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开高山填大海,要让锦绣河山铺上铁路网。今日汗水洒下地,明朝鲜花齐开放。同志们迈开大步朝前走,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一首旋律优美动听、抒情豪迈的歌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1964年参加全军文艺会演之后,就迅速传遍了军营。一次,周总理在接见铁道兵部队代表时,问大家会不会唱《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并与在场的同志们一块放声高唱。过后,铁道兵党委专门发出通知,在全兵种学唱这首歌。
正像歌中那样,“要让锦绣河山铺上铁路网”,铁道兵组建35年,承担和参加了52项铁路工程,为国家修建了12590多公里的铁路,约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一,支撑起了我国铁路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铁道兵还参加了北京地铁的修建。与其他部队一道承担了“引滦入津”的艰巨工程。为党和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主要干线铁路
1、黎湛铁路(广西黎塘-广东湛江):全长315.6公里。1954年9月25日开工,1955年7月1日通车。铁道兵第1、2、4、6、11师和独立桥梁团参加施工。
2、鹰厦铁路(江西鹰潭-福建厦门):全长697.7公里。1955年2月2日正式开工,1956年12月9日通车。1954年第四季度,铁道兵第3、5、7师进入施工准备,保证了按时开工。1955年4月下旬至5月底,铁道兵第1、2、10、11师陆续移师鹰厦铁路。9月,铁道兵第6师加入施工。10月,独立桥梁团也赶来参战。
3、包兰铁路(内蒙包头-甘肃兰州):全长990公里。1957年3月开工,1958年8月1日通车。东段,包头至银川527公里,其中,包头至公庙子90公里由铁道部第3工程局修建。公庙子至银川437公里由铁道兵第1军带2师、7师和9师及独立桥梁团修建;西段,银川至兰州463公里由铁道部第1工程局修建。
4、贵昆铁路(贵州贵阳-云南昆明):全长620.7公里。1958年开工,1961年缓建,1964年复建,1966年3月通车。铁道兵第1、5、6、7师参加施工,步兵第115团、步兵第125团和云南省军区公安内卫2团配属施工。
5、成昆铁路(四川成都-云南昆明):全长1083.3公里。1964年第四季度开工,1970年7月1日通车。铁道兵第1、8、10师、独立机械团、汽车团于1964年底前陆续进入施工地区,立即投入施工。1965年底,铁道兵第5、7师由贵昆铁路转入成昆铁路施工。
参加成昆铁路修建的还有铁道部第2工程局全部和第4工程局、大桥工程局、通信信号公司及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5家单位部分人员。
成昆铁路的修建,曾经几上几下。从1958年开工,至1962年仅修通成都至青龙场61.5公里。1964年8月,中央作出加快内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决策。毛主席发出“成昆线要快修”的指示,国务院、中央军委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成昆铁路建设的重大措施,从而推动了工程的恢复上马,快速进入全线施工阶段。
6、嫩林铁路(大兴安岭嫩江-古莲):全长697公里。1964年8月开工,1972年8月通车。铁道兵第3、6、9师参加了施工。
7、京原铁路(北京石景山南站-山西原平):全长418公里。1965年11月开工,1971年10月通车。铁道兵第3、13师进行前期施工,1965年6月,铁道兵第13师奉命援越。7月26日,总参批准组建铁道兵第14师,接替第13师的施工任务。
8、襄渝铁路(湖北襄樊-重庆):全长915.6公里。东、西两段分别于1968年4月和1969年开工;中段于1970年第一季度开工。1973年10月1日通车。铁道兵第1、2、5、6、7、10、13、14师,共计8个师又2个团陆续进入现场投入施工。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电气化工程局参加了施工。另有川、陕、鄂三省的大批民兵、民工和学生也参加了施工。全线施工高峰时达到80多万人。
9、青藏铁路一期工程(青海西宁-格尔木):全长834.5公里。1959年2月11日,奉中央军委的命令,铁道兵第10师首次开赴雪域高原,担负了泉吉至格尔木170公里施工的任务。并配合科研单位在风火山进行永冻层路基科学实验,为后期工程的施工做准备。随之而来的3年自然灾害,迫使已经完成全线初测的青藏线停止建设。1960年12月部队停止施工,工程正式下马。1962年12月,铁道兵第10师第二次上青藏线,担负海晏至克土段施工,1964年9月完成任务。1973年,毛主席会见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时说:“青藏铁路修不通,我睡不着觉。”1974年,全国1700多名科技人员汇聚青海,展开进藏铁路“科技大会战”。6月7日,铁道兵第10师第三次挥师青藏高原。1975年3月,铁道兵第7师及独立汽车团、机械团也上了青藏线。然而,文革10年浩劫己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修建这一工程国力无法承受。加上三大世界性技术难题难以解决,1977年11月28日,铁道部和铁道兵联合向党中央、中央军委报告,建议青藏线停建。至1979年8月间,铁道兵7师完成了西段铺轨到格尔木的计划,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最终艰难建成。1983年,邓小平在听取西藏交通发展的汇报后说:“看来还得修青藏铁路。”1984年5月,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正式交付运营。
10、南疆铁路一期工程(新疆吐鲁番-库尔勒):全长495公里。1974年4月开工,1979年11月通车,1984年正式交付运营。铁道兵第5师、6师和4师19团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铁路工程纵队参加了施工。
(二)国防科研生产专线铁路
一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进出专用线,至“东风”。1958年2月开工,1960年1月通车。(铁路里程和起点略)
二是新疆核武器试验基地进出专用线,至“马兰”。(铁路里程和起点略)
三是甘肃矿区进出专用线,至404厂。也可以称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而且是对外封闭的“国防经济特区”,不是现在深圳、珠海那样的对外开放经济特区。(铁路里程和起点略)
四是青海矿区进出专用线,海晏火车站至金银滩221厂(包括金银滩至青海湖边的沙石运输线)。1962年12月开工,1964年9月完工。当年也是对外封闭的“国防经济特区”,现为对外开放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试验基地”旅游区。
金银滩至青海湖边的沙石运输铁路专线,曾载运空军“导弹英雄营”到青海湖边,首次秘密进行了代号为“3069”的从苏联引进的第一种地对空导弹(萨姆-2)的实弹打靶。
五是四川“九院”(即新221,1967年从青海省海晏搬迁到四川。权当这么称呼吧)进出专用线,至“九院”各所。(铁路里程和起点略)
六是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进出专用线,至“沙坝沟”。(铁路里程和起点略)
(三)北京地铁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
铁道兵部队除了承担国家重点铁路建设外,还完成了地方性工程任务。主要有北京地铁工程和保障天津供水的“引滦入津”工程。
北京地铁工程(北京车站-苹果园):全长29公里。1965年7月开工,1973年4月竣工。铁道兵第12师、15师担负施工任务(两师于1976年1月转隶基建工程兵建制)。
“引滦入津”工程(河北滦河-天津):引水线路全长234公里。1981年11月,铁道兵第8师和步兵第198师先后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前期准备。1982年5月正式开工,1983年9月竣工通水。
叶剑英元帅曾在纪念铁道兵组建30周年时挥毫题词,高度评价铁道兵英勇顽强、敢打硬仗、不怕困难、争取胜利的战斗作风和革命精神:“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
正是因为有了成昆铁路和襄渝铁路的建设,才使当年国家在中西部腹地的三线建设有了根本的保证。这些铁路将“大三线”地区的上千家大中型国防、钢铁、汽车、机械、化工等支柱产业串连在一起,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兵器工业基地,其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一半;四川、贵州、陕西等地建立的电子工业和核武器科研基地,形成了完整的核工业系统;贵州、陕西、四川和湖北西部等地建立的航空、航天工业基地,船舶工业科研基地,其生产能力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二。目前我国先进、尖端武器,核工业,宇宙飞船,电子装备生产,发射卫星,研究导弹等基地,大都还是在三线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川、贵、陕、甘合称为大三线;中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腹地称为小三线)。
1991年4月,江泽民视察攀枝花钢铁基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当年三线重点工程时讲到:“总的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这个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如果没有当年三线建设打下的基础,20世纪末起步的西部大开发,不知比现在要困难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