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铁道兵在内蒙发现一座金矿
2022-06-27 14:27:44 浏览:166次 【





铁道兵在内蒙发现一座金矿

作者:高万山

铁兵进户助农忙,入驻金盆困难乡。

民众手中持异石,天机泄露现金矿。



1968年秋天,我随部队“支农”工作队来到了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乌兰察布”蒙古语为“红色崖口”)察哈尔右翼中旗金盆哈页人民公社驻地,我被分在大珠莫尔太大队。


这里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卫生队的救护车是顺着一条裸露着沙石的山沟开到这里,山沟里平时没有水,每年到了春暖花开时,冰雪消融和夏季瀑雨才会有水。我和一个姓张的老大爷住在一起,他也负责我的一日三餐。


我们部队来的官兵都一样,“以抓革命促生产”的精神,宣传毛泽东思想,消除派别促进联合,促进农牧业生产。并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正常是白天抓生产,晚间以生产小队为单位组织政治学习。


生产队以集体土地和马牛羊为主,贫下中牧的家庭也有少量自留地和自留牛羊等。每户人家都有人放牧,牛羊在山坡上吃草,羊倌牛倌有时会到山沟边石头上休息,或昂首苍穹放喉高歌,抒发心中情感,或玩玩石子弄弄沙子,回顾童年的游戏。


亦娱亦乐,嬉戏间无意中发现山沟里有异样的石块,捡起来玩耍,左看看右瞧瞧,把它甩出去,又捡回来,在手中掂来掂去,又和普通的石块比一比。




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还真是有蹊跷,同样大小的石块,这异样的石块却特别重,是普通石块重量的三五倍,大凡重的石块都带点金黄色。于是就把这些较重的石块带回家中收藏,常年累月,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两块,三五块,甚至还有更多的这种异石。


铁道兵是卧虎藏龙之地,有识之士大有人在,工程技术员是铁道兵的技术骨干,初高中生不乏其人。他们对于各种物质的比重烂熟于心。物质的重量与4℃时相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比,称为比重。


大多数矿物比重介于2.5~4之间,唯有重金属矿物常在5-8之间,极少数矿物(如金、铂族矿物)可达到19~23。根据矿物的比重和成色,确定了农牧民家中的石块就是金矿石。


我感到好奇,便也要了一粒米大小的金矿石。古语云“真金不怕火炼”,我欲试一试是否真的不怕火炼?来到村里的铁匠铺,请师傅们放入炭火中煅烧,是真是假,便一目了然。其结果就像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炼丹炉中一样,七七四十九天,出炉后还是活蹦乱跳的毛猴子一个。  


黄金是一种很柔软的金属,在纯金上用指甲可划出痕迹,这种柔软性使得黄金非常易于加工。根据黄金这一物理属性,用试金石鉴别黄金成色的原理就是根据条痕的反射率和色泽的鉴别来判断。



▲金箔


为了证实金子具有柔韧性和延展性的物理特征,又请铁匠师傅将那粒金矿石放在铁砧上,一锤接一锤地敲打,发出铿锵的响声,犹如美妙之音乐。须臾间,一小粒金矿石竟然变成了一片薄如蝉翼的金光灿灿的金箔。我将其挟在书中保存,直至退役带回家中,几次搬家,金箔在何时丢了,已弄不清,十分可惜。


工作之余,常与张大爷闲聊,一天问及金盆这个地名的来历时,张大爷就将他听前人所述娓娓道来。金盆地名原本是“经棚”,清康熙年间清政府设置察哈尔八旗,从东北地区迁徙到今察哈尔右翼中旗原金盆公社政府所在地一带住牧,开展农牧业生产。


在此兴建了一座召庙,同时在召庙旁边修建起一座六棱木塔,塔内装有利用水流动力可以转动的经轮。并在召庙旁设了一个驿站,专门用来存放经卷。从此,人们称这个地方为“经棚”。


另有一个神话传说,天庭王母娘娘在瑶池开蟠桃盛会,各路神仙纷纷前来参加,唯独不见百花仙子前来。谁知这天百花仙子去了麻姑洞,与麻姑仙子弈棋,黑子白子杀得昏天黑地不见分晓。待到百花仙子赶到瑶池时,蟠桃会早已散去,又赶到天庭向王母谢罪,王母十分恼怒,气不打一处来。


此时,一仙童捧一金盆进来,请王母娘娘洗漱就寝,王母接过金盆就向百花仙子砸去,百花仙子身子一闪,金盆飞出天庭,落到了察哈尔右翼中旗崖石上,金盆也粉碎一地,盆里的水也流淌开来。正如唐代刘禹锡诗云“金盆已履难收水”。使辉腾锡勒边变成一块四面群山围绕的盆地,便是当今的金盆公社;水流的地方便是金盆的母亲河--铁石河。


历史上“经棚”与“金盆”同时使用,因字音相近,人们也没认真地确定是经棚还是金盆。直至1958年成立金盆哈页人民公社,才结束了“经棚”的名字。


在金盆民间百姓手中存有这么多金矿石,猜测此地一定有金矿。鉴于此情,我们部队向国家地质部上报情况。地质部十分重视,一批地质学院的大学生来到金盆安营扎寨,进行划方勘探取样,筛查金源,确定开采价值。



他们采样也是用传统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黄金和沙子的比重不同,通过人工盘洗,把黄金从沙子中分离出来,从中可以得到细粒的金子。他们每天起早带晚,终日汗流浃背,吃尽千辛万苦,一个人一个月下来,从数吨沙子中筛洗出三五两金子。最终探明和确定金盆公社具有丰富的储金量,类型为沙金矿。


大学生的到来,使我见识了“沙里淘金”的现场和淘金过程。“沙里淘金”一词来自实践,而且历史悠久,使我明白了黄金为什么不按公斤计价,而按克标价的道理。


因而对“沙里淘金”的词义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它不仅比喻好东西不易得到,也比喻做事费力大而收效少,还比喻从大量的材料里选择精微,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含有艰辛勤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还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意思。


同时还衍生出了“披沙拣金”一词,古人读史研史,常用于“历考前史,征召诸价值词,虽然古人糟粕,真假混淆,而披沙拣金,有机会获得宝”。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就是最好的实例。 


1969年10月内蒙古正式成立了“地方国营察哈尔右翼中旗金盆金矿”,这样,一个人工开采沙金的序幕由此拉开。


金矿石是国家资源,部队通过思想工作,让散落在农牧民家中的金矿石捐献出来上交国家,凡捐出金矿石的农户,奖励红宝书一本(毛主席语录)及毛主席像章一枚,农牧民欢天喜地。



其中一户人家还捡到一块含金量约70~80%的狗头金,重约二三百克用黄布包着,打开一看,竟然是一个非常活灵活现的“母子猴”形状,看起来就好像是一只母猴坐在地上,怀里抱着一个刚刚出生不久后的小猴子。不得不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的是惟妙惟肖,让所有的人看到后都拍案叫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黄金最早、产量较大的国家之一,黄金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时,在当时居世界第5位。1949年全国解放时,黄金产量降到我国历史最高纪录的一半。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发展缓慢,直到1964年在周总理的倡导下,冶金部成立了中国黄金矿产公司,黄金生产才开始恢复。




为了加快黄金生产,扩大产能。1975年的6月19日,王震副总理到内蒙视察金盆金矿时,一见到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尤太忠,就高兴地大声说:“要金子来了!”,在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冶金局汇报黄金生产情况时,得知金盆金矿共有职工230人,王震高兴笑了。


王震在会见该矿全体职工时说,从这个矿的情况看,我们国家的黄金资源很好,金盆属富矿。你们这个矿200多职工,用土法生产,每年生产黄金1万多两,每人平均50两,这已是先进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了。


并要求矿区人民公社社员都行动起来,在党委领导下,搞农业、牧业,搞采金,多种经营,用采金这把金钥匙打开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大门。


其实我们部队除了发现金矿外,还发现了石棉矿,为内蒙地区的矿产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1975年6月1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左四)视察内蒙古察右中旗金矿时,观看溜槽选出的金粒。

当年看到王震副总理视察内蒙金盆金矿的报道,我开心地笑了,我知道他是我们铁道兵第一任司令员,他并不知道金盆金矿是我们铁道兵支农工作队发现的,如果他知道是英雄的铁道兵发现的金矿,该有多高兴啊!


如果铁道兵部队不去支农,说不定金盆金矿还沉眠在辉腾锡勒沙石之中,或许要推迟多少年才得到开采。


今日在花香和暖阳下,细细地咀嚼着回忆的芬芳,我的记忆和花香一样芬芳,闻着花香写回忆是晚年生活的一大乐事。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编辑:毛 秘  方迎欣







全部评论(0)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今天,百所高校研究生接力讲述“四史”活动走进四川师范大学我们接过@成都中医药大学..

    河边草浏览:219次 评论:0
    2022-07-14 17:47
  • 陈司令热爱铁道兵(下)写作公众号铁道兵系列,篇幅常常超过原先的预期。“陈再道司令员”我原想发“上、中、下”3次,因内容容纳不了,只好再发2个“续篇”。今天是纪录片《传奇上将陈再道》解说词、截图,明天发公..

    河边草浏览:240次 评论:0
    2022-07-14 17:46
  • 永远的铁道兵陈再道回忆铁道兵撤编铁道兵35年历史,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历史。从兵员的增减看,从组建之初的1.7万,鼎盛时期40多万,并入铁道部时16万多,总趋势是增长;从队伍综合实力比较,铁道兵的作..

    河边草浏览:196次 评论:0
    2022-07-14 17:44
  • 世界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一块是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是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另一块就是位于中国东北角的北大荒。对北大荒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始于铁道兵。很多人知道铁道兵有个嫩江农场,但多数人不知道北大..

    河边草浏览:203次 评论:0
    2022-07-14 17:41
  • 在举国欢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华诞101年暨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怀抱25周年之际。由郑建平战友策划、援越抗美老兵张永旺组织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广州部分战友、在广州市某酒店举行专题活动,隆重纪念这个具..

    河边草浏览:232次 评论:0
    2022-07-14 17:40
  • 在铁道兵撤编的日子里作者:张恒志铁道兵撤编,告别军旗,集体转业,已经38年了。从中央决定传达到并入铁道部这期间有一年半之久,那一幕幕往事让人记忆犹新。那是1982年4月上旬,全国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结束..

    河边草浏览:207次 评论:0
    2022-07-14 17:37
  • 国有国徽,军有军徽,各军兵种也有兵种符号,俗称“兵徽”。兵徽,通常佩戴在领章、肩章、臂章上,用以表明军人所属兵种的识别标志。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兵种的铁道兵的兵徽是什么样的?铁道兵兵徽的图案,由红五..

    河边草浏览:267次 评论:0
    2022-07-14 17:30
  • 青藏线铁道兵汽车兵跑车趣作者:马黎明▲作者当年在青藏高原曾经说过跑青藏高原的格尔木汽车大本营有两家。一家是总后汽车一团、三团、三十五团,还有当地称之为铁道师汽车部队。在高原跑车这两个团队各有利弊,各有..

    河边草浏览:178次 评论:0
    2022-07-14 17:28
  • 永远的铁道兵传承铁道兵文化的《岁月如歌》作者:杨铁臣为了弘扬铁道兵精神,传承铁道兵文化,由铁11师53团汽车一连指导员黄介传、连长王友庭策划指导、唐反修战友积极倡议、群主欧阳衡平组织协调、李楚怀、黄家全、..

    河边草浏览:131次 评论:0
    2022-07-14 17:23
  • 铁道兵在内蒙发现一座金矿作者:高万山铁兵进户助农忙,入驻金盆困难乡。民众手中持异石,天机泄露现金矿。1968年秋天,我随部队“支农”工作队来到了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乌兰察布”蒙古语为“红色崖口”)察哈尔右..

    河边草浏览:167次 评论:0
    2022-06-27 14:27
  • 家在城固县龙头镇龙头村的老文化人杨文全。笔者得知他是军中人时,慕名采访了他。杨文全,生于1954年三月,大专文化, 1970年9月招入县文工团,1971年1月从文工团参军入伍,在铁道兵某部44团服役,先后转战辽宁大连..

    河边草浏览:181次 评论:0
    2022-06-27 14:23
  • 一、开放方式1.免费开放。2.实行参观游览预约制,预约方式为现场排队预约。二、开放时间每日上午9:00-下午17:00(16:3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三、疫情防控1.疫情防控期间,请自觉遵守以下流程入馆:..

    河边草浏览:192次 评论:0
    2022-06-27 14:13
  • 青藏线铁道兵汽车兵的故事作者:马黎明兵趣(一)三台车从西宁拉物质返格尔木,行驶至脱土山下停车休息,路边一条小溪清澈明亮,喝一口吧,甜到心里。我的车拉了一车鸡蛋,望蛋兴叹,忍不住搬下一箱,开箱验货,圆呼..

    河边草浏览:234次 评论:0
    2022-06-27 14:12
  • 作者简介葛明,男,成都十七中老三届初67级学生,1968年入伍,铁道兵五师二十三团战士,1971年退伍到成都南光机器厂工作,1973年到东北大学读书,后回厂从事真空技术,是中国第一台大型分子泵的设计者。为中国真空事..

    河边草浏览:153次 评论:0
    2022-06-27 14:10
  • ‍‍‍‍铁道兵英雄传舍生忘死何为华何为华,湖北潜江县人,1945年出生,1965年参加铁道兵,196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援越抗美时任中国(援越)后勤部队第1支队1大队(铁道兵第2师6团)汽车连驾驶员。1967年4月20日,..

    河边草浏览:244次 评论:0
    2022-06-15 10:01
  • 传承铁道兵精神让英雄连队的旗帜永放光彩作者:王力杰▲修建中尼公路纪念章铁道兵1948年7月5日成立到1984年元月1日撤销,在这35年的历史中,共授予14个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今天要讲的是铁五师二十四团九连,它被铁道..

    河边草浏览:255次 评论:0
    2022-06-15 10:00
  • 铁道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的一个兵种。无论是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时期,都曾为祖国的铁路大动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青藏铁路”这条高原天路,东起自青海省会西宁,止于西藏..

    河边草浏览:293次 评论:0
    2022-06-15 09:52
  • 【阿洪往事】(95)铁道兵战士深情回忆铁道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是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我军大规模作战的需要,于一九四八年七月,在东北战场上,以东北人民解放军护路军为基础组建的,在解放战争、抗美..

    河边草浏览:266次 评论:0
    2022-06-15 09:51
  • 专栏主编:胡柏涛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汪填金图文:高光顺 / 组稿:宁宏翎参军,这是我儿时的最大梦想,每每见到威武雄壮的解放军身着耀眼的军装便分外羡慕,总希望长大后能像他们..

    河边草浏览:216次 评论:0
    2022-06-15 09:49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