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穿越历史 守望版画——著名版画家张衍海
2018-10-26 09:56:04 浏览:29360次 【

穿越历史 守望版画——著名版画家张衍海

 

 

【艺术简历】

张衍海,著名画家、作家。1951年生于大连,祖籍山东肥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务委员、研究员;中国大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大路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大路版画研究院院长。1971年开始从事美术创作活动,铁道兵版画主创画家,大路画派创始人、策展人、主要组织者之一,影响和带动并在长达4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奠定了其中国当代版画主流画派的地位。作品自1972年起多次入选全国大型美展、出国展览,并多次获奖及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国内外艺术馆院收藏。版画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友好国家。出版画集、画册及个人专著多部。艺术传略被载入《世界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记》、《中国当代美术家词典》等大型辞书。中国美协领导和美术界元老及多位专家都曾撰文评介张衍海的版画艺术,同时也被《美术》杂志等国家最高权威刊物多次大力度推介。上世纪90年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劳动部、人事部颁发的“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和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群星奖”。

 

《为新中国开路》张衍海作于1976

 

穿越历史 守望版画

——记著名版画家张衍海

(本文作者:人民代表报社 李祎君)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生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人之子的张衍海,随父母从东北迁回山东老家,赶上文化大革命。那几年,当时还是中学生的他,让自己的爱好如鱼得水,跟随中学美术教师王天一、曾凡乡潜心习画,出画刊、办展览,艺术之路由此起步。

70年代初,"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一群在早春中站起的当代艺术家,以笔作锄,以刀为犁,已经在守望和追寻着文艺园地百花盛开季节的到来。

 

张衍海版画《草原新路》55×70 1991

 

张衍海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近文艺百花园的。

冰天雪地并没有冻结他的求索和走向,梦想在一片洁白无瑕的大地生根发芽。从小生长在东北、青年时又穿上军装重回东北的他,实实在在地是在与冰天雪地为伴。

走在筑路大军的队伍里,张衍海刚入伍就当上连队文化教员,他一手拿镐,一手握枪,背上的行囊里还装着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梦想。

 

张衍海版画《疾风-劲草-大地的发梢》180×120

 

自大兴安岭到盘锦垦区,由大辽河畔到辽西群山,从六股河边到内蒙古草原,铁路的每一米延伸都铺垫了张衍海的辛劳和汗水,他朝拜艺术一路跋涉的足迹也清晰可见。 

由于有了生活的积累和创作的冲动,凭借入伍前后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和磨练,张衍海的作品被层层选送到北京,23岁的他已经有作品参加全国和全军美展。随即,他成为铁道兵美术创作组的骨干成员,是铁道兵系列版画的主创画家,他的作品也一次又一次地被选入全国大型美展,登上中国最高艺术殿堂。

 

张衍海版画《林海春晓》55×70 1991

 

几年后,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又参与发起了大路画展,成为这个延续至今经久不衰的美术创作群体最早的创始人和策展人,是引领大路画派一路前行的代表画家之一。

一个平凡人的身上,也会有一些传奇故事,许多传奇集合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或许就会不同凡响。张衍海没有读完中学,却在下乡插队期间经推选考核,18岁那年当上了中学语文和美术教师;张衍海20几岁时因长期被总部抽调脱离本职岗位而屡屡遭裁员困扰,摆到台面上的理由就是只会画画,不会写文章,无奈在提干后被下放到基层代职锻炼,孰料在失去画画条件的一段时间内,仅凭一叠稿纸一枝笔,他的文学作品竟然频频在最顶端最权威的国家级刊物发表。

 

张衍海版画《丝路之梦》65×100 2014

 

堵住一条路,他能再建一座桥;30岁出头的他,不仅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也是作家协会会员。

张衍海38岁时,受中国铁建委派,带领十几名美术创作骨干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圆了一场迟来的大学梦。

此前,命运虽然一直让他徘徊在大学校门之外,却不曾受到学府围墙的阻隔。

多年来,版画前辈古元、李桦、王琦等老先生和中央美院的老师们都曾给予张衍海艺术上的点拨和指导,李桦先生生前还亲笔为张衍海题写了“在野之马,志驰千里”的条幅,张衍海曾多次到恩师家里当面求教,聆听教诲。

 

张衍海版画《天地之间》100×70 2010

 

在美术学院,张衍海师从刘秉江教授研习油画,给他后来创作的作品注入了油画的元素。

40岁到60岁,是张衍海职业生涯的成熟期,也是他艺术创作的丰产期。

他当过杂志主编、宣教部长兼文联秘书长,担任过驻京办党委书记和大型国企督察员(监事会主席)。从部队到国企,从机关到一线,他走遍了中国大陆的所有省市自治区,穿越了别人很少涉足的苍茫戈壁、千山万壑、雪域高原。

 

张衍海版画《天界》100×70 2010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装束和职务可变,发丝与容颜可变,不变的是他既为生活的亲历者,又是艺术的创作者,他是从现实生活中走来、在大路前面不断探索的画家和作家。 

回顾40多年前张衍海作为铁道兵系列版画主创画家完成的那些作品,依然意境鲜活、生动感人。套色木刻组画《万水千山只等闲》(共计16幅),反映的是成昆铁路建设的场景,以人物刻画为主,虽然明显带有当时政治的烙印和时代的痕迹,但这些堪称佳作的作品依然是当下身心难于解脱浮躁的画家们所望尘莫及的。

 

张衍海版画《新的期盼》50×55 2012

 

套色木刻组画《志在四方》(共计10幅),还有他创作的单幅版画作品《为新中国开路》、《守望兴安岭》、《不尽的波涛》等,反映的是英雄的人民铁道兵光辉的战斗历程,画家以其独特的、日臻成熟的艺术视角、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用版画的形式和语言记载并诠释了那段铁血交织的辉煌而沉重的历史。

这些版画在当时都是产生过很大影响的,奠定了铁道兵版画在美术界的地位和声望,同时也催生了大路画派这样极富生命力的美术创作群体的脱颖而出。

 

张衍海版画《雪域铁马》55×70 1991

 

品读张衍海的版画作品,仿佛就是在审视他几十年行走于大路的生活阅历。画面上刻画的,也正是他看到的,亲身经历过,用心感受过的现实中的存在。

张衍海于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套色木刻组画《大路生活》和90年代创作的套色木刻组画《大路风光》以及近年创作的套色木刻组画《大路风情》等作品,从不同视角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路生活——既有雪域高原的奇丽风光,又有山清水秀的江南生活;既有勇立潮头的江海气魄,还有黄土大漠的西域品格。一幅幅作品让人们领略人类与自然的完美统一,感受心灵与情感的绚丽多姿,赞叹生态与环境的健康和谐,抒发大路与远方的呼唤应和。

 

张衍海版画《沂蒙山歌》55×70 1991

 

这些作品相映相衬,各具特色,立足现实,反映生活,是对中国铁建人的真实写照,又是对所有劳动者的深情颂歌。 

以反映国家重大工程青藏铁路建设为题材的套色木刻组画《天路》,是张衍海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组版画的创作中,他将来自雪域高原冰封雪藏了千百年的绮丽向往,凝练雕刻为亦梦亦幻、色彩斑斓又知黒守白不失主调的多幅画面。

在构思选材上,他汲取叙事诗的风格和讲故事的特点,将现实中的人、物和情境融入其中,产生一种既有沧桑的历史厚重感又有清新的时代行进感的视觉冲击力。

 

张衍海版画《银河彩虹》55×70 1992

 

在画面构图上,他将形与线、色块与色调运用得挥洒自如,通过对比、透叠、繁简、收放等结构要素,在尺幅组合间展现了画家创造的一个史诗般恢宏的视赏空间。

在刀法运用上,各种刻法自然过渡,强调力度兼有流韵无痕,黑白和色块互为衬托,主体与背景巧妙融合,一切皆用版画语言娓娓道来。这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型美展和出国展览,颇得中央领导、业内专家和国内外观众的好评。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艺术也在异彩纷呈。各种观念、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纷纷涌入画坛,在时代面前一展容颜。

 

张衍海版画组画《天路》之《踏漠寻路》50×55 2017

 

在中国版画主流中高举现实主义旗帜的艺术家们,没有想到会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冲击和挑战,甚至受到冷遇和攻击。现实主义风格似乎在一步步地退却了。仍在坚守阵地的艺术家越来越少,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在奔走了八十多年的路程之后,是否能够继续前行,有人怀疑了,有人逃离了,还有人誓要开疆拓土、收复失地!

 

张衍海版画组画《天路》之《雪域逐风》50×55 2017

 

这些热爱现实主义风格的版画家们鄙视那种媚俗附贵、丧失正义的如尼采所称的“市侩文化”,摒弃那些毫无营养价值的所谓“快餐艺术”,将先进文化的光芒和纯正艺术的热能合为一体,高擎在手,给周边弥漫的雾霾投去利刃般的锋利和闪电样的明亮!

他们仍然聚拢在现实主义的旗帜下努力奋战,守护并瞻望着现实主义曾有的辉煌,张衍海就是其中的一位坚定的守望者。 

 

张衍海油画《陌生的朋友》1990

 

张衍海说过一句话:“曾经走过的地方,变成了大路;心中有一份冲动,依然是前行。”

张衍海不是在许多人都走的黑马路上摩肩接踵的过客,他把脚印留在了荒漠,留在了雪域,留在了高原上。

也许,功名会离他很远,荣耀会离他很远,现代人所追求的许多东西都会离他很远,但是我相信:向前延伸的钢轨仍将伴随他,呼唤文明的汽笛仍将伴随他,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仍将伴随他。

 

张衍海油画写生《山路》1991

 

心怀现实、情系大路的他,别无所求。坚定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坚持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艺术理念,追求不止,探索不止,成功势必会与他不期而遇。 

我们期待着,张衍海为中国画坛奉献更新更美的作品。

(本文作者除对画家张衍海进行专题采访外,还参考了中国美协领导、专家吴长江等人撰写的评介张衍海版画艺术的文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版画泰斗 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李桦先生 生前 为张衍海题词:“在野之马 志驰千里”。

 


全部评论(0)
  • 老兵新书推介姚尚明是铁道兵二团一名老兵,今年71岁。最近,他的一本新书《中原筑路——铁道兵二团修建襄渝铁路文集》又出版啦!这是他继出版《西线烽火——铁道兵二团援越抗美纪实》《南疆硝烟——铁道兵二团对越自..

    河边草浏览:5836次 评论:0
    2021-04-10 20:34
  • 这是我来上海当兵的第五个盛夏,哨位上的我汗如雨下,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黏在皮肤上。休息时,前来查哨的指导员送来了冰镇西瓜,咬上一口,仿佛回到了幼年时,在外公家院子里老树下乘凉的时光。小时候的我独爱..

    河边草浏览:6810次 评论:0
    2020-08-13 07:50
  • 森林大兴安岭的特色动物和人民铁道兵有着怎样的机缘巧合,听老兵讲述那新颖感人的故事。尘封已久今梦圆,纪念碑前忆当年;两根钢轨指苍穹,一道彩虹穿林间。林海千里滴碧翠,铁军十万车马喧;樟松依旧耸天立,驯..

    浏览:14745次 评论:0
    2019-12-22 21:01
  • 谷建芬老师当年教我写歌~一个老铁道兵心灵之歌插曲1965年的春天,由中央歌舞团、东方歌舞团、中铁文工团、和天津曲艺团组成的大型慰问团带着党和人民的深情厚意到“成昆铁路大会战”施工现场进行新春慰问演出。当..

    河边草浏览:16182次 评论:0
    2019-11-23 23:17
  • 怀念战友 四十多年念战友,老铁怀旧到元谋。难忘成昆大会战,舍生忘死壮志酬。今借龙川一江酒,铁兵同醉放歌喉。笛声高奏大发展,西南腾飞舞彩绸。《怀念战友》一诗,是我2006年5月战地重游云南高原行从中坝烈士陵..

    河边草浏览:16932次 评论:0
    2019-11-23 23:14
  • 在60多年前的解放战争中,成长起一支特别的部队——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近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10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就将创作视野对准了这支队伍,用情感的震撼,视觉的冲击,精神的涤荡感染着每一位..

    河边草浏览:28662次 评论:0
    2019-05-04 21:36
  • 穿越历史 守望版画——著名版画家张衍海【艺术简历】张衍海,著名画家、作家。1951年生于大连,祖籍山东肥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务委员、研究员..

    河边草浏览:29361次 评论:0
    2018-10-26 09:56
  • 10月22、23、24三天,总公司离退部组织各支部的支委、小组长及各协会会长、小组长去大兴参观老宋瓜王园。 说实话,我开始对参观西瓜大棚并不感兴趣,各种瓜果蔬菜大棚、各类农业观光园我见多了,西瓜大棚无非就是..

    河边草浏览:29965次 评论:0
    2018-10-25 22:02
  • 2018年8月10--16日,原铁道兵报社的黄武偕夫人柴凤恒来北京,看望原铁道兵报社的战友。 黄武是福建人,在铁道兵报社时,回福建,那叫回娘家。现在退休在福州,到北京来,看望铁道兵报社的战友,也叫回娘家。 于是..

    河边草浏览:29416次 评论:0
    2018-08-17 03:53
  • 看望陈社长 原铁道兵报社副社长陈远谋病重后,我一直想去探望他,8月5日上午,我与报社同事罗光明、梅梓祥联系,他俩与我是同样心情,一拍即合。于是,午饭后,罗光明驾车,拉着梅梓祥和我,自西向东,横穿北..

    河边草浏览:29414次 评论:0
    2018-08-06 08:59
  • 今年是铁道兵组建70周年。快“八一”了,许多战友晒自己有关军旅生涯的一些收藏,这引起我的联想。我63年在长白山时,曾用桦树皮给家人和同学写过信。我的初中同学加战友于宗宝和我一样,爱好集邮和收藏。他把我这封..

    河边草浏览:29300次 评论:0
    2018-07-26 13:51
  • 一封公开了的私信 这封信本来是写给战友陈志保的,写着写着,感到许多话可以大家共享,于是就把它公之于众吧。估计志保不会见怪。 志保本来是要参加鉄四师宣传系统战友相约北京,纪念铁道兵组建70周年的。筹备期间..

    河边草浏览:28522次 评论:0
    2018-07-17 16:56
  • 壮哉 ・ 中国铁军 ——记援越抗美铁道兵叙述:刁家明 整理:梅志俊 当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战场恢复了宁静,当人们再也听不到战场上的枪声、炮声和飞机的轰鸣声 …… 不知不觉中便会淡忘掉战争带来的残酷与创伤..

    河边草浏览:33473次 评论:0
    2018-06-13 19:02
  • (这是我在4师宣传系统战友相约北京的书面发言)值得怀念和骄傲的报道组我是两进4师宣传科的人。1965年8月,我从施工连队18团4连调师宣传科,当见习新闻干事,个中缘由我在前不久写的《长白山,我心中的圣山》中涉及..

    河边草浏览:28757次 评论:0
    2018-06-13 19:00
  • 关于一支歌的故事长白山是我心中的圣山,这个故事与长白山有关。2000年五六月,我带着总公司宣传部的李昌明、16局组织部副部长王后山,到东北13局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先到本溪,途径通化、集安、靖宇、..

    浏览:30821次 评论:0
    2018-05-09 22:17
  • 《一剪梅》喻铁兵尚进雪舞寒天万木萧。梅立风摇,铁骨英豪。雍容华贵俏枝条。貌美难寻,艳丽妖娆。傲雪迎春花更娇。野岭荒原,独领风骚。冰融大地弄春潮。千古芳名,誉滿今朝。(2017.12.15)..

    浏览:28471次 评论:0
    2017-12-14 12:39
  • 《红棉树凤尾竹》作者:远方我见过红棉树一棵棵高大而坚固我见过凤尾竹一丛丛像绿色的雾树的伟岸令我仰慕竹的娇美让我颤憟因为她们都曾挺立在那个热血浇灌的国度那些年我们一起紧随野战大军的脚步气吞山河如虎那些年..

    浏览:28772次 评论:0
    2017-12-10 13:12
  • 战友情深远处是长白山最高峰白头山 吕清瑞和我(钮鲁生) 思念清瑞我思念战友吕清瑞可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从来不用想起,永远不会忘记”。他家在河南巩县(今巩义市),我家在青岛。我们同在1963年..

    浏览:29099次 评论:0
    2017-12-02 21:00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