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23、24三天,总公司离退部组织各支部的支委、小组长及各协会会长、小组长去大兴参观老宋瓜王园。
说实话,我开始对参观西瓜大棚并不感兴趣,各种瓜果蔬菜大棚、各类农业观光园我见多了,西瓜大棚无非就是里面有几个大西瓜,西瓜由过去在地上爬着长,改成攀着架子吊着长,由土壤栽培变成营养液栽培罢了。
进到大棚后,听讲解员讲着讲着,在大棚里看着看着,还是被许多又大又奇特的各种瓜所吸引,被展览馆(不是一般的大棚)内精巧的布置和优美的环境所感染,不断地掏出手机拍照。按说,我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会带照相机来的,我这次没带照相机来,是没准备拍照的。现如今照来照去,竟拍了三四十张照片。回家后倒进电脑里,一看,还挺好看的。于是,就想写这篇小文章了。
我们参观的这个瓜园叫“老宋瓜王园”,其学名是“北京老宋瓜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大兴区庞各庄镇。成立于2003年4月,是以老宋瓜园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模式,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休闲采摘、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培训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曾先后被评为“北京市观光农业示范园”、“最佳观光采摘园”、“中国著名品牌”、“中国食品行业质量放心品牌”、“国家质量监督检测合格——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老宋瓜王的老宋是现年81岁的宋宝森,现在公司总经理是宋宝森的儿子宋绍堂。
听讲解员介绍,1983年,北京大兴实现包产到户,宋宝森开始自主种植西瓜。凭借多年来专注西瓜栽培的热忱,他很快成为当地西瓜行业的带头人,也吸引了农业专家的关注。1989年,“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为了攻克“西瓜无法重茬连种”的难题,派出了课题组来到了大兴庞各庄寻找试验田。庞各庄镇政府推荐宋宝森配合课题组进行这项实验。宋宝森的儿子宋绍堂经常帮助课题组进行实验。
讲解员说,90年代中期,庞各庄镇的西瓜种植方式由露地种植向设施栽培过渡,发展出以高档日光温室、连栋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实现“三季生产、四季有瓜”。
2000年9月,注册“宋宝森”牌西甜瓜的品牌。
2001年,开设“宋宝森精品西瓜专卖店”。
2003年,在庞各庄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老宋瓜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经过扩大规模,宋家十几亩的传统西瓜地摇身一变,成为占地50亩的老宋西瓜精品园。
2007年公司与庞各庄及附近地区的农民成立了老宋瓜果合作社,吸纳了472户农民出资入社,带动了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讲解员说,自1994年,宋绍堂开始潜心钻研西瓜反季节种植,先后建成两个冬季温室大棚和五个冷棚,使京城从每年4月中旬到12月初都能吃到优质西瓜。自1997年起,他连续七年在比赛中蝉联冠军。2002年,他以70斤的“志国一号”西瓜在王府井拍出1.9万元的天价,荣登吉尼斯“最昂贵的西瓜”的世界记录。
讲解员介绍说,如今,老宋瓜园内,地上爬着的、空中悬着的、各式西瓜琳琅满目。一年四季都有来参观、采摘、购买的人。“老宋瓜王”商标荣获北京著名商标,并蝉联中国西瓜擂台赛“瓜王”冠军宝座。
讲解员说,从老“瓜王”宋宝森,到儿子、公司总经理宋绍堂,再到孙子宋志佳,都在公司里任职。儿子宋绍堂曾先后荣获“杰出爱国人士”、“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北京市、区两级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杰出实用人才”、“30年中国品牌优秀人物”、“60年中国经济百名杰出人物”等诸多荣誉称号。孙子宋志佳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在公司负责电商渠道的管理和经营,老宋瓜王的西瓜可以销往全国各地。
以下是大棚里我拍的各种瓜的照片。我不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所以没拍战友们参观的镜头,只拍瓜果。
我不知这是西瓜还是南瓜,没有标签,也没来得及问讲解员,我就叫它西南瓜吧。
讲解员说,这种两色的瓜叫鸳鸯瓜。我看就是葫芦和西瓜杂交的葫芦西瓜吧。
这种疙疙瘩瘩的瓜,可能没人敢吃。敢吃者可能就是鲁迅说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种西瓜就是在西瓜正长着的时候,给拦腰打了个箍,让人家不得已长成这个样子。
这是所谓的西瓜树,让西瓜吊着长,上面的西瓜好像都是打了箍的。
蛇豆,比一般老百姓种的长的大,更像蛇。
这树上结的就是那种两色的鸳鸯瓜。
这是市场上卖的小金瓜,搭成葡萄架似的让它长,像挂满红灯笼似的,挺好看的。
这种长把葫芦,做成瓢,舀水不用下腰。
棚架上面长西瓜。
小桥下面结葫芦。
此西瓜重142斤。
大家在请教讲解员。
假西瓜。但可看到大棚的一角。
做成花坛的形状,下面吊着的是茭瓜。
这是西红柿树,上面结的西红柿不大。
这是辣椒树。
这是茄子树。
这个南瓜重308斤。
大棚里的景色不错。
梯田似的西瓜地。
我是个爱思考的人,叫逆向思维也行,叫换位思考也行,叫一分为二也行,叫全面的、辩证的看问题也行,说完好的一面,再谈谈我疑惑的一面。参观完老宋瓜王大棚后,我想:
1、把西瓜弄得这么大,除作为科研实验外,除比比谁的瓜最大外,有什么市场价值?市场上不需要这么大的瓜。现在单元家庭都小型化,一家两三口人,一次吃不了一个二十多斤重的大瓜。我们老两口的情况是,夏天热极了,渴极了,不得已就到超市买半个西瓜,半个西瓜也七八斤重。有时担心切开的西瓜不卫生,只好改吃别的水果。30斤以上的西瓜,是没有什么市场的。
2、培植的所谓鸳鸯瓜、葫芦瓜、西南瓜、西冬瓜什么的,有转基因之嫌,那种上百斤的西瓜本身也不正常,谁敢吃?这些东西,作为观赏可以,要投入市场,不经严格的检验绝对不可。
3、这种用于观赏的瓜果园,不属于涉及国计民生的产业,连市长要抓的“菜篮子”也够不上,不在大力扶植和推广之列。个体户自己搞搞可以,大城市周边搞几个给城市孩子看看可以,各级政府和领导还是应该把资金和心思,用在涉及国计民生的产业上来。
钮鲁生 201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