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十二位铁道兵老战士应邀参观了中铁建华北区域石家庄地铁项目部现代化施工现场,与大家座谈交流,深深感到我们中铁建传承了铁道兵的光荣传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建设成就,在成就面前更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今年有三个历史节点,建军95周年,铁道兵组建74周年和石家庄解放75周年。我们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来理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党的宗旨、任务,不忘党员的理想信念,不忘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
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就要抓好“富国强军”这个大目标。 在我们早期的强军梦中。曾有这样一支英雄的部队铁道兵。他们为军旗添彩,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渐行渐远的历史兵种。他们战功卓著,虽然淡出军旅,但丰碑永存,我们不该忘记的一段传奇。
人们说和平发展时期天上的事,交给航天人;地上的事,交给中铁建。 天上的事是指国防科工委的航空航天工程,地上的事是指地上的军事交通和铁道建设,中铁建就是百万大裁军后转制后的铁道兵。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啊,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每当唱起《铁道兵志在四方》,不仅每一位铁道兵战士都会被深深地感染,现今中国铁建的员工们也能感受到火红年代,铁道兵的豪情万丈以及励志顽强的气魄。
忆往昔峥嵘岁月,叶剑英元帅为铁道兵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真实再现了铁道兵战斗和生活历程。
今年,从1984年1月1日铁道兵兵改工之日算起,已经又是整整38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们这支曾经的铁道兵队伍,既有奋斗创业的艰辛,又有创造新辉煌历史的荣耀。
我们老兵牢记铁道兵的前世今生,也希望后人铭记这段历史,铭记铁道兵曾经立下的功勋。铁道兵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祖国铁路建设中的丰功伟绩,不仅让曾经的铁道兵引以为豪,也让中国铁建的后来者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今天的中国铁建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他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传承。铁道兵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总是伴随着中国大变革时期的关键事件,并经常以主角的身份演绎着惊天动地的故事。我们回望,会惊奇地发现,铁道兵用他们的双手架构起了新中国崛起的框架,用年轻的肩膀挺起了新中国不屈不挠的脊梁。
鹰厦铁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嫩林铁路、青藏铁路、南疆铁路、北京地铁、引滦入津工程等等,已经成为铭记铁道兵功勋的丰碑。历经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铁道兵这个特殊兵种35年的历史,和改制后中国铁建三十八年的历史。追溯铁道兵的光辉历史,弘扬铁军精神,展示中国铁建的良好社会形象,将一股”铁道兵”热席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作为铁道兵传人的中国铁建,坚持用发展的现实与辉煌的历史交相辉映,迸发出无限正能量。 回顾这支英雄的部队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感受到的是更多的震撼,从而由衷地对铁道兵生出敬仰之情。
当解放战争的硝烟迅速蔓延全国,为加快战争的推进和保障前方部队的补给,成立的铁道兵部队,提出“大军打到哪里,铁道修到哪里”的铿锵誓言。他们挺进山海关,抢修北宁线,为举世瞩目的平津战役铺平道路;继而修通津浦、平汉铁路,为消灭蒋家王朝的渡江战役赢得了时间;而后抢修粤汉等铁路,为全中国的解放打下了基础。
在抗美援朝中,铁道兵又建功沙场,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开山筑路,铁道兵功勋卓着!遇水架桥,铁道兵战绩震云霄! 什么是铁道兵精神?我们可以归纳为:勇敢无畏、忘我奉献、艰苦奋斗,志在四方,使命担当、深情大爱。
“艰苦奋斗,志在四方”是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艰苦奋斗,不仅表现铁道兵的工作艰辛,同时又再现了铁道兵的生活艰苦。志在四方,就是铁道兵战士心中有一个美好崇高伟大的愿景——“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顶帐篷四海为家,一双铁脚走遍天涯,要让“锦绣河山织上铁路网”。
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正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倶进一脉相承。“艰苦奋斗,志在四方”为主题的铁道兵精神,是铁道兵战士用智慧和汗水铸就的历史华章,包含了漫长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要传承和光大的传统作风。
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让铁道兵在告别军旗后仍然是一支劲旅,薪火传承,军魂永铸。
继承和传扬铁道兵精神,需要我们不怕困难、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铁道兵抢险攻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铁道兵凭借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创建了一条又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今天作为铁道兵传人的中国铁建员工,继承和发扬铁道兵精神,就是要艰苦奋斗,面对困难,要用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培养钢铁般的意志。 铁道兵精神既是战斗力,也是生产力。无论承担什么样的工程,铁道兵都能够任劳任怨、勤奋工作;无论生活多么艰苦,铁道兵都能艰苦奋斗、争创一流。
既然我们是铁道兵的传人,就应该全面提升个人素养,高举铁道兵精神的光辉旗帜,形成完善的行为准则、科学的时代内涵和高尚的精神品格。
如今的中国铁建,曾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连续多年入选“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排名全球前茅;按照工程承包业务收入计算,中国铁建自2004年起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
现在的中国铁建己经涉及到了建筑的各个行业和领域,一步步地将中国铁建打造成今天的行业领头羊。在中国铁建,一批优秀的子公司脱颖而出,成为了行业翘楚。
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是中国革命在艰难困苦取得胜利的法宝。 在困难面前,无论是怨天忧人,还是自暴自弃,都于事无补。多年来中铁建特别注重继承弘扬铁道兵精神,把铁道兵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同舟共济,负重前行,用奋斗斩关夺隘,用科学发展破解难题,他们是服务热情的典范;遵纪守法,争当纪律严明、依法办事、管理有序的典范。
“铁道兵精神”,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创业创新精神,干实事、办大事的精神。
铁道兵精神又孕育出“大秦精神”,“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干劲更高,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青藏铁路施工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世界铁路史上前所未有的。中铁建员工在严重缺氧的高原“生命禁区”顽强拼搏,在恶劣的环境中挑战极限,以惊人的毅力攻克难关,不畏艰险永远向前。
正是这种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鼓舞着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障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真正做到了“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
今天,铁道兵精神又派生出“抗震救灾精神”和“抗击疫情精神”,即服从组织、听从指挥、挺身而出、不怕牺牲、不畏艰险、雷厉风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精神。
通过灾后重建、“疫情封控”工作,进一步培养了我们职工的临危不惧、攻坚克难的无畏精神,科学决策、沉着应对的理性精神,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服从大局、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值得我们中铁建员工引以为豪的是,兵改工以来,在工程建设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优金奖银奖、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铁道部优质工程一等奖纷至沓来。
传承铁道兵精神,绝不仅仅是一句喊起来好听的空话,而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我们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和壮士断腕的勇气,刮骨疗伤的胆气,以彻查彻改的硬气,直面各种困难和问题,义无反顾,永远前进。
传承铁道兵精神,就是要结合生产经营管理,讲规矩、守制度、走程序,本色做人,本分做事,不越“雷池”、不踏“红线”、不涉“悬崖”,筑牢治亏防腐“防火墙”,形成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良好风气。
只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舍我其谁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意志,铁腕治理,就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铁道兵精神既是一种概念,一种内涵,一种财富,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资源,是具有铁道兵特色的传统文化。成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人的力量源泉。 当
当历史的脚步穿越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品质已经融入每一名铁道兵的血液中,每个职工都在为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依然执着地前行。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铁建也逐渐培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即勇挑重担,甘于奉献,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敢为人先,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做到艰苦奋斗,争当扎根山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典范;团结拼搏,争当上下同心、合力攻坚、共闯难关的典范;真抓实干,争当敢说实话、能办实事、讲求实效的典范;诚实守信,争当道德高尚、践行承诺、无往不胜的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