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一个响亮的名字,一支英雄的部队,一段光辉的历史。
岁月流转,兵种消失,但那些血与泪、钢与火凝结的历史如史歌般长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长存于这天地之间!
中国铁建人,铁道兵的继承者,队伍浩荡,攻艰克难,勇于奉献,正踏在时代的征程,延续着铁军的辉煌……
八一前夕,让我们再次回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缅怀英勇战斗的英雄,纪念铁军的光辉历程,让“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永远在我们心头唱响!让伟大的铁道兵精神永远在我们的记忆里闪闪发光!
一、几经改编——铁道兵横空出世 |
194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东北组建的一支武装护路队伍,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
1946年5月在护路军基础上组建东北民主联军铁道司令。
1948年7月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决定,以护路军为基础,组成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
194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将铁道纵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受军委铁道部部长直接领导。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兼铁道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副部长吕正操兼任副司令员。
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进入人民解放军序列,铁道兵横空出世。
1954年3月5日,铁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最多时铁道兵总兵力达40余万人,先后修建了鹰厦铁路、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工程等大型铁路,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克服困难——铁道兵保障解放战争 |
“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成为铁道部队的口号。从1948年夏到1949年底,铁道部队广大官兵与铁路员工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地完成了抢修任务,保证了全国遭国民党军队破坏的几条主要铁路干线的通车。尤其铁道兵的前身铁道纵队成立后,全力抢修东北、华北地区的铁路,有力的支援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据统计,这期间共修复线路1629公里,桥梁976座,车站房屋5898平方米,修复信号232站,为解放军渡江南下,进军西北,解放全中国提供了铁路保障。为战后全国经济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抗美援朝——铁道兵峥嵘岁月 |
1950年11月,解放军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开赴朝鲜战场,担负工程保障任务。
抗美援朝初期,铁道兵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占有绝对的空中优势,肆意低空追射道路上的朝鲜车辆和行人。志愿军入朝时,共有汽车1300辆,20天内被美军飞机炸毁600余辆,志愿军后勤供应陷入严重困境。志愿军铁道兵发扬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共计抢修、抢建、复旧正桥2294座次,延长129公里;便线便桥128公里;线路14691处次,延长1003公里;隧道122座次;车站3648座次,延长161公里;通信线路20994条公里;并新建铁路213公里,取得了反轰炸和抗洪斗争的胜利。铁路通车里程由战争初期的107公里增加到停战前的1382公里,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铁道兵抢修、抢建铁路、桥梁,使铁路运力比战争初期提高了7.5倍,保障了“钢铁运输线”的畅通无阻。铁道兵有1136名官兵英勇牺牲,2881名官兵负伤,涌现了杨连弟等一大批英模。
四、抗美援越——铁道兵深藏功与名 |
1965年4月18日铁道兵奉命以第二师、第十三师为主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工程队”入越。在持续两年多的反轰炸抢修斗争中,中国铁道兵先后完成抢修桥梁181座次,车站379站次,线路690处次。从1965年12月起到胜利回国止,全线通车596天,占总日天数的70.1%,主要干线的北线全线通车813天,占总日天数的86.3%。此外,配属铁道兵第一支队的高射机枪分队对空作战668次,击落击伤美军飞机254架,其中击落119架,击伤135架,俘虏美军飞行员8名。但中国铁道兵也付出了生命和流血的代价,392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生命,长眠在越南国土上;1862名官兵光荣负伤。越南政府评价中国铁道兵:“你们以排山倒海的彻底革命精神,冲破一切困难,给我们开出了一条胜利的道路。”
五、移山填海——铁道兵功勋卓著 |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铁道兵兴建的第一条铁路是鹰厦线。铁道兵第七师和厦门市共同组成海堤工程指挥部,动员3000名民工,近百条船只,并调集高炮部队在两岸掩护。任凭风大浪急,敌机骚扰,驾着载石帆船,迎着潮水浪尖抛石填海。仅用了22个月时间就提前修通了这条近700公里的鹰厦铁路。其后,铁道兵先后修建了许多铁路,可圈可点的有七大工程: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工程。
从1948年解放军组建铁道纵队到1983年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35年间,铁道兵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和共和国铁路大动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绩,铁道兵在战争条件下,共抢修铁路3600多公里,抢建铁路690多公里、战备公路430多公里;在和平建设时期期,共新建铁路干、支线12590公里,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三分之一。
六、集体转业——铁道兵兵种撤销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围绕铁道兵是否在解放军序列中保留的问题,经过许多争论和曲折,最终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才决定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指挥部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铁道兵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从此,铁道兵在解放军序列中消失,但铁道兵的功绩,却永远留在解放军的史册上。永远定格的青春,永难抹去的痕迹,在这里终结,也从这里延续。
后序:远去的背影,不曾离开的军魂 |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曾经承担着特殊使命,以忠诚敬业、奋勇向前、志在四方为其精神的英勇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今年退役已经33周年,他们背影远去,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道兵精神久唱不衰。铁道兵部队是中国铁建的前身,中国铁建人是铁道兵的衣钵传人,是铁道兵“激情燃烧岁月”风貌的当代展示者,他们正弘扬着铁道兵精神,传承着铁道兵文化,大踏步走在祖国建设的前列,铁道兵军魂不曾远离。一个人可以逐渐老去,一个群体可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铁道兵精神却会光耀人间,成为永恒。
图文:摘自网络
编辑:李鸿杰 张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