、姜春华夫..

    浏览:40788次 评论:0
    2016-01-16 17:55
  • 永垂不朽的铁道兵精神1984年1月1日,在中央军委的一声令下,17万铁道兵面对军旗庄严敬礼, 军旗徐徐降下,战士们摘下帽徽领章,脱下军装,含着眼泪向陪伴了无数个日夜 的军旗敬了最后一个礼,从此铁道兵集体改工并入..

    浏览:41665次 评论:0
    2015-03-21 12:20
  • (中华铁道网通讯员孙臣领)夜幕渐渐拉开,华灯初上小城,丽江的夜生活次第进入喧嚣与浮躁,霓虹闪烁,歌厅疯狂。身后的玉龙雪山,在夜幕下挺立起巍峨雄姿。此时,我们中铁21局3公司丽香铁路项目部的几名老兵,正端..

    浏览:41164次 评论:0
    2014-12-28 17:16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