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当年铁道兵
作者/朱德银 诵读/风儿姐姐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是一支工程技术部队,194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东北组建的一支武装护路队,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进入人民解放军序列,1954年3月5日铁道兵正式在北京成立,最多时铁道兵总兵力达40余万人,先后修建了鹰厦铁路,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工程等大型铁路,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在中国人民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抛头颅洒热血,栉风淋雨,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流血牺牲,气壮山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从1945年解放军组建铁道纵队到1983年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35年间,铁道兵在战争条件下,共抢修铁路3600多公里,抢建铁路690多公里,战备公路430多公里,在和平建设时期,共新建铁路干,支线12590公里,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三分之一,有8000多名官兵为铁路建设献出了生命。
1982年4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通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了铁道兵建制,把铁道兵并入铁道部。"12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1983年2月1日,铁道兵党委,机关并入铁道部党委,机关。至此,铁道兵党委,机关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同年10月1日,铁道兵正式归国家铁道部建制领导,编为铁道部第十一到二十工程局。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指挥部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铁道兵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从此,铁道兵在解放军序列中消失。
1984年1月1日,我们正式由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退出军人行列,也就在那一天,几十万官兵接受事实,从此,火热的军旗不再属于我们,响亮的军号不再属于我们,血汗浸染的军衣不再属于我们,领章和帽微不再属于我们,结束了一段至今难以忘怀的军旅生涯。
那一年,我所在的部队集体并入铁道部十五工程局五公司,驻地设于河南洛阳,开始了军队生产型到全面参于市场竞争的第一次创业,工程项目由原来单纯的铁路施工向公路,水利市政等多领域转变。2001年,企业实行股份制更名为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11月,集团公司机关总部从河南洛阳搬迁到上海,开启了新的征程。
先后参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一一沪嘉高速公路,国内第一年条沙漠高速一一榆靖高速,中国第一条进港高速铁路一一广深港高铁,亚洲规模最大世界上行车速度最高的地下车站一一广深港高铁福田站,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一一青藏铁路,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一一秦沈客运专线,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地下交通枢纽工程一一南京青奥轴线地下工程.......
集团公司以创新引领企业发展,近年来承担完成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开发项目,科硕项目数百项,荣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七项詹天佑大奖,九项鲁班奖。
从我们踏上新的征程那一刻起,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从大兴安岭到五指山下,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内蒙古草原到金沙江畔,从长城内外到天山南北.....处处洒下了铁建男儿的鲜血和汗水,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1984年兵改工后,在铁道兵精神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铁建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承担起建设祖国的发展使命。
从中国铁道兵到中国铁建,从战场到市场,从军人到职工,一切都在变,但是铁道兵的精神永不褪色,永远没有变。
(插图由作者提供)
作者:朱德银,笔名:寒风,1963年6月4日出生,祖籍甘肃平凉,现居河南洛阳。
198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4年1月集体并入铁道部,现为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退休职工。
该作者在本平台发表过的其他作品,点击便可收听:
平台主播、编辑、制作:风儿姐姐,本名:李秀春。音乐教师、歌手、主持人。用我的声音为你的文字插上翅膀!我在这里,等你来!!
平台二维码,点击即可关注
欢迎大家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风儿说给你听”,商务合作、美文投稿邮箱394782221@qq.com或者直接与风儿姐姐QQ394782221、微信13591101789联系。
一个团队的工作一个人做,你还喜欢吗?
点击“喜欢作者”为风儿姐姐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