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完成备战、国防工程 和边境作战保障任务
铁道兵部队从朝鲜回国30年来,除执行援越抗美铁路、公路保障任务外,还 在完成国家铁路建设任务的同时,做了大量的战备工作,参加了 3次较大的备战 和自卫反击作战的协同行动,承担了不少国防工程,为保证作战的胜利和加强国 防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参加东南沿海紧急备战
1962年春,台湾当局错误地估汁大陆的形势,在美国帝国主义的怂恿下,进 行7—系列战争动员和军事部署,妄图对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大规模军事进犯。
为了粉碎台湾当局的军事冒险,]962年6月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 东南沿海地区实行紧急备战,并于6月5 3决定,由铁道部、交通部、总参谋部军 交部、总后勤部及铁道兵等单位共同组成军事运输司令部,任命铁道部副部长刘 建章为司令员,交通部副部长潘琪、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城、总后勤部司令部副 参谋长罗文、总参谋部军交部部校栗元培为副司令员,负责组织指挥福建地区的 军事运输和铁路维护,确保战区铁路畅通。根据央军委决定,军事运输司令部 于1962年6月10日在江西鹰潭正式成立,由总参谋部直接领导。铁道兵党委决 定由副卩 1令员郭维城和司令部副参谋长张致清、政治部副主任张治安等率领46 名机关干部参加军事运输司令部工作,并调铁道兵第6师0个固\第11师及 第2师第6团共1. 8万余人参加鹰厦、外福等铁路的保障任务;同时从第3、第 9、第10师抽调了 7000名老战士补充前线野战值班部队。根据上述决定,第6师 率第26、第27、第28团于6月17日开始由贵州驻地出发,6月27日到达福建永安以南地区;第2师第3团于6月26日由湖南驻地出发,29日到达福建莱州地 区,归第6师指挥,共同承担鹰厦铁路外洋至厦门段及漳(州)龙(岩)支线和莱州 大桥等共489公里的铁路保障任务;原在福建施工的第11师第51、第52、第54 团和由江西抚州调入福建的第53团,均于6月30日前进入防区,承担鹰厦铁路 鹰潭至外洋及外洋至福州段共482公里的铁路保障任务。与此同时,铁道部等单 位也各抽调了部分人员和抢修队伍,参加军运司令部工作,执行抢修任务。
根据中央紧急战备的要求,前沿的党政机关和非作战人员必须疏散和后撤, 大量作战物资和兵员罾需向前运送,而鹰厦、外福两条铁路由于依山傍水,地质 不良,加之此时适逢雨季,大兩不断,因此路基多处被毁,仅6月上旬至7月上旬 就有80余处发生大塌方,坍塌土石方达25万立方米,致使交通时断时续;特别 是外福线的闽江大桥,曾先后两次被洪水冲垮,中断通车达50多天。军事运输司 令部成立后,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抗洪、防洪抢修和防轰炸抢修,迅速恢复 铁路运输。根据军事运输司令部的部署,铁道兵部队继承和发扬战时应急抢修的 战斗作风,以战斗的姿态,最快的速度,积极、主动地投入了抢修行动。第11师第 53团接到抢修命令后,从动员、组队到部队出发仅用了 24小时。到达指定位置 后,两周内连续14次抢修,均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第51团2营、第54团3连、7 连在行军途中,多次遇到铁路塌方,行动受阻。在此情况下,他们不顾疲劳,知难 而进,边抢修,边行进,及时到达了指定地域^这个地段塌方达10多万立方米,广 大指战员连续苦战3昼夜,即快速抢通。第51团在及时抢通鹰厘线579公里的 两处塌方后,还派出兵力配合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先后两次修复了被洪水冲垮的 闽江大桥。6月26日,鹰厦线岭头地段先后出现4次大的塌方,第6师3个团及 第2师第6团到达后,立即投入抢修,共清除塌方10多万立方米,为迅速抢通鹰 厦线作出了贡献。为了保证抢修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次抗洪抢修,在组织领导上, 注意把抗洪抢修与整治病害结合起来,把应急抢修与预防加固结合起来,力求从 被动中争取主动;同时,在部叭中广泛开展了立功运动,制订颁发了个人与班组 立功竞赛条例,掀起了比学赶帮的群众性竞赛热潮。有的部叭在暴雨和酷热的气 候条件下,连续抢修60多个小时不下现场。从6月10日至7月10日的第一阶 段抢修中,共投入63个连叭,均圆满完成了任务,保证了铁路畅通,使大批参战 部队准时运抵指定地点;同时,还向前沿运送军用物资1000多车,民用物资2500多车,因而受到了军委总部的赞扬。铁道部和铁道兵曾于1962年8月15 日联合致函铁道兵抢修部队和福州铁路局全体职工,对他们出色完成战备抢修 和战备运输任务予以表扬和鼓励,并勉励他们继续踏踏实实地做好战备工作,随 时准备击败敌人的军事冒险。
抗洪抢修阶段结束后,铁道兵部队的战备工作转入了第二阶段,把抢修的重 点放在了预有准备方面。根据敌情变化和铁路建筑物的分布,以及人力、物力、财 力条件,对鹰厦、外福两线进行“四预\预设计、预计划、预备料、预施工)工作的, 计有一级目标大桥4座;进行“三预预设计、预计划、预备料)工作的,计有二级 目标大桥8座、车站7处、海堤一处;进行“二预预设计、预计划)工作的计有三 级目标大桥12座。以上任务共32项,均于1962年年底以前顺利完成。
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加强了战备工作,在军事上作了周密部署,同时在 政治上公开揭露了台湾当局的阴谋,使国民党反动派不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 都陷入被动局面,一场反攻+陆的闹剧不得不匆匆收场。1963年3月,铁道兵参 战各部队,按照中央军委命令分别幵赴新的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