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铁道兵
文化的《岁月如歌》
作者:杨铁臣
为了弘扬铁道兵精神,传承铁道兵文化,由铁11师53团汽车一连指导员黄介传、连长王友庭策划指导、唐反修战友积极倡议、群主欧阳衡平组织协调、李楚怀、黄家全、杜子春、夏春明、陈德兴、黄桂华等战友从组稿到排版校对、付梓发行,历时6年、400余名战友广泛参与,夙兴夜寐,奉献爱心,确保汽车一连这个特殊战斗群体的回忆录《岁月如歌》一书在党的101岁生日来临之际与读者见面。自6月下旬起,当分散在全国各地的460位战友陆续收到盼望已久,共666页、20余万字、飘着油墨清香的岁月如歌时,不约而同地打电话、发短信、写感言,笑声、掌声、赞叹声、祝贺声不绝于耳,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撑灯夜读岁月多,人生如歌歌欢乐。平和平静看世界,平安平淡谓生活。一书著就传千秋,
无悔无愧无磋砣”;“如口干欲燃时捧饮家乡清泉,虽带浓浓的泥土味,但十分解渴”;“我今天收到《岁月如歌》回忆录,整个身心都沉浸在难以掩饰的欣慰之中,心头喷洒出灿烂而快乐的火花!”这是“竹叶青”、谢春明、“金山客”、“归心静默”等战友挥笔直陈肺腑的感言。
“我收到由山东三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齐鲁大唐书社出版的铁道兵战友丛书《岁月如歌》,顾不上吃饭,就爱不释手地阅读欣赏,看完黄介传写的前言,目睹全连人员花名册和战友联谊会的照片,回忆20余年激情燃烧的艰苦岁月,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开心的汨水!”1961年入伍,曾任53困汽车一连班长、排长、铁11师汽车营三连连长的上海籍战友汪善明在汽车一连微信群中道出心里话。
“我是听爸爸讲述铁道兵为国修路为民造福的故事、唱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曲长大的。当我收到《岁月如歌》全彩精装本,立即如获至宝一页一页地阅读,并把‘人生岁月像首歌,岁月如歌汇成河。似水流年图励志,回眸春秋笑坷坎’充满人生哲理的诗读给当年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现正患病的父亲听;这本书内容丰富,真实感人,看了很受教育;我一定以老一辈铁道兵为榜样,让艰苦奋斗精神在我们家代代相传!”这是
现任安徽省怀远县交警大队纪委书记的铁二代贾柱安的实话实说。
“岁月如歌是53团汽车一连集体智慧的结晶,徐家彬、薄夫利、伍仕华、李红松、李艾文、黄祥安、冯常新、王应安、周援根、彭荣贵、冯明才、张田楷、蔡军生、汪春水、杜占川、高述思等150名在铁道兵大学校自学成才的‘土作家’撰写了188篇原汁原味、独出心裁、别具一格、感情浓郁、小中见大、可口可乐、鲜为人知的故事、散文、诗歌、回忆录,让一个个由特殊材料所制成、手握方向盘的驾驶员音容笑貌、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人生价值在字里行间体现,让铁道兵志在四方的军歌在神州大地、异国他乡久久回荡……”这是曾任53团汽车一连文书、司务长、中铁十六局三公司高级总会计师谢平华对该书的点评。
“全书以弘扬铁道兵精神,传承铁道兵文化为主旨,全方位、多角度、多镜头、全面总结再现了汽车一连自1965年组建以来修建鹰厦线、襄渝线、京通线、横永线、大秦线、唐山抗震救灾、北京密云水库加固以及对越反击战的战斗历程和丰功伟绩;展示了汽车一连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奉献的队伍组建以来,肩负神圣的使命,背负人民的希望,车轮滚滚,志在四方,舍小家为大家,处处无家处处家;走小路修大路,处处无路处处路;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苦万人甜
,为鲜艳的党旗和永远的铁道兵增光添彩的精神风采;全书图文并茂,融教育性、知识性、资料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是军营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对企业
青年员工进行艰苦奋斗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既有纪念意义,又有收藏价值……”中铁十六局集团三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陈骞、档案馆邱丽琴同志连声赞叹!
作者:原铁十一师
责任编辑: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