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走上鹰厦铁路寻找父辈的足迹
2017-11-24 12:00:45 浏览:30197次 【

    那天是父亲78周岁生日,我买了回闽的车票,没能在他身边祝贺。途中拐了个弯,走上了鹰厦铁路。

    鹰厦铁路起自江西省鹰潭,经江西省资溪,福建省光泽、邵武、顺昌、沙县、永安、漳平至厦门。1954年底,铁道兵五师(8505部队)入光泽县,承担了铁牛关到光泽段49公里地段的铁路施工任务。 据说这里是先有铁路才有公路的。父亲说:“当年我们背着背包从鹰潭步行进入光泽,师部设在光泽县,记得是在县政府。我在21团卫生队,离师部很近,在一个桥头,过了桥就是县城,住的是老百姓的房子。之后又调到24团卫生队,团部和卫生队驻黄石口。部队从朝鲜归国,来不及洗去战场上的尘烟就投入了祖国的铁路建设,很多30岁以上的干部、战士都没有时间成家。到光泽后部队第一次有了20天探亲假,大家都利用这20天的假期解决婚姻大事。1955年,是我参加革命8年后第一次回家。1951年你爷爷病故前想看我一眼都没能如愿,14岁参军离家就成了我们父子的永别。你们的母亲跟着我来到部队,也住在黄石口。”我们的父母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在鹰厦铁路沿线孕育了铁道兵的第二代,父母们为了让子女也记住这段历史,将“闽”字存入了孩子的生命之中,那几年出生的不少铁五师子弟的名字里都带有“闽”字:晋闽、闽平、闽英、建闽……

    去年,因工作调动来到龙浦高速项目部,还是修路,还是打隧道,这是铁五师延伸的一支队伍——中铁十五局。入闽后父母就问我:“你们离光泽远不远?”我明白老人的心事,他们怀念自己奋斗过的那片土地。鹰厦铁路还没有正式通车,部队就转战到贵昆线的修建中,50多年了,他们没有机会走一走自己修建的这条铁路。我心中一直有个意念:一定要替父亲去看看“黄石口”。我在地图上找到了光泽县,离我单位大约5个多小时车程,但怎么也找不到“黄石口”。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寻找铁牛关》的文章,文中有一段“赶紧摊开地形图查找,图上有个黄石口标注在铁关村地名下面”,“ 再向前,路已消失在漫天的杂灌丛中,看不见山脚下的鹰厦铁路”,一定就是这里。我即刻与作者黎磊联系,他告诉我,铁关村就是黄石口,鹰厦铁路从铁牛关山脚下穿过。我赶紧打电话问父亲:“您知道‘铁牛关’吗?”父亲很兴奋的说:“对,铁牛关隧道就是我们打通的!”这就对了。铁牛关坐落在光泽县华桥乡铁关村与资溪县交界之处,地势险峻,山峦叠嶂,是江西省与福建省交往的重要通道。春节之后,利用休假的机会, “单枪匹马、轻装上阵”。

    到鹰潭站是凌晨5点,天还没亮,下着雨。买了K307次鹰潭到资溪的车票,这是鹰厦铁路的起始段。

    列车在奔驰,望着车窗外朦朦雨雾中起伏的山峦,想象着父辈们修建这条铁路的艰辛。父亲告诉我,在修建这条铁路中部队转移过好几次:江西、福建光泽县城、光泽县黄石口(铁牛村)、福建省华安县等。 修建铁路的部队,搬家却没有坐过火车,运输工具是缴获美军的十轮大卡。在这支搬迁的队伍中,有刚生过孩子的产妇、有怀着孩子的孕妇,上下车很不方便,所以她们就尽量少吃少喝,以减少大小便的次数来减少上下车的不便。这些孕妇、产妇连正常的饮食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什么“营养”了。24团毛股长的爱人,产后12天就跟着部队颠簸在山路中,途中孩子高烧,找到医院时已经失去了救治的机会。1956年,母亲生了第一个孩子——我的姐姐,产后40天就与部队风雨同舟,晕倒在搬迁的船上,路途的辛劳和营养缺乏,母亲身体虚弱,孩子经风受雨,几个月的小生命就这样过早的离父母而去了……

    资溪站到了,乘班车十几分钟就到了铁关村。母亲说:“我们住在黄石口,但赶集要步行到江西资溪县城。”果然,铁关村虽属光泽县,但距资溪县城要比光泽县城近的多。班车停在316国道,下车即见路旁碑上两个大字 “铁关”。啊!这个四面环山的村庄就是父母50多年前居住过的“黄石口”。“呜——”,长长的汽笛声回响在山间,一列火车从山腰穿行而过,这肯定就是鹰厦铁路。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雨后的闽北大地在初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爽,望着陌生的山村,有种很亲切的感觉。走进村庄,向村民询问8505部队的情况,他们与我一见如故,非常热情地帮我找到了知情的陈佛荣大爷。“大爷,您还记得8505部队吗?”“记得”,陈大爷指着对面的大山说:“那条铁路就是8505部队的解放军修建的。当时我15岁,部队住在前面的山坡上。那时候条件很差,解放军是用8磅锤和钢钎打通的铁牛关隧道,有次隧道塌方,牺牲了好几位解放军,还有一位排长”。他放下手中的农活:“你来一趟不容易,走!我带你去。”跟着陈大爷来到一片种满果树的山坡,“这就是军营旧址”。陈大爷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在他的脑海里仿佛存着一张“军事地图”,他激动地用手指画着告诉我:“这是球场,我们来这里看过电影;上面是团部;卫生队在那里,我们生了病就来这里找解放军;食堂在下边……”大爷指着公路对面远处的山坡:“排长他们就安葬在那边。路通了解放军就走了,有了这条路,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大爷望着自己的村庄:“你看,现在村里的人们都盖了新楼房。”一幢幢独具闽北风情的农家小楼坐落在田园间,白墙红瓦在青山中更显它美丽的新貌。谢谢您陈大爷!55年过去了,这里的人民没有忘记这支光荣的队伍。

    与大爷分手后走上铁关村站,铁路在崇山峡谷间延伸,我踏着枕木往光泽方向行了一程,在我的脚下有父亲的足迹,有父辈们用鲜血、汗水和眼泪浸过的泥土。一边走一边认真地看着、仔细地寻找着,连自己也说不清想寻找到什么。我没敢问过父母将姐姐遗留在何方,只知道那幼小的生命诞生于鹰厦线上,结束在铁路旁。轻轻地摘下一片山间的青叶,轻轻地放在路基边。过了一座铁路桥紧接着是一个隧道,我静静地站在隧道口向深处探望,黑黑的,看不到一点亮光,这就是铁牛关隧道。隧道塌方牺牲的烈士长眠在山坡上,列车的汽笛声伴随着他们度过了50多个春秋。安息吧!你们用生命换来了祖国的昌盛、人民的富强。从铁路下来,沿316国道回到村口,村民热情的留我在他们家吃饭,我说要赶时间,又踏上了资溪到光泽的班车。

    光泽到了,在一个桥头下车,环视周围很像父亲说的“桥头”,21团卫生队可能就是这个位置。询问了当地的几位长者,确定这里就是当年卫生队住过的地方。老桥已无踪影,在原址上新建了一座宽敞的“胜利大桥”。过了桥很顺利的找到了县政府,县政府的一位老同志告诉我:“8505部队的旧址在现在的公安局,以前的老房子全拆了,新建了高楼。时间太久了,恐怕找不到部队的痕迹了。”“没关系,我可以让父亲看看今天的光泽。”走过光泽县医院,没多远就看见一座庄严的高楼上醒目的国徽——公安局,对面就是县委。啊!这里就是铁五师师部吧?举起我手中的数码相机,拍下来,带回去,让父亲和他的老战友们看看,看看自己洒过热血的小县城,现在已是高楼林立、交通便利。

    是啊!部队的营房已消失在慢慢岁月里,但父辈们的功勋不可磨灭,鹰厦铁路依然为人类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大禾山隧道口依然烙印着“八五0五部队”;光泽人民依然记得修铁路的解放军; 福建省的资料中永远记载着:1954年第4季度,铁道兵五师进入鹰潭至光泽120公里间进行施工准备,“23团担负大禾山隧道的开挖任务,工程艰巨,困难重重,他们发扬‘双手磨掉千层茧,汗水冲开万重山’的英雄气慨,提前工期118天贯通,写下了隧道建设史上光辉的一页。”“1956年12月9日下午1时35分,鹰厦铁路的最后一根铁轨铺到了终点厦门,当铁道兵把拧上了最后一颗道钉的扳手和铁锤赠送给福建人民时,福建从此告别了没有铁路的历史”。(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城交公司龙浦高速公路一工区 任小平)

全部评论(0)
  • 陕西省铁道兵组织成员各市县铁道兵战友联谊会,根据陕西铁道兵战友及陕西中铁单位的建议。以弘扬铁道兵精神,研究铁道兵历史文化。经陕西省铁道兵战友联谊会协调,成立陕西省铁道兵历史文化研究会。现将陕西省铁道兵..

    浏览:31208次 评论:0
    2018-02-09 13:19
  • 文化研究会在商南饭店举办新年座谈会,室内流光溢彩,雄壮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歌曲拉开了2018新春座谈会的序幕。商南县战友各个精神焕发,会长孙德朝致词,秘书长袁工讲话,陕西省铁道兵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

    浏览:29031次 评论:0
    2018-02-01 22:12
  • 铁二代心中的神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2017-12-04 山峡人铁二代聚会高歌<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我心中的神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文 / 刘林林 在我12、13岁时,我就听见一首歌在铁道兵五师官..

    浏览:33509次 评论:0
    2017-12-05 13:45
  • 那天是父亲78周岁生日,我买了回闽的车票,没能在他身边祝贺。途中拐了个弯,走上了鹰厦铁路。 鹰厦铁路起自江西省鹰潭,经江西省资溪,福建省光泽、邵武、顺昌、沙县、永安、漳平至厦门。1954年底,铁道兵五师(85..

    浏览:30198次 评论:0
    2017-11-24 12:00
  • 虽然“铁道兵”这个兵种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但是在部队历练了8年的老父亲恋恋不忘这段当兵的历史,总是希望能在网上找到曾经的战友,但是每次网上发帖都如石沉大海…… 我的父亲1964年入伍,他所在的部队在贵州..

    浏览:30332次 评论:1
    2017-11-22 12:58
  • “大三线建设”的开路者:我的铁兵父辈们 (太原刘林林)“大三线建设”的开路者:我的铁兵父辈们X贵昆铁路上可渡河特大桥 贵昆铁路篇:记忆是一首歌,记忆是一杯茶,……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大三线建设”这..

    浏览:33002次 评论:1
    2017-09-27 22:18
  • 00619部队铁兵子弟重走父辈路00619部队铁兵子弟重走父辈路X 00619部队铁兵子弟在四川都江堰紫坪铺白沙留影(前言:这是两年前的一个老故事,因为给一个微信公众号写这个故事,所以也费了些笔墨,既..

    浏览:33092次 评论:0
    2017-09-25 14:32
  • 安康日报刊发的紫阳人寻找46年前铁道兵救命人,后来在安徽六安找到。我想知道原5850卫生队的老师们现状是?附:本报安康讯(唐波记者吴琛)“我母亲的命是您救的,您就是我的亲人,今天我终于帮父母亲圆了心愿..

    浏览:28896次 评论:0
    2017-07-06 22:59
  • 每个人都有值得回忆的往事,那尘封的历史是一曲曲动人的的乐章,奏响着时代的最强音。共和国诞生,是我出生前震惊世界的大事:1949年10月1日,共和国在北京成立,天安门广场那震天动地的礼炮、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浏览:38777次 评论:0
    2015-09-20 10:15
  • 文/胡安鹏 随着岁月的更移,班长虽变换了职名,但我还是喜欢称呼他最初的职名:班长。 班长是山西人,入伍早我一年。因他块头大、肯吃苦,参军前在村里当过生产..

    浏览:32954次 评论:0
    2011-08-14 17:47
  • 我和父亲的老首长张锁龙爷爷9月7号下午游览常州红梅公园,我们是微信上的老朋友,经常交流摄影文艺,在微信得知我从南京到常州一日游后,家住在红梅公园附近的张爷爷让我下午在红梅公园里面等他,随后他坐车来我们..

    浏览:34533次 评论:0
    2016-09-09 15:55
  • 我是一个卡车司机的儿子,我跟父亲一样爱车如命。从1971年在白雪皑皑的大兴安岭腹地的铁道兵部队里第一次握上方向盘到今天,老爸开车已经整整四十五年了。这个年龄还在开卡车跑货运的人不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浏览:35370次 评论:0
    2016-08-25 13:32
  • 编者按:此文为王学俭长子根据史料整理而成,曾在《铁血网》军事论坛征文中获奖。开头语 我父亲王学俭今年87岁,身体康健,目前在北方的一个海滨城市离休颐养天年。当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任《人民铁军》副..

    浏览:34541次 评论:0
    2016-08-16 11:50
  • 深切怀念龙伯伯我有喜欢钓鱼的爱好,为此我与铁道兵原司令部参谋长龙桂林伯伯结下了垂钓——这一户外活动的不解之缘。 那是1982年到1986年期间的事了,在龙伯伯面前我只是一个原铁道兵九师的小兵,一个喜爱..

    浏览:35983次 评论:0
    2016-04-01 14:39
  • 纪念父亲黄振荣诞辰100周年发言稿各位领导、来宾、尊敬的农场老干部:大家好!今天,八五二农场举行黄振荣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暨《黄振荣传》一书授书仪式,我们黄振荣子女又回到了农场,还有如王德全、姜春华夫..

    浏览:40788次 评论:0
    2016-01-16 17:55
  • 永垂不朽的铁道兵精神1984年1月1日,在中央军委的一声令下,17万铁道兵面对军旗庄严敬礼, 军旗徐徐降下,战士们摘下帽徽领章,脱下军装,含着眼泪向陪伴了无数个日夜 的军旗敬了最后一个礼,从此铁道兵集体改工并入..

    浏览:41665次 评论:0
    2015-03-21 12:20
  • (中华铁道网通讯员孙臣领)夜幕渐渐拉开,华灯初上小城,丽江的夜生活次第进入喧嚣与浮躁,霓虹闪烁,歌厅疯狂。身后的玉龙雪山,在夜幕下挺立起巍峨雄姿。此时,我们中铁21局3公司丽香铁路项目部的几名老兵,正端..

    浏览:41163次 评论:0
    2014-12-28 17:16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