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巍峨,浩气长存。2018年4月4日,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北京铁道兵文化联谊会组织北京铁道兵各师的代表驱车100余公里,到北京平西烈士陵园祭奠烈士,缅怀在修建京原铁路中牺牲的铁道兵烈士。
平西烈士陵园长眠着133位铁道兵英烈,其中有129位铁道兵四师修建京原铁路中献出年轻生命的铁道兵战友,一位其他,有三位是6012工厂配属四师施工的人员。
上午9时30分,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总干事关丽荣主持了祭奠仪式,首先向烈士纪念碑三鞠躬,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由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张楚然主任、北京铁道兵文化联谊会会长汤友庭整理花篮的缎带。
全体战友高唱“铁道兵志在四方”,用以缅怀长眠在这里的铁道兵英烈们,用歌声告诉地下的英烈们,我们这些铁道兵的老战友,没有忘记为了祖国修建钢铁大动脉而献出年轻生命的英烈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铁四师代表陈朝凯代表全体战友在烈士纪念碑前表示:
今天我和石玉柱主任、行管处的四师代表在这里与大家一起缅怀铁道兵烈士,心情很沉重,做为当年修建京原线的新兵,我见证和参与了这条北京--太原国防钢铁大动脉建设的点点滴滴,忘不了那些牺牲的战友。”哪里有铁路哪里就有铁道兵思想”。刻在纪念碑上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对于我们的战友、兄弟来说都是一个个黑色的记忆。他们长眠在地下,我们依然活在人间,有责任更好地传承他们的精神,我们一定要铭记这些为国家建设献出生命的英烈们,我们活着的人,就是要做传承铁道兵精神、铁道兵文化的践行者、参与者。非常感谢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的张主任、汤会长等老领导,组织了这次祭奠活动,让我们不忘烈士,铭记历史!
铁四师 陈朝凯
铁后代代表侯小娜在烈士纪念碑前表示:参加这次扫墓非常受教育,一定要学习铁道兵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我们铁后代义不容辞。
战友们排列整齐的队伍,缓步在英烈留名墙前环绕一周,近距离瞻仰烈士英名。
随后,战友们手拿铁道兵酒,分别洒在每一位英烈的墓前,诉说缅怀敬仰之情!
祭奠仪式后,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主任、北京铁道兵文化联谊会长汤友庭和圣水平西烈士陵园负责人许园长合影留念,感谢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民政局、房山区政府、民政部门,烈士陵园管委会,为烈士们营造了这么好的环境,让烈士们得以安息九泉之下!
从右依次排序石玉柱、陈朝凯 、许园长、赵淑敏 、周作文
祭奠结束,给牺牲的战友留下了我们的缅怀敬仰,更留下一份告慰一份承诺:永远铭记铁道兵烈士的英名,永远不忘铁道兵为祖国铁路建设的光荣。
亲爱的铁道兵烈士们,用自己平凡而质朴的人生,用信念和执着,用年轻的生命,诠释着“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道兵精神;用共同的理想铸就了军魂,用豪情壮志书写了人生芳华,他们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这次祭扫活动既表达了铁道兵战友们对烈士的缅怀深情,又感染了同行后代对铁道兵烈士,对铁道兵老首长的敬仰。正如铁后代冯永胜所言:张楚然,汤友庭老首长都年过八旬了,还行程这么远亲临祭扫……
安息吧,九泉之下的英魂,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你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铁六师 郭力军 参加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北京铁道兵文化联谊会组织的清明祭扫平西圣水烈士陵园有感而作。
三月明时节
桃杏坡花叠
圣水陵碑高
攀阶安魂界
三躬敬英烈
鲜黛两篮谒
琼浆洗莹尘
思作漫天雪
铁九师 李晓梅 今天站在铁道兵英烈的墓前,心灵很震撼,一百多名长眠的战友为国防事业,为铁路建设捐躯,他们牺牲时都年仅二十多岁,想想这些年轻的战友英烈,我们活着的战友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什么理由不满足的,我们只有快乐的活着,感恩拥有的一切,用我们的行动传承铁道兵精神,才是对战友英烈最好的告慰!
清明时节雨纷纷
基金联谊祭英魂
京城战友冒雨行
缅怀战友情意深
天公落泪同悲情
继承英烈不朽魂
前赴后继铁道兵
后代接棒永传承
参加祭扫铁道兵战友烈士墓活动心情激动。拙作一首以表心情 铁一师五团 徐训古
《卜算子》
清明祭扫平西烈士墓
层林霜色重,
草木扶苏递;
枝头啼鸟鸣声颤,
泪水轻轻坠。
俯首忆峥嵘,
后生慕辉煌;
战友坟前寄哀思。
布谷声声碎。
铁十三师 孙小平 上方山圣水平西烈士陵园祭扫,有感而作。
铁兵缅怀祭英烈
苍天动洒四月雪
京原绵延兵魂铸
志在四方军歌绝
传承精神翁帅意
续写文化后代觉
宏卷骄章笔不坠
嘹声壮曲颂尤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