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铁道兵·综述·十二、按照部队的性质任务加强思想建设
2018-07-20 05:47:44 浏览:28966次 【

(一)按照部队的性质任务加强思想建设

 如何把部队的思想,特别是各级干部的思想,真正统一到中共中央、中央军 委对铁道兵性质、任务的指示上来,坚定地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指导自 己的言论和行动,是铁道兵部队思想建设的一项经常的重要内容。因此,铁道兵 党委和政治机关在贯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全军共性的政治工作指 示时,一贯强调同铁道兵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干部、战士对铁道兵性质、任务 产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不间断地开展政治思想教育,为圆满完成所担负的各项任 务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第一、牢固树立工程部队思想。铁道興是在步兵的基础上,补充部分工程技 术干部和铁路员工而组建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多年来,在对待铁道兵性质、任务 问题上,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铁道兵与工程队没有什么区别,忽 视部队必要的军事素质,主张按工程队的要求建设铁道兵;另一神认为既然是人 民解放军的一部分,和平建设时期,就应少安排修路,多搞些训练。这些认识,理 论上是错误的,它背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很大的片面性;实践上是有害 的,它不利于铁道兵部队的全面建设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这些认识,在铁道 兵成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时隐时现,直接影响着对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铁 道兵性质、任务的有关指示的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因此,铁道兵党委和政治机 关注意结合经常性的政治思想工作,反复宣传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有关指示, 不间断地对部队进行铁道兵性质任务的教育,并且在部队建设上提出了正确的 指导方针,从而使部队逐步树立了工程部队思想。
 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针对一些干部认为铁道部队是“劳工队”、 “修路队”,部队会干活就行,军事技术、战斗作风可有可无和不尊重工程技术干 部,不愿学习工程技术的思想,明确提出:铁道部队是工程技术兵种,不是工程 队,也不是一般战斗部队,不仅要懂得修路技术,还必须有严密的组织,优良的战 斗作风,高度的集中统一和严格的纪律;不论干部战士,都要虚心向工程技术干 部求教,向铁路员工学习,在抢修实践中,学会修路技术和施工管理本领。由于指 导思想明确,工作比较落实,要求也比较严格,所以部队既保持了人民解放军的 组织体制,继承和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又增强了学习施工管理和修路 技术的自觉性,军事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部叭从朝鲜回齒后,又出现了与其他军兵种攀比的思想。有些干部、战士认 为,解放战争中铁道兵南北转战,进行战时铁路抢修,刚刚胜利又开赴朝鲜浴血 奋战,筑路架桥3年,这回该住进营房,开始正规训练,学习军事技术了。这种思 想实质上是对铁道兵性质任务缺乏正确认识的反映。针对这种状况,铁道兵领导 根据中央有关领导关于铁兵要发扬成绩,继续前进,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积极 贡献的指示,及时、认真地研究了铁道兵的建设方针和部队的思想建设问题,并 在1954年3月召开的中共铁道兵首届代表会议上,进一步阐明了铁道兵的性 质、任务,提出了积极参加祖国铁路建设和通过修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正确方针。会议指出:铁道兵的性质是兵,但是修铁路的技术兵种,无论战时、平时,主要任务是修铁路,部队建设应与其它军兵种有所不同;铁道兵的军事、技术训练,政 治思想工作和后勤保障,都要适应铁道兵的特点,紧紧围绕施工生产来进行。这 次会议为铁道兵积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和按照铁道兵特点加强部队建设奠定了 思想基础。
 铁道兵首届党代表会议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又相继对铁道兵的性 质任务作过多次重要指示,在1956年以后先后召开的中共铁道兵历届代表大会 及其它党的重要会议上,都反复强调铁道兵的工程部队性质,强调铁道兵积极参 加铁路建设和通过修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正确方针“962年后,经过学习贯彻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关于铁道兵性质、任务和组织编制、工作制度的指示,各 级党委的上述思想认识更加统一,更加坚定,对部队的教育更加深入、更加广泛, 从而有效地防止与克服了在部队建设上出现的偏差,使广大干部、战士进一步树 立了工程部队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党委和领导机关都较好地处理了共性与 特性、修路与训练战备、政治与工程的关系:
 在处理共性与特性的关系上,坚决反对忽视铁道兵是工程部队的特性,照搬 作战部队的作法建设部阢的偏向,始终把共性和特性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求部队 明确铁道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这是共性,是基础;铁道兵又是修铁路 的兵,是1:程部队,这是特性,是质量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既要认真贯彻党中央、 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建设的方针原则以及共同条令、条例,又要认真贯彻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要按照铁道兵特性制定编制、条令和规章制 度,从组织、思想、作风和技术上全面加强部队建设,使干部战士既具备军人应有 的军政素质,又熟悉修路应有的工程技术,不断提高战时抢修和平时修路的能 力。
 在处理修路与训练、战备的关系中,反对离开修路搞训练、战备的思想,坚持 训练、战备与施工相结合。强调训练要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把工地当课堂,把现 场当练兵场,进做边学,边学边练,在实践中学习,在运用中提高;军事训练除了 每年集中一定时间搞好新兵训练外,其他主要利用施工间隙进行^虽调铁道兵积 极参加修铁路,既是支援国民经济建设,也是参加国防建设,是最实际的战备。同 时,铁道兵各级领导机关也根据总参谋部和各战略区的怍战意图、铁路沿线兵要地志,组织力量熟悉铁路沿线情况,掌握有关资料,制定未来战争时期铁路抢修、 遮断方案;各部队都重视结合施工进行战备抢修演练,努力提高部队的战时铁路 保障能力。由于坚持了这些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所以,修路与训练、战备在实践中 有机的统一 了起来,既较好地完成了修路任务,又进行了必要的训练和战备工 作,部队的军政素质、技术水平和修路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在处理政治与工程任务的关系中,既反对脱离工程任务空谈政治的教条主 义倾向,又反对只抓工程任务忽视政治的单纯业务观点,坚持把政治工作与工程 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抓好工程任务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根 据上述原则,各部队都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完成施工任务结合起来,通过强有 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注意利用工程间隙和一切可以利 用的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对指战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国际国内形势教育,人民解放军的建 军宗旨和优良传统教育。这种工程和政治两手抓的结果是,不仅工程任务完成得 好,应急抢修能力得到进--步加强,而且,干部、战士的政治思想面貌也不断发生 新的变化,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旺盛的战斗意志。
 在处理政治工作范畴内经常性政治工作与施工政治工作的关系中,强调政 治工作为施工生产服务,要求大力加强施工政治工作,把政治工作做到施工现场 去,渗透到施工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以保证施工生产任务的完成。各级党委、支 部都注意结合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不间断地进行思想动员,统一思想认识,充 分调动干部、战士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经常分析研究施工生产形势和 部队的思想情况,扎扎实实地解决施工生产中&实际问题;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 育和对团支部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团员、青年的突击作用。 不论执行什么任务,都及时进行任务交底,使全体人员充分了解任务数量和完成 任务的意义,明确施工计划、定额指标以及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存在困难和克 服困难的具体措施,并发动大家广泛进行讨论,使计划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在 施工现场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宣传鼓动工作,表扬好人好事,介绍先进经 验,并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激发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树立科学的劳 动态度,使部队保持高涨的劳动热情。经过多年的实践,各部队都逐步摸索总结 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政治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1962年铁道兵政治部在深入调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制定了《铁道兵施工政治工作纲要》。这个纲 要的颁布,使施工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对加强铁道兵部队 的施工政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牢固树立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光荣的“三荣”思想。铁道兵常 年担负繁重、艰巨的工程任务,而且不少分布于边远偏僻的地区,人烟稀少,交通 不便,经济比较落后,供应比较困难。干部、战士在这种艰苦环境下,任劳任怨,紧 张施工,不少人积劳成疾,伤病缠身,许多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经常出现一 些厌倦体力劳动和艰苦生活的思想情绪;甚至认为铁道兵不如其它军兵种光荣, 当铁道兵是“路走对了,门找错了”。这种思想影响铁道兵部队的建设,影响各项 任务的完成,是前进中的一大思想障碍。因此,多年以来,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始 终注意把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光荣的“三荣”思想作为铁道兵政治工作 的重要内容,深入持久地、不间断地对部队进行教育。
 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些干部、战士认为铁道纵队是“苦工队”,抢修铁路不如 打仗光荣,要求离开铁道纵队到野战部队去。针对这种思想,纵队领导及时提出, 铁道纵队是工程技术部队,要树立劳动光荣、劳动神圣的思想。铁道兵团入朝以 后,在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同时,又针对有些干部、战 士认为“铁道兵下苦力,不如前方光荣”的思想,反复进行了热爱劳动和铁道部队 与作战部叭同样重要、一样光荣的教育。1952年11月,铁道兵‘团政治部根据部 队入朝两年来政治思想教育的经验,曾在《关于铁道兵团政治工作的几个问题》 中明确提出:政治工作必须经常地在部队中贯彻阶级观念与劳动观念的教育,从 对待劳动的态度上划清劳动人民与剥削阶级的界限,使全体指战员充分了解劳 动创造社会、创造胜利、创造幸福的真理,把劳动看作是最高荣誉,养成热爱劳动 的习惯。在战争条件下,“铁道兵部队的劳动一-抢修,就是一种战斗任务,和其 它军兵神所进行的战斗同等重要,一样光荣。必须纠正那种把战斗与劳动分裂开 来,因而认为劳动没有和敌人拼刺刀光荣的错误思想。”通过反复教育,部队逐步 确立了“工程任务即是战斗任务”、“一切为了战争胖利”、“一切为了通车”的思 想,从而在敌机狂轰滥炸和特大洪水冲击的情况下,忍受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 牲,做到了隨炸随修,边冲边修,胜利完成了抢修任务,保证了铁路运输畅通。朝 鲜停战后,部队陆续回国。在胜利的形势和人民的赞扬声中,部分干部、战士不安心铁道兵工作的思想又有所兹长,铁道兵有没有地位,当铁道兵有没有前途,施 工劳动光荣不光荣的问题再次冒了出来。针对部队的思想反映,在1954年3月 召开的铁道兵首届党代表会议上,明确指出: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任何工作岗 位,在整个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中,都是光荣的,都是有前途的,也都是有其适当 地位的。我们要树立长期地、全心全意参加铁路建设事业的思想。为了多修铁路, 需要我们自觉地献出自己的全部劳动。”崔田民在向这次会议作的政治工作报告 中指出铁道兵的任务,无论战时和平时,主要的是修铁路。”“我们铁道兵是光 荣的,我们的任务也是光荣的,必须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加强劳动为 荣的思想。”会议通过的决议中,号召铁道兵全体共产党员和全体指战员坚决执 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克服骄傲自满,保持和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优 良传统,勇敢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到边疆去,到山沟去,争取成为祖国铁路建设 的突击队。
 铁道兵首届党代表会议开过不久,1954年5月又召开了铁道兵第三届庆功 大会。朱德总司令亲临大会作了重要讲话,勉励铁道兵部队要为铁路建设事业作 贡献。他说铁道兵是经过战争考验、有组织有训练的部队,所以,党把你们放到 最重要的地方,让你们担负困难最多的艰巨工程。”“你们得到祖国人民的信任, 这是你们的光荣。”王震司令员踏勘宝成铁路刚回京,就在庆功大会上谈了自己 的感受。他说-们能和同志们一起劳动,参加修铁路,开山洞,架桥梁,并能在 这些工程中铲上几铲土,乃至一辈子能够跟你们把铁路修过天山,修过昆仑山, 一直修到喜马拉雅山,那真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享受。”
 上述两次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有力地促进了“三荣”思想教育的深入,从而 使广大指战员进一步振奋了革命精神,深刻认识到积极参加铁路建设和艰苦劳 动的意义,增强了当铁道兵的光荣感,并以战斗的姿态,抢修的精神,投入黎湛、 鹰厦铁路的抢建。当上述铁路胜利竣工,当地党政军领导和人民群众以无比喜悦 的心情隆重举行通车典礼,回国观光华侨和驻地群众敲锣打鼓热情慰问部队时, 广大指战员更加感受到了和平建设时期自己付出艰苦劳动的光荣,感受到了当 铁道兵的光荣。特别是胜利完成黎湛、鹰厦铁路的抢建任务后,1958年3月召开 的中共铁道兵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朱德总司令曾亲自到会讲话,给了铁 道兵以高度评价。他说:你们“既是解放军不可缺少的一个兵种,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生力量。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年代里,你们铁道兵能够贡献出力量,不仅 是你们的光荣,也是人民解放军的光荣。”朱德总司令的讲话,使广大指战员受到 更大的教育和鼓舞。
 1962年12月,铁道兵召开中共铁道兵第二届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这次会 议认真传达学习了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4对铁道兵任务、性质所作的重要指示, 号召广大指战员进一步树立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光荣的思想。为深入 贯彻这次会议精神,铁道兵政治部在《铁道兵》报上先后发表了《我们是光荣的铁 道兵》、《艰苦劳动,献身祖国I《勤俭节约,建设社会主义》3篇讲话材料,组织干 部战士进行学习讨论;同时,用了近半年时间在《铁道兵》报上发起《劳动光荣,艰 苦光荣,当铁道兵光荣丨的笔谈会,发动各个岗位的同志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发表 对“三荣”思想的认识。《铁道兵》报还以章回的形式连续发表了铁道兵从解放战 争、抗美援朝,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光荣历史,具体生动而又系统的 宣传了“三荣”思想,对部队“三荣”思想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此后,在1963年12月召开的中共铁道兵第三届代表大会的党委工作报告中又指出:要使每个成 员牢固树立“三荣”思想和勤俭修路的思想,这是铁道兵思想战线上长期的艰巨 任务。广大指战员要“积极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党叫千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在一切工作中,吃大苦,耐大劳,不怕困难,勤勤恳 恳,兢兢业业,把各项工作做好。”要竭尽全力,“圆满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让 事实证明,我们不愧为铁路建设战线上的突击队
 广泛深入的“三荣”思想教育,不断增强了干部战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 了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决服从国家的需要,服从任务的需要,为革命战争的胜利, 为社会主义事业,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忘我劳动,无私奉献。正是有了这种精神, 才使干部、战士既经受住了战争年代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又经受住了和平建 设时期艰苦环境、艰苦生活、艰巨任务的考验。30多年来,广大指战员一顶帐篷, 西海为家,一双铁脚,走遍天涯,长年累月地钴山沟,住帐蓬,走小路,修大路,转 战于祖国的四面八方,不停歇地向大自然开战,充分显示了铁道兵战士的高尚情 操。他们历尽艰辛,饱经磨炼:零上50多摄氏度高温的烘烤,零下50多摄氏度严 寒的冰冻,高原缺氧的折磨,茫茫沙海的困扰,险恶暴风的袭击,以至无情的死神 的威胁,都丝毫没有动摇他们那种不畏艰险、知难而进的坚定决心。由于任务转换流动,而且多在边疆艰苦地区,今年东南,明年西北,大多数干部包括一些领导 干部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家,家属不能随军,随军也不能随队,休假没有保证,来队 没有住处,长期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不少人就是这样度过了大半生。有些干部 家属随军了,也是孩子无处上学,工作无法解决,收入相对下降,生活十分艰难。 为了解决工作问题,她们不得不迈开双細,走上工地同干部、战士一起参加施工, 经受艰苦劳动的考验和锻炼。许多干部家属几年不能与丈夫相见,I胳时来队探 望,因条件所限也难得适当安置,有时不得不几家挤在一顶用布帘隔开的帐蓬 里,有的甚至在水泥涵管里安家。但是他们为了党的事业,从来都是一丝不荀、竭 尽全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几十年来,广大指战员就是凭着“一切服从祖国需要’’、“一切为了社会主义” 的坚定信念和一颗造福人民、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舍小家,为大家,不讲价钱, 不计报酬,以“让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创造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 英雄业绩。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第一条高原铁路,第一条地下铁道,第一座当时最 长的铁路隧道,第一座跨海的铁路长堤,以及地处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林区铁 路,到处都留卞了他们的足迹,洒下了他们的汗水,在全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声 誉。正像《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词中所描写的广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 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那个江南稻花 香。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呀织上那铁路网,今天汗水洒下地,明朝那个鲜花齐 开放。同志们哪,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啊,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1966年周恩来总 理接见铁道兵党委常委时曾称赞《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很好,并情不自禁的 带头唱起了这首歌。铁道兵广大指战员从自己辛勤劳动、艰苦创业的成果中,从 周总理及全国备族人民的赞誉声中,进一步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坚定了自己的 “三荣”思想。
 第三、牢固树立机关为部队服务的思想。儿十年来,铁道兵各级领导机关牢记机关为部队服务的宗旨,坚持面向连队,面向基层,面向现场,面对面地指导工 作,解决问题,努力为部队建设和完成施工生产任务创造良好条件。机关为部队 服务,主要有3个特点:
 一是靠前指挥,现场指导。铁道兵除1956年至1958年成立过第1军外,大部时间没有设立军一级机构;而部队又高度分散,遍布祖国的四面八方,这就为 机关对部队工作的指导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及时解决部队施工屮遇到的问题 和困难,铁道兵领导机关始终坚持了靠前组织指挥,加强现场指导的工作方法。 1954年8月幵始抢建黎湛、鹰厦铁路,部队先后集中于两广、福建,铁道兵党委 毅然决定铁道兵领导机关从北京移驻广西贵县,现场组织黎湛线施工^根据党委 的决定,铁道兵几位主要领导在部队到达之前即赴赴现场,察看工地,并就民工 上场、材料供应、生活保障等问题同当地党政机关作了周密讨论安排。机关各部 门到达工地后,一面安家办公,一面组织各级政治机关在黎塘设立接待站、宣传 鼓动站,昼夜接送向施工现场开进的部队,及时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施工 过程中,机关很少开会、发文件,主要是深入施工现场,随吋了解情况,当面解决 间题;对一些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则组织专丨'】力量,吃住在现场,蹲点帮助指 导。黎湛铁路接轨通车后,隨着部队向福建转移,铁道兵领导机关又从贵县迁往 福建省南平,分散居住在儿个山头上。在这里,铁道兵党委、领导和机关紧张而有 条不紊地组织指挥“移山填海”战斗,抢建近700公里的鹰厦铁路。在此期间,铁 道兵主要领导经常率领机关干部爬山越岭,奔波在筑路工地上。他们对部队的施 工和生活情况,了如指掌,许多应当解决的问题不待部队提出,就主动予以解决。 抢建黎湛、鹰厦铁路任务完成后,部队任务由相对集中分散到了全国各地,铁道 兵机关由南平回到了北京,但是机关为部队服务,处处为部队着想,主动帮助部 队克服困难,解决实际问题,尽可能地减轻部队负担,仍然是铁道兵领导和全体 机关干部刻意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部队反映很好。特别是1962年以后,部队连 续扩编,任务大量增加,数条新建千线相继上马,常常有几个师同时集中在一条 线或一个地区施工,需要及时协调解决的问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铁道兵领导 机关除经常派出工作组深入施工现场,具体帮助指导,及时解决部队急需解决的 有关问题外,在部队相对集中的地区,还根据工作需要抽调机关干部组织工作机 构,作为铁道兵的派出机关,住进工地,就近指挥,实现面对面的领导。1964年5 月,中共中央决定组织开发大兴安岭林区会战,铁道兵有3个师参加,铁道兵领 导及时抽调干部进驻林区参加会战指挥部的工作,统一解决铁道兵部队的有关 问题。同年8月,中央决定组织西南铁路大会战,铁道兵有5个师参加,铁道兵领 导又积极抽调干部参加了工地指挥部的工作,转战贵州安顺和四川西昌V直接实施现场的施工组织指挥。此后,在襄渝线、沙通线、南疆线、青藏线以及北京地铁 的施工中,也都采取上述做法,先后组织了工地指挥机构。上述指挥机构,生活在 工地,吃住在现场,钻隧道、蹲桥头,抓影响全局的关键性重点工程,了解干部、战 士的生活和思想情况,决策比较符合实际,问题解决也比较及时得当,对充分调 动部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深入实标,调查研究。铁道兵领导机关不仅注意尽量靠前组织指挥,而 且重视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铁 道兵主要领导或分管工程的领导,对有些大的铁路干线都坚持开工前亲赴现场 调査研究,作好总体布局;施工中深入工地,了解部队的困难,听取干部战士的呼 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些领导还率领机关干部,深入部队研究总结专题经验, 实施正确指导,对铁道兵部队建设和完成施工任务起了重要作用。李寿轩司令员 1963年下部队总结制订的经济核算实施办法,曾受到部队的一致好评。在铁道 兵领导的影响和推动下,铁道兵机关干部每年都坚持用3个月以上的时间深入 部队,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部队工作。不少工怍组直接深入施工生产第一 线,到重点和难点工程现场,同干部战士一起研究制订安全生产、保证质量、提高 效率的具体措施,不解决问题不撒手。指挥部和师机关的干部更是经常深入基 层,同连队干部战士吃住在一起,随时了解情况,帮助连队解决困难:
 三是体察部队疾苦,关心部队生活。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不仅重视抓施工生 产任务,而且重视抓物质文化生活。根据部队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多,当地粮油 供应不能完全保障干部战士生活需要的实际情况,铁道兵于60年代初统一筹办 了大型农场,不间断地为部队补助粮豆,改善伙食;为克服部队远离城市,医疗不 便的困难,铁道兵从上到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体系和卫生管理制度,保证伤 病员能得到及时治疗,并逐步降低发病率;为解决部队流动性大,不宜修建固定 营房,居住条件较差的问题,从上到下都多方面加强调査研究,筹措资金,周密计 划,逐步使部队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从荆条糊泥巴、透风漏雨的工棚,过渡到不 透风不漏雨的帐篷和活动板房,再过渡到干打垒作墙体、棉帐篷顶作房盖、防寒 隔热性能较好的房子;负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除组织好正常的电影放映、派文 工团到基层演出外,铁道兵还拨专款给连队增发文体器材,使连队在工余时间和 节假日里能够较好的开展文体活动。不少领导下部队,都亲自察看连队的生活设施和伙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抢建鹰厦铁路时,王震司令员视察部队时发现连 队伙食不好,当即决定给连队每人每天补助2两黄豆,给风枪手每人每天补助1 个鸡蛋、1两奶粉。1964年,崔田民政委到东北林区部队检査工作,发现许多连队 的黄豆炒着吃,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就当场决定给每个连队买头毛驴,磨黄豆做 豆腐、豆浆改善伙食。他还号召炊事员都要学会生豆芽,以补助连叭蔬菜供应之 不足。从此以后,各连队不仅能经常吃上豆芽、豆腐,喝上豆浆,不少连叭在工地 上还以豆浆代水喝,既消暑解渴,又增加营养,受到了干部、战士的赞扬。
 领导机关面向现场为部队服务的作风,温暧了基层干部战士的颗颗赤诚之 心,也激励了部队坚軔不拔、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


全部评论(0)
  • 十三、铁道兵并人铁道部进入80年代,为了适应国家体制和军队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提议撤销铁道兵建制。据此,1982年3月20日,中央书记处第161次会议讨论了铁道兵的体制问题。一致认为,邓小平关于撤销..

    河边草浏览:33610次 评论:0
    2018-07-20 05:49
  • (四〉围绕施工生产加强后勤保障铁道兵作为一支铁道工程部叭,常年担负着繁重艰臣的施工任务,与其他部队相比,在后勤保障方面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一是部队高度分散,点多、线长,驻地偏僻,有的跨越数省数市;二是物..

    河边草浏览:31579次 评论:0
    2018-07-20 05:49
  • (二)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施工能力铁道兵无论战时抢修抢建铁路,还是平时为国家新建铁路,都离不开工程技术。科学技术在铁道兵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铁道兵自组建之日起,就十分重视科学..

    河边草浏览:28877次 评论:0
    2018-07-20 05:48
  • (一)按照部队的性质任务加强思想建设如何把部队的思想,特别是各级干部的思想,真正统一到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铁道兵性质、任务的指示上来,坚定地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是铁道兵部队思..

    河边草浏览:28967次 评论:0
    2018-07-20 05:47
  • 十二、紧密结合铁道兵特性建设部队35年中,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道兵部队都胜利完成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的各项任务。铁道兵部队之所以能够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河边草浏览:28948次 评论:0
    2018-07-20 05:47
  • (三)加强核算,提高经济效益长期以来,铁道兵部队在参加国家经济建设中,始终注意按经济规律办事,树立成本核算思想,努力争取以较少的消耗完成较多的任务,提高经济效益。早在1954年就根据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

    河边草浏览:28959次 评论:0
    2018-07-20 05:46
  • (二)广揽外委工程,增加经费收入在积极完成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指令性任务的前提下,铁道兵各部队都积极主动地承揽路外其他部丨’丨、地区或单位委托的一些工程项目,统称外委工程。承担外委工程,实际上也是铁道..

    河边草浏览:29068次 评论:0
    2018-07-20 05:46
  • (一)精简机构,压缩兵员为了解决投资任务少与部队兵员多的矛盾,努力做到自负盈亏,经费自给,铁道兵党委经过反复研究,并报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批准,从1980年开始,即大幅度精简机构,压烕兵员。1980年初,铁道兵退..

    河边草浏览:35472次 评论:0
    2018-07-20 05:45
  • 十一、改革体制实现军费自给根据邓小平1975年以来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有关指示,特别是要减少总人数,把军队搞精干的指示,1977年12月,中央军委召开全会对裁减军队定额,加强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等问题,作..

    河边草浏览:30178次 评论:0
    2018-07-20 05:45
  • (四)宝成铁路抗洪抢修1981年8月中下旬,川北、陕南等地区连降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嘉陵江流经陕西凤县境内时流量为正常流量的3,5倍。洪水泛滥造成不少地区房屋倒塌,农田被毁,宝(鸡)成(都〉、宝(鸡..

    河边草浏览:29247次 评论:0
    2018-07-19 09:41
  • (三)唐山地震紧急抢修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并波及北京、天津。(北)京山(海关八通(县)坨(子头〕两条铁路正线遭受破坏达403公里。其中茶淀至雷庄间约100公里最为严重,许多地段路基..

    河边草浏览:28809次 评论:0
    2018-07-19 09:40
  • (二)京广铁路北段抗洪抢修1975年8月初,河南省境内连降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部分地区洪水泛滥,河堤坍塌,水库决口,沟通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京广铁路小商桥至确山102公里地段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焦庄至遂平间的15公..

    河边草浏览:28105次 评论:0
    2018-07-19 09:40
  • 十、积极参加抢险救灾铁道兵部队在担负繁重的铁路修建任务的同时,还经常根据国家需要积极承担了一些地区的森林灭火和抗洪、抗震等抢险救灾任务,为迅速恢复铁路交通,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帮助人民群众恢复生产..

    河边草浏览:28334次 评论:0
    2018-07-19 09:40
  • (三)参加国防工程建设为加强国防建设,做好战备工作,铁道兵部队30年来,直接参加修建的铁 路、公路、机场、洞库等国防战备工程共231项。其中清绿铁路专用线、中尼公路、 中老公路、柳河洞库和上海虹桥机场工程是..

    河边草浏览:29230次 评论:0
    2018-07-19 09:38
  • (二) 紧急抢修中印边境公路1962年,印度军队多次在中国西藏边境挑起军事冲突,侵犯中国领土,并在 国内煽动反+狂热,加紧扩军备战。同年10月20日,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同时 对我国发起全面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奉命..

    河边草浏览:28814次 评论:0
    2018-07-19 09:37
  • (四)加强对空作战,掩护部队抢修为了适应援越抗美抢修抢建任务的需要,第1、第6支队在入越前,均组建 了对空防护分队,支队、各团成立了高机连,各营成立了高机排。入越后,营高机 排相继扩编为高机连。1967年,铁..

    河边草浏览:27922次 评论:0
    2018-07-19 09:35
  • (三)快速抢建公路,改善越西北地区交通根据中、越两国政府签订的中国援助越南修建公路的协定,第6支队主要担 负了 8、10、12号3条公路的修建任务。这3条公路,位于越西北地区的老街、莱 州两省境内,是搞活越西北..

    河边草浏览:28017次 评论:0
    2018-07-19 09:34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