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篇》之安康烈士陵园
2010.10.15从北京出发,在北京西客站乘车南下。从列车途经湖北襄樊开始,我正式踏上了襄渝线。
安康现在是地级市,我到达安康时,是次日的下午。安康火车站是襄渝线上的大站,所有路过的快车都在此站停车。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挤出安康站,随即被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所迷惑。
我是在襄渝线大规模铺开施工的那年参军到达安康的。那时的安康县不通火车,我从西安出发坐了2天军车,翻越了整座秦岭山脉,才到达了安康的师部教导队新兵连。
待到安康火车站建成,可以通行火车时,部队退伍的老兵都坐火车离开安康、离开部队了。
记得那一年,师医院的女兵奉命集合,2辆大解放拉着我们去安康火车站欢送施工连队的退伍兵。大解放从医院出发,慢慢穿行过只有一条马路的安康新城。刚一“出城”,就和师部去车站的汽车汇合了,于是,车队浩浩荡荡地向安康火车站进发。裸露着黄土的马路上汽车碾过,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尘烟,女兵们站在车厢里,用手捂着口鼻。快到火车站时,汽车开始爬坡,大解放“嗡嗡”地低声吼叫着颤动着艰难地向坡顶爬去。我们紧紧的相互抓住,随着汽车的摆动节奏前后左右晃动着。
及至到达坡顶,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地,几根铁轨横在眼前。铁轨上一列长长的货车,车门敞开,没有帽徽领章的年轻战士塞满了车厢,拥挤在车厢门前。在“人墙”后面的战士,只好尽可能地伸长脖子,向车厢外探头张望。
我不知道战士们还在期盼看到什么:是战友?是首长?是连队打出的隧道?是战友们架起的高桥?是浴血奋战过的安康大地?还是那无数牺牲在安康不能“马革裹尸还”的烈士!我快步从站台的这头走到那头,又从那头走到这头,我的目光细数着车厢门口的每一张脸,我在寻找那个上海男兵,一个像极了吉普赛人的漂亮男兵。
“嘟嘟嘟……”开车的尖锐哨声划破天空,欢送的锣鼓敲响,一阵紧似一阵。货车的车门在慢慢关紧,载着退伍“老兵”的火车缓缓地启动了……我戴上了宽大的白口罩,遮掩噙满泪水的双眼……
我站在安康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四处打量,寻找昔日的痕迹。时光流逝了40年,安康火车站完全变了,安康大变样了。走到广场的边际时,啊!我看到了,我看到了那个常常出现在脑海中的坡道。虽然拓宽了,铺上了沥青,但还是那么陡。
在坡道的一侧是公共汽车站,我坐上2路汽车直奔市政府,因为我听说:安康烈士陵园就在市政府后的山上。天在慢慢的暗下来,下了车,我背着行装直接向烈士陵园走去。一路的上坡道,临到进入烈士陵园,天空淅淅沥沥的飘起了毛毛细雨。我把肩上的包放在烈士陵园办公室,就匆匆忙忙往铁道兵烈士的墓地赶去。下雨了!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下雨啊?!我呆呆地站在那一片黑压压的烈士墓群前,感到了一种悲壮!!
资料显示——安康烈士陵园,位于陕西安康市黄土梁西段,始建于五十年代初,占地75亩,陵园北依青山,面向城区,松柏成荫衬托烈士纪念碑十分显目,园内建成烈士墓200余座。其中有:牛蹄岭战斗中牺牲的烈士67名,三线建设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指战员174名、铁道兵学生连战士18名,对越自卫反击战在老山前线牺牲的烈士11名,1983年兰州军区部队为安康抗洪抢险而牺牲的烈士10名,地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牺牲的烈士及革命先辈16名。
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晨曦微露,我背着相机从陵园路的一个小旅馆走向安康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前正在大规模修建扩建房屋,据说政府又拨款修建烈士陵园了。在陵园外大兴土木是怎么回事呢?没想明白。
烈士陵园的纪念碑在陵园的中心位置,在晨辉的映照下格外庄严肃穆。
烈士纪念碑正面的场地上,晨练的安康大妈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手中的扇子上下翻飞。
昨夜的降雨涤荡了大地,树木青翠欲滴,小草含露。没有阳光,周围的湿气很大,晨霭中的远景还不清晰。
不知道还会不会下雨,心里很着急。我想打断一下陶醉在舞蹈中的大妈,暂时腾出场地以便拍摄烈士纪念碑。我说自己是来自北京的铁道兵女兵,修建襄渝线时我们师部医院就在安康,我是专程来拍摄我们铁道兵烈士墓的……晨练中的大妈都听明白了我的话,自动的向四周散开,但是却遭到一个中年妇女的激烈反对。至今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我感慨:如果没有当年铁道兵浴血牺牲修建襄渝线,怎么可能有安康的今天?!!
铁道兵烈士墓群在烈士陵园紧靠围墙的一个偏僻角落里,我必须穿过当地的一些民间墓葬,才能到达在豪华墓葬包围下的铁道兵烈士墓群。看着这些民间豪华墓葬,我觉得那么刺眼,心中的感慨升级到愤怒!!!
铁道兵烈士墓群依照山形慢坡递次向上排列修建。铁道兵烈士墓的外形大致一致,一块黑色的大理石墓碑,碑的后方是长方形的水泥冢。也许是地基下沉的问题,很多墓冢已经向外侧倾斜,与主体地基结构断裂脱离。靠近围墙的几排烈士墓间杂草丛生,墓冢上盖满了枯枝乱叶,墓碑上爬满了蜗牛。围墙前,不知什么时候来祭奠的战友们留下的横幅在风中抖动。已经很旧缠绕在一起的红色横幅上,“看望长眠的战友……”的字样依然醒目。
这是一次很奇怪的拍摄过程。正常的拍摄取景一定要有“天头地脚”,被反映的主体在照片的中心位置。现实是,一排排烈士墓在眼前林立,间距很窄,行距也很窄,限制和框死了拍照的取景构图。每张照片画面,必须同时拍2个烈士墓碑。另一个难题是画面中很难躲避民间墓葬。
前2排烈士墓因为有后排的墓群为背景,拍摄比较顺利。从第3排开始,我就进入了一种癫狂状态——拍摄取景时不能有“天”!让我激动和愤怒的民间豪华墓葬总是出现在我的取景框里!在照片画面中,墓碑的上方不能有一丝丝的天,否则就会框入民间墓葬。在墓群边缘的烈士墓,照片画面的上方和侧面,更是难以避让民间墓葬。为了不框入这些,我拍了删,删了拍,无数遍的来回重复都拍不好一张。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我越来越激动!我始终有一个感觉:我面前的烈士墓碑就是我朝思暮想的战友,分别将近40年了啊!我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在沸腾:我的拍摄是神圣的!不能亵渎烈士!!我是在和亲密无间的烈士战友相聚!!!
正午了。
陵园围墙外正在盖楼,隆隆声不绝于耳。脚手架上的工人发现了我,手搭凉棚向我这里张望。不久,有两个女工慢慢地凑过来。我含泪正在拍一组铁道兵无名烈士墓。听到她们的议论声:“这么多牌牌,都是当兵的。”“喔,好年轻那嘛。”刹那间,我的眼前又清晰地出现了战友们那一张张年轻的脸……那个小战士在隧道洞口羞涩的笑脸;那荒山野坡上,一块块用毛笔书写在木板上、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的烈士墓碑;长满杂草的黄土坟丘……我压抑了许久的感情突然像火山一样爆发,面对两个女工挥舞着臂膀慷慨激昂起来:这都是我的战友!为修襄渝线牺牲的!当年毛主席他老人家说“三线建设搞不好,我睡不着觉。”我们那么多战友前仆后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襄渝线修成通车,安康是最受益的地区,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善待这些功臣?!善待这些烈士?!!两个女工面面相觑,惊恐地望着我,一脸的茫然,嘴里反复地说:“喔,喔,是的呢嘛,是的呢嘛。”我和她们进行了简短的交谈。这两位30岁开外的安康女子,根本不知道铁道兵,也不知道铁道兵当年修建襄渝线的事情。
在铁道兵烈士墓群的左侧方,有安康市政府去年六月为三线民兵烈士和三线学生连烈士新建的纪念亭。纪念亭的中央是纪念碑,上有纪念碑文。左侧是民兵烈士纪念匾碑,上有“纪念襄渝铁路建设中光荣牺牲的三线民兵 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二零一零年六月立”的字样。右侧是铁道兵学生连烈士纪念匾碑,上有“为修建襄渝铁路119名三线学生长眠秦巴山中 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二零一零年六月立”的字样。在匾碑的背面,是119名(应为118名)牺牲学兵的英名。
我们铁道兵战友来祭奠烈士,只好把纪念的旗帜悬挂在这个纪念亭上。我看到广东的战友刚刚来祭奠过,在纪念亭的左上角,插着一面三角形的红旗,上书:“广东籍赴《襄渝线》悼念战友团”。我扶起了被风雨打倒的花圈,靠在纪念亭的纪念碑前。花圈上的字迹已经被雨水湮湿了——“悼念铁道兵十师牺牲战友们 沉痛悼念张瑞安战友 广东新会战友及乡亲们敬挽 ” 。广东战友们用黄色的缎带装饰了纪念亭和张瑞安烈士墓,烈士墓碑上的字用大红色刷新。还是因为避不开民间墓葬,我未能拍成张瑞安烈士墓的特写。一直很抱憾!
拍完铁道兵烈士墓,已是下午2点,我敬礼向烈士们告别。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一步三回头。铁道兵11师的烈士都在这个烈士陵园里,我却没有找到我的女战友李红兵。
再次来到安康烈士陵园纪念碑前,我终于拍下了这座高度为1949米的纪念碑。碑顶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纪念碑的正面镌刻着——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符先辉。纪念碑的背面镌刻着——纪念解放安康而牺牲的先烈们;纪念在三线建设和抗洪救灾中而牺牲的烈士们;纪念建国以来为安康革命和建设而献身的同志们。我拍下了纪念碑基座上的纪念碑碑文和安康烈士陵园记。
这时我才发现,在纪念碑的两侧分别有一个仿古建筑。左侧是“牛蹄岭战斗展览室”,门锁着。
右侧是“三线学兵事迹展厅”。门廊的柱子上有对联。左联:“救助黎民卷地洪涛不顾生 ”。右联:“ 凿通蜀道如苍面压何惧死”。
一些民工拿着工具进进出出,这是他们的临时工具房。我询问是否可以进去观展,民工们只是看着我并不作答。
我进入了“三线学兵事迹展厅”,迎面是一个有3个拱形门的展台,中间的拱形门书写着:1970.8--1973.8 三线学生连。左右两侧分别是当年三线男女学生的合影。绕展室的四周,是学生连战斗生活的照片展板和用品展柜。有一块展板的标题是:奉献牺牲。展板上有许多学生烈士的照片。看着当年和铁道兵战友朝夕相处的学生烈士们那朝气蓬勃稚气未脱的笑脸,我突然感到一阵窒息……
安康烈士陵园1984年进行过重修,新修了大门门亭和围墙,铺设了园内道路,新建了烈士纪念碑。1998年为纪念安康解放50周年,修建了“牛蹄岭战斗展览室”和纪念抗洪救险牺牲烈士纪念亭。
安康烈士陵园的大门门亭为仿古式飞檐建筑,悬挂着“丹心永存”的横匾。丹心亭旁有两幅浮雕。一幅是牛蹄岭战斗的作战场面。一幅是反映1983年安康抗洪救险的战斗场面。
走出安康烈士陵园的时候我没有回头,我怕我会痛哭——为了修建襄渝线,我铁道兵指战员几万大军浴血奋战在巴山汉水,前仆后继。年轻的战友们从天南海北奔赴到三线建设的战场。为了早日修通襄渝线,我成千上万的战友伤残!我成百上千的战友牺牲!!至今还有无数的矽肺战友挣扎在死亡线上!!!陕西省和安康市政府为何就不能为我铁道兵烈士立一座丰碑?!!为我铁道兵烈士建一座纪念亭?!!!
照片中可见多座铁道兵“无名烈士”墓
备注:在文章发表的次年,安康烈士陵园内的铁道兵烈士墓群进行了重新修葺。
本组照片拍摄于2012年4月
2010年10月看到的安康烈士陵园外大兴土木,原来是修了这样一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