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华庆。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张尚艳的女儿。我7岁那年,也就是我父亲年满31岁的前一天。病痛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
2018年国庆,我从广州回乡。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姑姑说,澧县正在举办澧县铁道兵入伍40周年大型庆典活动。我没有当过兵,但是时常从亲人们的口中听到过关于父亲部队,关于战友们的一些碎片化的言语。于是,我怀着一份敬畏的心情跟妈妈带着我的女儿一起参加了这次庆典。
于我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却满含温暖的团体。因为各位叔叔伯伯们是在我有记忆以来的第一次见面。
第一个接待我们的就是我们金罗的联络员陈伯伯(陈久国)。虽是第一次见面,但陈伯伯悉心的安排,引领着我们在哪签名,在哪拍照,向我们大致介绍庆典流程。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战友情的温暖。还有陈伯伯(陈光祥)。妈妈握着光祥伯伯手的时候已是满眼泪花。我已是早有耳闻光祥伯伯的名字,那日才得以一见。加入微信群后,龚伯伯(龚泉)在微信群里亲热的称呼一声女儿好!让我这个从小失去父爱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父辈的温暖。还有张伯伯(张德清)戴伯伯(戴述龙)徐伯伯(徐连福)任伯伯(任家政)戴伯伯(戴述协)等等。原谅我没能一一记住叔叔伯伯们的名字。但感动与温暖却一直萦绕于心。
10月5日的代表发言大会,整个会议流程上。我是眼睛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参与到你们,我才生平第一次了解到铁道兵们当时所处的环境是那么的恶劣。为你们战胜艰苦,战胜自我的勇气点赞。生活给了我们多少苦难,或许就会回馈我们多少真情。所以,让我看到了这个团结,友爱,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温暖真情。
会后,联络员陈伯伯代表联谊会给了我500元已故战友慰问金。我替父收下并转交给了现已年满80岁的爷爷。这500元不是单纯的金钱。它代表着父亲生前战友对我们家庭的关怀。当我转交给爷爷的时候。他流泪了。应是思念早已不在世间的儿子,想起了父亲服役期间,他曾两次前往内蒙古海拉尔探望,见到你们的情景。
没有了军号,没有了军歌,没有了方块被,你们记忆还在。没有了凌冽的寒风,没有了正步与齐步,没有了海拉尔的日日夜夜。你们的战友情还在!
观今日,中国高铁布遍全国甚至蔓延至全球。中国经济日益强盛。做为一名一直跻身于外贸行业的我。眼观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们从开始对中国的不太认可到现在的称赞不绝。这一切,都离不开叔叔伯伯们艰苦奋斗创造的结果。我为是你们铁道兵战士的后代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40年前的那个凌晨4点多钟的渡口。你们便结下了此生难得的兄弟情!
如有来生,我父定能毅然背起行装,与你们再续战友情!
2018年10月9日纪念于广州
张尚艳之女:张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