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参观“老宋瓜王园”
2018-10-25 22:02:11 浏览:29964次 【


   10月22、23、24三天,总公司离退部组织各支部的支委、小组长及各协会会长、小组长去大兴参观老宋瓜王园。

   说实话,我开始对参观西瓜大棚并不感兴趣,各种瓜果蔬菜大棚、各类农业观光园我见多了,西瓜大棚无非就是里面有几个大西瓜,西瓜由过去在地上爬着长,改成攀着架子吊着长,由土壤栽培变成营养液栽培罢了。

   进到大棚后,听讲解员讲着讲着,在大棚里看着看着,还是被许多又大又奇特的各种瓜所吸引,被展览馆(不是一般的大棚)内精巧的布置和优美的环境所感染,不断地掏出手机拍照。按说,我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会带照相机来的,我这次没带照相机来,是没准备拍照的。现如今照来照去,竟拍了三四十张照片。回家后倒进电脑里,一看,还挺好看的。于是,就想写这篇小文章了。

   我们参观的这个瓜园叫“老宋瓜王园”,其学名是“北京老宋瓜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大兴区庞各庄镇。成立于2003年4月,是以老宋瓜园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模式,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休闲采摘、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培训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曾先后被评为“北京市观光农业示范园”、“最佳观光采摘园”、“中国著名品牌”、“中国食品行业质量放心品牌”、“国家质量监督检测合格——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老宋瓜王的老宋是现年81岁的宋宝森,现在公司总经理是宋宝森的儿子宋绍堂。

   听讲解员介绍,1983年,北京大兴实现包产到户,宋宝森开始自主种植西瓜。凭借多年来专注西瓜栽培的热忱,他很快成为当地西瓜行业的带头人,也吸引了农业专家的关注。1989年,“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为了攻克“西瓜无法重茬连种”的难题,派出了课题组来到了大兴庞各庄寻找试验田。庞各庄镇政府推荐宋宝森配合课题组进行这项实验。宋宝森的儿子宋绍堂经常帮助课题组进行实验。

   讲解员说,90年代中期,庞各庄镇的西瓜种植方式由露地种植向设施栽培过渡,发展出以高档日光温室、连栋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实现“三季生产、四季有瓜”。

   2000年9月,注册“宋宝森”牌西甜瓜的品牌。

   2001年,开设“宋宝森精品西瓜专卖店”。

   2003年,在庞各庄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老宋瓜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经过扩大规模,宋家十几亩的传统西瓜地摇身一变,成为占地50亩的老宋西瓜精品园。

   2007年公司与庞各庄及附近地区的农民成立了老宋瓜果合作社,吸纳了472户农民出资入社,带动了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讲解员说,自1994年,宋绍堂开始潜心钻研西瓜反季节种植,先后建成两个冬季温室大棚和五个冷棚,使京城从每年4月中旬到12月初都能吃到优质西瓜。自1997年起,他连续七年在比赛中蝉联冠军。2002年,他以70斤的“志国一号”西瓜在王府井拍出1.9万元的天价,荣登吉尼斯“最昂贵的西瓜”的世界记录。

   讲解员介绍说,如今,老宋瓜园内,地上爬着的、空中悬着的、各式西瓜琳琅满目。一年四季都有来参观、采摘、购买的人。“老宋瓜王”商标荣获北京著名商标,并蝉联中国西瓜擂台赛“瓜王”冠军宝座。

   讲解员说,从老“瓜王”宋宝森,到儿子、公司总经理宋绍堂,再到孙子宋志佳,都在公司里任职。儿子宋绍堂曾先后荣获“杰出爱国人士”、“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北京市、区两级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杰出实用人才”、“30年中国品牌优秀人物”、“60年中国经济百名杰出人物”等诸多荣誉称号。孙子宋志佳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在公司负责电商渠道的管理和经营,老宋瓜王的西瓜可以销往全国各地。

   以下是大棚里我拍的各种瓜的照片。我不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所以没拍战友们参观的镜头,只拍瓜果。

   

   我不知这是西瓜还是南瓜,没有标签,也没来得及问讲解员,我就叫它西南瓜吧。

讲解员说,这种两色的瓜叫鸳鸯瓜。我看就是葫芦和西瓜杂交的葫芦西瓜吧。

   这种疙疙瘩瘩的瓜,可能没人敢吃。敢吃者可能就是鲁迅说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种西瓜就是在西瓜正长着的时候,给拦腰打了个箍,让人家不得已长成这个样子。

这是所谓的西瓜树,让西瓜吊着长,上面的西瓜好像都是打了箍的。

蛇豆,比一般老百姓种的长的大,更像蛇。

这树上结的就是那种两色的鸳鸯瓜。

  这是市场上卖的小金瓜,搭成葡萄架似的让它长,像挂满红灯笼似的,挺好看的。

这种长把葫芦,做成瓢,舀水不用下腰。

棚架上面长西瓜。

小桥下面结葫芦。

此西瓜重142斤。

大家在请教讲解员。

假西瓜。但可看到大棚的一角。

做成花坛的形状,下面吊着的是茭瓜。

这是西红柿树,上面结的西红柿不大。

这是辣椒树。

这是茄子树。

这个南瓜重308斤。

大棚里的景色不错。

   梯田似的西瓜地。

   我是个爱思考的人,叫逆向思维也行,叫换位思考也行,叫一分为二也行,叫全面的、辩证的看问题也行,说完好的一面,再谈谈我疑惑的一面。参观完老宋瓜王大棚后,我想:

   1、把西瓜弄得这么大,除作为科研实验外,除比比谁的瓜最大外,有什么市场价值?市场上不需要这么大的瓜。现在单元家庭都小型化,一家两三口人,一次吃不了一个二十多斤重的大瓜。我们老两口的情况是,夏天热极了,渴极了,不得已就到超市买半个西瓜,半个西瓜也七八斤重。有时担心切开的西瓜不卫生,只好改吃别的水果。30斤以上的西瓜,是没有什么市场的。

   2、培植的所谓鸳鸯瓜、葫芦瓜、西南瓜、西冬瓜什么的,有转基因之嫌,那种上百斤的西瓜本身也不正常,谁敢吃?这些东西,作为观赏可以,要投入市场,不经严格的检验绝对不可。

   3、这种用于观赏的瓜果园,不属于涉及国计民生的产业,连市长要抓的“菜篮子”也够不上,不在大力扶植和推广之列。个体户自己搞搞可以,大城市周边搞几个给城市孩子看看可以,各级政府和领导还是应该把资金和心思,用在涉及国计民生的产业上来。

   钮鲁生  2018、10、24


全部评论(0)
  • 老兵新书推介姚尚明是铁道兵二团一名老兵,今年71岁。最近,他的一本新书《中原筑路——铁道兵二团修建襄渝铁路文集》又出版啦!这是他继出版《西线烽火——铁道兵二团援越抗美纪实》《南疆硝烟——铁道兵二团对越自..

    河边草浏览:5836次 评论:0
    2021-04-10 20:34
  • 这是我来上海当兵的第五个盛夏,哨位上的我汗如雨下,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黏在皮肤上。休息时,前来查哨的指导员送来了冰镇西瓜,咬上一口,仿佛回到了幼年时,在外公家院子里老树下乘凉的时光。小时候的我独爱..

    河边草浏览:6810次 评论:0
    2020-08-13 07:50
  • 森林大兴安岭的特色动物和人民铁道兵有着怎样的机缘巧合,听老兵讲述那新颖感人的故事。尘封已久今梦圆,纪念碑前忆当年;两根钢轨指苍穹,一道彩虹穿林间。林海千里滴碧翠,铁军十万车马喧;樟松依旧耸天立,驯..

    浏览:14745次 评论:0
    2019-12-22 21:01
  • 谷建芬老师当年教我写歌~一个老铁道兵心灵之歌插曲1965年的春天,由中央歌舞团、东方歌舞团、中铁文工团、和天津曲艺团组成的大型慰问团带着党和人民的深情厚意到“成昆铁路大会战”施工现场进行新春慰问演出。当..

    河边草浏览:16182次 评论:0
    2019-11-23 23:17
  • 怀念战友 四十多年念战友,老铁怀旧到元谋。难忘成昆大会战,舍生忘死壮志酬。今借龙川一江酒,铁兵同醉放歌喉。笛声高奏大发展,西南腾飞舞彩绸。《怀念战友》一诗,是我2006年5月战地重游云南高原行从中坝烈士陵..

    河边草浏览:16932次 评论:0
    2019-11-23 23:14
  • 在60多年前的解放战争中,成长起一支特别的部队——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近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10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就将创作视野对准了这支队伍,用情感的震撼,视觉的冲击,精神的涤荡感染着每一位..

    河边草浏览:28662次 评论:0
    2019-05-04 21:36
  • 穿越历史 守望版画——著名版画家张衍海【艺术简历】张衍海,著名画家、作家。1951年生于大连,祖籍山东肥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务委员、研究员..

    河边草浏览:29360次 评论:0
    2018-10-26 09:56
  • 10月22、23、24三天,总公司离退部组织各支部的支委、小组长及各协会会长、小组长去大兴参观老宋瓜王园。 说实话,我开始对参观西瓜大棚并不感兴趣,各种瓜果蔬菜大棚、各类农业观光园我见多了,西瓜大棚无非就是..

    河边草浏览:29965次 评论:0
    2018-10-25 22:02
  • 2018年8月10--16日,原铁道兵报社的黄武偕夫人柴凤恒来北京,看望原铁道兵报社的战友。 黄武是福建人,在铁道兵报社时,回福建,那叫回娘家。现在退休在福州,到北京来,看望铁道兵报社的战友,也叫回娘家。 于是..

    河边草浏览:29416次 评论:0
    2018-08-17 03:53
  • 看望陈社长 原铁道兵报社副社长陈远谋病重后,我一直想去探望他,8月5日上午,我与报社同事罗光明、梅梓祥联系,他俩与我是同样心情,一拍即合。于是,午饭后,罗光明驾车,拉着梅梓祥和我,自西向东,横穿北..

    河边草浏览:29414次 评论:0
    2018-08-06 08:59
  • 今年是铁道兵组建70周年。快“八一”了,许多战友晒自己有关军旅生涯的一些收藏,这引起我的联想。我63年在长白山时,曾用桦树皮给家人和同学写过信。我的初中同学加战友于宗宝和我一样,爱好集邮和收藏。他把我这封..

    河边草浏览:29300次 评论:0
    2018-07-26 13:51
  • 一封公开了的私信 这封信本来是写给战友陈志保的,写着写着,感到许多话可以大家共享,于是就把它公之于众吧。估计志保不会见怪。 志保本来是要参加鉄四师宣传系统战友相约北京,纪念铁道兵组建70周年的。筹备期间..

    河边草浏览:28522次 评论:0
    2018-07-17 16:56
  • 壮哉 ・ 中国铁军 ——记援越抗美铁道兵叙述:刁家明 整理:梅志俊 当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战场恢复了宁静,当人们再也听不到战场上的枪声、炮声和飞机的轰鸣声 …… 不知不觉中便会淡忘掉战争带来的残酷与创伤..

    河边草浏览:33473次 评论:0
    2018-06-13 19:02
  • (这是我在4师宣传系统战友相约北京的书面发言)值得怀念和骄傲的报道组我是两进4师宣传科的人。1965年8月,我从施工连队18团4连调师宣传科,当见习新闻干事,个中缘由我在前不久写的《长白山,我心中的圣山》中涉及..

    河边草浏览:28757次 评论:0
    2018-06-13 19:00
  • 关于一支歌的故事长白山是我心中的圣山,这个故事与长白山有关。2000年五六月,我带着总公司宣传部的李昌明、16局组织部副部长王后山,到东北13局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先到本溪,途径通化、集安、靖宇、..

    浏览:30821次 评论:0
    2018-05-09 22:17
  • 《一剪梅》喻铁兵尚进雪舞寒天万木萧。梅立风摇,铁骨英豪。雍容华贵俏枝条。貌美难寻,艳丽妖娆。傲雪迎春花更娇。野岭荒原,独领风骚。冰融大地弄春潮。千古芳名,誉滿今朝。(2017.12.15)..

    浏览:28471次 评论:0
    2017-12-14 12:39
  • 《红棉树凤尾竹》作者:远方我见过红棉树一棵棵高大而坚固我见过凤尾竹一丛丛像绿色的雾树的伟岸令我仰慕竹的娇美让我颤憟因为她们都曾挺立在那个热血浇灌的国度那些年我们一起紧随野战大军的脚步气吞山河如虎那些年..

    浏览:28772次 评论:0
    2017-12-10 13:12
  • 战友情深远处是长白山最高峰白头山 吕清瑞和我(钮鲁生) 思念清瑞我思念战友吕清瑞可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从来不用想起,永远不会忘记”。他家在河南巩县(今巩义市),我家在青岛。我们同在1963年..

    浏览:29099次 评论:0
    2017-12-02 21:00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