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铁道兵部队在参加国家经济建设中,始终注意按经济规律办事, 树立成本核算思想,努力争取以较少的消耗完成较多的任务,提高经济效益。早 在1954年就根据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开始执行承发包制度和经济核算制 度,加强工程成本管理,努力减少资金投入;并且遵循收入按政策、开支按标准的 原则,规定了军费开支计入工程成本和上交军费的办法。经过上上下下的共同努 力,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一套以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核算制度,对促进施 工生产,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部队的经费自给程度起了积极作用。据1954年至 1965年统计,铁道兵除上交了全部军费开支外,还盈利2醫8亿元,做到了经费自 给有余。1966年后,国家改革了基本建设管理办法,部队承担施工任务的结算又 改为概算控制,实报实销,不再计算利润;上交军费办法也由按实结算改为按固 定标准计提。
近30年来,铁道兵部队认真贯彻落实上述规定,精打细算,开源节流,不仅 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而且还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努力完成上交军费任 务。从1954年至1977年,共上交军费19.79亿元。同时,在国家经济遇到因难 的时候,各单位还主动压缩开支,冻结存款,在安排好部队供应的前提下,把结余 下来的经费上交国家,仅1976年就上交了 4133万元。1978年,国务院、中央军 委决定,铁道兵所需经费改从国家铁路工程费开支后,铁道兵党委和领导机关在 部队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动员机关、部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 执行中央军委的决定,加强经费管理。同时,铁道兵还于1978年3月21日至4 月23日,举办了为期1个月的正团职以上领导干部经济核算集训班。参加集训 的111名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了与经济核算有关的政治经济理论,加深了对商品 生产、价值规律、劳动生产率、施工管理以及成本、利润等基本知识的理解,从加强铁道兵建设的高度,进一步认识了全面开展经济核算的重要意义。此外,还结 合过去的经验,研究制定了《铁道兵部队经济核算暂行办法(萆案”,下发部队试 行,使经济核算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此后,各师、团又先后举办了经济 核算训练班189期,参加学习的各级各类千部和统计员、材料员、油料员等共 8100余人,为广泛开展经济核算培训了骨干。从此,财务核算、业务核算、基层核 算在各施工部队中广泛展开。
经过1978和1979两年的实践,各部队都结合实际摸索总结了一些行之有 效的搞好经济核算的经验。为了不失时机的推广交流这些经验,健全核算制度, 巩固核算成果,把经济核算活动再向前推进一步,铁道兵于1980年4月1日在 北京召开了财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根据1979年1月铁道兵党委常委扩大会 议精神,认真总结了 1年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成绩和经验,具体讨论了 继续改进财务管理体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保障部队正窜供应等问题。同 时,对铁道兵的资金管理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主要是:把过去的基建投 资、正常经费两条拨款渠道合并力一条渠道,实行基建投资、铁道兵事业费和无 工部队正常经费分项拨款,专款专用;把过去按指标上交军费,改为部队按统一 标准直接从完成投资数额中提取;把过去利润全部上交,由铁道兵分配机动基 金,改为按经济成果进行比例分成和提取机动资金;把过去固定资产无偿调拨改 为有偿调拨。此外,为了扭转部队出现的物资、装备大于施工任务需要、经费开支 大于利润收入的局面,切实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各部队还普遍开展了清产核资 工作,通过召开物资展销会、物资交流会等形式,及时处理了一些暂时不用的物 资器材,充分发挥了超储物资的作用。
通过上述一系列调整和改革,不仅使人力、物力、财力达到了基本平衡,而且 也使经济责任、经济权力、经济利益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各级 领导管家理财的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经济效益。1980年,全年创收5810万元, 降低工程造价1313万元;对外处理各种机械设备4017台、汽车2384辆以及大 量其他物资器材,共收回资金9762万元,进一步加速了资金周转,扭转了资金紧 张局面。
由于各级领导都很重视经济管理,在组织施工中既抓工程指标,也抓经济指 标,因此核算制度比较落实。各部队普遍建立了以师为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团为单位实行成本核算、增收节支,以连为单位开展“二笔账出工率、 料具消耗、劳动定额)核算的三级核算体制。待别是连队的基层核算 从无到有,边 做边学,内容日臻完善,形式活泼多样,工作简便易行,逐步形成了制度。同时注 意把“二笔账”核算与劳动竞赛结合起来,把荣誉奖励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把劳 动生产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以激发部队的劳动热情,提髙生产效率,促进 施工任务的完成。上述核算制度的实施,促使部队中多年来由于吃“大锅饭”所造 成的种种弊端,有了明显的好转;多揽任务增加收入,努力实现自负盈亏的思想, 在机关部队中逐步形成。从1981年起,铁道兵部队的经费,年年达到自给,并略 有盈余,使中央军委的要求得到了圓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