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铁道兵熊汉俊烈士牺牲真相
2020-08-15 07:48:27 浏览:62906次 【

  熊汉俊,江西省清江县(现樟树县)人,1963年3月入伍,时任铁道兵八师36团17连四排13班班长。1965年8月24日,成昆铁路云南黑井隧道塌方,正在隧道里施工的熊汉俊重伤,经抢救无效牺牲。
 

通过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就会出现许多上面惊悚的信息:

  铁道兵熊汉俊烈士在成昆铁路龙骨甸桥墩施工中,不慎跌入三、四十米高的桥墩里,并被水泥封在了桥墩里!

熊汉俊烈士牺牲在桥墩里的各种版本,一直延续到现在!

  期间铁道兵老兵许钧华(铁道兵八师36团5连班长)为调查熊汉俊烈士牺牲的真相,做了大量的调查取证,证明熊汉俊烈士不是牺牲在桥墩里!而是牺牲在成昆铁路云南黑井隧道的一次塌方中!

  云南黑井大田箐特大桥,被误传为龙骨甸大桥,即误传熊汉俊烈士牺牲在该大桥的7号桥墩里。

  大田箐特大桥位于龙骨甸和黑井之间,大桥长1165.9米,有38个墩台,是成昆线第二长的大桥,由铁道兵八师36团负责墩台施工。(文/许钧华)

  (照片由许钧华提供)

  林建军:(铁道兵十一师医院)《铁道兵英烈名录》主编

  许钧华:铁道兵八师36团5连班长

  赵锦坤:铁道兵八师36团17连四排排长

  胡士良:铁道兵八师36团17连14班班长

  熊汉俊:铁道兵八师36团17连四排13班班长

  《铁道兵英烈名录》收录了许钧华对赵锦坤、胡士良的采访文章,这两位战友是熊汉俊烈士同一个连队同一个排的战友,赵锦坤是7位负伤者之一,胡士良是抢救者之一。两位战友回忆了熊汉俊烈士牺牲的经过。

  1965年8月24日,黑井隧道塌方,共有七人被压在坍下来的排架和岩土里。

  熊汉俊伤势最重,被倒下的排架直接砸中,夹层的岩石又纷纷压在他身上,因抢救无效牺牲!牺牲时年仅23岁。

  云南黑井隧道

  熊汉俊烈士牺牲后,安葬在云南黑井铁道兵烈士陵园。



  黑井铁道兵烈士陵园熊汉俊烈士墓

  (黑井铁道兵烈士陵园照片由许钧华战友提供)

  针对网上有人说:熊汉俊墓是衣冠冢,36团18连的张金华连长说:我们连担任了全团所有烈士初次和再次安葬任务,我都亲自参加,我们团的烈士,没有衣冠冢,都是有烈士遗体的。


  2012年,北京的铁道兵战友请一位老将军题字了“汉俊之桥”,准备在大田箐特大桥旁立碑,云南负责立碑的铁道兵战友了解到真相后,在石碑题字的两侧,加上了“汉表神洲辽阔大地,俊现华山锦绣山河”两行字,此时汉俊泛指牺牲在成昆铁路沿线的全部铁道兵烈士!

  2012年9月26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黑井镇政府部门的代表,武警守桥部队,各地铁道兵战友60余人举行了揭碑仪式。
 

熊汉俊烈士与“七号墩事件”(节选)

  文/许钧华

  2009年6月25日《中国军网》发表了由两位云南武警部队作者撰写的《武警云南总队某中队深山守桥三十年》,报道的事情发生在黑井镇附近的成昆铁路某大桥。

  文章的第一个故事的小标题是:“向7号桥墩宣誓,那里面筑进了军人的灵魂”。

  文章称:“为了修建大桥,在施工工程中,三十六名铁道兵战士被埋在了塌方的隧道里。在浇灌7号桥墩时,一位年仅19岁的铁道兵战士由于疲劳过度,不慎跌入了30米深的桥墩柱心里。无论当时的硬件设施还是医疗条件,都无法和现在相比,没有先进的救援设施,即使是救出了这个战士,山上没有路,也不能及时地把这个小战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他的遗体没有取出来,于是在一位将军的主持下,全师官兵围在桥墩下,向这位战友敬了最后一个军礼,然后战友们满眼饱含泪水地用水泥将大桥紧紧地浇筑在了一起。”

  “每一次传统教育,武警二支队的官兵们都会举起右手面对7号桥墩庄严宣誓:‘请放心,我们会牢记忠诚、不辱使命、为祖国守好大桥,为大桥奉献青春!”

  由于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国军网上,有许多媒体转载或引用,又加上“每一次传统教育,武警二支队的官兵们都会举起右手面对7号桥墩庄严宣誓”,文章产生的影响很大,所以许多读者,其中包括一些铁道兵战友,对该情节的真实性也深信不疑。

  这个悲壮的故事情节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所在的部队是铁道兵八师36团。修建成昆铁路时,团部驻地是黑井镇,我们连驻地就是黑井公社的大田箐村。虽然军网的文章没有写出大桥名,但作为亲历参加过这段铁路建设的我,知道这就是我团修建的大田箐特大桥。我退伍的时候,桥墩已基本建成,尚有少量的扫尾工程,还未架梁。我在部队期间和退伍后,都没有听说过我团有这么一次工程事故。于是我就向十几位战友询问,有与我同时退伍的,也有比我晚几年退伍的;有作训股的技术人员,也有亲自参加大桥建设的战友;有战士,也有干部和在团机关工作的首长。大家均不知晓这件事,有的说:这是条假新闻;有的说:这是空穴来风。

  为了弄清事实,我进行又一轮的调查工作。这次除了向原36团的战友了解,还扩大到八师其他团战友,向师级领导、师职能部门的领导调查,结论是:此事系子虚乌有,根本没有“在一位将军的主持下,全师官兵围在桥墩下,向这位战友敬了最后一个军礼”这件事。

  我又向担任36团所有烈士安葬工作的18连老连长调查;张金华连长说:“我连担任了全团所有烈士的初次和再次安葬任务,初次安葬的墓地就是我选定的,离我们连队的营房很近;陵园也是我们连修建的,灵柩的迁移和再次安葬,我都亲自全程参加。”对有云南战友质疑那位被灌筑在桥墩里那位烈士的墓是衣冠冢,老连长说:“我用党性保证,我们团36位烈士的陵墓,没有衣冠冢,都是有烈士遗体的。”

  此时,云南战友也在作调查,他们查到了成昆线36团烈士的记载资料,那位叫熊汉俊的江西籍战友,是因隧道事故而牺牲的,与大桥并无关系。

  2013年6月20日,在战友林久荣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当年与熊汉俊同连队同排、在同一次塌方事故受伤的亲历者和抢救者,请他们回忆当时的真实情况,并作了采访录音。

  他们是36团17连四排长赵锦坤、17连14班班长胡士良,我根据他俩的叙述,记录了熊汉俊烈士牺牲的真实情况:

  熊汉俊烈士是我们同在铁八师36团17连四排的亲密战友,我们是这次事故的亲历者和抢救者,我们有责任把熊汉俊牺牲的真实情况讲出来,既是对流传的不确之词给予澄清,也是表达对熊汉俊烈士的深切悼念。

  熊汉俊,江西省樟树人,1963年3月入伍,共青团员。1965年铁道兵部队扩编,17连是新组建的连队,熊汉俊与我俩,从三个不同的连队来到一起。赵锦坤任17连四排长,胡士良是四排14班班长,熊汉俊虽入伍刚满二年,由于工作踏实、积极负责,担任四排13班班长。熊汉俊,一米七零左右的个子,略偏瘦,人很机灵。

  在修建黑井隧道时,四排14班、15班是木工班,隧道里竖排架、立拱圈、制作混凝土模型板等是木工班的任务;13班的工作较杂,可以说是四排的机动队,哪里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个岗位缺人,他们就派人顶替;13班战士们没有因工作杂而有半句怨言,熊班长的带头表率作用很好地体现在各项工作上。

  打过隧道的人都知道,岩层越坚硬的隧道施工安全性越高。黑井隧道地质复杂岩层松软,所以在爆破上只能是用多炮眼、浅炮眼、小药量进行。在成昆铁路要大干快上的口号激励下,我们36团四营在黑井隧道施工中,克服重重困难,在人工开挖条件下,创造了月百米成峒的好成绩。

  在隧道里忙了一天的四排长赵锦坤,对今天隧道里的情况有些放心不下,想到在运渣的翻斗车推过时,下导坑轨道边的支撑排架有些抖动;当连队走出营区门口时,他停住脚步,向连长说明情况,不去看电影了;又交代胡士良班长,要他带好全排看电影。

  13班今夜的任务是扩边墙,就是为保证边墙混凝土的厚度,在立边墙模型板之前,用铁镐、钢钎把突出的岩土刨去。赵排长进了隧道,看到熊班长带领全班战士,正在紧张地施工。对熊汉俊说:“熊班长,今天我有个感觉,翻斗车推过时支撑排架的晃动要比以前大,你们要注意安全呀!”然后要熊班长停止扩边墙,改做加固支撑排架的工作。

  赵排长继续向隧道里走去,找到正在指挥施工的四营罗喜教导员。得知有险情后,罗教导员即派营技术员袁运重,与赵排长一起到那晃动最大的地段,研究具体加固方案。

  赵排长他们正在商量方案,排架的另一边,熊班长他们已经在给松动最大的支撑排架加楔塞。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20多米的排架连同排架上面的上下导坑之间的夹层岩石一起倒下,整个隧道里尘土弥漫,低压照明线断了,漆黑一片。赵排长顿时失去知觉,他和熊汉俊班长、袁技术员和其他四位战士被压在坍下来的排架和岩土里。班里没有被压住的战士,立即挖的挖、耙的耙,展开抢救工作,一位战士飞快地跑向电影场求援。

  团部操场上,四营的官兵和团机关人员正在看电影,突然喇叭里传出呼叫声:“请17连14班立即到黑井隧道工地,有紧急事情处理!”胡士良班长下达口令:“14班全体起立,跑步走!”战士们跑到公路边,拦住了一辆开往工地的汽车,跳上车,急急地往黑井隧道开去。

  胡班长他们跳下车,直向隧道奔去。隧道里还是黑漆漆的,顾不了脚下的磕磕绊绊,一边跑一边叫:“赵排长!熊班长!”正在坍方处搜救的13班战士急忙答应。他们会合一起,争分夺秒清理倒下的排架和岩石,终于把七位战友找到,把他们一个个抬出隧道口。

  团卫生队的救护车已经在隧道口待命,抬出来一位,军医就马上进行急救处理,然后抬上救护车。七名伤员全部上车后,救护车拉响报警器,飞快开往卫生队。

  七位伤员中,熊汉俊伤势最重,他被倒下的排架直接砸中,夹层的岩石又纷纷压在他受伤的身上,送到卫生队不久,因抢救无效,离我们而去。

  熊班长牺牲的消息传来时,连队已经吹了熄灯号,但胡班长因这突然的变故,心中难以平静,尚未睡下。他马上带领半个班战士,到工地木工棚里挑选木材制作灵柩。

  熊汉俊的遗体被送回连队,胡班长参加了整容收殓工作。他们轻轻地擦拭掉烈士身上的的泥土,戴上有红五星的新式军帽,换上缀有红领章的新军装;胡班长还从烈士的遗物中找出一枚五好战士证章,庄严地挂在烈士胸前。当夜他们护送烈士的灵柩到部队的烈士墓地安葬。

  这就是熊汉俊烈士牺牲的真实经过,他牺牲在黑井隧道,不是被浇筑在大田箐大桥七号桥墩。

  2017年4月14日,许钧华携夫人去云南黑井铁道兵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左:许钧华,右:黑井镇民政科史晓程)

  (照片由许钧华夫人拍摄)

  下面是几位铁道兵战友根据亲身经历否定了这个荒唐的传说!

 

 中国1974年赠送联合国的大型象牙雕刻作品“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于1970年7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

  成昆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止于云南省昆明市,全长1100公里。是中国铁路主要干线之一。

  今年7月1日,是成昆铁路建成通车50周年。

  成昆铁路的建成,影响和改变了西南地区人民的生活,极大的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四川攀枝花钢铁公司

       铁道兵部队在建设成昆铁路期间,牺牲了上千位烈士,在成昆铁路沿线,建有几十座烈士陵园。

       不忘历史!尊重烈士!

 

  本美篇素材由铁道兵八师36团许钧华战友提供,在美篇制作过程中得到许钧华战友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本美篇背景音乐《铁道兵志在四方》,选自北京铁道兵战友艺术团合唱团混声合唱,由合唱团指挥孙在翼编配合唱总谱并编辑合成录音。在此表示感谢!

  本美篇照片除署名外,其余均来自网络。


全部评论(0)
  • 根据“陕西省国资委”的文件精神,继10月30日上午,就“传承弘扬‘三线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主题,在“省止园饭店”(原陕西省政府招待所)礼堂东厅持续进行了90多分钟的宣讲之后,12月16日天还未亮,我就被所..

    河边草浏览:6126次 评论:0
    2020-12-20 14:16
  • 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即将播出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拍摄了6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该片从10月18日起在中..

    河边草浏览:6239次 评论:0
    2020-10-27 18:35
  • 各位老战友、军嫂、学兵、铁后代们: 半个世纪前,我们的青春在这里度过,我们曾经在此挥洒青春岁月;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一生难以忘怀。铁道兵部队从成昆线、东北大兴安岭、军委调从越南战场回国的铁13、2师,福..

    河边草浏览:6418次 评论:0
    2020-08-29 16:26
  • 熊汉俊,江西省清江县(现樟树县)人,1963年3月入伍,时任铁道兵八师36团17连四排13班班长。1965年8月24日,成昆铁路云南黑井隧道塌方,正在隧道里施工的熊汉俊重伤,经抢救无效牺牲。 通过搜索..

    河边草浏览:62907次 评论:0
    2020-08-15 07:48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一次国人面临的疫情灾难这是一场战天斗地的人民战争这是一个基层治理能力的自我考验

    河边草浏览:11309次 评论:0
    2020-02-16 23:27
  • 2012年4月拍摄于旬阳县铁十师49团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坐落在弧形山脊上,刘志强站在围墙上拍摄烈士陵园全景。

    浏览:12146次 评论:0
    2020-01-17 22:12
  • 在共和国第一个烈士纪念日前,轰轰烈烈的“三烈士迁葬运动”落下了帷幕。之所以称为“轰轰烈烈”,是指在心灵深处的巨大震撼;之所以称为“运动”,是因为寄托了太多人的期待和付出。..

    河边草浏览:15200次 评论:0
    2019-12-08 13:35
  • 巍巍莽莽的秦岭逶迤腾浪,纷纷扬扬的雪片漫天飘荡。苍穹大地素裹银装。挺拔的松树似威武的哨兵,屹立在山脊上,雪花环抱着松针,毛毛茸茸的松枝晶莹闪烁;簇簇的杂木丛漫山遍野,树冠披着洁白的雪毯,一如千军万马阵..

    河边草浏览:15744次 评论:0
    2019-12-02 20:17
  • 在举国上下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之际,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9月28日,在恐龙园大礼堂举办市两级法院赞歌颂祖国,整装再出发的歌咏大会。离退休干部应邀参加,我有幸欣赏两级法院干警唱的歌曲,在激动中..

    河边草浏览:19183次 评论:0
    2019-09-30 21:07
  • 1963年3月至1968年1月,铁六师在大小兴安岭参加林区大会战,修建森林铁、公路等工程。部队在驻大兴安岭期间,先后3次奉命执行扑灭森林火灾的任务,保护了国家森林资源。..

    浏览:22673次 评论:0
    2019-08-19 17:26
  • 今年署假,我们准备带孙女楚涵(因署假补课五门,不能参加家庭外游活动)、外孙牛嘉铄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满洲里、俄罗斯赤塔、黑龙江的哈尔滨、齐齐哈尔湿地公园、吉林的长春、辽宁的沈阳、北京等地旅游。..

    河边草浏览:23072次 评论:0
    2019-08-09 11:49
  • 鹰厦线是铁道兵从抗美援朝战场回国后修建的第二条铁路线,地势险恶,工程艰巨,很多没有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铁道兵官兵,却血洒鹰厦线。铁七师王义发烈士就是其中之一。..

    河边草浏览:25606次 评论:0
    2019-07-24 20:31
  • 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是“艰苦奋斗,志在四方",这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并无二致。当年我们铁道官兵听从党和祖国的召唤,挥师西南、西北、东南、东北,攀岩山川、行走戈壁滩、穿越林海、..

    河边草浏览:24818次 评论:0
    2019-07-15 23:03
  • 陈伯奎:父亲1929年出生在黑龙江省松花江边一个农村,1948年入伍,好像就是最初的铁道兵,具体什么称呼我也不太清楚,1950年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大概是1952年回国,参加石家庄铁道兵技术学校学习。..

    河边草浏览:25883次 评论:0
    2019-07-03 21:48
  • 2019.6.13日,老首长刘福贞、刘洪礼由山西候马市、四川重庆市辗转来到山青水秀的秦岭南麓商洛看望慰问了退役转业的老战友。

    河边草浏览:26621次 评论:0
    2019-06-22 20:58
  • 想当年:身着戎装保国家,铁道兵:劈山筑路在天涯;汗水淌:共铸钢铁大动脉,碧血流:汇入江河润华夏;成昆线:筑路英雄未歇馬,援襄渝:烈士忠骨葬秦巴;汗未干:中央军委命令下,披征衣:天山南北把营扎;战高温:..

    河边草浏览:27791次 评论:0
    2019-06-16 19:58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