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通信
运输战线上的英雄们(下)
作者 王学俭
在汹涌滚腾的冰排上
当满载军用物资的列车爬过xx江桥,开往前线之后,这只英勇的抢修部队,把修好的大桥交给另一支部队保护,他们又星夜赶往xx江了。那时节,北朝鲜的气候多变,不是刮风,就是下雪。有时,竟连日彻夜的风雪交织着。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二月二十日竟突然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雨水浸透了山间的厚冰,融化了山川的积雪。山洪爆发了,激流顺着条条山涧奔聚大江。xx江的水骤然爆发了。
被派到桥边视察江心的董金柱,刚跑上一个山岗就看见几个月来结成了厚达半公尺的江冰被洪水涨破了,巨大的冰排冲垮了桥墩的基础。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五的江心工程全部冲垮。木排架、木笼粉碎了,夹杂在冰块里,翻上覆下地,被激流冲走。有的碰在峭壁岩石上粉碎了,有的冲到沙滩上搁浅了。大部分材料是顺着激流汹涌而下。
董金柱心如火急,转身就往村里跑。一进村,就大声喊:“木笼冲垮了!材料冲跑了!快抢救材料呀!”
这声音传进了防空洞,刺痛了战士们的心。彻夜的抢修、血汗的结晶、再有三天就可通车的工程,竟遭了这个意外!没等连部下命令,战士们便从防空洞里、从小草房中扑出来,身穿衬衣,手提棉衣,不到十分钟的功夫,全部跑到三里多远以外的江岸。
那江水再也不是平静的江水了,波浪像千万匹溜江的野马在汹涌奔腾,冰排“咯吱咯吱”的发出惊人的破裂声,撞击声。要到江心去抢出桥上的材料,这是多么危险的工作呵!可是勇士们不顾一切,穿着裤衩,踏着翻翻滚腾的冰排走过去。
勇士们的英雄行为,是多么使人担惊呵,——那些生在江岸经历过无数不幸事故的朝鲜老大爷们,他们垂头摆手,做出有淹死危险的姿势,大声招呼着:“上来吧!同志们!上来吧!”可是,同志们仍然跨到翻滚的冰排上去,并且抬着一根根二百多斤重的木头走回来。
战士李明尧,正扛着一根大方木往岸上跑,两块冰排撞击在一起,把他踏的冰排撞碎,连人带木头一同掉进江水,他全力向上一跳,露出头来,捉住了木方。他一攒一跳的往上爬。可是水流湍急,冰排翻滚,又把他打到底下了,隔一会,又见他顽强地猛力向上一跳,捉住了木方,顺着激流翻滚而下,同志们一起嚷道:“李明尧!快放掉木头呵,把住冰排上岸去!”他激动的答道:“有我李明尧在,就有材料在!”他终于冒着生命的危险,把那根木料抢救出来了。副排长尹玉常,三次被冰排压进水底,身上五处碰伤。连长几次让他上岸休息,他说:“冰排再大,水流再急;也挡不住我!”
岸上的老大爷们,看见劝阻无效,竟和战士们一起跳进江中去抢捞了。青年姑娘、中年妇女,也勇敢的下水去了。中、朝人民在一起奋勇的抢救着为铺下胜利之路的东西。
在冰排中搏斗了五个钟头的战士们,嘴唇冻得变成紫色。这时,从村里来了一些老太太,她们送来了大批的朝鲜酒。这是她们避免美李匪军藏在地下的酒。战士们喝下了这些酒,从心里向外暖和。这是朝鲜母亲们的温暖啊!
回村后,指导员做了一番统计:全连除一个防控哨,一个病号外,全部参加了。五个小时的英勇抢救,虽然百分之八十的人员负伤,但三分之二的材料保住了,上级领导机关,批准给这个英雄的连队集体立大功。
后来,我问了一些战士,在那种情况下,是否害怕。我得到了统一的回答:“这些材料是来的不容易啊!有的是朝鲜老妈妈、小姑娘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风雪交加的天气里,从高山深谷里,赶着老牛车拉来的;也有的是从我们遥远的祖国采伐出来的,经过我们的英雄司机们冒着敌机的扫射轰炸送来的。这不仅是一根木料,在此时此地,它比黄金还贵重,因为只要有了它,大桥才能修通!”
三天之后,这些凝结着中、朝人民血迹的木料,又各就其位,整齐的堆在江心。崭新的大桥,屹然的横跨在xx江上。天气又骤然变冷,开化的江水又结成厚冰。勇士们站在江冰上,眼看着一列又一列的军用火车在这座桥上通过,心里热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