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铁道兵·综述·十二、围绕施工生产加强后勤保障
2018-07-20 05:49:20 浏览:31579次 【

(四〉围绕施工生产加强后勤保障

 铁道兵作为一支铁道工程部叭,常年担负着繁重艰臣的施工任务,与其他部 队相比,在后勤保障方面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一是部队高度分散,点多、线长, 驻地偏僻,有的跨越数省数市;二是物资需要量大,供应渠道较多,既有工程物资 又有军需物资,有的由国家统配,有的由地方筹措;三是多数部队地处深山僻壤 或边疆地区,交通不便,运输十分困难,有的地区只能靠人抬马驮;四是后勤工作 量大,所有经费、物资,从申请到结算都要按军需用费和工程用费分别归口,执行 两种制度,建立两种账目。
 多年来,铁道兵部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把国家供应与自己动手结 合起来,改革体制,建立制度,开办工厂、农场,广开渠道,不断提高各级后勤保障 能力,保证了部队以施工生产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一、不断完蕃供应管理体制。
 1954年,铁道兵的经常任务由主要担负战时铁路抢修抢建转入了主要参加 国家铁路新建。根据这种情况,中央军委确定铁道兵部队所需之生活费、行政事 业费、军事装备费等开支,列人国防费预算,由总后勤部按照全军统一标准负责 供应;承担国家铁路基本建设所需之资金、设备、材料等,根据部队年度任务,由 铁道部负责拨付和结算。当时,部叭正集中兵力抢建黎湛、鹰厦铁路,铁道兵领导 机关移住施工现场,对部队实施直接组织指挥,后勤工作也立足现场实施直接保 障;铁道兵在铁路沿线之适当地点设立物资仓库,对全线重点工程所需物资实行 直接供应,师仓库储备少量物资,在本管区内协同完成全部保障任务。黎湛、鹰厦 铁路建成后,部叭投入包兰、滇黔、外福、清绿等铁路修建任务,驻地比较分散。根 据情况的变化和执行任务的需要,从1958年开始,铁道兵决定将原来的实施流 动保障改为以固定设点保流动供应的做法,先后在株洲、鹰潭、沈阳、石家庄组建 了 4个材料基地,专门负责部队所需物资的调运和储存工作。与此同时,铁道兵 后勤部还在徐州、株洲、鹰潭、昆明、祁连山等地扩建和筹建了 5个工厂,分别承 担部趴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和机具制造。1962年至1970年,部队几次扩编、增编,施工机械、车辆逐年增多,年完成投资额最高达到16亿多元,所需物资达 200万吨以上。为了便于组织指挥和保障供应,1969年国家确定铁道兵承担基建 任务所需资金、设备、材料,单独建立户头,直接由国家有关部门拨给。根据这一 供应体制上的改变,铁道兵各级后勤部门的组织编制及时进行了调整充实,得到 了很大的加强。铁道兵后勤部先后组建了沈阳、天津、上海、武汉、西安5个办事 处,担负物资加工、订货、调运等任务;仓库由4个增至9个;工厂由5个增至14 个;并接管和组建了 3所医院、2所疗养院。师扩建了仓库、医院、汽车营等后勤 保障分队;团仓库、卫生队、汽车连、修理连等保障分队也增加了编制定额,形成 了 3级管理的、有组织物资、卫生、运输、技术等综合保障能力的后勤体系。
 为能及时保障部队所需物资的供应,铁道兵在加强兵、师、团3级后勤组织 建设中,特别注意重点加强了师、团后勤建设,使师、团仓库不仅能担负物资收发 保管任务,还能承担木材加工、修旧利废等生产任务;修理分队不仅能完成装备 修理任务,还能承担简易机具、器材的制配任务;师医院编制床位250张,团卫生 队编制床位100张,都具备了野战医院的防病治病能力。隨着后勤保障任务的日 趋繁重以及后勤保障机构的不断扩大,到70年代,后勤保障人员的总量达到了 部队总定员的25“左右。为了迅速提高后勤人员的迚务素质,保证后勤保障任 务的圆满完成,各级后勤部门都注意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教育全体后勤人员增强 全局观念、战备观念、群众观念、政策纪律观念和勤俭节约观念,树立眼睛向下、 面向基层,勤勤恳恳为部队服务、,为施工生产服务的思想。实践证明,各级后勤保 障部门、保障分队在部队平时参加铁路建设,战时遂行铁路保障,以及特殊情况 下执行防洪抢险、抗震救灾等任务中,都能迅速展开工作,完成保障任务。^
 第二、上级供应与自己动手相结合,做好物资保障工作。
铁道兵部队担负国家铁路建设任务所需之物资材料主要由国家组织供应, 因而基本可以得到保证。但由于物资需用量较大,加之生产调度等因素的影响, 有时供需矛盾也很突出。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各部队都注意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优良传统,把上级 供应与自己办工厂、办农场,开展群众性的业余生产结合起来,在力所能及的情 况下,努力争取自己解决一部分生产和生活物资,以减轻国家负担,弥补供应不 足,保证部队施工和生活的需要。
 大搐农副业生产,是铁道兵自己动手,减轻国家负担,改善部队生活的重要 方面。1954年王震任铁道兵司令员之后,就把搞好农副业生产提到了议程。1955 年,鹰厦铁路掀起了“移山填海”的施工高潮,20万军民由北向南一线展开,人员 集结多,劳动强度大,主食超标准,副食靠外运,部队的伙食不够好。为了改善部 队生活,铁道兵党委发出号召,要求部队自己动手,开展农副业生产,弥补供应不 足。在此情况下,各部队都在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根据当地条 件,开垦荒地,养猪种菜,从而使农副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仅据1957年至1961 年的统计,即产粮279万斤,产莱5979万斤,产肉385万斤,使部队生活有了明 显改善9 1962年2月,铁道拜党委扩大会议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大量神粮、大 量养猪”的指示,明确规定各部队可抽调3〜5“的人员从事农副业生产。根据这 个决定,到1963年底,共落实土地203895亩,办起大小农场62个,共投人兵力 15846人,各种农业机具967台,汽车141辆,马车138辆,耕畜1234匹,生产规 模逬一步扩大。当年收获粮、豆共661万斤,不仅解决了部队粮食定量不足的问 题,还交售给国家63万斤。1964年后部队陆续投入东北林区和西南三线地区担 负铁路修建任务,为了充实和加强施工力量,从事农副业生产的人员逐步减少, 到1965年底减至4358人。但各农场都注意加强经营管理,发展机械作业,少用 兵,多种地,弥补人员之不足,因而基本做到了减人不减产。1969年6月14日, 经中央军委批准组建了铁道兵东北农场,对嫩江地区的各师农场实行了统管。同 时,各师农场也进行了调整,取消了团办农场,由师统一经营,使农场数量由62 个减至12个。由于领导精力相对集中,生产人员相对稳定,经营管理不断加强, 产量逐年提高。特别是嫩江农场,人员由〖万人减至8000人,耕种面积由33万 亩增至45万亩,耕、耙、播、压、收割等主要田间作业和场院作业均实现了机械化 或半机械化,并且逐步总结了一套科学种田的成功经验,从而使粮食产量不断大 幅度上升,收成最好的年度总产量达到了 1. 6亿斤,人均产粮2万斤,人均产值 3873元,人均收益2097元。到1983年累计完成总产值2亿多元,盈利10768万 元,不仅偿还了 1201万元的建场投资,上交利润2256万元,还利用盈利添置了 大量农业机械,修建了部分房屋、场院、机棚、粮库、公路、水库等基础设施,在嫩 北荒原上,建起了一座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544万元,流动资金2517万元,年产 1亿斤以上粮、豆的大型机械化农场。在加强农场建设的同时,铁道兵还积极组织基层发展业余生产。广大指战员在紧张而连续的施工任务中,走到哪里,就把 生产搞到哪里,千方百计,不断提高肉菜自给率,从而形成了农场专业生产和连 队业余生产相结合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农副业生产力量。从1957年至1983年的 27年间,共生产粮食19.44亿斤,交售国家7亿多斤;生产大豆近2亿斤、蔬菜 11- 3亿斤、肉类1. 1亿斤。
 铁道兵办工厂是在部队不断扩编、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况下,为适应客观需 要,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只承担装备修理的单一 任务发展到能同时生产机械、建材、化工、钢铁等多种产品的过程。1953年以前, 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执行铁路抢修任务时,只有1个机械修制工厂,1950 年定点在徐州。1951年,为便于入朝部队的装备修理,铁道兵团决定将其中的修 理车间由徐州移到了安东(现丹东)组成了永甸分厂。1954年,部队开始参加国 家大规模铁路建设后,工厂逐步有所发展,铁道兵决定将徐州工厂、永甸分厂、志 愿军541部修理厂和西北军区;西宁军用汽车修理站合并组成2个工厂:以徐州 工厂为基础,铒成了铁道兵后勤部第1工厂,定点徐州;其余3个厂、站合编为铁 道兵后勤部第2工厂,随队参加完成黎湛、包兰铁路的修建任务后,于1958年定 点株洲。此后,1958年至1961年期间,铁道兵又先后在株洲筹建了石棉水泥管 厂,在鹰潭筹建了混凝土成品厂,在昆明筹建了桥梁厂,在青海祁连山与青海省 合资筹建了铜铬厂。与此同时,第1、第2、第6、第9、第11师等单位也相继筹建 了小水泥厂、小钢铁厂等。但是,由于这些工厂是在“大跃进”的形势下仓促上马 的,筹建不久就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未建成的缺乏资金;已建成的缺乏材料来源, 难以为继。因此,在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髙”的方针时,决定 只保留第9师的小屯水泥厂,其余均移交地方或下马停建。1962年后,铁道兵部 队多次扩编,担负着林区、三线、北京地铁、援越抗美等多项铁路新建和抢修任 务,有些修路物资,单靠国家供应,很难及时满足需要。为了加强物资保障工作, 铁道兵又陆续新建工厂9个,接管工厂4个,并对原有的徐州、株洲工厂进行了 扩建和技术改造,使企业化工厂的数量由2个增加到15个。其中机械修制工厂 9个,建材工厂4个,化工厂1个,钢铁厂1个。这些工厂的建成投产,对保障施 工生产的顺利进行起了较好的作用。据统计,铁道兵从开始自建工厂起,至1983 年底止,各工厂生产的主要建材共有生铁如.8万吨,钢材5丨2万吨,水泥269万吨,硝酸铵15. 2万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4161孔,钢筋混凝土轨枕196. 8万 根;生产的主要设备有推土机6580台,压风机3339台,铲运机660台,以及其他 数以万计的施工机械、机具、器材等。
 在大力发展企业化工厂的同时,各部队还因地制宜自办了一些小厂、小矿。 如第5师在成昆线施工中,利用地方下马的小水泥厂恢复生产水泥3丨2万吨;第 9师在京通线施工中,自建砖厂,生产红砖2017万块,占部队需要量的81 4^; 第2、第6、第11师等单位在襄渝线施工中,开采石炭(劣质煤)近30万吨,基本 解决了部队生活用煤。据统计,各部队办小厂、小矿的最高年产值达到634万元。
 铁道兵在修路过程中,适当开办一些工厂,不仅为施工开辟了新的物资来 源,为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也为部队建设积累了资金。据统计,办厂以来共投资 4-43亿元,累计完成产值14.55亿元,实现利润2.08亿元,上缴税金2231万 元。到1紹3年底,铁道兵实有固定资产净值29753万元,流动资金8067万元,较 好地发挥了投资效益。同时,自办工厂还大大增强了供应保障丄作的主动性和及 时性,解决了一些工程用料上的燃眉之急。如1970年成昆线缺少架桥设备,影响 按时铺轨通车,这时,铁道兵徐州机械厂和昆明机械厂便集中力量,昼夜突击,仅 用半年时间,就赶制了 4台130吨架桥机,及时满足了架桥的需要,受到了国家 计划委员会的表扬。
 第三、提离部队装备器材的自修率。
 铁道兵施工装备数量大,品种多,维修保养任务很重,施工任务繁重时,1年 中通常有8000台左右的机械、车辆需要进行大中修。有一段时间采取的做法是: 大修送工厂,中、小修由部队承担。但是,由于待修装备数量多,修理能力有限,远 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因此,各部队在历次整编中,都注意根据施工机械化的要求, 不断加强修理分队的建设,逐步建立了部队修理与工厂修理相结合,以部认修理 为主;专业修理分队与机械、汽车分趴自行修理相结合,以自行修理为主的修理' 体制。到1973年,部队修理分队增至122个,其中师修理营属分队43个,团直属 修理分队79个,共有技工22933人、各种修理设备4436台,师年修理能力达到 500台以上。自1969年部队开展自修后,共完成大、中修机械、车辆87266台,自 修率达到80允以上。1978年,总后勤部提出了“检测仪表化、工具机械化、工艺合 理化、质量标准化”的“四化”保养、“四化”修理之后,部队装备修理工作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少修理分叭实行了总成互换修理,组织生产流水线、作业一 条龙等修理保养方法,从而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在修时间,提高了修理质量, 使部队装备失修、失保现象大为减少,车辆平均大修间隔里程达日.5万公里,不 少大型机械达到安全运转万小时无大修,充分显示了科学管理的优越性。
 在积极组织开展修理工作的同时,各部队还注意对施工现场返回或废弃的 大量废旧物资进行分类筛选,凡有可能修复的都想方设法进行修配改制,重新利 用。第11师第52团仓库在发送物资的同时,即将替下的物资收回,然后根据损 坏情况,能修的修,能配的配,力争能够继续使用,仅1974年即修复各类料具近 4万件,价值23万元。第14师第67团仓库长期坚持修旧利废,从整修各种模 板,发展到修理隧道施工使用的水、风、电设备,5年完成产值达100万元。第8 师仓库按施工现场所需的规格,集中加工木材,使出材率高达82”。第10师给 水发电营长期坚持废油更生,10年再生油料1047吨,价值120万元。根据一些 单位的经验,铁道兵曾在部队中广泛进行了修旧利废、勤俭节约的宣传教育,并 逐步使修旧利废形成了制度,规定各级仓库年完成修旧产值要达到5万元,各特 业分队年完成修旧产值要达到1万元。这样就使修旧利废工作进一步落到了实 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1970年至1978年统计,共修制各种料具16413万件, 不仅解决了施工急需,而且节省了大量开支。亊实说明,开展修旧利废,既是管理 的手段,也是物资供应的一个补充来源。
 第四、加强部队生活管理。
 铁道兵部队常年处于繁重、紧张的体力劳动之中,干部战士的体能消耗很 大,如何从生活物资供应上倮证部队有健康的体魄,旺盛的士气,以适应完成施 工任务的需要,是后勤保障工作要经常考虑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处严寒酷 暑、高原缺氧地区的部队,他们能否站住脚跟,顺利执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物质生活条件。因此,铁道兵的后勤工作历来十分重视搞好部队生活保障,尽 力让战士吃好、睡好,讲卫生,不生病。多年来,铁道兵部队经过坚持不懈的艰苦 奋斗,创造性地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同时,也在劳动实践中,逐步地改善了自己 的生活条件。
 在伙食管理方面,早在60年代,基层伙食单位就办起了小作坊,运用自办农 场生产的大豆大搞“三豆〃(生豆芽、磨豆浆、做豆腐这“三豆”,在蔬菜供应淡季和组织突击性劳动时,对改善部队伙食起了很大作用.同时,在生活物资来源上 也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除当地供应外,各级后勤部门还有组织的到外地积 极采购、调拨冻肉、冻鱼、脱水蔬菜等食品以及小麦、大豆等供应部队,再加上连 队积极开展养猪、种菜的收获,就可以较好地保证主副食品的供应,不论驻哪个 地区的部队,绝大多数都可达到或超过规定的灶别标准,有的还略有节余。
 在卫生管理方面,各级卫生人员经常保持1/3的人员深入基层单位,深入施 工现场,积极开展防病治病工作。不少部队,春季防流感,夏季防痢疾,平时抓保 持,节日抓突击,做到了常抓不懈。同时,注意对有疟疾、痢疾病史的人员按时进 行抗复发治疗,对干部和炊事人员按时进行体格检查,对隧道施工人员的矽肺普 查,也基本形成了制度,因而有效地控制了疾病流行,减少了多发病、常见病以及 一些职业病的发生。据多年统计,痢疾、肝炎、肠炎、疟疾、流感等发病率,一般都 低于全军规定的控制指标。此外,部队医院、卫生队通过不断充实医疗力量,增添 医疗设备,整顿医疗作风,收治能力和治愈率也不断提高,病员后送率大大减少。
 在生活设施方面,普遍重视改善居住条件。部卩人参加铁路建设初期,施工连 队多数住临时房屋,标准低,质量差,结果是1年新、2年旧、3年漏,维修费用高, 生活影响大。60年代担任林区和三线铁路建设后,为了减少临时工程量,加快主 体工程进度,逐步改变为南方部队住帐篷和活动房屋,北方部队主要住棉帐篷, 到1972年,铁道兵在用帐'篷达到17217顶,计55万多平方米;活动房屋13234 栋,计99万多平方米。部队改住活动住房和帐篷后,虽然机动较快,安家迅速,每 到一地架起帐篷,打开背包,就可投入施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造价高, 防寒隔热性能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后来经过几年的流动搬迁和生活实践,广 大指战员逐步总结了各类住房的优点,又改进了构筑简易房屋的方法,北方不少 部队采取了以“干打垒”代墙、以帐篷作屋顶构筑简易房屋,使居住条件得到了进 一步改善。这种房子造价低廉,修建简便,居住舒适,深受欢迎。特别是寒区部队 创造的“地火龙”取暖法,省煤省柴,温度均衡,室内卫生,污染较少,很快得到了 普及和推广。在营具配备方面,也普遍选用了便于携带的折叠床和折叠桌椅,给 部队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多年来,部队在改善生活设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些单位成绩相当突出,受到了部队的普遍欢迎,也受到了上 级领导的重视。如第10师第48团进入青藏铁路施工后,为了适应高原的特点^促进部队生活的改善,做到了每个连队都有一个排风通气的伙房,有一口自制的 大型高压锅,有一个能储存7个月蔬菜的大菜窖,有一块塑料大棚菜地,有一个 小作坊。总后勤部曾在该团召幵了高原部队伙食管理现场会议,铁道兵党委也给 该团军需股记了一等功,并作出了向第48团军需股学习的决定。此后,各级党委 和后勤部门都更加重视基层生活设施建设,每年都集中一定的财力、物力,用于 改善基层单位的生活条件,对保证各地区、各部队各项任务的完成发挥了重要作 用。


全部评论(0)
  • 十三、铁道兵并人铁道部进入80年代,为了适应国家体制和军队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提议撤销铁道兵建制。据此,1982年3月20日,中央书记处第161次会议讨论了铁道兵的体制问题。一致认为,邓小平关于撤销..

    河边草浏览:33610次 评论:0
    2018-07-20 05:49
  • (四〉围绕施工生产加强后勤保障铁道兵作为一支铁道工程部叭,常年担负着繁重艰臣的施工任务,与其他部队相比,在后勤保障方面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一是部队高度分散,点多、线长,驻地偏僻,有的跨越数省数市;二是物..

    河边草浏览:31580次 评论:0
    2018-07-20 05:49
  • (二)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施工能力铁道兵无论战时抢修抢建铁路,还是平时为国家新建铁路,都离不开工程技术。科学技术在铁道兵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铁道兵自组建之日起,就十分重视科学..

    河边草浏览:28877次 评论:0
    2018-07-20 05:48
  • (一)按照部队的性质任务加强思想建设如何把部队的思想,特别是各级干部的思想,真正统一到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铁道兵性质、任务的指示上来,坚定地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是铁道兵部队思..

    河边草浏览:28967次 评论:0
    2018-07-20 05:47
  • 十二、紧密结合铁道兵特性建设部队35年中,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道兵部队都胜利完成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的各项任务。铁道兵部队之所以能够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河边草浏览:28949次 评论:0
    2018-07-20 05:47
  • (三)加强核算,提高经济效益长期以来,铁道兵部队在参加国家经济建设中,始终注意按经济规律办事,树立成本核算思想,努力争取以较少的消耗完成较多的任务,提高经济效益。早在1954年就根据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

    河边草浏览:28960次 评论:0
    2018-07-20 05:46
  • (二)广揽外委工程,增加经费收入在积极完成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指令性任务的前提下,铁道兵各部队都积极主动地承揽路外其他部丨’丨、地区或单位委托的一些工程项目,统称外委工程。承担外委工程,实际上也是铁道..

    河边草浏览:29069次 评论:0
    2018-07-20 05:46
  • (一)精简机构,压缩兵员为了解决投资任务少与部队兵员多的矛盾,努力做到自负盈亏,经费自给,铁道兵党委经过反复研究,并报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批准,从1980年开始,即大幅度精简机构,压烕兵员。1980年初,铁道兵退..

    河边草浏览:35473次 评论:0
    2018-07-20 05:45
  • 十一、改革体制实现军费自给根据邓小平1975年以来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有关指示,特别是要减少总人数,把军队搞精干的指示,1977年12月,中央军委召开全会对裁减军队定额,加强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等问题,作..

    河边草浏览:30179次 评论:0
    2018-07-20 05:45
  • (四)宝成铁路抗洪抢修1981年8月中下旬,川北、陕南等地区连降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嘉陵江流经陕西凤县境内时流量为正常流量的3,5倍。洪水泛滥造成不少地区房屋倒塌,农田被毁,宝(鸡)成(都〉、宝(鸡..

    河边草浏览:29247次 评论:0
    2018-07-19 09:41
  • (三)唐山地震紧急抢修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并波及北京、天津。(北)京山(海关八通(县)坨(子头〕两条铁路正线遭受破坏达403公里。其中茶淀至雷庄间约100公里最为严重,许多地段路基..

    河边草浏览:28809次 评论:0
    2018-07-19 09:40
  • (二)京广铁路北段抗洪抢修1975年8月初,河南省境内连降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部分地区洪水泛滥,河堤坍塌,水库决口,沟通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京广铁路小商桥至确山102公里地段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焦庄至遂平间的15公..

    河边草浏览:28105次 评论:0
    2018-07-19 09:40
  • 十、积极参加抢险救灾铁道兵部队在担负繁重的铁路修建任务的同时,还经常根据国家需要积极承担了一些地区的森林灭火和抗洪、抗震等抢险救灾任务,为迅速恢复铁路交通,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帮助人民群众恢复生产..

    河边草浏览:28335次 评论:0
    2018-07-19 09:40
  • (三)参加国防工程建设为加强国防建设,做好战备工作,铁道兵部队30年来,直接参加修建的铁 路、公路、机场、洞库等国防战备工程共231项。其中清绿铁路专用线、中尼公路、 中老公路、柳河洞库和上海虹桥机场工程是..

    河边草浏览:29231次 评论:0
    2018-07-19 09:38
  • (二) 紧急抢修中印边境公路1962年,印度军队多次在中国西藏边境挑起军事冲突,侵犯中国领土,并在 国内煽动反+狂热,加紧扩军备战。同年10月20日,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同时 对我国发起全面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奉命..

    河边草浏览:28814次 评论:0
    2018-07-19 09:37
  • (四)加强对空作战,掩护部队抢修为了适应援越抗美抢修抢建任务的需要,第1、第6支队在入越前,均组建 了对空防护分队,支队、各团成立了高机连,各营成立了高机排。入越后,营高机 排相继扩编为高机连。1967年,铁..

    河边草浏览:27923次 评论:0
    2018-07-19 09:35
  • (三)快速抢建公路,改善越西北地区交通根据中、越两国政府签订的中国援助越南修建公路的协定,第6支队主要担 负了 8、10、12号3条公路的修建任务。这3条公路,位于越西北地区的老街、莱 州两省境内,是搞活越西北..

    河边草浏览:28018次 评论:0
    2018-07-19 09:34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