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丛书》中的“铁道兵”,今天发最后一节“建设铁路”。
铁道兵因战争诞生。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每一次战争,铁道兵都在“战场”。但35年的铁道兵历史,以时间论,和平建设时期时间最长,虽然不能比较“抢修”与“建设”功绩高低,但一万多公里的铁路纵横祖国大江南北,在在昭示铁道兵不朽的业绩与精神。在这部“国史”中,16000字的铁道兵史,“铁道兵建设铁路史”占了6000多字。从文字数量看,这也是恰如其分的,科学、准确地完成了这篇“铁道兵简史”。
铁道兵修建铁路,分四个部分介绍,从最早修建东南沿海的黎湛、鹰厦铁路始,再由“林区铁路”、“西南铁路”,到“三北铁路”——西北、华北和东北方向的青藏、南疆、京通等铁路终,完成从边疆到内地,从城镇到农村的国家铁路网建造。各条铁路干线的概况、参战部队施工过程,突出重点,有详有略;重在陈述事实,见事也见人——铁道兵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在一条条铁路开工、竣工的进程中烁烁生辉。
第四节 参加国家铁路建设
朝鲜停战后,铁道兵部队开始转入国家铁路建设。广大指战员继承和发扬战争年代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穿林海,跨戈壁,攀蜀道,登雪山,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转战南北,筑路架桥。从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八三年,先后担负和参加了52条铁路干支线和北京地下铁道的修建任务,共新建铁路12593公里,约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建铁路的三分之一。
一、修建东南沿海铁路
一九五四年,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朝鲜的失败,加紧了对台湾海峡的封锁,严重威胁着中国沿海地区的安全。中共中央根据局势的变化,决定在东南沿海地区修建黎湛、鹰厦两条铁路。七月二十三日,中央军委在给铁道兵的命令中指出,修建这两条铁路不仅对粉碎敌人海上封锁、解放台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且对发展沿海经济,支援国家建设,也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为落实中共中央的决策,七月底,周恩来召集铁道部、铁道兵领导干部进行部署。随后,彭德怀、薄一波、滕代远分别召开会议落实任务。八月一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见王震,听取修建黎湛、鹰厦铁路准备情况的汇报时指出,关键是快,要用抢修的精神,战斗的姿态,迅速建成通车。
为了尽快完成修建黎湛铁路的任务,铁道兵决定首先集中第一、第二、第四、第六、第十、第十一师等6个师和一个独立桥梁团投入这一工程。
黎湛铁路北起湘桂线黎塘站,经贵县、玉林、陆川至广东湛江,全长315.6公里。原计划两年的工程要缩短到一年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为加强领导,铁道兵机关从北京移驻广西贵县,现场指挥,并按战时抢建铁路的要求,采取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方法进行。
在广东、广西政府的支援和10万民工的协同下,一九五四年九月上旬部队进入工地,九月底主体工程展开。到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九日,全线胜利接轨,保证了“七一”正式通车。仅用九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一条质量优、造价低的标准铁路干线,这在当时是空前的,被人们称为“革命速度”,赞誉铁道兵是“祖国铁路建设的突击队”。
在黎湛铁路胜利通车的凯歌声中,铁道兵领导机关于五月下旬由广西贵县移驻福建南平,抽调了8个师和1个独立桥梁团,加上闽赣两省的12万民工,开始修建鹰厦铁路。
火车跨过崇山峻岭,越过十里长堤,胜利开进风景秀丽的厦门岛,自古以来被大海隔离的厦门岛, 同大陆永远连接起来了。
该线北起江西鹰潭,南到福建厦门,全长697.7公里。除两端地势较平坦外,其余大部分蜿蜒于崇山峻岭、河川峡谷之中。要修建隧道12.67公里,桥梁9.21公里,涵渠33.51公里,还要修筑一条跨海长堤。工程艰巨,时间紧迫。广大筑路军民献计献策,以移山填海的英雄气概,开展和时间赛跑的劳动竞赛,决心“双手磨成千层茧,尽快修通鹰厦线”。
位于武夷山区的大禾山隧道,全长1460米,是全线的关键工程。王震亲自到工地视察,和指战员一起研究改进施工方法,解决部队施工、生活中的困难,并亲自进洞打风枪,给部队很大鼓舞,工效不断提高,使隧道于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打通,搬掉了第一座“拦路虎”。
戴云山是鹰厦线上的第二道关口。这里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生活困难。战士们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64万立方米的宫子湾大填方,凿通了长500米、洞内成S形的岭头隧道,劈开了长700米、深32米的分水岭,使铁路越过了戴云山脉。
厦门海堤是鹰厦线的最后一项艰巨工程。广大筑路人员不顾狂风巨浪和国民党飞机的骚扰,把近百万立方米岩石填入大海,筑成了一道5公里长、19米宽的花岗岩海堤,把厦门和大陆连在一起,保证了鹰厦线提前接轨通车。朱德为海堤亲笔书写“移山填海”四个大字,以表彰筑路军民的丰功伟绩。
二、修建林区铁路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中共中央决定铁道兵扩编10万人,承担林区铁路、公路修建任务。
翌年初,部队整编后,组织第三、第六、第九师共14个团的兵力,担负了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的林业工程任务;组织第二、第五、第七、第十一师共9个团的兵力,分别担负了湖南、贵州、江西、广东、福建等省的林业筑路工程任务。各部队先后完成295个建设项目,建成的桥梁总长16.9公里,森林铁路1255公里,公路821公里。
一九六四年一月,国家经委根据国务院指示,确定由林业部和铁道兵联合组织开发大兴安岭林区资源的会战。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木材蓄积量约占全国的九分之一。由于地处高寒,年冰冻期长达七个多月,最低气温到零下57摄氏度,有终年不化的永冻层,有人马难行的沼泽地。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时,为掠夺林区资源,曾先后4次闯进林区,都因制服不了严寒而未能得逞。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两次组织力量进驻开发,也因冬季严寒而未能站住脚。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下达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决定中指出“开发大兴安岭林区,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鉴于过去几次试图开发,进去后都未站住脚,这次我们既然下决心进去就一定要站住脚,一定要取得全胜。”
一九六四年七月,铁道兵第三、第六、第九师陆续开进大兴安岭修建嫩林铁路。这条铁路干支线总长850.1公里。开工时冬季已将来临,各级领导首先发动群众在营地选择、帐篷架设、 生活用水、蔬菜保存等方面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应高寒地区特点的生活措施,创造了用黄土和片石在帐篷内盘“地火龙”(一种室外烧火,室内散热的土暖气)的取暖方法,从而使部队在高寒“禁区”站住了脚,打破了多年“夏进冬出”的惯例。
同时,又科学地总结和研究制定了一套寒区施工方法。如:在桥涵施工中,利用高寒地区结冻快的特点,采取逐层冻结,逐层剥冰,以冻治冻的“冻结法”开挖桥基;以低温早强混凝土浇灌桥墩桥台;以抗冻沙浆砌石。在隧道施工中以导坑掘进为主。在沼泽地段土方施工中,采用反扣“塔头”(即塔头草)等方法,均赢得了时间,取得了施工的主动。经过艰苦奋战,分段修建,干线于一九七二年八月十五日铺轨到古莲,并在铁路沿线修建了上百个林业新区、林场和采伐点。使过去被视为“禁区”的大兴安岭,变成了新型的林业生产基地。
三、修建西南铁路
根据国际斗争形势和战略后方建设的需要,一九六四年八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指示要加速建设以成(都)昆(明)线为中心的西南地区铁路。中央军委决定再次扩编铁道兵,以担负修建西南铁路、北京地下铁道、京原铁路以及其他施工任务。根据中央军委的批示,铁道兵部队进行整编,总兵力由20万人增至近40万人,并与铁道部共同组成西南铁路建设工地指挥部,首先会战贵昆铁路。
贵昆线大部地段在海拔3000米以上,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地处乌蒙山区的梅花山隧道,长3968米,通过5个大断层,并有暗河、溶洞和煤层,掘进平行导坑时,溶洞涌水量昼夜高达5.4万吨。铁道兵指战员采用排堵结合的治理措施,征服了汹涌的地下水,还创造出双口平均月成洞213米,单口月成洞400米的好成绩。经过一年半奋战,隧道提前建成。
“天生桥”是横跨云贵两省的可渡河上自然形成的跨谷石“桥”。可渡河的激流从石山下的岩洞穿过,一边是贵州边界的狮子口,一边是云南边境的老虎嘴。部队不仅要在狮子口和老虎嘴里各打一条隧道,而且还要在这两座绝壁之间的“天生桥”上架起一座长526米、墩高50米的特大桥,让火车出“虎嘴”,跃长桥,进“狮口”。在这神话般的艰巨工程面前,施工部队硬是按照设计要求,在老虎嘴里凿隧道,在“天生桥”上架天桥,把云贵两省连了起来,使贵昆铁路于一九六六年三月四日全线接轨通车。
西南铁路建设工地指挥部取得会战贵昆铁路的胜利后,即由贵州安顺移驻四川西昌并调集铁道兵第一、第五、第七、第八、第十师、独立机械团、汽车团和铁道部的专业施工队伍,以及沿线民工共40余万人,展开了规模更宏伟、任务更艰巨的成昆铁路大会战。
成昆铁路北起四川成都,南抵云南昆明,全长1083.3公里。线路逶迤于万水千山之间,13次跨牛日河,8次跨安宁河,49次跨龙川江及其支流,4处越岭,7处盘山展线。全线平均每1.7公里有一座大桥或中桥,每2.5公里有一座隧道,桥隧总长达433.7公里,占线路总长的40%。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有地震区、滑坡带、崩坍岩堆、泥石流沟,还有溶洞、暗河、断层、流沙、瓦斯、岩爆、松砂、硝盐等,故有“地质博物馆”之称。
在成昆铁路会战中,铁道兵部队担负667.5公里的施工任务。部队在崇山峻岭中开隧道架桥梁,任务非常艰巨。工地指挥部组织部队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广泛交流施工经验,使工程进展迅速。到一九六六年底,全线开挖的隧道有455口次达到单口月成洞百米以上,其中14口次达到单口月成洞300米。
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施工受到严重影响。一九六九年五月十二日,周恩来指示,西南铁路建设由铁道兵统一指挥。接着,中共中央提出了成昆铁路务必于一九七〇年七月一日通车的要求。全体筑路大军热烈响应,经过突击抢建,于一九七〇年六月二十九日在礼州接轨,七月一日举行了通车典礼。中共中央发出贺电,表彰筑路大军对党对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
在修建西南铁路的同时,北京地下铁道和与其相连接的京原(北京至山西原平)铁路相继开工。
一九六五年二月四日,毛泽东为修建北京地铁作了“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和失败,随时注意改正”的重要批示。在铁道部、铁道兵、北京市参加地铁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地下铁道第一期工程(长29公里)于一九六九年九月二十日胜利竣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献了贺礼。京原线也于一九七一年十月三十日接轨通车。
在成昆铁路施工的后期,襄渝铁路于一九六八年动工修建。该线东起襄樊,西到重庆,横贯鄂、陕、川3省19县, 全长915.6公里。中间要穿过武当山、大巴山,3跨汉江,7跨将军河,33次跨越后河,横穿嘉陵江。工程之浩大,任务之艰巨,都超过了成昆铁路。全线有隧道405座,桥梁716座,桥隧折合单线总长400公里,占线路总长度的46%。特别是陕西境内,桥隧长度占线路长度的81.5%。这条铁路建成后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襄渝铁路的施工主要由铁道兵负责组织。按照“先两头,后中间,一次部署,突出重点,全面展开”的施工方案,铁道兵先后投入了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八、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等8个师、8个独立团和鄂、川、陕三省的大量民工,最高峰时达83万多人。
开工初期,铁路中段地区公路不通,大量物资全靠肩挑背扛。控制全线工期的大巴山隧道,长5333米。部队未等公路修通,就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往返40余公里,人力搬运物资1800多吨,使隧道提前四个月开工。在施工中部队和民工苦干加巧干,战胜了汹涌的地下水和难挖的“橡皮泥”,连续突击34个月,终于打通了这座横亘川陕边界的隧道。
跨越汉江的3座大桥,也是重点工程。其中陕西境内的紫阳大桥,长450多米,墩高76米,比陇海路上的“杨连第桥”还高30米。参加施工的人员以杨连第为榜样,团结协作,并肩战斗,先后战胜了桥台基础塌方、暴风雨、大洪水等困难,提前23天完成建桥任务。由于国家重视,多方支援,军民共同奋战,襄渝铁路于一九七三年十月十九日胜利接轨通车。
四、修建“三北”铁路
为开发边疆资源,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一九七三年国家铁路建设转向西北、华北和东北方向,决定修建青藏、南疆、京通等铁路干线。
当时,基本完成“三线”铁路建设任务的铁道兵部队,兵分两路: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四师,机械团、舟桥团等,向华北、东北方向集结,担负京通铁路建设;第五、第六、第七、第十师向西北方向进军,分别担负南疆、青藏铁路建设任务。
修建南疆铁路。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段,是一条横贯天山、沟通南疆与内地联系的主干线,全长476.5公里。线路所经地区,地质和气温差异都很大。东段吐鲁番至鱼儿沟段,大部分为戈壁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素称“火洲”;西段和静到库尔勒段,线路在沼泽、洼地、水网和风沙区通过,地下水位高,地层松软;中段鱼儿沟至和静段,处于天山腹地,线路沿阿拉沟、乌拉斯台沟迂回跨越,盘山展线,从海拔803米升至2985米,工程艰巨。
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南疆铁路的建设非常重视,曾作过多次研究。周恩来在国家建委一九七三年十月十七日的报告上,对这条铁路的走向、工期安排、施工组织等问题,都作了明确批示。这对搞好协作,加快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铁道兵部队于一九七四年初进疆后立即展开施工。酷暑季节,广大筑路人员迎强风、冒烈日,按照上级要求,做到了当年开工,当年铺轨通车到天山脚下,为进入天山腹地创造了条件。
奎先隧道是穿越天山的“制高点”,长6152米,海拔3000米。这里长年积雪不化,年平均气温零下3摄氏度。由于缺氧,饭煮不熟,机械工效低,不少人有高山反应,胸闷气喘,指甲凹陷。各级领导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及时解决部队的实际问题。经过四年艰苦奋战,隧道于一九七八年六月修通,为一九七九年十一月铺轨到库尔勒赢得了时间。
修筑青藏铁路。与南疆铁路同时开工的青藏铁路哈尔盖经格尔木至南山口段,全长683公里,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线路高度在海拔2700米至3700米之间,空气稀薄,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左右,干旱少雨,每年8级以上大风要刮70天左右。沿线有沙漠、戈壁、草地、沼泽、湿地,还要经过350公里无水区,32公里的察尔汗盐湖和57公里的超、重盐渍土地区,部队施工、生活十分艰苦。干部战士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顽强苦战,工程进展迅速。关角隧道是影响工期的关键工程,洞长4009米,洞身海拔3680米,地质复杂,塌方严重,仅一九七四年上半年就发生了大小塌方130多次。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隧道出口突然塌方,将正在施工的127名指战员堵在洞内。他们在生死关头,无所畏惧,顽强向外突围。各级领导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经过洞内外14个小时的共同努力,到六日凌晨安全脱险。部队在这个被称为“烂洞子”的隧道内,苦战34个月,终于按期完工。
铁道兵第七师部队在察尔汗盐湖施工,盐湖表层是又厚又硬的盐壳,下面是20多米深的卤水结晶盐,经科研设计和施工领导部门的反复研究试验,决定只有采取特殊的加固措施,才能铺轨。施工部队按照设计方案,总计打进砂桩5.7万根,延长13.5万米,灌砂5万立方米,挖盐壳3.7万立方米,挖盐岩1.3万立方米,回填片石卵石6.4万立方米,终于在茫茫盐湖上铺设了一条钢铁大道,为在盐湖地区筑路创造了经验。
这条路段中,施工最艰苦的是在风火山担负冻土施工试验的第十师五十团十三连。这里位于唐古拉山口,海拔4750米,空气稀薄,气候多变,自然条件异常恶劣。为搞好各种施工试验,多数人产生高原反应,有的心脏扩大移位。但该连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七年,三上风火山,胜利地完成了试验任务,为高原修路取得了宝贵资料,被铁道兵党委授予“风火山尖刀连”光荣称号。青藏铁路按照分段建设,分段运营的原则,一九七七年十二月铺轨到希里沟,一九七九年七月铺轨到格尔木,九月铺轨到南山口。一九八二年春节,混合列车延伸到格尔木。
修筑京通铁路。这是沟通东北与华北的第二条铁路干线。该线南起京包线的昌平站,由古北口出长城,经滦平、隆化、赤峰,到通辽与大郑线相接,连同承德至隆化支线和怀柔至怀北联络线,全长870公里。沿线需修建桥梁450座,隧道116座。最长的隧道5848米,最长的大桥1447米,最高的桥墩42米。这些长隧、大桥,都是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一九七二年五月,中共中央决定由铁道兵担负施工。翌年一月重点工程开工,一九七四年施工全面展开。铁道兵部队加强了施工管理,严格规章制度,施工中既发扬艰苦奋斗的拚搏精神,又不断改进施工技术。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奋战,京通线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四日接轨通车,经国家验收,认为是一条设计比较合理,施工质量比较好,造价比较低的铁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开发能源的方针,铁道兵部队又担负了修建通霍、伊敏、南同蒲复线、兖石等铁路的施工任务,为新时期的铁路建设继续贡献力量。
(完)