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唐山地震紧急抢修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并波及北京、天 津。(北)京山(海关八通(县)坨(子头〕两条铁路正线遭受破坏达403公里。其中 茶淀至雷庄间约100公里最为严重,许多地段路基沉陷、开裂,最深处下沉达3 米多,纵向开裂最宽处达1米以上;有的路段,路轨严重扭曲,甚至断成两截;有 些桥梁两端向河心挤压,墩台移位、下沉、倾斜、断裂,梁位普遍错动,桥头填土下 沉,有的锥体坍塌;有的车站,站房大部倒塌,设备全部被毁,站场完全堵塞;沿线 通信信号、给水设施、输电线路遭到严重破坏。地震当天,关内外的铁路交通即告 中断。此外,密云水库的安全也因此受到很大威胁,而一旦密云水库发生问题,又 将给天津、京两大城市带来严重后果二
京山、通坨铁路是连接我国东北、华北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干线,这两条铁路 的中断,不仅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全国各地支援灾区各种救灾物资的及时调运和数以万计的受伤群众的抢救和转运。在这严峻的时 刻,屮共屮央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及时发出了抗震抢修铁路的战斗号令,并迅速成 立了铁道部、铁道兵抗震抢修联合指挥部。指挥部由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城任司 令员,铁道部副部长刘建章任政治委员,负责统一组织指挥铁道兵和铁道部的抢 修队伍。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发生地震的当天,铁道兵即向部 队下达了抗震抢修命令;第2天又派员赶赴灾区进行空中侦察,了解破坏情况, 确定任务区分。
根据铁路遭受破坪的程度和投入兵力情况,抗震抢修联合指摔部确定,铁道 兵参加抢修部队担负的任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集中全力突击抢修正线,以最快 的速度,争取京山铁路单线尽快通车;第二步全面抢修铁路复线、支线、专用线, 加固场站房屋,修复铁路设施,并帮助群众生产自救。
铁道兵参加抢修的部队接到命令后,立即组成抗震抢修前线指挥所,率领部 队向灾区进发。第11师“前指”率3个团,第14师“前指”率2个团和独立舟桥团 以及第4师驻蓟县的4个连,总共14000多人,很快到达京山、通坨铁路遭受破 坏的区段投入了抢修。抢修过程中,广大指战员以国家和人民的急需为己任,上 #快,干得猛,不少部队天不亮就上工,天黑了也不下现场;他们有时头顶烈日, 有时冒着大雨,在客观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天连续奋战达10多个小时;许 多干部、战士不怕困难,不畏艰险,遇到困难、险情、硬任务,都争着干,主动上;有 些同志肩压肿了,手磨破了,脚砸伤了,也不叫苦,不退缩,带病带伤坚持作业。由 于房屋毁坏,水源污染,不少抢修部队休息无保证,饮食条件差,但在完成抢修任 务中从不讲价钱。独立舟桥团为尽快在蓟运河上架起铁路舟桥,全体指战员废寝 忘食,连续奋战5昼夜,将1400吨舟桥器材从山东省齐河县及时装运到了抢修 现场,并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拼架作业。他们在很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架设200 米长的铁路舟桥任务,为京山铁路单线提前通车创造了条件。
抗震抢修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单位和个人,其中最突出的有第11师第 53团12连、第14师第68团7连和第4师第17团18连。
第11师第53团12连投入抢修后,在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的思想 指导下,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都提前圆满完成。在执行抢修 舟桥引线路基任务时,上级要求34小时内必须完成。他们接受任务后,紧急进行动员,严密组织施工,干部、战士冒着大雨,顶着黑夜,脚踏稀泥,在泥泞难行的陡 坡上拉车运土,填筑路基,仅用19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在抢筑舟桥升降塔片石 基础时,需要下到二三米深的水中清除淤泥、杂物,并向水中抛填片石300多立 方米。为保证安全,顺利作业,连队决定挑选26名水性较好的同志,由副指导员 亲自率领下水。这些同志,在被严重污染的水中连续苦战18个小时,每入平均潜 水达百次以上,不少人眼睛被污水浸红,手脚被污水泡肿,浑身发痒,疼痛难忍, 但他们全然不顾,仍全力坚持作业,结果提前6个小时圆满完成了任务。在上级 决定抢修汉沽蓟运河下行大桥时,该连又担负了 5号墩抛填片石和搭枕木垛的 任务。当时气温高达38摄氏度,枕木上的沥青大部已经溶化,气味熏人,腐蚀皮 肤,但谁也不叫苦,不叫难,顶着烈日,冒着高温,连续苦战9个小时,共抛填片石 300立方米,扛枕木1100多根,搭起了长10米、宽7,5米、高15层的枕木垛,为 抢通这座大桥作出了贡献。京山铁路临时通车后,12连又接受了修复1座中桥、 2座小桥的任务,3座桥总长共113米,工期1个月.这3座桥都遭到严重破坏, 而且在抢修过程中工程量不断增加,仅挖桥基就比原计划增加了 3300多立方 米。该连不分晴雨,不计工时,每天平均工作达12小时以上,连续突击22天,提 前8天完成了任务。特别是在抢修武山石矿专用线时,全连70^:的同志手被石 灰烧起了泡,但无一人叫苦畏难,他们强忍巨痛,坚持作业,14天的任务,仅用7 天就攻了下来,使石矿提前恢复了生产。
第14师第68团7连接到命令后,雷厉风行,立即行动,连续行军3天3夜 及时赶到了灾区并迅速投入紧张的抢修。从7月31日到9月13日的1个多月 时间里,上级交给的每项任务,都保质保量提前完成。在抢修一段遭到严重破坏 的线路时,要求3天完成,他们仅用两天就完成了任务。接着又领受了清理唐山 车站候车室的任务。该候车室已夷为平地,一块块几吨重的水泥楼板,层层叠起; 一根根几十吨重的钢筋混凝土横梁、立柱,倾倒平地;上万方的破砖碎瓦,堆积如 山;掩盖在废墟下的腐烂尸体,散发着阵阵臭气。为能及时展开抢修工作,领导提 出要在7天内清理完毕。清理过程中,全连干部、战士头顶烈日,脚踏烂泥,每天 奋战达10多个小时。没有吊车和切割钢筋的工具,他们就抡起12磅重的大锤、 斧子,截断钢筋,砸碎大梁,肩扛人抬装车外运。为了加快清理进度,他们经常带 上手电,借着月光,撬幵楼板,请除瓦砾,搬运死难者的尸体,不少人连续几个夜晚都不得休息。在紧张的劳动作业中,有的扭坏了腰,有的扎伤了脚,有的磨破了 肩膀,有的砸断了手指,但都忍着伤痛,坚持战斗。他们硬是凭着这种顽强奋斗精 神,大干5天5夜,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此后即投入了唐山火车站半永 久性房屋的抢建。这个连队在1个半月紧张抢修抢建的日子里,不仅积极完成上 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还主动利用施I间隙参加救灾活动,每天都在3小吋以上。 他们曾冒着余震的危险,先后抢出了价值20多万元的物资,以及儿十吨各类器 材和其他机械装备;帮助群众清理房基、庭院33 00多平方米,盖简易房屋570多 平方米。他们的行动深深感动了受灾群众,不少人自发地前往部队驻地表示感谢 和慰问。
第4师第17团18连是在执行其他任务路过唐山时,适逢当地发生强烈地 震的。当时,既无当地政府要其参加抢险救灾的要求,也无上级机关要其参加抢 险救灾的命令,但该连党支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急群众所急,帮 群众所需,主动组织全连投入了抢险救灾。他们在余震频繁、险象环生的情况下, 冒着生命危险,忍着饥饿口渴,连续奋战20个小时,从断墙危垣中救出了 105名 群众,同时帮助企业单位抢出了大量国家物资。当地群众得悉后,纷纷带着食品 前往慰问,感谢这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民军队。
经过抢修部队和铁路职工夜以继日地艰苦奋战,先后于7月31日、8月2 日抢通了(天)津蓟(县)线和通坨线,3日抢通了唐山至洼里复线、开通了唐山车 站,4日抢通了蓟运河大桥至唐坊单线,6日抢通了复线,7日京山铁路单线贯 通,9日抢通了北塘至茶淀上行线,提前达到了中央提出的分期通车的要求。此 后,铁道兵抢险救灾部队任务的重点即舍到了抢修唐山、古冶地区工矿企业的铁 路专用线。至8月18日,铁路干、支线和专用线抢修任务全部顺利完成。10月中 旬,京山、通坨两线的运输能力均达到了震前水平。
这次强烈地震,不仅毁掉了整个唐山,同时对北京和天津也有所影响。为保 证密云水库大坝安全,铁道兵部队在执行京山、通坨铁路抢修的同时,还从第13 师和独立舟桥团先后抽调了 26个连队,对密云水库的白河主坝进行了应急加 固,并抢建了潮河、白河蓄水区间的金沟围埝工程。10月下旬,又增调第11师3 个团共9100多人,对密云水库白河大坝进行加固。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圆满完 成了任务。为了帮助天津人民战胜地震造成的灾害,铁道兵还于9月中旬组织指挥部率第8、第13、第14师共7个团计19485人,汽车650辆,赴天津执行天津 化工厂倒塌房屋的排险、拆除和修复;天津碱厂的水沟清理、管道铺设;汉沽和塘 沽盐场海挡修复以及市区6大片受灾较重地区的房屋修复任务。经各部队的艰 苦奋战,到1977年10月,上述任务均圆满完成,受到了天津市党政领导的赞扬。
在历时1年零3个月的抗震抢修和抗震救灾中,铁道兵先后投入兵力1 8 万余人,汽车1900余辆,机械840余台,舟桥器材208米,计使用劳动力296万 工天,共抢修铁路321公里,整修铁路342公里,完成土石方290万立方米,清除 废弃砖瓦、构件110万立方米,拆除倒塌楼宇71万平方米,整修受损房屋51 7 万平方米,新建临时住房5700平方米。各部队还利用抢修间隙,派出小分队和巡 回医疗组、机械修理组,帮助灾区人民医治伤病,修理机具,恢复正常生活,幵展 生产自救。先后共清理倒塌房屋3979间,扒出各种粮食65’ 7万斤、遇难者尸体 354具,帮助群众种地、收割3558亩,搭简易房屋4139间。
为表彰抢险救灾的先进单位,铁道兵于1976年8月7日和9月14日,先后 给第4师第17团18连和第11师第53团12连、第14师第68团7连记了集体 \-等功。中央军委于1977年4月,授予第11师第53团12连“抗震救灾抢修突 I击连”、第14师第68团7连“抗震救灾抢修先锋连”荣誉称号。为此,5月31曰, 铁道兵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命名大会。会上,吴克华司令员宣读了中央军委命令, 吕正操政委讲了话,何辉燕副司令员传达了铁道兵党委《关于学习“唐山抗震救 灾抢修突击连”和“唐山抗震救灾抢修先锋连”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